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梅園栽培管理就是「吃飽喝足,曬太陽,治治病,省力氣」。「吃飽喝足」就是按照新梅的生長、結果需求,進行施肥澆水;「曬太陽」就是要通過整形修剪保證行間、株間和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治治病」是指落實「以防為主」的病蟲害防控技術;「省力氣」就是多使用機械,減少用工。通過以上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新梅的產量和品質,增加果農收入。
(以喀什地區物候期為參考,其他地區可結合實際物候期適當調整)
12~2月份工作
1、冬季整形修剪:新梅以自然開心形整形為主,通過冬季整形修剪,調整合理的樹體結構,增強樹體通風透光,培養豐產樹形。
(1)幼齡樹(1~3年):以整形為重點,選留3~4個主枝,撐、拉開展主枝角度60~70度,在主枝上選留角度、方向合適的主側枝,每年冬季對主枝和主側枝延長頭短截,剪口要留外芽,擴展樹冠。根據生長勢一般短截枝長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對其他枝條採用輕剪緩放或扭枝、圈枝、拉枝的修剪方法,培養結果枝組。
(2)初果期及盛果期樹(4~20年):首先疏去重疊枝、競爭枝、瘦弱枝,為保留的主枝和側枝讓路,做到主次分明,進一步撐、拉主枝、側枝,開張角度,改善內膛和下層的光照條件。其次對主枝、側枝的頂端延長枝,要去強留中庸枝、斜生枝,主枝上的背上枝、乾枯枝、病蟲枝、過密枝要疏除,斜生枝按15~20釐米間距保留培養,促進形成健壯結果枝成結果枝組。樹體中、下部枝組及時回縮,回縮後先端發出的新梢,可選留1個中庸枝作延長枝,以削弱頂端優勢,延長下部短果枝的經濟壽命。
(3)衰老期果樹(20年以上):疏除重疊枝、過密枝、病蟲枝、下垂枝,打開光路、通風透光。應採取重剪,回縮骨幹枝和較大枝組,更新樹冠,部位最好在有較大分枝處發出的壯枝,培育成骨幹枝和枝組,構成新的樹冠以結果枝組回縮更新為主,恢復樹勢。對內膛和骨幹枝上的徒長枝,進行短截或按倒壓平,培養結果枝組,彌補樹體下部光禿及枝組衰退脫光現象。
2、接穗採集儲藏:結合冬季整形修剪,選取品種純正、枝條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枝,分品種採集接穗,捆綁,掛標籤,在冰窖或冷藏庫中保溼貯藏。
3、病蟲害防治:清除果園中的枯枝落葉,人工去除枝條上黃刺蛾、蚧殼蟲等害蟲的越冬蟲繭,剪除病枯枝,並予以焚燒或深埋(深度大於30釐米),減少病蟲害發生。
4、學技術:向專家、技術員和身邊的種植能手請教學習,掌握開溝施基肥、整形修剪、水肥管理、促花保果、病蟲害防治、果實採收等技術。
5、準備春耕生產物資:準備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購置必要機械設備,並做好農機具維修。
6、農家肥積造:購買、收集人糞、牛糞、羊糞等人畜糞便,收集落葉、雜草、枝條等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的地方,與人畜糞便一起,按照技術要求,積極做好農家肥積造。由於冬季寒冷,糞堆體積儘量要大,熱量不容易散發,利於發酵。
3月份工作
1、定植:建園式栽植,株行距主要為3×5米。
2、補植補造:缺株斷行的果園應按原栽植株行距補植補造(儘量使用與果園同齡樹進行補植補造)。
3、追施萌芽肥(花前肥)及灌水:以氮肥為主,幼樹每株施100~200克,盛果期每株施400~600克,氮、磷、鉀的比例是27:11:12。可在樹冠外圍三分之二處挖坑或溝,深度10~15釐米,施肥後蓋土立即澆水,促進果樹對肥料的吸收。
4、嫁接:對實生苗建園的採用枝接的方式嫁接推廣主栽品種新梅1號,授粉品種新梅2號或新梅3號,每畝地中間搭配1株授粉樹。
5、病蟲害防治:
(1)石硫合劑噴施:全樹淋洗式噴施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到果樹枝條往下滴水為止,防治越冬病蟲及病原菌。
5波美度石硫合劑配置方法:「波美度」石硫合劑的兌水重量=(母液波美度÷稀釋後波美度-1)×母液重量。例如:用15公斤29波美度石硫合劑母液稀釋為5波美度,需兌水重量=(29÷5-1)×15 = 72公斤,最終稀釋配置成87公斤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藥液。
(2)蚧類害蟲防治:對蚧類害蟲中度危害以上的果園,在樹體萌動開花前,採用「融殺蚧蟎」300~400倍液(100克藥液加30~40公斤水)或機油乳劑進行噴霧,防治蚧類害蟲。
(3)蟲害監測:中旬在果園懸掛梨小食心蟲、李小食心蟲誘芯(附帶水盆或誘捕器),每畝地放置1個,在食心蟲成蟲期監測誘殺雄性成蟲。
6、農家肥積造:購買、收集人糞、牛糞、羊糞等人畜糞便,收集落葉、雜草、枝條等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的地方,與人畜糞便一起,按照技術要求,積極做好農家肥積造。
4月份工作
1、花期管理:花期低溫、晚霜來臨前及時燻煙,按每20畝地修建1處燻煙灶。花期果園放蜂,每10畝2~3箱蜂。當25%的花開放後,噴施一次0.2%尿素+0.2%硼砂+0.1%磷酸二氫鉀溶液(200克尿素、200克硼砂、100克磷酸二氫鉀兌100公斤水混勻)。盛花期(75%開花)及落花後7天~10天,分別噴施一次3000倍花蕾保(10克花蕾保兌水30公斤混勻),可提高坐果率。
2、病蟲害防治:做好新梅園的病蟲害監測預報,發生春尺蠖、食心蟲及小蠹蟲危害時,全園噴施藥劑結合殺蟲燈誘殺進行防治,藥劑噴施以枝枝不漏,葉葉著藥,不流不淌為度。
春尺蠖防治(以2齡幼蟲達到30%~40%時最佳):4月10日左右化學噴霧防治,使用藥劑可從以下藥劑中選一種噴施,農藥稀釋配製方法為:農藥稀釋溶液=藥劑體積或重量+按稀釋倍數加水的體積或重量)。
(1)10%阿維除蟲脲2000倍液,配置方法:100克10%阿維除蟲脲藥劑加水200公斤攪拌均勻。
(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綠福)1500倍液,配置方法:10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藥劑加水150公斤攪拌均勻。
(3)1.2菸鹼·苦參鹼乳油1500倍液,配置方法:100克1.2菸鹼·苦參鹼乳油藥劑加水150公斤攪拌均勻。
(4)5%甲維鹽可溶粉劑8000~10000倍液等生物低毒藥劑,配置方法:100克5%甲維鹽可溶粉劑藥劑加水800-1000公斤攪拌均勻。
4月上旬開啟水盆式殺蟲燈,誘殺食心蟲和小蠹蟲成蟲。
3、灌膨大水:中下旬灌水,促進果實膨大。
4、嫁接改優:可繼續開展嫁接改優工作,對實生苗建園的採用枝接的方式嫁接推廣主栽品種新梅1號,授粉品種新梅2號或新梅3號,每畝地中間搭配1株授粉樹。
5、種植綠肥:土壤化凍後,及時在行間種植油菜或豆科類綠肥,待油菜或豆科類斂花時(已完全開花準備出籽時),翻入土壤增加有機質含量。
5月份工作
1、整形修剪:對幼齡樹按整形要求撐、拉主枝開張角度;對結果期果樹樹冠內部直立旺長枝進行圈枝、拉枝、扭梢、輕摘心等修剪。
2、病蟲害防治:做好新梅園的病蟲害監測預報,發生食心蟲、桑白盾蚧、吐倫球堅蚧、紅點病等病蟲危害時,全園噴施藥劑進行防治,以枝枝不漏,葉葉著藥,不流不淌為度。
(1)食心蟲防治:4月下旬~5月初,可選用20%氯蟲甲醯胺5000倍液(配製方法:10克藥劑加水50公斤稀釋攪拌均勻)等生物低毒藥劑防治食心蟲,食心蟲基數大時,5月底根據誘集情況可補防一次。
(2)桑白盾蚧、吐倫球堅蚧等初孵若蟲防治:5月中下旬噴施99%礦物油600倍液(100克藥劑加入60公斤水配置成600倍液)防治。
(3)紅點病防治和預防:5月下旬幼果膨大期,可噴施78%科博(波爾錳鋅)500~600倍液(100克藥劑加入50-60公斤水配置成500~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10克藥劑加入80公斤水配置成8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劑2500倍液(10克藥劑加入25公斤水配置成25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3、漚制農家肥:廣泛收割渠邊、路邊及田間地頭野生的苦豆子、雜草、藤蔓作物,收集枝條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運輸方便的場地,與人畜糞便一起進行漚制。
6月份工作
1、整形修剪:繼續夏季修剪工作,對幼齡樹按整形要求撐、拉主枝開張角度;對結果期果樹樹冠內部直立旺長枝進行圈枝、拉枝、扭梢、輕摘心等修剪。
2、追施果實膨大肥及灌水:在花芽分化始期(6月中旬)以磷鉀肥為主,幼樹每次每株施100~200克,盛果期每次每株施300~500克左右,可參照氮磷鉀的比例是11:14:25。可在樹冠外圍2/3處挖坑或溝,深度10~15釐米,施肥後蓋土立即澆水,促進果樹對肥料的吸收。
3、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透氣,減輕返鹼。清除雜草,防止園地雜荒,減少土壤養分無效消耗。
4、漚制農家肥:廣泛收割渠邊、路邊及田間地頭野生的苦豆子、雜草、藤蔓作物,收集枝條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運輸方便的場地,與人畜糞便一起進行漚制。
5、綠肥種植、翻壓:使用機械將進入斂花期(已完全開花準備出籽時)的油菜或豆科等綠肥翻壓進土壤,培肥地力。翻壓後,可按照附件3的方法種植第二茬綠肥。
7月份工作
1、整形修剪:可繼續開展夏季修剪工作,對幼齡樹按整形要求撐、拉主枝開張角度;對結果期果樹樹冠內部直立旺長枝進行圈枝、拉枝、扭梢、輕摘心等修剪。
2、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透氣,減輕返鹼。清除雜草,防止園地雜荒,減少土壤養分無效消耗。
8月份工作
1、適時採收:根據不同品種成熟期,分期分批採收,新梅1號鮮食果品在8月上旬,當果實含糖量達到19%以上時採收,制乾果品宜在9月上旬,當果實含糖量達到25%以上時採收。按質量標準做好分級(詳見附件6:新梅質量分級標準)。腐爛果等可以按照附件4的方法製作酵素。
2、包裝、運輸:新梅鮮果外包裝可用紙箱或塑料箱等,外包裝應堅固耐壓、清潔衛生、無毒無異味。外表及附屬標誌應清潔醒目,包裝材料應符合NY/T658的規定要求。箱內應有必要的承壓墊板及「S」板,箱體內外無損傷果實或有礙搬運的尖突物。果箱碼垛時要分層、排整齊,鬆緊適度,通風良好。裝卸和堆碼時應輕拿輕放。
3、冷藏儲存:儲存前應將新梅先放在0℃~1℃的條件下預冷,預冷溫度允許偏差為±1℃,待整個庫溫穩定在1℃後,再轉入儲存溫度。新梅冷藏庫儲存的適宜溫度為-2.0℃±O.5℃,相對溼度保持在90%~95%。
4、加工制幹:採用晾曬和烘乾等方式進行制幹。
5、控水控肥:果園在8月中下旬灌水後,開始控水控肥。
6、漚制農家肥:廣泛收割渠邊、路邊及田間地頭野生的苦豆子、雜草、藤蔓作物,收集枝條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運輸方便的場地,與人畜糞便一起進行漚制。
7、綠肥翻壓:使用機械將進入斂花期(已完全開花準備出籽時)的油菜或豆科等綠肥翻壓進土壤,培肥地力。
9月份工作
1、適時採收:新梅2號鮮食果品在9月中旬,當果實含糖量達到19%以上時採收,制乾果品宜在10月上旬,當果實含糖量達到25%以上時採收。新梅3號鮮食果品在9月上旬,當果實含糖量達到19%以上時採收,制乾果品宜在9月下旬,當果實含糖量達到25%以上時採收。按質量標準做好分級(詳見附件6:新梅質量分級標準)。腐爛果等可以按照附件4的方法製作酵素。
2、包裝、運輸:新梅2號、新梅3號包裝、運輸、冷藏儲存方法同新梅1號相同。
3、秋施基肥:採收後秋施基肥,基肥種類包括廄肥、綠肥等有機肥料。在樹冠外圍垂直線下開溝,溝深、寬50釐米左右,幼樹每株施基肥20~30公斤左右或2~3公斤油渣,配施0.2~0.5公斤複合肥。盛果期樹每株施基肥50~100公斤左右,或5~10公斤油渣,配施0.5~1公斤複合肥,施肥後及時灌水,促進果樹對肥料的吸收。
10月份工作
1、秋施基肥:對9月份沒有施基肥的可繼續開展秋施基肥工作,基肥種類包括廄肥、綠肥等有機肥料。在樹冠外圍垂直線下開溝,溝深、寬50釐米左右,幼樹每株施基肥20~30公斤左右或2~3公斤油渣,配施0.2~0.5公斤複合肥。盛果期樹每株施基肥50~100公斤,或5~10公斤油渣,配施0.5~1公斤複合肥,施肥後及時灌水,促進果樹對肥料的吸收。
2、果園及樹盤深翻:越冬前對果園行間及樹盤進行一次耕翻,深度15~20釐米,利於改良土壤及保墒,破壞害蟲在土壤中的越冬環境。
3、農家肥積造:購買、收集人糞、牛糞、羊糞等人畜糞便,收集落葉、雜草、枝條等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的地方,與人畜糞便一起,按照技術要求,積極做好農家肥積造。
11月份工作
1、冬灌:10月底到11月底進行冬灌,以保持土壤水分及防寒。
2、清園:及時清掃落葉和雜草,進行農家肥積造。
3、噴施石硫合劑:進入休眠期落葉後,氣溫4℃以上,噴灑淋洗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到果樹枝條往下滴水為止),以剷除越冬病源、蟲源。
4、樹幹塗白:用塗白劑塗刷主幹,高度為距地面1米,減輕果樹的日灼和凍害,殺死樹皮內的越冬蟲卵,防止病菌感染。
塗白劑配置方法:用生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用油0.1公斤、食鹽0.25公斤、水2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
5、冬季整形修剪:開始冬季整形修剪工作,方法同「12~2月」。
6、幼樹越冬保護:對幼樹根頸30釐米高培土,防寒越冬。
7、農家肥積造:購買、收集人糞、牛糞、羊糞等人畜糞便,收集落葉、雜草、枝條等並進行粉碎,選擇離果園近的地方,與人畜糞便一起,按照技術要求,積極做好農家肥積造。
新梅嫁接方法
枝接方法。萌芽後,多採用插皮舌接,嫁接口直徑5~10釐米(接口太粗不利於傷口癒合),嫁接口離地面80釐米以上(避免根壓太大形成傷流),距離主枝30釐米以上,嫁接口10釐米以下光滑(平整便於綑紮),嫁接口削平整、光滑(避免鋸口毛糙積熱、不易形成愈傷組織);將冬季採集儲藏的接穗剪成12~15釐米、保留2個飽滿芽的穗條,將砧木和穗條削成5~8釐米長的斜面,然後砧木和接穗對準,切口相互吻合,要對齊形成層後捆緊綁嚴,保證接穗密閉不見光、枝條不失水;控水,嫁接前、後控水一個半月。
芽接方法。對1~2年生實生苗在株高30釐米處重截幹剪砧,並用油漆封住剪口,選留一個健壯的砧芽,其餘抹除;對3年生以上的實生樹和劣質品種樹按樹形重剪至2年生枝部位,萌芽後及時抹芽,注意培養下部和內膛的砧芽,每枝留單芽。大樹發芽展葉前對骨幹枝即主枝、側枝、中央幹上的骨幹枝基部10~15釐米,鋸斷,10釐米以上大枝提高截幹部位,每枝1~2梢,新梢10釐米時,其餘抹除。在當年新抽枝上開展芽接工作。幼樹嫁接部位的高度應在株高40~50釐米處進行,單砧嫁接單芽。大樹單砧可嫁接2個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