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生草栽培供試草種及選擇原則

2020-12-05 吉山花瑤

果園生草栽培供試草種及選擇原則

王華玲等

基金項目:晚熟柑橘安全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發與示範項目( 2017ABA158 )

果園生草栽培是指選擇適宜的草種在果樹行間或全園種植草本植物作為覆蓋物的一種果園管理方法,具有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產量及果實品質,改善果園生態環境的作用。該技術於 19 世紀末在美國首先進行了嘗試研究。不久之後,一些發達國家如紐西蘭、日本、法國等也開展了生草栽培試驗,結果發現,果園生草栽培可以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提高果實的產量和質量。 目前此技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普遍採用。中國果園當前以清耕為主,對果園生草栽培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 20 世紀 80 年代才開始借鑑國外經驗開展研究, 但目前全國仍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本文對目前國內所進行的果園生草的研究實踐進行了回顧, 以期為果園生草栽培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1 果園生草栽培及模式

果園生草栽培模式分全園生草和行間生草。 全園生草是在果園行間和株間全部生草 (但樹幹周圍10 cm 不生草), 實現滿園生草覆蓋的一種生草方式,它多用於土層深厚、根系分布深的成齡果園;而在幼齡果園一般要求只能在樹行間生草, 其草帶應在樹冠滴水線外圍。

2 果園生草栽培供試草種及選擇原則

果園草種的選擇是果園生草栽培技術成功與否的關鍵。供試草種可選擇一年生、兩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國內外常見的草種有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兩大類。 目前, 中國果園生草研究較多的有白三葉( Trifolium repens L. )、 紫花苜蓿 ( Medicago sativaL. )、紫雲英( Astragalus sinicus L. )、毛葉苕子( Viciavillosa Roth )、百 喜 草 ( Paspalum notatum Flugge )、多年生黑麥草 ( Lolium perenne L. )、 鴨茅( Dactylisglomerata L. )、早熟禾( Poa annua L. )、高羊茅( Fes-tuca elata Keng ex E. Alexeev ) 等。 草種的選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 ① 耐陰性強,需對氣候和土壤條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② 選擇淺根性草種,根系集中分布在地表 20 cm 以內為最好, 與果樹競爭養分和水分少; ③ 一般要求植株鬚根發達,固地性強,最好是匍匐莖植物,有利於覆蓋地面和保持水土; ④ 選擇的草種應植株矮(一般不超過 40 cm )、不具纏繞莖、覆蓋性好、耐踐踏,以便於果園管理和作業; ⑤ 不是果樹病蟲害種類的中間寄主, 有利於害蟲天敵族群的繁衍。

3 果園生草對土壤的影響

3.1 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特徵, 是制約土壤理化性質、涵養水源能力、供肥保肥有效性的關鍵因子。大量的研究表明,果園生草或生草後刈割覆蓋園地,其殘根、枯枝落葉等殘體在土壤中降解轉化形成腐殖質,土壤中的有機質不斷提高。再加上較少的土壤耕作擾動,能有效地抑制土壤的過度通氣,減少土壤有機質的氧化降解。

郝淑英等 對黃土高原區蘋果園生草的研究結果表明,園區在種植鴨茅、百脈根( Lotus corniculatusL. )、三葉草( Trifolium repens Linn. )等不同草種后土壤有機質較清耕增加 0.19%~0.57% 。 李會科等 對渭北蘋果園研究得出, 果園種植黑麥草和白三葉能提高 0~20 cm 土壤有機質含量, 禾本科牧草每年可增加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 0.1% , 豆科牧草增加0.15% ,而且隨著土層的加深,豆科牧草提高土壤有機質的效果強於禾本科牧草。

3.2 對土壤氮、磷、鉀的影響

果園生草通常選擇豆科或禾本科植物。 豆科植物具有固氮作用,可使土壤中氮素含量明顯提高,而禾本科植物可提高土壤中鉀素含量, 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中氮素含量。 果園生草生長到一定高度後進行刈割覆蓋,殘渣腐解後,草體中的養分便釋放到土壤中,有利於提高土壤中相應的養分含量。

果園生草對不同土層土壤氮、磷、鉀含量的影響是不同的。 山核桃林地生草研究結果表明,白三葉、黑麥草、紫雲英等生草均能改善土壤養分狀況,除全鉀外, 白三葉和紫雲英處理較其他處理能顯著提高土壤養分含量 。 對自然生草的楊梅園, 0~20 cm 表層土的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含量均明顯高於 20~40cm 土層 。 蘋果園種草後,土壤中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升高,而全氮、全磷、全鉀含量降低 。 幼齡龍眼園生草提高了土壤肥力, 行間和樹冠下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氮、速效鉀和速效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磷和全鉀比生草前有所下降 。

3.3 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果園生草栽培後,土壤被草大面積覆蓋,這一方面能緩和降雨對土壤的直接侵蝕, 減少地表徑流和水土流失,進而保護土壤表面;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水分的沉降和滲透速率,減少水分的蒸發,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利用率。 李國懷等 通過生草栽培對柑橘園土壤水分的研究結果表明, 生草栽培在 7 — 11月乾旱時期可提高果園土壤含水率, 種植百喜草和白三葉平均土壤含水率較清耕區高 2.1% 和 1.0% 。 毛培春等 通過白三葉對桃園小氣候和桃品質的影響研究表明, 在桃園水分集中供給時白三葉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而在降水較少的 9 月以後,白三葉能降低地面的蒸發,保持土壤含水量。 在漳州地區豐水期,龍眼園通過生草處理可顯著降低耕作層土壤溼度,有利於果樹根系的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 。

3.4 對土壤溫度的影響

果園生草或生草覆蓋可明顯改善土壤溫度狀況。 一般認為果園生草可影響太陽對地面的直射,起到平穩地溫的作用,減少土壤晝夜溫差,冬季可提高土壤溫度,夏季則降低土壤溫度。惠竹梅等 通過葡萄園行間生草對園區微氣候的研究發現, 葡萄園行間種植黑麥草、白三葉等均可以使地面最高溫度降低 5.7~7.3 ℃ ,地面溫度日較差降低 6.7~7.6 ℃ 。 劉殊等 研究表明,果園生草起到了平穩地溫的作用,在寒冷的季節,可以提高地表溫度 2~3 ℃ ;在炎熱季節,可降低地表溫度最高達 10.7 ℃ 。

4 果園生草對果實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品質是果實的重要經濟指標, 而生草栽培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肥、熱等條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果實的生長發育,提高了果樹的光合作用利用率,為豐產優質奠定了基礎。

山地李子園種植白三葉, 生草區的貴陽李和皇家寶石李單果重分別比清耕區提高了 12.31% 和11.30% , 單株產量分別比清耕區增加了 21.65% 和19.88% ;生草栽培顯著提高果實的總糖、維生素 C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果實總酸含量,改善了果實風味 。生草栽培使楊梅產量得到了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 6.7%~20.0% , 維生素 C 含量增加了 42.6%~51.1% , 總糖含量增加了 9.7%~14.9% ,而總酸含量則減少 16.5%~35.4% 。 梨園種植白三葉和黑麥草試驗結果表明, 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對照提高了 3.7 個百分點, 單果重提高了 46.1 g ,產量提高了 5 535 kg/hm 2 。 在蘋果園生草栽培的第三年,測得單果重及產量均高於對照,不同草種覆蓋區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對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糖酸比生草覆蓋區比對照明顯提高 。在柑橘園的生草栽培試驗中, 生草栽培顯著增加了單果質量、果形指數和可食率,但對紅肉臍橙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維生素 C 含量等內在品質無顯著影響 。

5 結語

果園生草作為一種優良的土壤管理技術, 能夠改善果園土壤理化性質, 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對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有顯著效果,符合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因此,針對中國果園普遍立地條件差、 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等情況,應採取科學的果園生草方法,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及土壤條件的草種, 加強生草條件下果園管理,使生草栽培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相關焦點

  • 再談果園生草栽培!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果園栽培管理中,人們對地面雜草的認識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果園人工種草、自然生草和果園覆草的生草栽培,已成為果品高產優質和提質增效的基本措施。生草栽培的果園土壤,兩三年後,土壤質地明顯得到改善,土質鬆軟,土壤肥沃。生草栽培的果園,翻開土表,能看到土壤中的蚯蚓等改良土壤的地下小動物明顯增多。3、抗澇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活力,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質、通氣性、抗蝕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強了果樹的抗澇能力。
  • 貢柑果園生草栽培優點及栽培技術要點
    貢柑果園生草栽培優點及栽培技術要點1 貢柑果園生草的優點1.1 改善貢柑果園土壤環境1.1.1 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果園生草之後,各類天敵得以棲息繁衍,果園生態小環境得以建立,生態維持動態平衡,病蟲害發生量顯著減少,農藥施用量下降,果園病蟲害防治成本降低。2 貢柑果園生草栽培技術要點2.1 草種的選擇 為降低貢柑果園生草栽培成本,達到果園生草的良好效果,草種選擇是關鍵。
  • 都知道果園生草栽培好處多,具體怎麼做?
    幾位柑橘種植經驗豐富的老師曾討論過果園生草栽培,那麼對於生草栽培的利弊,怎麼生草,生什麼草,老師們有什麼看法呢?,涉及草種種選擇、果園種植密度、品種、樹齡、除草方式方法、留草時間䓁因素。生草栽培法50年代始於日本,現在相關配套技術己經相當成熟,具有推廣前景。生草栽培對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保溼抗旱、減少某些病蟲害、提高土壤有機質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報告,正面效果是肯定的。但是也有不少失敗的生草栽培果園,其失敗原因複雜,不在此分析了。幼齡果園一般採用樹盤清耕覆蓋,行間生草的方式。
  • 果園生草技術
    果園生草的關鍵技術:    1、草種的選擇原則:實施果園生草,栽培的草種要選擇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具有廣泛適應性的草種;植株較矮,不影響果園通風透光和果園田間作業;根系淺、少於果樹爭奪肥水;生長快,覆蓋期長,
  • 果園生草功能草種選擇及種植技術
    果園生草功能草種選擇及種植技術1 果園生草功能1.1 轉化營養,培肥地力草類多數為淺根的喜氮植物,在果園中大多數吸取的是表層 10 cm 左右土壤中的氮素,通過刈割自然死亡後,草類轉化為有機質。1.4 改善果園土壤環境土壤是果樹的載體,土壤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果園生產的性質、植株壽命、果實產量和質量。果園生草栽培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滲水性和持水能力。
  • 果園生草最大意義在於什麼?改良土壤,不是長草就是生草栽培
    但不論是清耕所造成的土壤退化、病蟲害加重,還是除草劑過量使用所導致的土傳病害爆發壤相關酶活性降低、果樹遭受毒害等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故果園生草這類良性的土壤模式應運而生。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果園生草在初期效果並不明顯,且會增加配套管理成本,這讓不少果農心生退意。
  • 果園生草栽培有好處,柑橘園種植什麼草合適呢?
    果園生草栽培能夠有效預防日灼及裂果,減少高溫對果實造成傷害,形成穩定生態系統後,還能夠有效的防控病蟲害。柑橘果園生草栽在草種選擇方面,一般選擇低矮但產草量較大,根系以鬚根為主,沒有粗大的主根,根系淺,覆蓋期長而旺盛期短,或者有利於天敵繁殖的草種。
  • 果園生草選擇草種的原則是什麼?
    所採用的草種以不影響果樹的光照為宜,一般在50釐米以下為宜,以匍匐生長的草最好。以鬚根系草較好,儘量選用主根較淺的草種,這樣不至於造成與果樹爭肥水的矛盾。一般禾本科植物的根系較淺、鬚根多,是較理想的草種。
  • 果園生草栽培,國外已經運行一百多年,我們為什麼一直沒有推行?
    是否能更有利於果園發展呢?我們都知道,如果不去清除雜草,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和果樹爭搶養分,削弱樹勢,使產量下降。但與此同時,徹底清除雜草也有許多的弊端:果園地面裸露,導致土壤侵蝕,水土流失,土壤各種有機質及各種養分含量降低,園內溫度變化劇烈,不利於形成優良的果園小氣候。
  • 對於果園裡的草,是斬草除根,還是合理種草生草?
    ,樹要流膠死了,可惜 三、 果園生草是土壤管理的一次變革 在現代果園管理中,果園生草是果園土壤管理新興的一種方法,是指在果園的行間、株間種植多年生草,但這些草不被收穫,刈割後覆蓋在樹盤下,是有效保護果園土壤的一種方法。
  • 果園生草能改土防蟲、提高果實品質!種什麼草?怎麼種?怎麼管?
    果園生草的作用越來越多果農摒棄了原來的清耕法而選擇果園生草,這與生草栽培的諸多好處是分不開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可以保持水土,以免下雨之後出現水土流失,也可以讓土壤更加肥沃,同時調節它的酸鹼度,還可以更好地保持土壤溼潤,減少水分流失。
  • 果園裡的草不要著急除掉,留著大有用處
    2、提高土壤有機質:雖然在生草初期,生草確實會與果蔬產生競爭的關係,但是經過3到7年之後,土壤中的一些礦物質成恢復性增長,有效養分會增加。3、調節土壤溫度:寒冬升溫、早春提溫、夏熱降溫,能給果樹根系生長提供舒適的環境。
  • 果園生草的八大好處
    果園生草可以增加地面的覆蓋層, 穩定淺層土壤的溫溼度, 有利於根系生長和土壤微生物及蚯蚓等土壤習居動物的的繁殖。實踐證明, 有機果園以果為主, 多種植物合理搭配, 立體栽培, 減少它們之間的競爭, 充分發揮其協作關係, 對改善果樹和果園生態是非常有益的。 三、改善果園小氣候。
  • 果園生草技術實例
    近年,隨著對生草效應調查的深入,宣傳力度的加大,以及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 果園生草技術逐漸被善觀察愛動腦的有識之士接受, 並且在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實用性強的做法。究其原因是葡萄根順地皮跑,旋地時傷了根,根吸收水分能力下降,滿足不了果實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同時因為氣溫高,樹上葉片蒸發量大,果粒爭奪水分的能力沒有葉片大, 加之果園沒有及時澆水,故而造成果粒失水萎蔫。綜合上面的實例, 筆者對果園生草制度有以下理解與思考:一是果園生草提倡保留自然雜草。
  • 果園不除草反而要生草,生草如何「生」?有什麼好處?
    對於果園,果農其實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生草上的問題,如果說生草生不好,就會破壞果樹的生長,所以說,生草是一個大問題。對此,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就是草一般都是我們必須要除掉的,怎麼反倒要把它生起來?所以說在果園生草的好處還是很多的,根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 農業科學研究所)發布的相關文獻《果園生草栽培與利用技術》提出了相關生草的技術與方法。一、我們可以選擇自然生草。自然生草說的是,利用果園中自己長起來的雜草,在我們不用除草劑的情況下,自己剔除惡性雜草,這樣保留下來的就是我們需要的草種。
  • 生草栽培,你不一定真懂!
    >二、果園生草概述果園生草栽培是上個世紀40年代隨割草機問世和灌溉系統不斷發展而興起的現代化果園土壤管理模式,是果園土壤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發展至今,美國、日本、法國等果樹生產先進國家都採用生草模式,基本上就看不到不生草的果園!
  • 老生常談果園生草 走出果園生草的「誤區」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還有就是理念上的認識,對於生草技術覺得過於簡單,對於生草的重要性沒有一個具體的認識,理解相當片面,哪怕是現在去一些蘋果產區一些老果農還是不能接受果園生草這個技術。在一個沒有優質的草種,對於生草刈割問題消耗大量人工物力。微型果園作業機械沒有應用之前很難推廣生草技術,主要就是生草技術的不配套問題。
  • 果樹《果園生草,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
    果園生草的好處 生草栽培除了節省用工,降低生產成本外,還對果園土壤、果樹本身、病蟲害防治、小氣候環境等皆有積極作用。降雨多的地區,生草有保水作用;降雨少的地區,生草與果樹在0~40cm土層存在爭水矛盾,且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 所以,旱地果園應當選擇耗水量少或者暖季枯死的草種,實行行間生草並注意及時灌溉。而在降水量少於400mm並無灌溉條件的地區,則不宜推廣果園生草栽培模式。
  • 生草栽培,土壤的各種物理化性質有什麼影響?
    導語:生草栽培,土壤的各種物理化性質有什麼影響?土壤有機質廣義上是指土壤中存在的來源於生命體的物質。動植物的殘體、微生物等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進行生草栽培的地塊施入的氮肥能被生草吸收利用與殘留在0~60cm深的土層中,相比較清耕可有效的減少氮肥的流失,這樣還能保障果樹可以吸收到足夠的養分健康成長。
  • 果園生草,自然農法種植的堅持
    故事結束,草在很多果農眼中是眼中釘,肉中刺,見了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然而在木村秋則的有機栽培裡起關鍵作用的是草,木村種草後,果園土壤迅速改良,樹體狀況得以恢復,從而獲得了有機種植的成功。果園生草,再輔助以蚯蚓繁育技術,有機質增多,微生物就會活躍起來,可以很快建立一個健康的土壤生態系統,生草栽培是改土的第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