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柑果園生草栽培優點及栽培技術要點

2020-12-05 吉山花瑤

貢柑果園生草栽培優點及栽培技術要點

1 貢柑果園生草的優點

1.1 改善貢柑果園土壤環境

1.1.1 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鐘山縣貢柑種植面積近年來持續上升,種植戶不斷增多,但很多果農都是第一次種植貢柑,對果園雜草的防控只局限在噴灑除草劑上。 隨著雜草抗性的提高,用藥量逐年加大,造成除草劑在土壤中大量殘留,影響了果樹的生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果園種草後,定期刈割或翻壓,莖稈覆蓋在果盤,自然腐爛分解後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提高了土壤肥力。

1.1.2 提高果園的保水、保肥、抗旱能力。 傳統貢柑果園大量施用滅生性除草劑,雖然防除了部分雜草,但也造成果園土壤的裸露, 旱季土壤受到太陽直射水分散失迅速,容易造成土溫過高、乾旱缺水等惡劣現象。 果園生草後,植被的根系發達,地上部分生長健壯,在人工管控下,既不會濫長濫生,又能夠起到覆蓋果園土壤, 減緩土壤水分的蒸發, 達到旱季保水、雨季保土、夏季遮陰、冬季保溫的作用,改善了貢柑果園生態小環境,提高了貢柑果園的保水、保肥、抗旱能力,促進貢柑的生長發育。

1.1.3 提高元素的有效利用率, 抑制雜草生長,降低除草成本。 草對磷、氨、鐵、鈣、鋅、硼等元素有較強的吸收力,這些元素通過草的轉化,可由不可吸收態變成可吸收態,如每畝白三葉草根系一年可使土壤增加的氨素相當於 10~15 kg 尿素。 果園生草在人工管理下生長迅速,擠壓了惡性雜草的生存空間,遏制了惡性雜草的生長,降低了貢柑果園除草的人工成本。

1.1.4 疏鬆土壤。貢柑果園種的草根系發達,年年更新, 舊根系自然死亡腐爛及刈割的草莖覆蓋在果盤後能顯著改善果園土壤的理化性狀,疏鬆土壤,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起到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1.2 營造良性果園生態小環境,降低果園病蟲害防治成本

1.2.1 為天敵提供繁育棲息場所。 貢柑果園各類病蟲害的天敵如捕食蟎、寄生蜂、捕食性瓢蟲、草蛉等需要一個穩定適宜的果園生態環境作為棲息地,果園生草不僅能為它們提供棲息地和大量食料, 還能為它們提供適宜的繁衍越冬場所,增加種群數量,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數量。

1.2.2 減輕蝸牛、紅蜘蛛等有害生物的危害。蝸牛是陸地上爬行的腹足綱軟體動物,口中有顎片跟齒牙,蝸牛就用這些牙齒輕鬆地啃食果樹的嫩葉, 同時分泌黏液汙染嫩葉, 啃食後造成的傷口還會引發各種病菌的入侵, 誘發果樹各種病害。 貢柑紅蜘蛛以成蟎、若蟎聚集在嫩梢、葉片、果實上刺吸危害,引起落葉落果,以葉片嫩梢受害最為嚴重,被害葉片密生灰白色針頭大小點, 嚴重者全葉灰白失去光澤甚至脫落,影響果樹的生長,是果園的一大害蟲。利用蝸牛、紅蜘蛛等有害生物的趨嫩、趨綠特性,果園生草後,能有效誘導其到草上取食,統一撲殺,從而降低對果樹的危害,達到減少農藥施用量,降低農殘,提高果實質量和產量。

1.2.3 降低病蟲害防治成本。 目前鐘山縣貢柑果園的病蟲害防治主要以化學藥劑為主, 由於果農科學用藥知識的匱乏,在用藥時機上拿捏不準,藥劑使用上一味地加大使用量來提高防效, 沒有科學合理的適時適量用藥及多種藥劑輪換使用, 造成病蟲害抗性逐年增強,而天敵卻遭到了大量的毒殺,使果園生態平衡被打破,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用藥量逐年增加。 果園生草之後,各類天敵得以棲息繁衍,果園生態小環境得以建立,生態維持動態平衡,病蟲害發生量顯著減少,農藥施用量下降,果園病蟲害防治成本降低。

2 貢柑果園生草栽培技術要點

2.1 草種的選擇 為降低貢柑果園生草栽培成本,達到果園生草的良好效果,草種選擇是關鍵。草種選擇原則是:多年生,植株矮稈或匍匐生,有一定的產草量和覆蓋效果,鬚根系,淺生,與果樹沒有共同的病蟲害,易於管理,適應性強。根據以上原則,宜選擇三菱草、毛苕子、白三葉、日本草及豆類、油菜、大葉豐花草等作為貢柑果園生草草種。

2.2 播種時期 毛苕子和油菜的最佳播種期在 8月份,日本草和三菱草適宜在立春前後播種,三葉草可在春季或秋季播種。

2.3 播種方法 一般採用直播生草法, 即在果樹行間直接播種(撒播或溝播)草種。 播種前 30 天,用百草枯對水噴施果園防治惡性雜草。 播種前,先畝施腐熟有機肥 1 000~1 500 kg 作底肥, 然後平整好園地,淋透水。 溝播的在澆水前先開寬 15~20cm 、深 5~10 cm 的溝,播種後覆蓋一層薄土;撒播時先撒種子,然後在種子的上面撒一層幹土。 畝用種量:三葉草 1.8~2.5 kg ,油菜 0.4~0.6 kg ,日本草0.3~0.5 kg 。 將種子與適量細土或細沙拌勻後均勻播種。

2.4 貢柑果園生草的管理 果園生草初期應注意加強水肥管理。除在播種前施足底肥外,苗期應施提苗肥, 用 0.5%~1.0% 的尿素水溶液或用沼氣液對水淋施;一般每年畝施尿素 10~15 kg ,分 2~3 次施入。施肥可結合灌水進行, 也可趁下雨時撒施或葉面噴施。天旱缺墒時,要及時灌水,灌水後應及時鬆土,清除雜草,尤其是惡性雜草。 要注意控制生草的長勢,適時進行刈割,以提高年內產草量,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當年生草的果園, 因苗弱根系小一般不宜刈割,如果刈割至多不超過兩次;從第 2 年開始產草穩定後,一般一年內刈割 2~4 次。 刈割時要注意留茬的高度,原則是既不影響果樹生長,又有利於生草再生,一般留茬 4~8 cm 。 將刈割下來的草及時覆蓋在樹盤周圍。生草果園的果樹可減少氮肥施用量,多施有機肥,同時在生長期果樹根外追肥 3~4 次。 生草5~7 年,草逐漸老化後應及時翻壓,休閒 1~2 年後重新播種。

2.5 貢柑果園生草防控病蟲害的配套措施

2.5.1 農業措施。 在秋冬季清理果園,主幹塗白,樹幹捆綁誘蟲帶誘殺越冬害蟲,集中處理病果枝,壓低病蟲基數。

2.5.2 生物防治。 在貢柑果園人工釋放捕食蟎防治害蟎,人工釋放赤眼蜂防治蛾類害蟲等。

2.5.3 物理防治和化學誘控。 包括殺蟲燈誘殺金龜子、捲葉蛾等害蟲,性誘劑誘殺鱗翅目害蟲,黃板誘殺蚜蟲、粉蝨等害蟲,糖醋液誘殺害蟲等。

2.5.4 科學用藥。 在預測預報的基礎上,首選用植物源或生物源農藥、機油乳劑等環境友好型農藥進行防治。 化學防治只能作為一種補救措施,在選擇化學農藥時,注意選用高效、低毒、選擇性強的農藥,防止對天敵的殺傷作用,以充分發揮果園生草的作用。

3 應用貢柑果園生草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事項用果園生草法來代替清耕法,是土壤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 是人為創造良好的果園小氣候,保持生態平衡間套種新模式。目前很多果農對果園生草技術還不是很了解, 為更好地應用這項技術,使之達到應用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 要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選用合適的草種。 如白三葉草耐旱性較差,乾旱、陡坡果園不宜引種;乾旱、陡坡果園可選用抗旱扁莖黃芪等,有灌溉條件的也可用耐陰溼的白三葉草。

2 ) 要嚴格按照生草要求進行播種。 有的果農將果園空隙全都種上了草, 這樣樹盤上種的草和果樹就會發生爭水、爭肥現象,不利於果樹的正常生長。

注意無論是幼齡果園還是成年果園, 都只能在樹行間種草,草帶要距離樹根四周 90 cm 左右,樹盤內不能種草。

3 ) 需重視苗期管理。 大多數果農種草後疏忽了苗期管理,出現部分地塊缺苗、長勢不均勻,有的苗很多,有的雜草旺長等情況。種草後,如遇到下雨,一般應及時鬆土,逐行查苗補苗,以達到全苗齊苗。 對於過密的苗應進行間苗,可適當多留苗,同時及時清除雜草。

4 ) 加強田間管理。一般來說,播種前要施足基肥, 苗期應施提苗肥。 施肥可以在果樹澆水時進行,也可以趁下雨撒施或葉面噴施。 天旱時要及時澆水,及時清除園區雜草,防止雜草旺長。 除加強日常管理外,還要注意在給果樹施肥或噴藥時,同時給果園的生草進行施肥或噴藥, 達到果、 草同管,防止互相感染病蟲害。 生草果園要儘量減少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 並適當增加腐熟有機肥和微肥的施用量。

5 ) 適時刈割。 貢柑果園種植生草,播後第 1 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如果刈割不超過兩次。從第2 年開始,每年可刈割 2~4 次,待草長到 40cm 左右時即可刈割,並把刈割下來的草覆蓋在樹盤上,可保墒、 增加有機肥。 刈割貢柑果園草時可採用機械進行,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相關焦點

  • 果園生草栽培供試草種及選擇原則
    果園生草栽培供試草種及選擇原則王華玲等基金項目:晚熟柑橘安全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發與示範項目( 2017ABA158 )果園生草栽培是指選擇適宜的草種在果樹行間或全園種植草本植物作為覆蓋物的一種果園管理方法
  • 再談果園生草栽培!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果園栽培管理中,人們對地面雜草的認識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果園人工種草、自然生草和果園覆草的生草栽培,已成為果品高產優質和提質增效的基本措施。生草栽培的果園土壤,兩三年後,土壤質地明顯得到改善,土質鬆軟,土壤肥沃。生草栽培的果園,翻開土表,能看到土壤中的蚯蚓等改良土壤的地下小動物明顯增多。3、抗澇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活力,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質、通氣性、抗蝕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強了果樹的抗澇能力。
  • 都知道果園生草栽培好處多,具體怎麼做?
    幾位柑橘種植經驗豐富的老師曾討論過果園生草栽培,那麼對於生草栽培的利弊,怎麼生草,生什麼草,老師們有什麼看法呢?許立明老師:生草栽培模式是一套完整的技術生草栽培法50年代始於日本,現在相關配套技術己經相當成熟,具有推廣前景。生草栽培對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保溼抗旱、減少某些病蟲害、提高土壤有機質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報告,正面效果是肯定的。但是也有不少失敗的生草栽培果園,其失敗原因複雜,不在此分析了。幼齡果園一般採用樹盤清耕覆蓋,行間生草的方式。
  • 柑橘園生草栽培有哪些好處?除草劑的種類及其使用要點有哪些?
    柑橘園生草栽培有哪些好處?除草劑的種類及其使用要點有哪些?柑橘園生草栽培是在柑橘樹的行間或樹盤外生長草本植物的一種土壤管理方式。生草栽培通常有自然生草栽培(剷除稈高根深的雜草,留稈矮根淺的雜草,讓其自然生長)和人工種草栽培(如栽培百喜草、黑麥草、鴨茅草、紫雲英等)兩類。生草栽培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減少水土流失;緩衝果園的溫度和溼度變化,有效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時促進柑橘果實著色和成熟,提高產量和品質等。
  • 果園生草栽培,國外已經運行一百多年,我們為什麼一直沒有推行?
    是否能更有利於果園發展呢?我們都知道,如果不去清除雜草,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和果樹爭搶養分,削弱樹勢,使產量下降。但與此同時,徹底清除雜草也有許多的弊端:果園地面裸露,導致土壤侵蝕,水土流失,土壤各種有機質及各種養分含量降低,園內溫度變化劇烈,不利於形成優良的果園小氣候。
  • 果園生草最大意義在於什麼?改良土壤,不是長草就是生草栽培
    但不論是清耕所造成的土壤退化、病蟲害加重,還是除草劑過量使用所導致的土傳病害爆發壤相關酶活性降低、果樹遭受毒害等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故果園生草這類良性的土壤模式應運而生。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果園生草在初期效果並不明顯,且會增加配套管理成本,這讓不少果農心生退意。
  • 果園生草技術
    果園生草的關鍵技術:    1、草種的選擇原則:實施果園生草,栽培的草種要選擇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具有廣泛適應性的草種;植株較矮,不影響果園通風透光和果園田間作業;根系淺、少於果樹爭奪肥水;生長快,覆蓋期長,
  • 生草栽培,你不一定真懂!
    作者: 191農資人 王善波現在大家比較流行或者說時髦的做法都是在果園裡種草,但是你真的了解這項技術嗎?現在191邀請菏澤學院園林工程系的王善波老師以兩節課的時間對此進行講解,今天主要概述一下我國的土壤管理制度和果園生草的意義。
  • 果園生草栽培有好處,柑橘園種植什麼草合適呢?
    果園生草栽培能夠有效預防日灼及裂果,減少高溫對果實造成傷害,形成穩定生態系統後,還能夠有效的防控病蟲害。柑橘果園生草栽在草種選擇方面,一般選擇低矮但產草量較大,根系以鬚根為主,沒有粗大的主根,根系淺,覆蓋期長而旺盛期短,或者有利於天敵繁殖的草種。
  • 生草栽培,土壤的各種物理化性質有什麼影響?
    導語:生草栽培,土壤的各種物理化性質有什麼影響?土壤有機質廣義上是指土壤中存在的來源於生命體的物質。動植物的殘體、微生物等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進行生草栽培的地塊施入的氮肥能被生草吸收利用與殘留在0~60cm深的土層中,相比較清耕可有效的減少氮肥的流失,這樣還能保障果樹可以吸收到足夠的養分健康成長。
  • 果園生草技術實例
    果園生草技術實例司春愛陝西鹹陽果區生草技術從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開始推廣, 有記錄的推廣面積 62 萬畝,保留下來的有 35 萬多畝。近年,隨著對生草效應調查的深入,宣傳力度的加大,以及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 果園生草技術逐漸被善觀察愛動腦的有識之士接受, 並且在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實用性強的做法。
  • 果園生草功能草種選擇及種植技術
    果園生草功能草種選擇及種植技術1 果園生草功能1.1 轉化營養,培肥地力草類多數為淺根的喜氮植物,在果園中大多數吸取的是表層 10 cm 左右土壤中的氮素,通過刈割自然死亡後,草類轉化為有機質。1.4 改善果園土壤環境土壤是果樹的載體,土壤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果園生產的性質、植株壽命、果實產量和質量。果園生草栽培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滲水性和持水能力。
  • 果園不除草反而要生草,生草如何「生」?有什麼好處?
    對於果園,果農其實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生草上的問題,如果說生草生不好,就會破壞果樹的生長,所以說,生草是一個大問題。對此,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就是草一般都是我們必須要除掉的,怎麼反倒要把它生起來?所以說在果園生草的好處還是很多的,根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 農業科學研究所)發布的相關文獻《果園生草栽培與利用技術》提出了相關生草的技術與方法。一、我們可以選擇自然生草。自然生草說的是,利用果園中自己長起來的雜草,在我們不用除草劑的情況下,自己剔除惡性雜草,這樣保留下來的就是我們需要的草種。
  • 柑橘果園紫雲英和自然生草栽培技術
    柑橘果園紫雲英和自然生草栽培技術1 「紫雲英 + 自然生草」種植模式1.1 紫雲英種植在冬春雨水充足或具有水肥灌溉設施果園,且冬季柑橘果園有修剪果園翻埋紫雲英可每 667m2施用石灰 30~40kg ,以促進紫雲英分解。1.2 自然生草每年5月至10月,在去除牛筋草、千斤拔等惡性雜草基礎上推廣果園自然生草,此外還可實行引導性自然生草,目前適合 [吉山花瑤]種植且受農戶歡迎的自然生草包括藿香薊、鵝腸草、蓼等。當生草高50cm 時刈割,留草高度4~5cm 。
  • 果園生草好處多,適合葡萄園生草的品種有哪些呢?
    果園生草做綠肥早已不是陌生的話題,不同於以前對雜草要清耕除盡,以免和果樹爭奪水肥的觀點,果園生草其實有很多積極意義。如夏天可以控制地溫,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增進地力,起到保肥的作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為根系創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等等。
  • 家庭園藝盆栽丹麥風鈴草栽培技術
    家庭園藝盆栽丹麥風鈴草栽培技術丹麥風鈴草是桔梗科風鈴草屬植物,原產於南歐,因花朵形似風鈴而得名,其株型小巧、清新淡雅、花量豐富、養護簡單,可作為盆花單獨擺放,或種植於花壇、庭院作點綴使用,精緻可愛。隨著國內家庭園藝的興起,丹麥風鈴草備受市民青睞,尤其是在元旦、春節、五一等節假日,市場需求量不斷提高,而目前國內生產的自然花期開放的丹麥風鈴草已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因此,為延長丹麥風鈴草上市供花時間,筆者將盆栽丹麥風鈴草栽培技術要點總結介紹如下,以期為丹麥風鈴草在上海地區的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 蘋果園提倡起壟栽培和生草栽培
    現有未起臺的果園可在行間挖排水溝,挖出的土可鋪在樹冠下,逐年把平栽改為臺田。 起壟、起臺後提倡滴灌給水,沿每行鋪設一條管,蓋黑地膜防草。如果沒有滴灌條件,可以靠近壟、臺邊挖溝進行溝灌。秋季施土雜肥時將壟臺挖開,按照常規施肥方法施入後再將壟臺修整好即可。
  • 果園生草,自然農法種植的堅持
    果園生草,再輔助以蚯蚓繁育技術,有機質增多,微生物就會活躍起來,可以很快建立一個健康的土壤生態系統,生草栽培是改土的第一環。如何進行生草栽培1.生草或種草時間自然生草應在春季、夏季雨水較多時,任其良性草生長,注意控制高度即可,秋季待良性草種子成熟後,割草或殺草,有助於蘋果或柑橘等果實成熟轉色。對於惡性草,要儘早剷除。
  • 生草栽培和改土活根有效
    重茬又稱為連作,而果樹本身栽培年限較長,故大多數老果園多多少少都存在著連作障礙。老果園改造如何解決重茬?老果園連作障礙的本質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即樹體自身衰退及栽培環境的惡化。樹體自身衰退:果樹一般會經歷苗期、幼樹期、盛果期和衰老期等幾個階段,結果多年的老樹,樹勢會逐漸衰弱,而影響產出。
  • 一文講透果園生草優缺點!
    果園生草栽培是指在果園樹體行間或者樹下種植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豆科所以對於幼齡果園建議只在行間生草,成齡果園可在行間和株間生草 部分病蟲發生情況會有所上升,如鏽蜘蛛、脂點黃斑病、青苔、根腐病等會較生草前嚴重,要視情況調整防控對象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