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科醫生列出癌症的15條「蛛絲馬跡」,人人需要知道!

2020-12-05 騰訊網

癌症之可怕,在於發現就是晚期,所以早期發現癌症是最重要的!

如何發現早期癌症?其一是篩查,其二就是重視癌症的一些苗頭,不放過任何的蛛馬跡。所謂的蛛絲馬跡指的就是身體出現的一些症狀表現,有的比較明顯,有的比較不明顯。如果有苗頭,一定重視,守住這道防線,也許就還有機會!

1. 不明原因的持續疼痛:警惕肝癌、胰腺癌等

肝癌被稱作「癌中之王」,超過一半的肝癌患者在發現時多處於中晚期。早期肝癌多無症狀和體徵,右上腹疼痛或不適多為肝癌的首發症狀。

胰腺癌中的胰體尾癌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腹痛、上腹飽脹、消瘦等症狀。

2. 不明原因的發熱、疲乏:警惕白血病等

白血病是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可有不明原因發熱、疲乏、貧血、消瘦、肌肉或骨頭疼痛等不適,還可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可伴肝、脾、淋巴結腫大。若出現上述現象者,應當及早就醫。

3. 久治不愈的咳嗽:警惕肺癌、喉癌等

多數情況下咳嗽不是大事,但如果咳嗽久治不愈,這時要想到會不會是癌症引起的,因為癌症不消,咳嗽就會一直存在,比如肺癌或喉癌。

4. 身體腫塊結節:警惕乳腺癌、甲狀腺癌、淋巴瘤等

乳腺出現無痛性並進行性生長的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首發症狀,一般單側乳房的單發腫塊較常見。病變進一步發展可使乳頭扁平、乳房凹陷、皮膚出現「酒窩徵」「橘皮樣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等。

5. 不明原因的消瘦:警惕胃癌等

如果一個人平時體型正常,或者體重居高不下,突然不知什麼原因地瘦下來,這也許就是胃癌信號。由於胃癌細胞的迅速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機體自然就消瘦下來。

6. 大便帶血:警惕胃癌、結直腸癌等

排除了痔瘡等疾病後,出現便血要小心。消化道腫瘤發生便血的原因主要為大便與腫瘤表面摩擦所致。隨著腫瘤不斷生長,腫瘤出現壞死、潰瘍而且分泌物增多,便血量會增大,血呈鮮紅色;當血液在腸道內存留時間較長時即為暗紅色,多與糞便相混,有時還會出現血塊。

7. 小便帶血:警惕腎癌、膀胱癌等

小便帶血,有的肉眼能看到尿帶紅色,有的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紅細胞。有的伴有疼痛,比如腎結石、尿路結石,有的不伴有疼痛,即所謂的「無痛性血尿」,比如腎癌、膀胱癌。可見有疼痛的並不一定就更壞,不痛的也許可能更惡性。

8. 陰道異常出血: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女性如果出現了陰道出血、分泌物增多,同時陰道常出現白色分泌物或血色,同時伴隨有腥臭味,有可能是宮頸癌的症狀。有時還會伴隨腰疼,經休息和治療也不見緩解,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去醫院進行篩查。

9. 不明原因鼻塞鼻出血:警惕鼻咽癌

早晨起來的第一口深吸一口氣後吐出的痰,如果痰中有血絲,稱為「清晨回縮性血涕」。如果早晨起床後痰中經常帶有血絲,那就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性了。有時還會伴有上頸部腫塊,或出現一側耳朵發悶、反覆中耳積水等。

10. 持續的聲音嘶啞:警惕喉癌、甲狀腺癌、肺癌等

50歲以上的人,如果是聲音嘶啞或者上火了,已經超過一個月,又或者咳痰,而痰中帶血超過一星期,且總感覺咽部有異物,最好儘早去腫瘤科接受檢查。

11. 久治不愈的皮膚黏膜潰瘍:警惕皮膚癌、口腔癌

如果發現嘴裡有潰瘍,直徑超過0.5釐米,且有繼續增大的趨勢,形態多不規則,其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潰瘍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顆粒狀,疼痛不明顯。數月甚至一年多都不癒合或逐漸擴大,常規消炎防腐類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這個時候一定要警惕口腔癌,及時就醫。

12. 吞咽食物異物感、吞咽困難:警惕食管癌

和普通的吞咽困難相比,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難的情況會自行消失和復發,但不影響進食;容易在情緒波動時發生;同時伴有咽喉部乾燥和緊縮感,咽下粗糙食物時尤為明顯。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吞咽困難症狀會逐漸加重,並常伴有吞咽疼痛。

13. 沒有外傷的骨折:警惕骨癌、骨轉移瘤

骨癌初期患者大部分會出現骨和關節疼痛或腫脹,經常在夜間疼痛感加強;疼痛可以是持續鈍痛,或只在受壓時感到疼痛;有一處或多處骨折,但沒有明顯原因,要在骨折被治療後檢查有無骨肉瘤或骨質疏鬆症。

14. 大便習慣或性狀改變:警惕結直腸癌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隨著腫瘤持續增長,導致腸腔狹窄出現進行性便秘。直腸癌患者除了便頻外,還有排便不盡感,最初發生在清晨起床後,逐漸增多,每日數次或10多次,甚至夜間也大便數次。

15. 突然增大的黑痣或疣:警惕黑色素瘤

通常有兩種情況提示有黑色素瘤的可能,一是身上長了新痣,二是老痣忽然發生變化,比如痣越長越大,或者形狀、顏色發生了變化,同時也會有發癢、出血或者疼痛的感覺,就可能提示黑色素瘤出現了。黑色素瘤更「偏愛」背部、腿部、手部、臉上。

提醒大家:不是說有了以上這些症狀,就得了癌症,沒有那麼簡單,只是要提高警惕,引起重視,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相關焦點

  • 腫瘤標誌物升高,意味著得癌了?醫生列出幾種情況,逐一來分析
    但是實際上,腫瘤標誌物的改變,並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糟糕,醫生告訴大家,腫瘤標誌物出現升高現象,不僅僅是癌症的反應,還有很多的其他因素都會造成腫瘤標誌物升高,醫生列出幾種情況,逐一進行分析。  2、身體健康,正常的人也會出現腫瘤標誌物升高  首先根據腫瘤標誌物的名字進行判斷可以得出,腫瘤標誌物的來源是腫瘤,當人的身體正常的組織發生良性的病變情況時,也有一定的可能性產生腫瘤標誌物,所以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找醫生進行溝通
  • 腫瘤切除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要小心這些蛛絲馬跡
    有時候即使我們發現了癌症病灶並進行手術切除,但是此時往往已經有少量癌細胞轉移到了其他部位,由於數目極少,一般無法知道具體的轉移部位和數量,而這些細胞本身就是與身體防禦機制鬥爭的勝利者
  • 假如一個人得了癌症,還能活多久?腫瘤醫生:牢記3點可帶瘤生存
    癌症是縈繞在醫院上空的一個魔咒,非常多得了癌症的患者,都想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還能活多久?其實癌症一旦出現,就很難完全治癒,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保證你治癒之後,就不會復發。假如一個人得了癌症,還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取決於癌症的類型,病情的發展程度,患者的治療情況,醫生的治療方案等多個因素。通常醫生在描述癌症的存活率的時候,都是通過「五年生存率」來進行描述。說的就是五年內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就可能意味著臨床上的治癒。
  • 乳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腫瘤科醫生忠告,四個症狀別再一拖再拖
    :全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粗率)全國合計為42.55/10萬,城市為51.91/10萬,農村為23.12/10萬。 遺憾的是,雖然乳腺癌的發病率很高,但是它的早期發現率卻很低,醫生說,很多乳腺癌確診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作為腫瘤科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出現以下四個症狀,一定不要忽視,因為它們很可能是乳腺癌發出的信號。
  • 25歲姑娘乳房查出9個腫瘤!醫生:癌症性格害了她!
    可是,一位武漢25歲姑娘卻因為這個習慣,乳房竟長了9個腫瘤!據報導,武漢25歲姑娘小劉有一天摸到自己乳房有腫塊,一個「硬物」,綠豆大小,不痛不癢。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自己不僅患有乳腺增生,雙側乳房還有9個腫瘤,最大直徑接近2釐米。年紀輕輕,為什麼長了這麼多腫瘤?醫生詢問得知,她平時非常獨立,個性也要強,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都習慣悶在心裡。別人都誇她成熟穩重,奈何自己的身體承受了太多。醫生:癌症性格害了她!
  • 女子咳出體內腫瘤組織,癌症能痊癒嗎?或成為新療法
    咳出腫瘤組織後癌症會好嗎? 咳出腫瘤組織後癌症有可能從此痊癒,不過機率非常小和發生奇蹟差不多,得看具體情況。既然咳出癌腫非常罕見,那為什麼說有可能痊癒呢? 因為此前是有先例的,2012年英國有一女子患惡性腫瘤,存活率只有五成,因咳出腫瘤組織成功擺脫了癌症。
  • 腫瘤醫生為你解答
    現在基本上人人都是彈癌色變,尤其是一個家庭裡面出現一個癌症患者,就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傳染上癌症。其實這種擔心也是正確的,畢竟,癌症患者姚長時間的和家人住在一起,每天還要一起吃飯,說起吃飯,很多人都不願意和癌症患者一起吃飯,怕傳染,那麼到底癌症會不會傳染呢?
  • 「癌症就是奪人氣血」!醫生:治療癌症,建議中西醫聯用
    那麼問題來了,中醫治癌症到底靠不靠譜?小九採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馮利。古人這麼看癌症!如今我們談癌色變,但實際上癌症在古代也是有的,南宋的《衛濟寶書》就直接提到了「癌」這個字。奪人氣血是中醫對癌症損害的基本概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醫會通過藥物、針灸等方式施治。
  • 腰背部出現哪些異常,需警惕癌症?腫瘤科醫生告訴你
    此外長期患有胰腺炎的人群,比他人患胰腺癌的風險高出10-15倍,其他大部分炎症也會增加相應癌症的風險,例如肝炎、膽囊炎、腎炎等。02 戒菸戒酒當你抽菸又喝酒時,對身體產生的危害是1+1>2,因此戒菸戒酒的再強調多少次都是應該的。
  •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需要幾年?醫生提醒:有5種炎症癌變機率高
    炎症與癌症只有一字相差,它們有聯繫嗎?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腫瘤的發生發展及其轉移均與炎症有密切的關係。這意味著,在各種因素的刺激下,炎症有可能發展成癌症。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項報告顯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 其他研究也顯示,20%以上腫瘤由感染導致的慢性炎症誘發,常見的有肝炎與肝癌、HPV與宮頸癌、幽門螺桿菌與胃癌、EBV與鼻咽癌等。
  • 仁濟乳腺疾病中心引進腫瘤界"阿爾法狗"參與多科會診
    Watson在仁濟醫院參與多學科專家的疑難病例討論  東方網通訊員仁宣、記者劉軼琳9月5日報導:仁濟醫院乳腺外科MDT會議室中,乳腺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病理科、影像診斷科、核醫學科、胸外科、藥劑科等各學科專家正在進行疑難病例討論。與以往不同的是,會議桌旁又加入了一位新「成員」——Dr. Watson。  「Dr.
  • 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者有什麼區別?醫生:4點需要來了解清楚
    查出腫瘤的時候,人們雖然心裡是很害怕的,但還抱有一絲希望,就是它是良性的。一旦醫生宣判腫瘤是惡性的,突然心態就崩了,也很容易就放棄治療。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要是查出惡性腫瘤,就沒戲了,治療也沒有幾年活頭。
  • 你知道兒童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腎母細胞瘤嗎?
    腎母細胞 瘤(又名威爾姆斯腫瘤)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癌症。李志偉醫生,百匯癌症中心兒科血液-腫瘤專家回答了關於腎母細胞瘤(常見於兒童的一種腎癌)的一些問題。1. 什麼是腎母細胞瘤?
  • 血常規也能發現腫瘤!蛛絲馬跡藏在這些指標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方序 常規的體檢能否發現腫瘤,從而可以早發現早治療?這對於大部分醫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許多腫瘤在早期階段並沒有異常表現,即使是腫瘤標記物檢查也難以發現。但是,有經驗的血液科醫生,可以從最簡單的血常規中發現血液系統腫瘤的蛛絲馬跡。
  • 癌症怎麼治 11位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症治療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 《2013~2014廣州市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廣州每1000人中就有2.6人患有癌症。萬一不幸患癌,如何理性、科學就醫?如何正確地選擇治療方案?廣州日報記者特別邀請到11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腫瘤專家, 詳細解讀各種癌症的治療。
  • 癌症會傳染嗎?
    開篇語        近年來,我國癌症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問題。面對癌症,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很多人也依舊認為「癌症是絕症」。然而事實上,隨著科技的進步,臨床治療癌症的方法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事實證明,癌症是可防可控的,很多癌症也可以治癒。
  • 20公分大腫瘤纏住多根大血管,醫生「螞蟻啃骨頭」剝了15小時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實習生 黃士通訊員 潘曼琪 身經百戰、技藝高超的外科醫生看了小符的影像資料無不項背發涼——20公分大的「蜘蛛狀」惡性腫瘤深藏於腹腔,將體內多根重要大血管死死纏住。不手術,隨時有腎衰、下肢壞死風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0個專科的醫生們為了這個年輕的生命決定挑戰極限、冒險一搏。
  • 癌症篩查奇葩手段:狗能聞出腫瘤患者的味道
    他們相信:狗能聞出腫瘤患者身上特別的味道。這不是科幻。事實上,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腫瘤細胞由於生長狀態和正常細胞不同,能釋放出獨特的化學分子。患者的血液、尿液,甚至口氣中,可能存在「癌症味兒」,從而被嗅覺敏銳的動物捕捉到。
  • 吃了癌症特效藥,生命只剩一個月!醫生:別想著死馬當活馬醫
    他一年前確診了肝癌中期,醫生給他開了藥,吃了三個月,每個月消耗近三千,唐伯跟老伴都已經退休,這麼下去實在消耗不起。醫生嘆氣說:「生存期最多只能活一個月了!」 冬蟲夏草真的可以治癌症? 開門見山,不可以!
  • 腫瘤患者常見的腹水症狀,看看醫生是怎麼在微信群討論的?
    在臨床上很多癌症患者並不是死於癌症本身,而是死於癌症併發症,腹水症狀便是其中一種。腹水,是說腹腔中內臟以外的水異常增多。腹腔中原本就有少量的水,起到潤滑作用。這些水通過和血液中的水分交換,維持一個動態的平衡,當這個平衡被打破後,腹腔水分不斷增加,超過正常的量,就形成了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