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而活著|李宇辰

2021-01-09 新京報

生死,是哲學家們永恆的話題,儘管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證明了人活著,但也使得後來人開始激烈地爭論著人為什麼而活著——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類的問題向來漫無邊際,就算是一頭扎進哲學史的海洋之中,也會迷失。因為,每個大師的表述都有不同,若是硬要吸收,有可能會經受不住這劇烈的衝擊而精神錯亂。但拋開哲學大師們,人活著的問題,讓我想到了兩個小故事。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的衛國,有這樣一個人,他叫子路。那年衛國內亂,衛國公子孔悝被持。身為孔悝的家臣,子路有著非回衛國不可的理由。在回國的路上,子路遇到了他的兩個同門師兄弟,他們一致勸說子路放棄回國,但子路答道:「食其者不避難」。而後毅然進入衛國。蒯聵見子路,不聽其勸。則子路欲焚其臺,蒯聵懼,命二力士斃之。然子路結纓而死。

子路的死,可以說是春秋時的一件少有的稀奇古怪的事件。一個六十多歲花甲之年的老人。他已經不是一個氣血方剛的少年。哪怕是在孔子都聽說他前往衛國後,也捶胸頓足的悲傷說:子路這次死定啦。可儘管子路明明都知道自己此去有死無生,可還是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他,萬死不辭。

但擁有這種力量的在春秋時期並不唯一。程嬰和公孫杵臼是晉國趙家的家臣,但恰逢晉國動亂,趙家被屠,僅留下來一個遺腹子。程嬰與公孫杵臼便商量,誰來養這個遺腹子的問題。公孫杵臼問道:是死容易還是養孤兒容易;程嬰道:養孤兒比較難。

於是公孫杵臼便說:趙氏先君遇子厚,子強為其難者,吾為其易者。於是他便尋的一小孩假冒趙氏孤兒而被殺害,讓程嬰安全的撫養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在長大後趙武也為家族報了血海深仇,而程嬰卻來請死:昔下宮之難,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後。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

言畢,便立刻自殺了。這一舉動可謂是令無數人瞠目結舌,而趙氏孤兒也在元代被人編寫成戲曲而流芳百世。

我想,這兩則故事之所以能流傳給後世,無一不是因為其中所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思考。其實子路、程嬰,以及公孫杵臼,他們三個人有著完全不死的必要,沒有任何是會比活下去更令人值得追求。但恰恰如此,他們也有著必死的理由。而這理由正來源於他們的人生信條。

對於他們來說,活著並不是那麼重要,相反,死對於他們來說還成為一件更容易的事情。這一切不僅僅是他們對於死亡的淡漠與泰然,還有的是他們內心的忠義與準則。在那個沒有任何雜質的時代,君子們的準則便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倘若超過了這條底線,那麼這樣的人生,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早在春秋時候,那時的人們就已經留下了人為什麼活著的解答。一個人活著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活著。

歸根結底,人為什麼而活著,也是一個信仰問題。

當我們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放下手中的哲學書本,而從歷史尋求內心的答案。當然,儘管到了最後,無論在哪你都可能找不到答案,因為這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答案。

倘若這個答案固定下來,那麼生活不將枯燥無味?捫心自問一下,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贊同子路殺身以成仁的信念,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忍辱而活負重而行。

所以,沒有固定答案的生活不是才更加美好嗎?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意義,這樣也才增添這世界的色彩。

其實想要找尋這個答案的最好途徑就是直面死亡。當你在面對死亡時,頭腦中浮現的第一件事,便是你人生活著的意義,是你為什麼而活的根源。也許那時候你會想到父母的關愛,也許你會想到自己事業的成就,也許你會想到自己還有什麼未完成的許諾。這些都是你的人生信條。所以只有直面死亡,才能省視人生。

最後,我想起林欣浩在他《哲學家都幹了些什麼》的結尾,「當你不再詢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找到了答案。」

議論文組 作者:李宇辰 作品ID:100017

相關焦點

  •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很多人也問過別人。很多人也在夢裡心裡暗暗地在問自己,特別是當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遇到不順的時候,都會想人活著到底為什麼。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裡,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一而終。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活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我有過。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太累了。生活不緊不慢的過著,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一切都與我們年少時的憧憬相差太多。沒錯,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情,但是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情了。因為只要活著,就是希望。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害怕的不是貧窮、孤獨,而是絕望。
  • 人活一輩子是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人活一輩子是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人來到這個世界不由自己選擇,但怎樣活著卻由自己主導。人這一輩子為了什麼而活著?有的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有的人想過但沒想清楚和想明白,有的人不僅想了而且有很深刻的認識。
  • 為什麼餘華的《活著》讀完讓人熱淚不止?網友:寫的太真實了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餘華也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餘華不僅僅是在寫福貴這個人物,更是在表達他的生死觀,藉由福貴的經歷,來訴說特定背景下,人生充滿困境,我們要如何活著。為什麼餘華的《活著》讀完讓人熱淚不止?網友:寫的太真實了在年輕的時候讀過《活著》這本小說,當我讀著讀著福貴的一系列悲慘遭遇時,仿佛就是自己一樣。為什麼餘華的《活著》讀完讓人熱淚不止?
  • 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人到底為誰活著很明顯這位朋友提出這個問題處於一種個人感情的糾葛之中,所以才會問為「誰」活著。因為一般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思考這個哲學問題,我們一般會提出的是:「人是為什麼活著」,而他將對象指定為「誰」,可見處於感情矛盾之中,畢竟人是產生感情困惑的主體。
  • 死是必然,活又不易,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命是用痛苦來結束痛苦
    作者 | 汨羅江上一葉舟探究一個哲學的問題:人始終會死的,那為什麼還要活著?要釐清這個生命終極的問題,需要排除一個前提條件。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類似這樣的話:你為什麼要生我?你當初就不應該生我,你生我時和我商量了嗎?看似有點無釐頭,但也真實地反映了一部分人對於自己活著的辛酸艱難、親情撕裂!
  • 人終究都會離開人世,為什麼還要活著呢?答案讓人覺得很真實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人類必須要經歷很多階段,就像是生老病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雖然我們都知道在未來我們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慢慢變老,最終離開這個世界,但還希望大家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人都是有目的地活著相信大家都想過這個問題:既然我們人始終都是會死的,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拼命地活著呢?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解答
    人終究是被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所驅使、行動的生物,而優秀的哲學思想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找到人生方向,實現人生意義。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也許很多人在一天的忙碌之後,拖著疲憊的身子,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時,可能會困惑地想到:人生苦短,我究竟在為什麼而工作?
  • 六十歲過來人告訴你:人這一生,為什麼活著?為誰而活?怎麼活?
    秦老師是我的一個忘年交,在一所中學當了三十年的老師,退休後也不閒著,當起了義工,是當地義工協會的會長,前幾天,我和他受邀去做一個講座,在現場,有學員問他:如今的人,為什麼活著?秦老師娓娓道來:我們要承認,我們不能選擇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但活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我們的身體授之於父母,我們無法選擇想不想來或者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但父母既然把我們生了出來了,那我們就有了存在的價值。我們為誰而活?至少能有一千種理由。
  • 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棒的答案
    您是否曾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要生存?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也應該多想一次,畢竟人生路漫漫,沒有人真正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人們只知道給予我們生命,那麼我們就需要活著,當然也有很多哲理在告訴我們要活著,還要活得好,但還是有人會因為不想活,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容易的,但既然來了,在這個世界上,究竟還有什麼意義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呢?許多人都會抱怨自己的生活是屬於那種一見鍾情的生活,所以很無聊也不知道有什麼意義,覺得是在地球上浪費時間。
  • 人為什麼要活著?心理專家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叫馬瑞鴻,今年52歲,目前是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科的心理治療師,在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漫長歲月裡,我同理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見證太多的生死糾纏,也無數次地被問到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現代社會,高速運轉的時代車輪碾壓得人沒有喘息之機。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今天讀了麥家的《人生海海》,忍不住又去重讀了餘華的《活著》,依舊是忍不住的唏噓不已,為著書中的人物的苦難經歷而難過,也為自己尚且擁有安穩的生活而自足。01 餘華筆下的福貴人物原型是誰?餘華在《活著》自序中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告訴他,他的自私和高尚是多麼突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了解自己的過程也是了解世界的過程,只不過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是一個長期和痛苦的過程。於是餘華用不斷的寫作,逐漸地打開心扉,使自己與書中的人物進行近距離的親密交談。
  • 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
    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 2021-01-07 我記得北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格外的關注,想看看每一個被感染者都去過哪些地方!
  • 我為什麼而活著
    我以同樣的熱情尋求知識,我希望了解人的心靈。我希望知道星辰為什麼閃閃發光,我試圖理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數字支配著萬物流轉。這方面我獲得一些成就,然而並不多。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上雲霄,但是同情心總把我帶回塵世。
  • 讓無數人感動的《活著》告訴你,你為什麼而活?
    每當深夜降臨,萬家燈火熹微搖曳,四周萬籟俱靜,而我獨自一人坐在安靜的房間裡,總是禁不住會想: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回顧自己曾經走過的二十幾年,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需要細細描述,也沒有什麼大的情感需要盡情宣洩,只是遵循著普通人上學就業結婚的步伐,靜靜的走過歲月的石子路。
  • 人活著,要開心!(經典)
    人活著,要開心,只有開心地活著,你這輩子,才值得!做人,要會想,要想得開,不要再為過去的悲傷,浪費新的眼淚,不要因為過去的過錯,再來後悔。生活應該向前,我們應該努力追尋美好,創造快樂,讓自己開心地活著,活好每一個當下,活出每一天的精彩。
  • 《活著》鑑賞:人並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徐富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受到苦難,到裡最後的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老牛相依為命。故事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死亡的過程,給讀者講述一個又一個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給我們講述一個面對死亡的態度,活著本來就很艱難,正因為或者很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意義,沒有比或者更艱苦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精彩的事。
  • 人的一生,匆匆而過,究竟是為什麼而活著
    人這一輩子,總是老得太快,明白得太晚,因為思想沒跟上腳步。人這一生,真的不長,所以我們會老得太快。人這一生,我們活得不自由,所以會活得稀裡糊塗。很多的時候,我們為生活所迫,忙於生計而東奔西走,追逐名利而忙忙碌碌,無暇顧及內心的感受,無法停下對欲望的追求,結果等驀然回首,才發現雙鬢已秋,年華如水遠流,而靈魂已遠走。
  • 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
    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2021-01-07我記得北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格外的關注,想看看每一個被感染者都去過哪些地方!這樣,就看到了兩個案例,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順豐大件臨時工,一個是大家可能不太熟知的人,畢竟對比順豐這個名頭帶來的影響,另外一個可以忽略不計了。兩個都是女性,順豐的那個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十點到凌晨2點在順豐大件做兼職;而另外一個,每天通勤差不多6小時,地鐵公交三輪輪番上;每個人其實都在努力的活著!
  • 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生老病死嗎?
    我是一介星鬥小市民,我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稻盛和夫先生的觀點那麼有哲學,說的那麼冠冕堂皇,我認為人類的活著是為了生存,在這個社會上不同的角色活著的目的都有所不同。父母,作為這個角色的人活著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了孩子,一生都是在為自己的孩子操勞,古語云: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目的就已經明確了,就是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