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2021-01-13 靜心匠道

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2021年重溫《活著》的感悟!

新的一年,我們有許多的期盼,期盼今年會過得更好!

可是我們心中知道,理想與生活或多或少存在鴻溝。生活並不會因為期盼和希望而改變。

許多人便是感嘆人生,卻無法改變和左右自己的命運!

所以當人生陷入種種困境時,許多人便會選擇沉淪和一蹶不振。

但是在去年,我們同樣見到許多人面臨著種種的困境

依然笑著面對人生,卻走上了一條積極向上之路,在困境中走了出來。

但是為何在同一天空下,對著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心態卻不同呢?

那麼我們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到底如何面對,如何擺脫困難呢?

01

元旦假期在整理書櫃時,我再次翻出了《活著》,這次我用了兩天的時間,將它第三次閱讀!

而這次給我的感悟,只要真實和積極的《活著》,那麼人生已經是完美和快樂的!

十分欣賞餘華在書中的幾句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這或者是《活著》這本書的核心,我和這本書的結緣,是在十多年前,當時剛好出差到上海。周日閒暇時便去了當時一年一度的上海購書節,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餘華是誰,見有作家籤名售書。去跟著一條長龍在排隊,此時前面的一位大爺向我推薦了餘華的《活著》,不知為何我非常相信他的話。這樣我就收藏了一本餘華籤名的《活著》當然還有一本是《兄弟》。

而在歸鄉的火車上,閒來無聊的我,將最薄的那本書《活著》看完了第一遍。可能有許多讀者閱讀過這本字數不多的書籍,相信更多的人沒有接觸過和聽聞過這本書,那麼我用我第一次的印象給大家說說這個故事。

餘華的《活著》,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生故事,他用簡練的文字,將主人公福貴的一生的起伏著和滄桑,用接近將故事的口吻,講訴給我們聽。

福貴少年時是個富家弟子,因為不懂得珍惜,好上了賭,最後將自己家裡祖輩的田地都敗光了,可是這時他已經娶妻生女,雖然家道中落,可福貴卻開始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在出外時卻被抓了壯丁,經歷了生死後,最後被解放軍救了下來,也讓他歸家。其實這裡的福貴還是畢竟幸運的。

回家後的福貴才見到了兒子和妻子,終於知道了人間團圓是多麼的珍貴和幸福,此時獲得他家財的人,卻被從處決了。福貴又一次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再一次活著。

本來福貴以為自己的人生將會見到希望,為了兒子讀書,他將啞巴女兒送給了人家,可是女兒又偷偷地回來,一家人終於決定再苦再難,也不分離。

而是命運再次給福貴開了玩笑,沒多久福貴的兒子因事突然走了,此時的福貴心如刀割,又一次接受了命運的重錘,後來女兒長大嫁給了找到了一個愛她男子,本來福貴以為這樣就能過上美好的日子,可是接二連三的意外,奪走了福貴女兒和女婿的生命。

最後福貴帶著女兒的子女,回到了家鄉,每天和老黃牛聊天,最後他送走了自己外孫苦拫後,回憶起過去的日子,在黃昏下將自己的故事告訴了來採風的人。

第一次閱讀,福貴大概的故事也就是差不多。給我感覺既不驚豔,但又很真實,給我感覺福貴特別的悲催。只是記得=福貴這句話: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02

第二次閱讀,當時已經有了家室,漸漸懂得了父母的責任,在某日又拿起了那本《活著》再次閱讀,這次的《活著》卻給我一個新的體悟,從福貴的經歷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同時也可能到了家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對於家庭,福貴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

許多的遭遇,其實都和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他為了兒子讀書,將啞巴女兒送給別人。還是他的兒子為了賺些錢,丟掉了性命,到了女兒長大和女婿為了更好地生活,最終遇到的不幸。還有吃豆子太多而早夭的苦根,都給我一個印象,這就是生活。為了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大家都在拼命努力,但是努力有時候卻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時候許多事情,我們無法預知,更無法琢磨,或者一如福貴一樣,只要努力的活著,就是對生活最好的回答!

03

第三次閱讀,可能經歷更多,感悟《活著》中的福貴,有了一種真實和灑脫,再一次看福貴的經歷,感受到了福貴面對困境時的韌性,而每一次的不幸,又是福貴的一次重生和蝶變,對於困境和生活中的不幸遭遇的看談和灑脫。在《餘華》的字裡行間我們見到福貴對自己遭遇的描述,如輕描淡寫,毫無一種悲涼的情緒,更是時而來一段自嘲般的講述.

而福貴在回憶自己親人時,已經超脫了生死,他已經很平靜了,在他看來世間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本身就是存在和必然的,即便是一個一個親人不幸的離去,唯一只有感嘆和唏噓而已,他依然要樂觀的去看這世界,去為了自己的親人好好的《活著》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在餘華筆下的福貴,目睹和經歷了生命的脆弱,可是他卻讀懂了人生,讀懂了人生活著的意義,那就是希望。因為人本事活著,就是一種價值和義務,人來到世間,必須要有所作為,而歷史以來,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完美的,窮人和富貴的人同樣都有煩惱,許多人才感嘆活本來就是艱難的事,可是我們還是為了美好的希望和明天而活著,而越是艱難,越能磨練人的意志,這樣才能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

書中最末的一句話,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或者是我這三次閱讀的經歷和領悟了。

寫在最後的話: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可能每個人的人生不同,其感悟不同,這樣每個人過的生活和遭遇不同,但是餘華筆下的福貴卻我們一個《活著》最接近真實的答案,活著並不是為任何人,也不是為了任何事物。只要活在當下,活著就有意義,而活著的意義,是對生命的尊重,只要活著就是希望和幸福。

閱讀《活著》,讓我感受到,人生多少會經歷一些苦難,這樣才能珍惜生活,理解幸福到底是什麼。當我陪伴著家人和孩子成長,在平凡和瑣碎的生活中,又一次領悟了活著的人生所蘊涵的真諦。

相關焦點

  • 《活著》鑑賞:人並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徐富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受到苦難,到裡最後的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老牛相依為命。這本書的故事主要是寫的是一個地主小少爺富貴嗜賭成性,仗著家裡的地主背景不斷揮霍,又嫖又賭,後來被別人設局騙光了他所有家產,賭光了所有家業,變得一貧如洗,幸得妻子不棄,決定發奮圖強,可惜禍不單行母親也在貧困的生活中生了重病,就在他去為母親找醫生的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去當壯丁,加入了國民軍,後來被解放軍俘虜,給他錢返鄉,與家人重逢,本以為可以安安心心的生活,但卻被時代潮流捲入,經歷三反五反大躍進的潮流更替,土地運動,再到大煉鋼鐵等自然災害不斷地給富貴打壓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活著為了什麼?為了更好的活著!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動物活著很簡單,就是尋找吃的,吃飽了活著。人呢?好像很複雜,為了這個,為了那個,追求的東西很多很多!可是你追求的東西再多,不管你是為了什麼,最終都要回歸於生活,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你的生活。有人會因為他想要的不同,追求的不同,而導致他的生命過程不同,也許有很多人就是為了自己想要的一種生命過程而努力而付出,用一半苦不堪言的生命過程換來後一半相對美好的生命過程。無論怎麼活、怎麼過,都是生、活、死,終結而去!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汶川地震十二年,從滿目瘡痍、廢墟叢生到廢墟上的崛起和重生,每一個經歷者和旁觀者都有著不同的境遇和感受,無法忘卻並時常在夢裡出現那些畫面,成為了十二年裡不可磨滅的印記。十二年的時光,容顏改變、日漸蒼老而去的人們,會在不經意間忘掉很多人和事,畢竟生活還得前行。
  • 【夜讀】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錢嗎?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房嗎?為了一套房,每天不停忙,買完房子,錢沒了....還完房貸,人老了....住不了多久,卻累一生,人走了以後,房子成空。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車嗎?有人說車代表實力....
  • 時隔一年再看《活著》,活著未必是為了活著,活著也不該只是忍受
    很多人都翻閱過這本書,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活著應該類似於餘華在作品的《序》中所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因此,活著的力量也應該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曾經我也是如此認為,並以此為方向去尋獲生活的力量,慰藉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苦難。可直到去年的一次突發事件,讓我改變了以往對活著的理解。
  • 人到七十,一眨眼就要「落幕」了: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2020年馬上就要結束了,最早的一批50後也已經年過70,俗話說:「人到70古來稀」,當你回望這70多年風風雨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一、活著是為了自己《紅樓夢》中有一句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本就是一個人,離開的時候必然也是一個人,人活著,只有無牽無掛,活得簡單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活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我有過。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太累了。生活不緊不慢的過著,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一切都與我們年少時的憧憬相差太多。沒錯,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情,但是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情了。因為只要活著,就是希望。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害怕的不是貧窮、孤獨,而是絕望。
  • 今天我們說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的永恆的話題
    但是,我以為,無論哪一個人,無論你為什麼而活,你存在這個世界多久,你生命的最終追求都是為了提升現有生命的層次和境界。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走一回,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自己人生最終追求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關於這個問題的不同思考和不同答案,直接影響你一生的生命走向和最終的人生價值的實現。
  •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人說為了錢,為了名。也有人說為了利,為了房,為了車……其實,都不是。人活著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愛與恨,喜與悲,苦與樂,生與死的過程。人活著,不為其他,只為了好好的活著,等到暮年,生命盡頭,回憶這一生,無悔來過。
  • 餘華《活著》:人活著總是要經歷這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
    人生路漫漫,終要學會告別,誰都會離開,就像任何事都會結束是一個道理。沒有人不恐懼離開,但是恐懼卻最沒有用處。活著雖然不易,但也要努力活下去。即便不能活著離開,也要努力給自己找條「活路」。餘華《活著》:人活著總是要經歷這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有位哲人說過,活著有三個層次,即「活著、體面的活著、明白的活著」。
  • 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生老病死嗎?
    小的時候為了了孩子的奶粉錢,為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費用,為了孩子的學費,他們痛心的離開自己的心肝寶貝,不是說他們不愛他們的孩子,不是說他們忍心把自己的小孩留給家中的老人帶,讓他們成為留守兒童,其實眾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那是因為迫不得已,因為在老家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在老家的工作不能維持生計,唯有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想把小孩接到自己的身邊帶著,可是都因為要上班沒有照看,同時也因為接到城市裡來,租房
  • 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疫情之下,品讀《活著》的別樣內涵
    《活著》主題和內涵,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內容荒誕,有人認為內容太真實悲慘,還有人認為過於消極沉重。醫院為了給產後的縣長女人輸血,活活抽乾了這個可憐孩子身上的血。《活著》用波瀾不驚的筆法,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在讀者內心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思緒。它讓讀者深深感悟到: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 人活著,不只是為了自己
    可是不遂人願。人到中年,妻子妮可遭遇車禍離世。至此,費克裡心灰意冷,再也無心經營書店。他變得冷漠、孤僻,任由自己身心頹廢。餓了吃垃圾食品,渴了喝廉價紅酒。就連出版社銷售阿米莉婭向他力薦的好書,也冷言拒絕。他完全把自己困在悲痛裡。可命運就是對他苛刻。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真的不忍說出真相!
    其實,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本就是一個隨機事件。所以,既然來了,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活著。活著,是一種本能。從一開始,我們就是為了活著而努力。此外,有些所謂活著的目的是被外在的力量強加的。比如父母的期望、家人的期望、社會的期望等等。大部分的人,其實一直在為最初的本能而奮鬥著,就是為了填飽肚子,為了能夠滿足生存的需要。活著,也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而奮力反抗。
  •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熬不下去怎麼辦?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尤其是生活陷入低谷的人,常在孤獨難熬時,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活著,如此的艱難,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在低谷時,會越來越孤獨,身邊的親人朋友越來越少,才會有時間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的心中,幾乎都曾有這麼一個念頭。
  • 我們為何要選擇活著?是為了快樂,還是為了結果?
    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從一千多年前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人真正能夠給出一個定論。這三個問題若是概括為一個問題,其實可以理解為:我們為何要活著?《紅樓夢》裡有一句曲文是這樣說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關於自己的旅行。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帶來一點東西,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帶走一點東西。
  • 人活著,要開心!(經典)
    人活著,要開心,只有開心地活著,你這輩子,才值得!做人,要會想,要想得開,不要再為過去的悲傷,浪費新的眼淚,不要因為過去的過錯,再來後悔。生活應該向前,我們應該努力追尋美好,創造快樂,讓自己開心地活著,活好每一個當下,活出每一天的精彩。
  •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很多人也問過別人。很多人也在夢裡心裡暗暗地在問自己,特別是當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遇到不順的時候,都會想人活著到底為什麼。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裡,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一而終。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 一輩子其實挺短,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
    原來,李師傅休息下來一思考,發現,自己的工作就是簡單的重複,每天做的工作都一樣,將來的發展前景也看得一清二楚,和想像中的成功越來越遠,曾經的夢想也越來越遙不可及,不禁就覺得前途很迷茫,人也變得焦慮起來。那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將來該怎麼辦呢?
  • 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人為誰活著,是個相對的、互相選擇的命題。假如夫妻恩愛,感情至深,你願意為它捨棄生命,可不就是為了愛人而活著嗎?假如夫妻感情並不怎麼樣,甚至隱隱有些發綠,那你為他(她)活著豈不是一個蓋天罩地的二百五?如果父慈子孝,母親女愛,那麼,為家人活著不也是應當的嗎?父母是義務,孩子是責任,哪一頭都沒有輕輕鬆鬆放手的理由,為了家人活著,為了孩子活著,有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