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疫情之下,品讀《活著》的別樣內涵

2020-12-05 評書論影

2020年,註定是載入人類歷史的一年。

截至4月10日,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突破160萬人。其對世界的深刻影響,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

有人說,這場疫情像照妖鏡,人性的各種陰暗面被暴露無遺。

其實,我們拋開道德層面的評判,單純從人性原始本能的角度去分析,疫情中出現的種種令人「匪夷所思」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活著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著?」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話題。疫情之下,重讀餘華經典著作《活著》,品讀出新的別樣內涵。

《活著》是著名作家餘華的代表之一,講述了農村人徐富貴在歷史大潮中,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等社會變革,徐富貴的人生不斷發生的變化:年輕時,他流連於賭場和妓院,最終輸光了家業,父親被他活活氣死。在生活掙扎與窮困中,母親患病去世,妻子患上軟骨病離世,兒子被醫生過量抽血致死,聾啞女兒死於難產,偏頭女婿在工地意外死亡,外孫又因為飢餓吃豆子撐死,最後剩下他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1994年,由鞏俐、葛優主演,改編自小說《活著》的同名電影《活著》上映,引起巨大轟動,豆瓣電影長期評分高達9.4分。

《活著》主題和內涵,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內容荒誕,有人認為內容太真實悲慘,還有人認為過於消極沉重。這些爭論,都掩蓋不了《活著》的巨大文學價值和人文內涵—先後榮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8年)、臺灣《中國時報》10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4年)、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年),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2018年9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本書的書名雖然叫《活著》,但整本書全程卻被「死亡」的氣息所貫穿。七組不同的死亡,濃縮了不同人的命運與人生:

電影《活著》劇照

家珍之死。家珍是徐富貴的妻子。她本來是鎮上米行老闆的千金小姐,一直對富貴這個「浪子」不離不棄。這位堅強的女子,先後遭遇了丈夫的放蕩背叛,兒子的死亡,女兒的死亡,這些都沒有壓垮她。最終,她得了不治之症—軟骨病,死於疾病

鳳霞之死。鳳霞是徐富貴的女兒。這個可憐的孩子,小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變成了聾啞人。而後,福貴為了能夠供有慶讀書,將她送給了別人家。在經歷這些苦難後,鳳霞嫁給了殘疾人二喜,過上了安穩甜美的日子。但在最後,她卻因為難產死去

電影《活著》劇照

有慶之死。有慶是徐福貴的小兒子。這個倔強活潑而又善解人意的孩子,心思細膩,心懷熱望,他愛他聾啞的姐姐,愛他飼養的小羊。可是,有慶還是死了。醫院為了給產後的縣長女人輸血,活活抽乾了這個可憐孩子身上的血

電影《活著》劇照

二喜之死。二喜是徐富貴的女婿。二喜是個偏頭殘疾人,他為人實在,在城裡幹搬運工。娶了鳳霞後,夫妻恩愛。在鳳霞難產時,一再給醫生要求先保住大人。造化弄人,醫生最後沒保住鳳霞,而是給他留下了兒子苦根。最後,二喜在工地遇到事故,被兩塊石板活活擠死了,臨死前只叫了一句:苦根。

苦根之死。苦根是徐富貴的外孫。這個可憐的孩子,一出生母親鳳霞就死了。四歲的時候,父親二喜死於事故。跟著富貴生活的他,因為家裡窮,從來沒吃飽過。一天生病,富貴給他煮了一鍋豆子,苦根就這樣吃豆子自己撐死在了家中。

春生之死。春生是徐富貴的朋友。兩個人因為被國民黨抓壯丁相識,後來富貴回到了老家,春生則被俘後參加了共產黨。再後來,陰差陽錯,為救春生的女人,醫生抽乾了富貴兒子有慶的血。文革爆發後,熬不住折磨的春生最後死於自殺。

電影《活著》劇照

富貴父母之死。徐富貴父母死亡的過程,在本書中並沒有特別重的筆墨。但無論是徐母在窮困中沒錢救治死去,還是徐父蹲在糞缸上一頭栽下去氣絕身亡,其背後的誘因,都是因為徐富貴的敗家—輸光了整個徐家的家產,從富裕跌進貧窮。

《活著》用波瀾不驚的筆法,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在讀者內心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思緒。它讓讀者深深感悟到: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作者餘華在書中寫道:「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疫情之下,無論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還是凡人百姓努力求生,都昭示著一個樸素而直觀的真理:命運很難改變,生活的磨難永無休止。我們應該學會在努力奮爭中,與生活講和,與命運友好。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或許,這就是《活著》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電影《活著》劇照

相關焦點

  •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回答:「不是,這是我疫情剛發生的時候聽到的一首歌。」他把歌名報給了我:《你的答案》。下了他的車,我步入地鐵,我開始循環聽這首歌。剛開始,我只是喜歡這首歌的旋律,並沒有去用心去品讀它的歌詞。我突然想:人兜兜轉轉這一生,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找到答案了嗎?也許,有的人為了生計而活;有的人為了責任而活;有的人為了夢想而活;有的人為了環遊世界看遍世界而活;還有的人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
  •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熬不下去怎麼辦?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尤其是生活陷入低谷的人,常在孤獨難熬時,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活著,如此的艱難,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在低谷時,會越來越孤獨,身邊的親人朋友越來越少,才會有時間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的心中,幾乎都曾有這麼一個念頭。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活著為了什麼?為了更好的活著!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動物活著很簡單,就是尋找吃的,吃飽了活著。人呢?好像很複雜,為了這個,為了那個,追求的東西很多很多!可是你追求的東西再多,不管你是為了什麼,最終都要回歸於生活,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你的生活。有人會因為他想要的不同,追求的不同,而導致他的生命過程不同,也許有很多人就是為了自己想要的一種生命過程而努力而付出,用一半苦不堪言的生命過程換來後一半相對美好的生命過程。無論怎麼活、怎麼過,都是生、活、死,終結而去!
  • 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2021年重溫《活著》的感悟!新的一年,我們有許多的期盼,期盼今年會過得更好!可是我們心中知道,理想與生活或多或少存在鴻溝。
  • 【夜讀】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錢嗎?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名嗎?名氣大,未必是福,名聲響,未必會好。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房嗎?為了一套房,每天不停忙,買完房子,錢沒了....還完房貸,人老了....人活著,到底為了啥?為了情嗎?再深的感情,也不能永恆,再美的愛情,也不會永久。
  • 時隔一年再看《活著》,活著未必是為了活著,活著也不該只是忍受
    活著不僅僅是為了活著本身,更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事,尤其是人那一天的清晨,誤以為生命即將逝去之時,眼淚一瞬間就流了下來。在此之前曾有過多次對死亡的設想,以為那一刻更多的應該是恐懼與貪戀,恐懼死後再無個人的意識,貪戀在人世間的美好,總之都是基於個人的得與失。
  • 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生老病死嗎?
    其中裡面有一句話提到:「人類活著的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的,我們人類活著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而且活著,而稻盛和夫先生的回答是:「那就是提高心智,修煉靈魂,我們活著的目的,就是在災難和幸運的考驗中磨鍊自己的心志,磨鍊靈魂,造就一顆美麗的心靈。是為了比出生時更為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 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人到底為誰活著很明顯這位朋友提出這個問題處於一種個人感情的糾葛之中,所以才會問為「誰」活著。因為一般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思考這個哲學問題,我們一般會提出的是:「人是為什麼活著」,而他將對象指定為「誰」,可見處於感情矛盾之中,畢竟人是產生感情困惑的主體。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種不如意,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像餘華筆下的「福貴」一樣,縱然命運跌宕起伏,老無所依,孤苦一生,但是他仍然在努力的活著。我覺得讀餘華的《活著》,不止讓我明白了活著的意義,還讓我從其中懂得了三個人生哲理。
  •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人說為了錢,為了名。也有人說為了利,為了房,為了車……其實,都不是。人活著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愛與恨,喜與悲,苦與樂,生與死的過程。人活著,不為其他,只為了好好的活著,等到暮年,生命盡頭,回憶這一生,無悔來過。
  • 一輩子其實挺短,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
    為了活出最好的自己,過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李師傅今年剛過三十五,一直忙忙碌碌,遇到了疫情,終於可以休息幾個月了,這一休,李師傅就覺得突然失去了方向,開始覺得迷茫,每天習慣性地開始焦慮。那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將來該怎麼辦呢?有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的傳統教育比較片面,和家長關係核心是「聽話」,做事風格形成了以「讓」為核心的做事風格。這種教育情況下,孩子完全失去了自我,人生三大難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將完全無法解決。
  • 今天我們說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的永恆的話題
    人活著最終是為了追求什麼,這個問題從人類存在開始就在思考,無數哲學家也一直在討論,似乎它早已成了一個永恆的人類話題。但是,它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想,這個問題永遠沒有一個最統一的完美的解答,因為生命的存在如萬花筒般千姿百態,生命的最終追求也一定千差萬別。
  •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
    >契訶夫的原話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說:「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很多人也問過別人。很多人也在夢裡心裡暗暗地在問自己,特別是當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遇到不順的時候,都會想人活著到底為什麼。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裡,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一而終。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 我們都在努力地活著
    「活著」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同時也是一個容易產生共鳴的話題。但是,你要問我「活著」為了什麼?我可能只能給你帶來有「自我」色彩的解釋。
  • 我們為何要選擇活著?是為了快樂,還是為了結果?
    這三個問題若是概括為一個問題,其實可以理解為:我們為何要活著?《紅樓夢》裡有一句曲文是這樣說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關於自己的旅行。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帶來一點東西,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帶走一點東西。再多的金錢,再高的地位,再多的享受,一切的一切,都會隨著死亡而塵埃落定。
  • 讓我們都為自己活著,而不是為了別人
    我想我自己應該可以告訴你這個答案了吧,人活在這輩子到底該幹什麼,其實我也想了想好久,我從小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活了這麼大,看了這麼多,自己可能也知道想要一些什麼了:你從母親肚子裡出來的那一刻,父母所在的環境也就造就了你這個人,人這一輩子不就在追求一個東西嗎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我們該用什麼去面對汶川地震?汶川十年祭的時候,白巖松曾說:「我不願意看到我們以敲鑼打鼓和非常反映成就的方式去面對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一個有責任有憂患意識和睿智的媒體人,道出了對災難和傷痛銘記的心聲。什麼時候有的裝修?而且聲響還越來越大。我們正疑惑不解,突然整個人感覺到了令人眩暈的搖晃。但究竟是什麼,一屋子的人,還是不明就裡。直到尹大媽大喊一聲:「快跑!是地震!」我們才如夢方醒,慌亂地奪門往下衝去。在下樓的時候,我依然感到腦袋裡一片混沌:地震究竟是什麼。後來尹大媽告訴我們,她經歷過1976年的地震,才第一個率先反應過來。
  • 公貓做完絕育手術後,整天生無可戀,貓: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導語:公貓做完絕育手術後,整天生無可戀,貓:活著到底為了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鏟屎官大軍」,都迷倒在喵星人的「石榴裙」下,心甘情願的成為「貓奴」,鏟屎官擼貓也是欲罷不能,醉生夢死。鏟屎官把做完絕育手術的貓咪帶回家,等麻醉藥性過了之後的貓咪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立馬抬頭看著自己的胯下。當親眼看到自己的沒了的時候,先是一副十分震驚的臉,然後秒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望著鏟屎官,仿佛在說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大家有什麼想法一起來聊一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轉發一下。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活著》鑑賞:人並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徐富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受到苦難,到裡最後的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老牛相依為命。故事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死亡的過程,給讀者講述一個又一個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給我們講述一個面對死亡的態度,活著本來就很艱難,正因為或者很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意義,沒有比或者更艱苦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精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