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2021-01-09 梧桐樹邊羽

人到底為誰活著

很明顯這位朋友提出這個問題處於一種個人感情的糾葛之中,所以才會問為「誰」活著。因為一般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思考這個哲學問題,我們一般會提出的是:「人是為什麼活著」,而他將對象指定為「誰」,可見處於感情矛盾之中,畢竟人是產生感情困惑的主體。

有可能是愛人和家人的衝突,有可能是愛情、親情、友情的糾葛,有可能是責任和義務,禁錮了自己對自由的追求,都有可能。

這個問題,如果這麼思考,格局就小了。

說得刻薄點,無非就是把愛情、親情、友情放到利益權衡的天平上,誰重,你就為誰活著就是了。人不可能什麼都想要,不可能什麼都圓滿,在一方面滿足的情況下勢必要讓另一方面的情感受到減損。而孰輕孰重的判斷標準就在提出問題的人心中,也可能他早就做出了判斷,在這裡提出問題,無非就是想尋找最大、最多的相同觀點支持。

那在我這裡,是得不到答案的。

因為人為誰活著,是個相對的、互相選擇的命題。假如夫妻恩愛,感情至深,你願意為它捨棄生命,可不就是為了愛人而活著嗎?假如夫妻感情並不怎麼樣,甚至隱隱有些發綠,那你為他(她)活著豈不是一個蓋天罩地的二百五?如果父慈子孝,母親女愛,那麼,為家人活著不也是應當的嗎?父母是義務,孩子是責任,哪一頭都沒有輕輕鬆鬆放手的理由,為了家人活著,為了孩子活著,有什麼錯?

但是你如果把這些情感糾葛理清楚邏輯關係,你就會發現一點——人其實都是為自己活著的。

愛愛人,是為了被愛,愛父母,是因為責任,愛孩子,可能有些不同,但是你在撫養他成長的過程中也享受了他給你帶來的快樂——不管哪個人物,都是圍繞著你自身在發散,而這些關係的中心都是你自己。

不要不好意思承認,人這一輩子,都是為自己而活。

就算是炸碉堡的董存瑞,是為了天下人而活,但那也只是他心中的理想,他是為理想而活,也為理想犧牲了自己——英雄和常人的區別就在付出的代價多少,普通人是很難做到付出生命這一步的,雖然口裡說得漂亮「我願意為你去死」,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能做到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英雄。

那麼,為自己而活是不是就是自私的呢?

當然不是。那些身先士卒、死而後已,為了自身理想而奮鬥的英雄都是無私的人。但是這並不是這個問題的內容,那是有關於理想和人生態度的問題。你的理想無私,你為自己的理想而行動,當然是無私的,你的理想只是個人享受,你為了自己的這種自私的願望,就算是冒著生命危險,我們也只能說你是「要錢不要命」的貪婪之輩。

所以說,為誰而活並沒有討論意義。

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但是每一個自己,可能無私,可能自私,這是不同的。

活著的基礎意義是什麼

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即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那麼人活著的意義,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每一個人的理想,或者稱之為「人生目標」。

我們活著的意義就是尋找我們的人生目標,並且努力靠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不一定能達成,但是必須行走在路上。

出於個人的目標追求,換一種說法,就是人生的價值確認。

價值確認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我價值確認,也就是認為自己有價值,有活下去的理由。或者說,這是一種心理優勢,其實就是「唯我論」的一種委婉說法。看到那些勵志歌曲的「我真的很不錯,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錯」的自我催眠,以及各種營銷活動中引導銷售人員的自我膨脹,增添信心,這都是屬於自我價值確認範疇。有心理強大者,有心理幹預者,方法手段不一而足。

但是在普通生活中,類似於「文章寫得好裡面最漂亮的,漂亮的裡面文章寫得最好的」,這種自我調節寬慰,以自己長處攻擊他人短處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價值確認。

相反的人生態度就是自卑,當然是不好的,負能量的。但是過度自我價值確認也是讓人厭惡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會干擾到價值確認的第二點——他人價值確認。

這個另一層意義就是對別人的價值,我活著能幫助到別人,別人在某方面離不了我。包括夫妻之間的互相需要,家庭親情的不可或缺,都足以值得我們為家人活著。

你是不是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生死都無所謂,但是一定要為家人而活著?

這就是價值確認的兩個方面,自我確認和他人確認,互相制衡。因為人是個體,同時也是社會動物,需要獨立,更加需要認同。

要有自信,自我確認,要謙虛有禮,他人確認。老話說得好:「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確立並追求我們的人生價值,就是活著的基礎意義。

發現真正的人生目標

人活著,不能僅限於自身價值確認。人在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基本上都會對自身和社會有一定的認識,如果不繼續思考的話,就可以在這種自以為透徹的情況下按部就班地走完一生。

這是一種幸福的,滿足於現狀的思想狀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現實的,但是我們心裡都知道,人不僅僅是要活著,一個人是需要有高於生存這個初級水平的更高追求,這才是人類活著的更高境界——也是人類活著的真正意義。

那麼這個真正意義是什麼呢?

很多人答不出來。我也不一定能答出來,因為人一旦解決了生存問題,在精神上就會跟隨每個人不同的思考發散,人生目標就不再局限在吃好喝好而千姿百態起來。

我的高一級人生目標,有可能和你的一樣,但是更加有可能不一樣。

因為涉及到認識論,必然涉及到知識和學習。所以人生高階價值的確認,是和後天學習、圈子、思維方式息息相關的。

有些朋友想成為小說家,有些朋友想成為旅行家,有些朋友想成為書法大家,有些朋友想成為國畫高手,而我想讓詩詞知識下沉普及,你看,和而不同,都是高出生存的人生目標,但是又完全不同。

有目標的人,前行有動力,但是和渾渾噩噩、按部就班、歲月靜好的人來說,也更加痛苦。這痛苦來源於目標追求的不可得和過程中的艱辛坎坷,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也有快樂,來源於一點一點向目標的靠近——這就是那誰說的「痛、並快樂著。」

並且,這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的人生目標。但是,至少有目標。

上下求索,從來不晚

由於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具有唯心的偏差,對他人價值確認具有客觀偏差,這就會導致我們對人生目標的確定會有偏差,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會發現這個人生目標完全不是我自己的菜,那又該如何是好?對於前期的錯付,該如何面對?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幾句話是不是互相矛盾呢?明明「三十而立」了,為什麼到了「四十不惑」,又為什麼到了「五十而知天命」?這正是孔子的人生目標、自我認識隨著時間在不斷改變的緣故。

三十歲左右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結果到四十歲,發現全不對,終於不再疑惑,結果又學習追求十年,到了五十歲,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天命所歸。這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而正確的,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正是在不斷糾錯中得以建立。

人生,就不是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

孔子周遊列國,選擇了教書,如今的稱謂還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我們有多少人一生兜兜轉轉,最終才發現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意義?

臨到老來推翻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晚了嗎?

不晚,而且這是作為有思考能力的人活著的真正意義——朝聞道,夕死足矣。

相關焦點

  •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很多人也問過別人。很多人也在夢裡心裡暗暗地在問自己,特別是當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遇到不順的時候,都會想人活著到底為什麼。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裡,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一而終。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熬不下去怎麼辦?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尤其是生活陷入低谷的人,常在孤獨難熬時,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活著,如此的艱難,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在低谷時,會越來越孤獨,身邊的親人朋友越來越少,才會有時間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的心中,幾乎都曾有這麼一個念頭。
  • 【夜讀】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錢嗎?累死累活的幹,省吃儉用的攢,最後透支了健康,累壞了身體,錢有了,人卻倒了,啥好東西也享用不了了。人活著,到底為了啥?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臉面嗎?比錢,看誰的多,比車,看誰的貴,比名,看誰的大,比情,看誰的長,比來比去,耗費精力,比到最後,毫無意義。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活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我有過。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太累了。生活不緊不慢的過著,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一切都與我們年少時的憧憬相差太多。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種不如意,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像餘華筆下的「福貴」一樣,縱然命運跌宕起伏,老無所依,孤苦一生,但是他仍然在努力的活著。
  • 《阿甘正傳》觀後感: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很多人看了《阿甘正傳》,都覺得這是一部勵志電影,像阿甘這種一開始原本什麼都不是的人,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其實從這個電影中能夠解讀出導演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慨嘆。阿甘的每一步,都是執著地往前,但是每一步都不是他安排好的,而是冥冥當中的一種力量把他推到這樣的境地當中。
  • 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2021年重溫《活著》的感悟!新的一年,我們有許多的期盼,期盼今年會過得更好!可是我們心中知道,理想與生活或多或少存在鴻溝。
  • 餘華《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3個人生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夜思|豆瓣評分9.0: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反向勵志的操作,讓不少人反思起活著的意義。你有過「哇!活著真好」的瞬間嗎?如一條影評所言,當你愛上生活那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推薦給你,靜夜思。豆瓣評分9.0: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來源:陳海賢 | ID:haixiansalt作者:陳海賢前幾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一部暖心電影。
  • 活著真好,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幸福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擁有許多金錢,腰纏萬貫;有人說幸福是擁有權力,朝權傾野;有人說幸福是擁有一個快樂美滿的家庭,天天像吃蜜糖;有人說幸福是住豪宅,開豪車,提名包,過人上人的生活……而我卻認為:活著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 《一條狗的使命》:活著的意義
    活著的意義——《一條狗的使命》影評活著的使命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使命又是什麼?劇照(圖為網絡截圖)貝利以流浪狗的身份出現,被善良的小主人伊森解救並收養,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世。像初生的人一樣,貝利的第一世是懵懂的。它的存在,像是盡力討好人們,讓他們開心。
  • 信仰問答:人活著目的是什麼神為何要造人?
    對於人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考和解釋,大部分都是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那人活著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思想、必須得著答案的問題。人活在地上一輩子,如果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不知道人生的目的,那實在是虛空,實在是可憐。想要知道人生的目的,就必須先知道上帝為何造人。有基督徒在微博做出解答。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活著為了什麼?為了更好的活著!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動物活著很簡單,就是尋找吃的,吃飽了活著。人呢?好像很複雜,為了這個,為了那個,追求的東西很多很多!可是你追求的東西再多,不管你是為了什麼,最終都要回歸於生活,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你的生活。有人會因為他想要的不同,追求的不同,而導致他的生命過程不同,也許有很多人就是為了自己想要的一種生命過程而努力而付出,用一半苦不堪言的生命過程換來後一半相對美好的生命過程。無論怎麼活、怎麼過,都是生、活、死,終結而去!
  • 人為什麼而活著|李宇辰
    生死,是哲學家們永恆的話題,儘管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證明了人活著,但也使得後來人開始激烈地爭論著人為什麼而活著——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類的問題向來漫無邊際,就算是一頭扎進哲學史的海洋之中,也會迷失。
  • 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生老病死嗎?
    其中裡面有一句話提到:「人類活著的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的,我們人類活著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而且活著,而稻盛和夫先生的回答是:「那就是提高心智,修煉靈魂,我們活著的目的,就是在災難和幸運的考驗中磨鍊自己的心志,磨鍊靈魂,造就一顆美麗的心靈。是為了比出生時更為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人說為了錢,為了名。人活著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愛與恨,喜與悲,苦與樂,生與死的過程。人活著,不為其他,只為了好好的活著,等到暮年,生命盡頭,回憶這一生,無悔來過。01何為一生?
  •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一生也未知,稻盛和夫用8個字就道破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是人生的終極三問,很多哲學家也解釋不清這幾個問題。我們可以搞不清楚這幾個問題,但是要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一輩子過得稀裡糊塗。別人上學他上學,別人結婚他結婚,每一步都按照固定的路線走,卻失去了自己生命獨特的意義。
  • 六十歲過來人告訴你:人這一生,為什麼活著?為誰而活?怎麼活?
    秦老師娓娓道來:我們要承認,我們不能選擇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但活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我們的身體授之於父母,我們無法選擇想不想來或者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但父母既然把我們生了出來了,那我們就有了存在的價值。我們為誰而活?至少能有一千種理由。
  • 向死而生的真正意義:活著並不是目的,好好活著才是
    蒙田曾提到過埃及人的風俗:在奢華的宴會中,他們會帶來一種象徵死亡的道具,通常是一具骷髏;它被帶到宴會廳中,還有個人專門對他們喊話:「喝酒吧,行樂吧,因為你們死後,就跟這具骷髏一樣。」蒙田深受這則埃及趣聞的影響,他說:「這樣,我便養成了不僅在頭腦中,而且在嘴巴裡也頻繁描述死亡的習慣。」
  • 一輩子其實挺短,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
    原來,李師傅休息下來一思考,發現,自己的工作就是簡單的重複,每天做的工作都一樣,將來的發展前景也看得一清二楚,和想像中的成功越來越遠,曾經的夢想也越來越遙不可及,不禁就覺得前途很迷茫,人也變得焦慮起來。那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將來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