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為首期900名失智老年人免費發放定位手環

2021-01-12 齊魯壹點

11月27日,威海市關愛失智老年人「讓愛回家」項目暨防走失智能手環發放儀式在12349養老服務中心舉行。作為山東省失智老年人防走失試點地市之一,威海市民政局、威海市公安局、威海市財政局聯合開展了關愛失智老年人「讓愛回家」項目,依託威海市12349養老服務中心智能監管平臺,為威海市具備行動能力的失智老年人購置發放定位手環。

為做好失智老年人走失找尋工作,威海市建立了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機制,各部門協同保障,堅持「防得住、找得回」,切實為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帶來福音。自2017年起,威海市就推出了「照亮回家路」防走失手環公益項目,成功幫助142名走失老人回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本次開展的「讓愛回家」項目,是在此前公益項目基礎上的一次提升,為持有醫療機構老年痴呆診斷證明,或持有1-2級精神重度殘疾證明,或經評估機構評估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能力等級為2-3(《老年人能力評估》(MZ-T001-2013)評定標準),且具備行動能力的老年人,免費配備具有SOS一鍵求救、實時定位、雙向語音通話、安全電子圍欄、軌跡追蹤查詢等功能於一體的電子手環。老人一旦走出安全區域,「12349」養老服務中心及老人子女手機端可以同步接收到報警提示。在子女找尋無果後,可到就近派出所報案,或由「12349」中心第一時間採用三方通話方式與老人子女及110警務熱線實現三方聯動,並將手環定位的老人具體位置傳達給110,由110協調各基層派出所進行實地查找。首期計劃免費發放900部,並為其免費提供3年的通信服務費。

相關焦點

  • 泰山區為173名失智老人免費發放防走失智能手環
    中華泰山網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紀震震)為深入推進全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老年人生活質量,泰安市逐步建立了失智老年人走失預防和應急處置機制。
  • 860名失智老人喜領定位手環!濱州試點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
    860名失智老人喜領定位手環!濱州試點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大眾日報記者 李劍橋2020-11-21 18:24:3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20日,濱州市舉行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啟動暨手環發放儀式。
  • 山東:泰安、威海、濱州3市開展失智老年人防走失試點
    通知主要內容如下:一、明確總體要求為具備行動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免費配備定位手環,在老年人走失後由子女或照護人進行定位找尋,在找尋無果情況下請求公安部門幫助找尋,多渠道開展失智老年人走失找尋工作,建立失智老年人走失預防和應急處置機制。通過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鑑的工作模式,為下一步在全省範圍內推廣實施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 北京市民政局新舉措 失智老年人將配防走失手環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齡辦推出又一項利民新舉措:擬對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有記憶障礙、認知障礙或已確診老年痴呆的失智老年人配備防走失手環。該手環由360公司提供,具有緊急呼叫、實時定位、記錄運動軌跡等功能,將有助於緩解屢見報端的老年人走丟問題。
  • 濱州試點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
    11月20日,濱州市舉行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啟動暨手環發放儀式。作為山東省失智老年人防走失試點地市,在公安、財政等部門的支持下,市民政局依託移動公司智能化平臺,建立全市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為全市860名具備行動能力的失智老人購置發放定位手環。
  • 免費領黃手環 來這倆地方 市民也可網上申領
    5月9日是全國「無走失日」,我市多個愛心單位啟動了防走失手環(貼)項目,免費為本市60周歲及以上的失智老人配發防走失黃手環。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我市僅在安丘與濰坊城區設有固定的黃手環領取點,符合條件的市民也可網上免費申領,只不過產生的快遞費用需由申領人承擔。
  • 「益起回家 關愛失智老人」大型公益活動將啟動 免費發放200個智能...
    「益起回家 關愛失智老人」大型公益活動將啟動  免費發放200個智能佩件  南國都市報10月11日訊(記者 孫春麗) 重陽節來臨前夕,由中國獅子聯會海南瓊州服務隊、省殘聯共同發起的「益起回家 關愛失智老人」大型公益活動將啟動,免費向失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家庭提供AAD智能佩件,並免費提供定位信息服務
  • 青島為15134名60周歲以上失能失智困難老年人進行評估服務
    半島記者 劉笑笑 報導本報12月9日訊 為更好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切實提高老年人安全幸福指數,12月9日下午,青島市民政局舉辦「走進市辦實事 見證民生項目」活動,邀請市人大、市直機關代表,市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社區群眾等40名社會各界代表,對青島市民政局承辦完成的照護需求等級評估項目和養老機構消防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兩件市辦實事進行評議
  • 為失智老人打造遮陰「大樹」 六年多長出三大「枝丫」
    近年來,寧波市江北區推岀失智老人關愛服務,成立一支失智老人關懷義工大隊,建成一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喘息站,啟動一個降低失智症患者走失率專項活動,成為了一棵能為轄區內失智症患者遮陽庇蔭的「活力大樹」。免費發放黃手環。寧波市江北區慈善總會供圖。
  • 衛燕:建議培訓健康低齡老年人幫助照顧失能失智的高齡老年人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 位林惠 韓月 杜曉航)1月7日,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召開期間,海澱區政協委員衛燕做客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委員會客廳》,圍繞「培訓健康低齡老年人幫助中青年專業人員照顧失能失智的高齡老年人」等話題接受人民政協網記者專訪。
  • 北京豐臺60歲以上失能失智老年人可申請「喘息服務」 家屬每月可歇...
    讓長期照顧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家庭成員得到短暫的休息,豐臺區推出的「喘息服務」繼續受到熱捧。記者從豐臺區民政局獲悉,該區推出的第二期「喘息服務」,預計能為1000名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服務,目前已經有674名老年人報名,正在進行資質審核及評估。
  • 寧夏首期1+X失智照護(社會考生)全國統考圓滿完成
    6月20日上午,教育部1+X「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社會考生全國統考在石嘴山市智慧養老調度指揮中心順利舉行,來自全區從事養老護理服務的22名考生參加了考試。為保證此次考試的順利進行,各部門協調配合,分工明確,完成了計劃相應、考生報名、審核、編排、培訓、場地布置、考務組織、網絡和設備技術調試等各項保障工作。
  • 愛心手環,照亮回家的路!
    ,有相當比例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阿爾茨海默病、心腦血管疾病後遺症、語言障礙疾病等,而兒女忙於工作,沒辦法時刻陪在老人身邊,也導致老人走失的事件頻頻發生,有的很快被找到,安全送回家,有的卻在幾天後才被找到,置身險境。
  • 上海失智老人調查:家庭和社會該為這些老人做點啥
    以下為其演講實錄。我們跟大家分享下上海失智症的現狀、問題和思考。去年我們利用上海市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的工作,對上海13504名老年進行調查,包括居家、護理院和養老機構三類人群。我們發現,這13500名的對象中居家老人共8081人,其中被確診為老年痴呆的242人,佔2.99%;住養老院的老人2151人,其中老年痴呆症402人,比例是18.69%;住護理院的老人是3272人,老年痴呆症359人,比例是10.97%。可以看出養老院的壓力不小,住養老院的老人的失智症比例比較高。
  •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對重度失智老人應有大病醫療託底救助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1月23日報導:老齡化,是上海這個城市發展中難以迴避的問題,而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失智老人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據2017年出版的《上海藍皮書》記載,上海失能失智和半失能失智老人約佔滬籍老年人口的6.7%,共有失能失智老年人約41萬名,其中17萬名失智老人,他們中50%的人患病程度已達中度和重度。
  • 張喆人委員:建議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照護失智老人
    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民政部數據顯示,約有18.3%的老年人為失能、半失能狀態,總人數超過4000萬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張喆人提交了《建立失智失能老人長期照護體系》的發言,建議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參保者經評估達到一定照料和護理需求的,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費用主要由長護險基金支付。
  • 4000萬失能失智老年人亟須專業照護
    失能失智老年人數量迅速增加已經成為我國人口老齡化中最嚴重的問題。全國老齡辦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養老服務中心與北京市房山區同年華養老院籤訂了託管協議,400張養老床位由養老服務中心託管,主要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專業化、差異化的醫養服務。這是養老機構專門針對失能失智老人照護的一次積極探索。
  • 打造失智老年人照護體系 嘉善開出「幸福憶站」守護夕陽紅
    前不久,嘉善縣開出首批2家為失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的「幸福憶站」,吸引了當地不少有需要的老人前來,馮美華就是其中一個。做健康操、丟沙包、繪畫填色、聊回憶……每周一,在「幸福憶站」裡,馮美華就和老年朋友們一起玩遊戲,常常玩得開懷大笑。「對失智症提前認識,用專業方式預防或幹預,我覺得挺好的,況且這兒還離家近。」
  • 關愛失智老人,一起來行動
    今早,海曙石碶街道雅渡村的戴奶奶就來到雅渡老年樂園,因為今天有醫生來這裡替老人們免費篩查失智症。到了老年樂園才發現,已經有很多同村老人在排隊等候篩查。 老年失智症,又稱「老年痴呆症」,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 這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癒。該病已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