詹姆斯迪恩:偶像只有死了才能活著

2020-11-30 網易娛樂

有迪恩形象的可樂廣告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有一期關於上個世紀100位人物的專題,詹姆斯·迪恩名列其中,該評論以逝去的女星瑪莉蓮·夢露為切入點:「從女演員到偶像,到授權使用的商標,只有貓王和詹姆斯·迪恩在市場份額上能跟她競爭。」詹姆斯·迪恩的樣子反覆的印在大小海報,Levi’s的牛仔褲,zippo打火機,等等一切便於崇拜和收藏的地方。連老牌的Eagles(老鷹樂隊)也把他寫成了歌曲。電影,照片,乃至真實中的詹姆斯·迪恩都是不可變更的,所以,一個當年的青年反叛象徵的符號,至今卻和瑪莉蓮·夢露、貓王、可口可樂及Levi’s牛仔褲一併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最大的功勞是在將近幾十年的時間內,尤其是他死後50年後人們對他不斷的描述和使用。

  我們要感謝上個世紀一大批美國紐約學派的演員們,像馬龍·白蘭度、詹姆斯·迪恩、蒙哥馬利·克利夫特等,是他們傾其全力,前所未有地表現出對當時社會的憂患意識。這轉瞬即逝的耀眼星光,已經凝固成永恆的記憶。而在這群憂鬱、反叛、陰霾、孤獨的男明星的群落中,只有詹姆斯·迪恩成了耀眼的傳奇。至此這個沉鬱的詹姆斯·迪恩開始影響到以後進入到影圈的所有男演員達斯廷·霍夫曼、瑞弗·菲尼克斯、西恩·潘、強尼·戴普、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裘德·洛、詹姆斯·弗蘭科等等,他們都曾在不同的場合談到看詹姆斯·迪恩的電影表演對他們心靈的是多麼的震撼!

  而詹姆斯·迪恩對亞洲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中國香港的著名導演張徹和嶽楓就喜歡在自己的武打片中讓演員王羽(《獨臂刀》、《金燕子》等)和張翼(《奪魂鈴》)去模仿詹姆斯·迪恩的氣質和神態,只不過傳承在中國俠客身上的更多的是孤獨和憂鬱罷了。張徹更多次表示美國的馬龍·白蘭度和詹姆斯·迪恩是自己最喜歡的兩位男演員。之後香港的陳百強和

張國榮

也是詹姆斯·迪恩的忠實影迷,而且張國榮在有生之年出演了一部由王家衛導演的向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致敬的電影《阿飛正傳》(和詹姆斯·迪恩的電影同名),張國榮憑此片奪得他唯一的一次香港金像獎影帝的稱號。奇怪的是張國榮也曾說如果能要他挑選自己喜歡的年代,他會去選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和詹姆斯·迪恩生活在一個時空。

  宿命在某些時候是會巧合的。詹姆斯·迪恩在一次採訪中大言不慚的說:Dream as if you`ll live forever.Live as if you`ll die today.(我的偶像都是要死的。死了,才能活著。)詹姆斯·迪恩駕著他心愛的銀色Porsche Spyder釀成的車禍是無意中造成,但中國香港的張國榮卻是留完遺言親手讓自己從高樓飛奔直下,這兩顆充滿活力的失控的子彈,到最後都衝上了自己生命的終點。其實不管是幸或是不幸,詹姆斯·迪恩和張國榮已然成為西方和東方的空前絕後的神話。特別是詹姆斯·迪恩的永遠的青春神態將不停的被後人模仿。

相關焦點

  • 向死而生的真正意義:活著並不是目的,好好活著才是
    對於崇尚「未知生,焉知死」人生信條的我們來說,西方哲學家的死亡觀值得我們認真審視參考。 許多西方哲學家都曾認真思考過死亡問題。蒙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的人生哲學幾乎就是以馴化死亡為主。
  • 《活著》:看透了人生,你活著才不會沒有希望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讓人感嘆生命之無常,活著之不易。剛好最近看完了《活著》這本書,該書餘華的代表作之一,創作於1992年,如今已然成為經典,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地主少爺福貴悲慘的一生。他這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磨難,每一件平常看來都是不能承受之痛,他的親人一個個地離他而去,陪伴他的只有一頭老牛。
  • 一群狗被安樂死,只有它甦醒過來,獸醫懇求:給它一個活著的機會
    魯道夫8個月大的時候被送進美國一家收容所,由於所裡的狗狗實在太多,沒法安置,許多狗狗被安樂死,魯道夫很不幸,剛進收容所不久也被列在安樂死名單中。很多人會覺得這對魯道夫太不公平,它那麼小,狗生才剛剛開始。但在狗狗的世界裡,沒有公平與不公平之說,它們的命運往往由幸與不幸來決定。
  • 楊維駿先生走好: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 有的人活著就已經死了
    有的人活著就是要別人活的不好>對聖人千般看不起懟家親如仇敵 唯生存物質利益是取這樣的人偶爾也很和顏悅色只是短暫得像朝露一樣這樣的人往往讓善良之人生起憐憫之心這樣的人實在是有可恨之處這樣的人活著就已經死了
  • 夢見自己死了很難過 夢見自己死了靈魂活著別人還能看到
    夢見自己死了很難過 夢見靈魂,可能與你最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況有關聯。 夢見自己活著,等著看世界末日來臨是怎麼一回事,這是警告你不要過去追逐物質和肉體上的享受,有壞人可能利用你的弱點詐取你的錢財。 懷有身孕的人夢見死了靈魂活著,預示生男。
  • 聽過一句話,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記得聽過一句話,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可能我是一個任性又自虐的人,執著的堅持著。人生的選擇是很重要,但我更願意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直到我後悔之前的那一刻,直到我低頭之前的那一刻。而為了我想達到的彼岸,我會讀無用的書、學無用的東西,寫無用的文字,做無用的事,確保我不會有低頭的機會。
  • 不想苟且的活著,只想體面地死去:安樂死到底意味著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我們常常聽老人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很多人的生命觀,也是可以在關鍵時候拯救生命的至理箴言。但是,這句話並不是人人都適用,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這樣的觀點。因為身邊愛他的人,希望他活著,所以他必須活著。但是這樣的活著,有尊嚴嗎?有人獲得快樂了嗎?一位八十高齡的老爺爺,患有嚴重的脊椎壓迫神經病症,這導致他手腳時常處於麻木狀態。同時,伴有全身性的疼痛感,他自理生活相對比較困難。
  • 人,活著真沒意思!死了算了!真是這樣的嗎?!
    賭海無邊,回頭是岸很多人,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活下去!很多人,活著沒意思,百無聊賴!活著難纏!死,又嫌麻煩!又怕受罪又怕疼,還怕連累家人!還瞻前顧後,顧慮重重!很多人,人生沒有什麼具體的目標和方向,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只是混吃等死的活著,如行屍走肉般現世!很多人,背負著家庭、事業的責任重擔和壓力,沒有自己的空間,沒有自己的一點點時間!
  • 韓劇《謊言的謊言》:女主最後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
    李宥利和延政勳主演的韓劇《謊言的謊言》迎來了大結局,這是一個壞人最終罪有應得,全程沒有高能,只有女主受虐的故事。 在故事的結尾,我們依稀看到了一個會讓人展開聯想的結局,女主最後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
  • 這條狗是安樂死還是痛苦活著?最終做了這個決定
    昨天在頭條徵求大家的意見,大多數都認為即使是一個動物,好死也不如賴活著。上天似乎為它下了死亡通知書,剛做完大腿手術,膝蓋下面的腿皮開始壞死,在做一次手術的成功率只有2成,所以昨天還在糾結是讓它安樂死還是,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重溫餘華經典《活著》,忍不住落淚: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堅定生之希望?餘華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誠然,人只有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方能自我超然與救贖。
  •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談海賊王的御田與大蛇
    TalkOP海賊王論壇路飛666發帖,勿轉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 死是必然,活又不易,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命是用痛苦來結束痛苦
    回到人始終會死的,為什麼還要活著。實際上並沒有複雜,人一旦有了七情六慾,就必定有活著的理由。簡單說,活著就是為了欲望,欲望不斷放大迭代。人生寥寥數十載,在每個時期,不同階段,為什麼要活著的理由都不同。大到為了改變世界,拯救蒼生;中到為了追求財富,體驗生活;小到為了妻兒、父母等等。無非就是為了追求某種意義而活著,區別只是自我、本我、還是超我。
  • 疫情下的千萬人: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一場疫情,無情地給中國披上一層陰影。陰影之下,是可愛的或者醜陋的人,是天使或者魔鬼。哭泣或者歡樂,感動或者齷齪,在危機驟然降臨之時,都生動地呈現在某些城市的某個角落,無所遁形。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發生了很多事,很多讓我們痛心難忘的事,很多讓我們一掠而過的事。
  • 人為什麼而活著|李宇辰
    但拋開哲學大師們,人活著的問題,讓我想到了兩個小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的衛國,有這樣一個人,他叫子路。那年衛國內亂,衛國公子孔悝被持。身為孔悝的家臣,子路有著非回衛國不可的理由。在回國的路上,子路遇到了他的兩個同門師兄弟,他們一致勸說子路放棄回國,但子路答道:「食其者不避難」。而後毅然進入衛國。蒯聵見子路,不聽其勸。則子路欲焚其臺,蒯聵懼,命二力士斃之。然子路結纓而死。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21 16:2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出自臧克家的《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
  • 兩隻蜈蚣,一個死了,一個活著
    大蜈蚣的盒子還在旁邊,大蜈蚣也好好的在那裡,沒死。有趣的點在哪裡,在小蜈蚣的那個盒子被小蜈蚣用了一夜的時間咬呀挖洞,盒子厚厚的紙壁已經被要穿了,已經露出來一個鉛筆芯大小的洞了,可以想見,如果再多咬一會,他媽的就會從紙盒子裡逃出去了。結果很悲催,累死了,在已經看到希望的黎明前累死了。
  • 佐賀偶像是傳奇:笑得肚子疼,期待續作!
    雖然是殭屍但是能化妝啊!最喜歡突然提高音量!佐賀當地的活動長發上佩戴著水珠花紋綢帶的」1號「來看王者……欸,亡者的表演?
  • 「只有死過一次,才能成為亞人。」
    C.K.沉珂我們不鼓勵自殘或嗑藥等情緒化的行為,但「死過一次」確實是可以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亞人」的標準之一,當然現實中不建議,因為僅限於我們今天推薦的日本漫畫《亞人》當中。在漫畫中故事發生的17年前,美軍在非洲戰場俘虜到傳說中不死的神兵,從此人類稱呼這種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卻又不會死亡的生物叫做「亞人」。亞人可以看到IBM這一特殊生命體,且不會因為任何因素死亡,因此只能通過「死過一次」來分辨。主角永井圭是一名高中生,他從一降生就是一個死嬰,醫生本來都放棄時,他居然復活了,醫生也單純的認為「這簡直是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