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打坐禪修的總體要求

2021-01-10 以智見佛

在上一章,我們已清晰地知道了三個月打坐的進程安排,知道了自己每個月、每周、每天的禪修目標。

本章講解打坐的總體要求。打坐,是每個人進入佛法大門的必修課,是獲得佛法般若智慧的必經之路。

打坐,不僅可以平靜自己的內心和情緒,不僅可以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僅可以改變睡眠,還可以徹底停止自己的所有念頭。不斷努力的禪修者,通過打坐可以實現入定,明心見性,證悟空性,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最終的正等正覺的覺悟和解脫。

想要真正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掌握傳統、正確的打坐方法。接下來的所有文章,將向所有人傳授正確的打坐方法。

除了講解打坐禪修的具體方法以為,還將依序穿插講解:無常、輪迴、無我、苦、苦的原因和去除苦的原因的方法。

每個修行者,要從佛法禪修角度,徹底理解和明白這六個問題。讓自己能夠堅定、堅強地禪修下去,直到成為一個實證所有修行果位的禪修者。

為讓所有人知道為什麼要打坐禪修,將簡略講解念住經觀呼吸部分。這是佛陀當年,對跟隨他一起在森林裡禪修的弟子們,講解的有關打坐如何專注鼻息的經文。這是具體而詳盡的,打坐專注自己鼻息的禪修方法,是我們今天進行打坐禪修的根據。

在這三個月打坐禪修中,自己每天至少練習打坐一小時。要達到能夠輕鬆、自然、舒適地盤腿打坐1小時,能準確、清晰、穩定地專注於自己的鼻息,明確地實現入定。

要為下一階段出入定的禪修,做好所有準備。為以後繼續實證唯識、空、無我、無為、正等正覺打下堅實而牢固的基礎。

相關焦點

  • 禪修靜坐,初學打坐四個字很重要!
    其中,打坐也漸漸成為更多人追求身心健康的一種方式。而在中國,除了道家,佛家的禪修靜坐,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關注。那麼,剛開始禪修打坐的人,我們最為重要的是學習哪些方面呢?其實並非盤腿功夫上,而是我們應該從自心中去領悟。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禪修靜坐,國學大師南懷瑾給初學打坐者的兩個建議,其中四個字很重要!說是初學者的兩個建議,其實這兩個建議在禪修者看來非常重要。
  • 修學佛家戒定慧,應用到禪修打坐!
    古人的智慧教導都有一定的意義所在,好比我們禪修打坐,不一定要在寺院道場上才能修習。我們居家修行的人,同樣在家可以精進修持。但是,佛教文化的傳承,修習的方法較多,特別是佛家弟子,更要懂得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呢?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的就是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例如,我們誦讀的《心經》和《金剛經。》
  • 佛教:打坐禪修,腿疼怎麼辦?這個階段最苦,千萬不要放棄!
    靜中有乾坤,禪中有深意, 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禪修」。禪修時,最好選擇寂靜之地。寂靜之地是指遠離憒鬧的地方,白天沒有人流往來,夜晚沒有嘈雜聲音。為什麼禪修要選擇靜處呢?因為在靜處觀修,修法容易增長,如果環境憒鬧,有很多幹擾,會對修法構成障礙。所以,首先應當選擇好環境,不能不觀察而隨意在一個地方修法。在家居士大多沒有條件去寂靜之地,只能在家修法。
  • 佛教:禪修打坐,竟然讓這位古稀之人,換了一幅容貌和身體!
    禪修打坐,竟然讓這位古稀之人,換了一幅容貌和身體!| 文:金剛智慧海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看道教,佛教修行的書。那個時候能找到的,大多是老書,古籍,當然也有一些雜誌。裡面寫的那些世外高人,修行多年,清逸絕塵,壽命達到數百歲,真是讓人非常的羨慕。
  • 佛法的禪修者 為什麼從一開始就要打坐一個小時
    佛法的禪修者打坐,目的是要牢固地控制住自己的身體。以此為基礎,通過專心地感覺自己的鼻息,逐步去除自己的雜念,實現常人難以達成的入定。禪修者要想通過打坐實現入定,領悟佛法的般若智慧,得到覺悟解脫,從一開始就要進行一個小時的打坐,原因有以下四點:一、要通過一個小時以上的連續打坐,才能讓自己的身體安靜下來。每個人的身體是一個生命的活體,有自己的運作方式、規律和特性,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這些都不受我們的控制,我們以前也從未控制過。
  • 打坐禪修,身體做到這七種姿勢,恭喜你,走對路了!
    打坐禪修是一種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在打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姿勢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禪修的身要。入座的時候,先選擇坐墊,坐墊要比較舒適。當然,太軟了可能是舒適,但是那種舒適只是坐得軟而已,這地方講的舒適,主要是指打坐的時候比較舒適。
  • 禪修基礎課程
    【玄谷禪觀】首次線下打坐教學定於5月4-6日開課課程介紹很多人都知道打坐的好處,但是想坐好確實不太容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明白為什麼要坐,二是不知道怎麼坐。有鑑於此,我們玄谷禪觀開設為期三天的線下禪修打坐課程,為你解決打坐中的所有問題:從打坐的前行到收功,從動功到靜功,以及日常的輔助準備,都有涉及,並且對一年以來的網絡課程中所教密法進行現場指導,答疑解惑。讓你從一坐就酸麻脹,輕鬆過渡到一坐兩小時無障礙。
  • 禪修入門者如何選擇打坐墊
  • 打坐禪修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什麼是禪修在禪修之前首先要明白禪修的目標,禪修是為了斷盡煩惱、滅盡諸苦。要想斷煩惱就要修習戒定慧。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是在戒清淨的基礎上培育定、慧。通過慧來斷煩惱滅苦。簡單來說就是在戒的基礎上修習止觀,通過止觀來斷煩惱。
  • 為何賈伯斯、馬雲等名人迷戀禪修?禪修的神奇魅力!
    為什麼要禪修?為了探索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們普遍缺乏自我覺察,甚至誤解了包括自由在內的生命狀態真義。禪修中,會進入深刻自我覺察中,有機會與自己整合,從而開啟真我。禪修的科學實證禪修可以說是精神的營養品!近年來,禪修在西方非常流行,像美國的學校、醫療機構和高科技公司都廣泛地在進行打坐、禪修。
  • 打坐那麼久,你的坐姿正確嗎?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你學佛了嗎看來是學了要不就是對佛法挺感興趣的不然怎麼會看到這篇文章那你打坐嗎關於打坐你有沒有困擾應該怎麼坐呢姿勢要怎麼調整腿到底該怎麼放是不是一定要單盤或者雙盤那做不到怎麼辦不用擔心不用著急樂園「綁架」了一個老師教你怎樣單盤、雙盤教你緩解打坐過程中的腰疼、背疼、腿麻、腿抽筋詳情看視頻▼問:剛開始打坐,感覺坐下來雙腿都很難受,更無法單盤,該怎麼辦?
  • 用一個月時間戰勝盤腿打坐中自己腿部和身體疼痛的方法
    如果你已開始練習打坐,就一定會感受到腿部的疼痛。如果你正計劃進行打坐禪修,就一定要知道打坐時腿部會很疼痛。正在進行盤腿打坐的禪修者,即將開始打坐的禪修者,在自己的內心都要明確的知道,打坐之初自己的身體肯定會很疼痛。同時要知道,只有經過頑強地忍受,才能徹底去除自己腿部的疼痛,才能讓自己的身體穩穩地端坐一個小時。
  • 打坐時如何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南傳佛教論藏稱為戒清淨,只有戒行清淨後,才能轉入心清靜的修持,亦即轉入禪修。打坐前應當做一點準備:1.打坐時房間的光線不能太亮,否則光線刺激眼睛,無法入靜。如果是在早上,或白天打坐,可以把房間的窗簾布拉上,儘量在比較黑暗的地方打坐,這樣容易心安靜下來!晚上打坐,把燈關上,或者開一個小小的,不是很亮的燈就行!
  • 一念一清淨,打坐最佳時間和靜坐誦讀時為何心氣不通?
    可見,禪修靜坐的好處是我們靜心的好辦法,正所謂「一念一清淨,一念一淨土。」當下一念清淨,當下即是淨土。那麼,打坐時什麼時候才是最佳時間呢?一般來說,如果打坐或靜坐功夫深的人,不管什麼時間打坐都可能入定,古今往來這樣的高僧就有許多。但是,相對初學者更應該挑選好的時間。如此一來,自己的妄念就會少一些。說到最佳時間,就應該從我們生活習慣來談起。
  • 打坐神器「佛醫打坐墊」推廣(符合人體力學的養生打坐墊)
    打坐是一切修煉的基礎內容之一,也是佛醫堂各類教學的基本功夫,正確打坐可以令人身心健康,延緩衰老,對各種疑難疾病都有強大的調養和促進康復作用,而且幾乎所有傳統文化的功夫實修都與打坐有關
  • 打坐50年,只得兩個字……
    如來禪蓬剛成立時,基隆市某國中的一位註冊組長來參加禪修,在禪修期間考上國中主任,去接受儲備訓練。訓練結束前一個星期,因為部分理念與研習中心不同,內心漸感有壓力。於是,請了一個星期的假來禪蓬,有意不想繼續參加主任儲訓,認為當主任會束縳她修行。她剛來的時候,我和她小參,看出她是放不下想當主任,為了一口氣,又不願屈就研習中心的要求,所以藉口生病而請假,想逃避心中的壓力。
  • 佛陀為眾生離苦傳了八萬四千種法門 為什麼還要盤腿打坐呢
    當說到佛法修行要打坐禪修時,總有人會說,打坐禪修只是佛陀所傳的,八萬四千種法門裡面的一種方法而已。學習佛法,不一定就要打坐禪修,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是否有道理呢。在整個佛法的學習中,的確有很多種方法,讓我們進行修行。
  • 打坐必讀:關於打坐的五大誤區
    現在很多道場,都提倡一個勁的打坐!是的,人體打坐本身是科學而又神奇的,比如從外看金字塔是神奇的,向內找,人的身體比金字塔不知要神奇多少倍。如雙盤腿打坐的時候,雙手放在膝蓋上,叫五心朝天(兩手心、兩腳心、頭頂百會穴)。
  • 打坐時怎樣入定
    不打坐時不覺得想法有這麼多,是因為不打坐時,心比較散亂看不到這些想法。打坐時,外界的幹擾變少了,相對來說,心靜了一些,就可以看到這些很多、很雜的想法。正是這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知道」自己在打坐時「想法很多」。
  • 為快速穩定住自己的身體 禪修者盤腿打坐應注意的八大坐姿要點
    能夠自然盤腿進行打坐,確保自己的身體一動不動就足夠了。這一章我們學習,修行者盤腿打坐的整個坐姿,都要保持在自然舒適的狀態,還需要注意和遵循的幾個要點。一、上身保持端正。在自然單盤散盤好自己的雙腿以後,禪修者要把上身保持端正。保持上身端正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打坐的整個坐姿,像金字塔一樣穩穩地坐在自然盤好的雙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