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美《聯邦紀事》公布的信息顯示,美國務卿蓬佩奧已於當年10月20日撤銷此前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又名「突厥斯坦伊斯蘭黨」)認定為恐怖組織的決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解釋稱,「十餘年來,沒有可信證據證明該組織繼續存在」。事實上,「東伊運」近年來更加活躍,在南亞、中亞、東南亞、中東等多個地區流竄發展,對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的安全威脅持續發酵。「東伊運」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恐怖組織,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組織列入恐怖組織名單。美罔顧事實、公然說謊、顛倒黑白,在反恐問題上大搞「雙重標準」,與恐為伍,為國際社會所不齒,其「以恐亂華」的陰謀絕不會得逞。
一
「東伊運」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恐怖組織,被聯合國、俄羅斯等眾多組織和國家列入恐怖組織名單,美國宣稱該組織已經「不存在」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東伊運」自成立以來,在中國境內犯下累累罪行,造成大量人員死傷,是中國面臨的最直接、最現實的恐怖威脅。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蘇聯解體,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陸續獨立建國,以及全球伊斯蘭極端主義思潮泛濫的背景下,1993年,「東突」恐怖分子買買提·託乎提和阿不都·熱合曼在巴基斯坦北瓦濟裡斯坦成立了「東伊運」,但其很快解散,後於1997年重建。隨後,「東伊運」披著「宗教外衣」,大肆傳播極端思想,大搞恐怖活動,妄圖在新疆地區建立一個原教旨主義統治的獨立國家。
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東伊運」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設立基地,訓練和派遣成員潛入新疆地區,煽動、策劃、實施了數千起暴恐事件,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重大損失。2008年後,「東伊運」將襲擊範圍擴展到我國內多個省份,暴力手段不斷升級,危害程度不斷加深。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統計,僅2012年新疆就發生暴恐案件190餘起,這些恐怖事件絕大多數發生在南疆地區。近年來,「東伊運」在疆內外策動多起嚴重暴恐案件。例如,2013年6月26日,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魯克沁鎮發生暴力恐怖襲擊案件,多名暴徒先後襲擊魯克沁鎮派出所、鎮政府等目標,造成24人死亡、25人受傷;2013年10月28日,3名恐怖分子駕駛吉普車闖入北京天安門東側人行便道,瘋狂衝撞遊客及執勤民警,點燃車內汽油,造成包括1名外籍遊客在內的2人死亡、40餘人受傷。隨後,「東伊運」組織發布視頻宣稱,該襲擊為其「聖戰者」發動的「聖戰行動」,並揚言製造更多的暴力恐怖事件;2014年3月1日,雲南省昆明市火車站發生實施嚴重恐怖襲擊,導致31人死亡、141人受傷。「東伊運」組織在事後發布視頻宣稱,昆明火車站的「聖戰者」是為了得到真主的褒獎才發生「聖戰」,並鼓勵更多的人進行「聖戰之旅」;2014年4月30日,新疆烏魯木齊市火車南站發生自殺式爆炸和持刀砍殺恐怖襲擊,造成3人死亡、79人受傷;2014年5月,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公園北街早市發生駕車衝撞和爆炸恐襲,造成39名無辜群眾死亡,94人受傷。2014年以來,中國政府對「東伊運」恐怖勢力實施了強有力的打擊,有效遏制住其在中國境內的活動勢頭。
但是另一方面,「東伊運」在網際網路上的活動日趨猖獗,大搞網絡煽動、滲透、招募等恐怖活動。例如,2020年2月在其「官網」發布名為《「聖戰者」對中國新冠病毒的看法》的阿拉伯語視頻,該視頻製作精良,有英文、俄語、維吾爾語等多個版本,叫囂「用病毒消滅所有中國人」。
20多年來,「東伊運」在境外多個國家流竄、藏匿、發展,與「基地」組織等國際暴恐勢力的勾連日趨緊密,已經成為國際暴恐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危害中國國家安全,也對國際社會和平與穩定造成威脅。
「東伊運」創始頭目艾山·買合蘇木曾多次與「基地」組織前頭目賓·拉登會面商討勾連事宜。「東伊運」現任頭目阿卜杜勒·哈克是「基地」組織最高決策機構「舒拉委員會」成員,曾代表「基地」組織調解巴基斯坦塔利班內部各派的矛盾。「基地」組織現任頭目艾曼·扎瓦希裡多次鼓吹「東伊運」對所謂國際「聖戰」貢獻,頌揚「東伊運」前頭目艾山·買合蘇木為國際「聖戰」先驅,並將其與賓·拉登等「『聖戰』名人」相提並論。「東伊運」在敘利亞的頭目阿布·奧馬爾·突厥斯坦在當地恐怖組織「沙姆解放組織」中任要職,多次協調後者與在敘利亞的外國「聖戰」團夥勾連合作。
「東伊運」的人員組成日益多元化,歐美、中東籍成員不斷增多。2015年「東伊運」把在敘利亞的法國籍「聖戰」團夥招入麾下,該團夥人員在多次「東伊運」暴恐視頻中現身,煽動西方極端分子赴敘利亞參加「聖戰」。2017年2月「東伊運」還專門成立了所謂「東突陌生人旅」,負責統一管理外籍成員。
與此同時,「東伊運」在宣傳上接連煽動襲擊巴勒斯坦、阿富汗、索馬利亞、伊拉克、葉門、敘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馬裡、緬甸等國的基督徒。「東伊運」頭目阿卜杜勒·哈克還煽動追隨者「在世界任何地方發動『聖戰』」。
目前,「東伊運」已發展為國際「聖戰」主要力量,活動範圍顯著擴大。在中東,「東伊運」分子長期盤踞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勾結土民間極端組織「東突基金會」和「東突教育與互助協會」等,向土政府和民眾傳播反華分裂言論,並散布恐怖主義思想。在敘利亞,「東伊運」追隨「沙姆解放組織」參與敘內戰,2020年分別在敘伊德利卜省哈馬、卡巴納村和哈利姆區等地發動對敘政府軍的恐襲。同時,該組織還在敘設立多個訓練營,培養恐怖分子,伺機潛入中國境內製造襲擊。
在阿富汗,「東伊運」2019年12月發布視頻高調宣示在阿存在及對阿富汗塔利班的「效忠」。「東伊運」還在其電子雜誌《伊斯蘭之聲》多次發布消息,煽動支持者向阿「遷徙」,支援當地的暴恐勢力。2020年,「東伊運」在阿境內製造數起針對阿政府軍的恐襲。根據聯合國安理會2020年5月發布的報告,「東伊運」在阿約有500人,主要在巴達赫尚、昆都士、塔哈爾三省活動。
在中亞地區,「東伊運」與當地的「東突厥斯坦國際委員會」「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和「東突厥斯坦聯合民族革命陣線」等極端組織關係密切,與「烏伊運」沆瀣一氣,擾亂地區國家穩定。2016年8月30日,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發生汽車炸彈襲擊,造成3名吉爾吉斯籍安保人員受傷。
在東南亞地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報告稱,「東伊運」正把東南亞視為襲擊我海外利益的首選地,東南亞正由「東突」過境通道淪為暴恐戰場。2015年8月17日,泰國曼谷市中心著名旅遊景點四面佛附近發生爆炸,造成來自中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20人遇難。「東伊運」還把西方列為襲擊目標,曾發布視頻指責美國、北約其他成員國以及「其他猶太人和基督徒等異教徒」仇視伊斯蘭並發動了一場反對穆斯林的意識形態戰爭。
「東伊運」連年的恐怖活動暴行,國際社會高度擔憂,採取了將其列入恐怖組織名單等一系列措施進行防範打擊。2002年9月,聯合國安理會正式將「東伊運」列入國際恐怖組織名單,列名聲明指出:「『東伊運』與『基地』組織、賓·拉登、塔利班有關聯,參與資助、策劃、促進、準備或實施」恐怖活動,「得到『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大力支持」,對其實行凍結資產、旅行限制、武器禁運等制裁。2009年4月15日,聯合國又將「東伊運」頭目阿卜杜勒·哈克列入制裁名單。聯合國安理會「『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制裁委員會」2020年7月發布報告分析「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在全球各主要地區的活動新動向。該報告在聯合國成員國提供材料基礎上撰寫,是涉恐問題上的國際權威報告,得到各國廣泛認同。報告指出,「東伊運」是敘利亞東北部活動的主要暴恐組織之一,並在阿富汗繼續活動。此外,歐盟、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俄羅斯、土耳其、阿聯、英國等設立了恐怖組織制裁名單的國家、組織也紛紛認定「東伊運」為恐怖組織。
二
美國公然編造「東伊運」「已不存在」的謊言,藉口撤銷對其的恐怖組織列名,再次暴露美長期以來在反恐問題上的「作風」——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對國際規則合之則用不合則棄,踐踏國際公正、道義,在國際反恐話語和反恐行動上都奉行「雙重標準」,對國際秩序和國際反恐鬥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美設立的「反恐黑名單」,不顧基本事實,罔顧國際共識,狹隘根據自己的政治私利決定誰是恐怖組織、誰是恐怖分子、誰是支恐國家,濫用、亂用國內法,對外大搞幹涉,以恐固霸、謀權。美宣布因「東伊運」「已不存在」而撤銷列名後,「東伊運」於2020年12月2日在其網站上發布兩份聲明表示「歡迎」,並叫囂繼續對中國搞「武裝聖戰」。在美眼中,只要對其有利,恐怖分子也可成為「自由戰士」。以「基地」組織為例,冷戰時期,美為遏制蘇聯,美在蘇聯入侵阿富汗後援助和培訓恐怖分子,親手締造出「基地」組織,並向其輸送大量軍事和經濟支持。美甚至還邀請一些「聖戰」頭面人物赴美訪問,當時的美總統裡根在白宮親自接見,美其名曰為「自由戰士」。後「基地」組織與美反目成仇,2001年在美製造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美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不顧道義準則,以一己之私操縱反恐話語,決定反恐敵人。恐怖主義是人類文明的公敵,也是國際社會共同的敵人,對全球各國和廣大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按理說,各國對待恐怖主義和恐襲案件都應一視同仁,美卻常根據意識形態和遠近親疏厚此薄彼,對其盟友遭襲反應激烈,頗有感同身受、同仇敵愾的模樣,而對關係疏遠或者處於競爭狀態的國家,則冷漠無情、幸災樂禍,甚至還借題發揮,歪曲抹黑這些國家或地區存在所謂的民族、宗教等問題。不僅如此,美還對其所謂的「敵人」「對手」搞反恐制裁。為遏制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美不擇手段對恐怖和反恐兩頭利用,2019年4月8日,美宣布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並採取制裁措施,這是美首次將一國的國家武裝力量列為「恐怖組織」。
美在反恐中夾帶私貨,兜售所謂的自由民主價值觀,粗暴幹涉他國內政。一方面,在反恐中頤指氣使,高人一等,不遺餘力推廣美式民主價值觀。美自視為世界的所謂「民主燈塔」和「人權衛士」,認為其主導開展的「全球反恐戰爭」是一場「觀念之戰」,其目的是促進美所推崇的民主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美一面要求他國反恐中「尊重人權、培育善治、尊重隱私和公民自由,承諾安全與透明,捍衛法治」,對他國反恐指指點點;一面又監守自盜,打著反恐旗號盡幹踐踏人權之事,不僅在反恐戰爭中濫殺大量無辜平民,還出臺「愛國者法案」大肆侵犯本國公民的人權和隱私。另一方面,以反恐之名幹涉他國內政。美不僅借反恐之名行操縱他國政權更迭之實。如,美以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起反恐行動,事後證明不過是美為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藉口。至今,伊拉克的動蕩不安仍與美的幹涉密切相關。美還在反恐合作中要挾他國唯美馬首是瞻,否則就翻臉斷援。如,美多年反恐中與巴基斯坦形成同盟關係,但將美利益置於巴主權之上,不僅要掌握該聯盟的軍事主導權,還多次無理指責巴的反恐犧牲,多次搞無人機越境襲擊,侵害巴主權。
恐怖主義列名或撤銷列名本應是非常嚴肅、慎重的法律問題,但成天無端指責他國踐踏司法正義、法治公正的美政府卻能把它當成可以交易的「買賣」,公然對他國搞反恐敲詐。1993年,美以蘇丹庇護伊斯蘭武裝分子的理由,將其列入美設立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2020年10月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發文宣稱:「一旦蘇丹政府向美國支付3.35億美元,將把蘇丹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上移除」。收到錢後,美駐蘇丹大使館12月14日表示,美即日起正式將蘇丹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移除。
三
美公然與恐為伍,為「東伊運」洗白,妄圖「以恐亂華」,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美在對「東伊運」列名問題上出爾反爾,單方面破壞中美在反恐問題上達成的共識,毫無信譽可言。2001年「9·11」事件後,為了讓中國支持其「全球反恐戰爭」,美政府在「東伊運」問題上「積極表現」,中美在反恐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2002年9月3日,美財政部將「東伊運」列入「特別指定全球恐怖分子」名單;2004年12月29日,美國務院又將「東伊運」列入「恐怖分子排除清單」,嚴防該組織成員入美。
隨著美結束「全球反恐戰爭」,力推所謂的大國競爭,以全面遏制中國。美急欲擺脫中美長期反恐共識對其的束縛,以放開手腳,加大支持利用「東伊運」破壞中國安全、牽制中國發展。
在撤銷對「東伊運」列名問題上,美蓄謀已久。「東伊運」2008年前後更名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TIP)後,中國多次向美提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就是改頭換面的「東伊運」,但美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接受。2020年,美國務院發布的2019年度「反恐報告」稱,「名為『東伊運』的組織是否仍然活躍缺乏證據」,首次公開質疑「東伊運」是否存在。2017年度「反恐報告」稱,「缺乏獨立信息證明『東伊運』在中國活動」。美部分反華媒體、學者也為此進行輿論準備,撰文稱,「東伊運」對美不構成威脅,鼓吹美政府不應繼續將其列入制裁名單。
美撤銷對「東伊運」的列名無法改變「東伊運」是恐怖組織的事實,也不會抹除當前其對國際社會構成的嚴重安全威脅。對於美的下三濫行徑,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國際社會也絕不會苟同。2020年11月12日,歐盟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歐盟綜合金融制裁名單》繼續將「東伊運」及其頭目阿卜杜勒·哈克列為恐怖制裁對象。11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更新發布的「綜合名單」也繼續將「東伊運」列為恐怖組織。
世人皆知,美川普政府在反恐問題上如此無所不用其極,上演「末日瘋狂」,目的是妄圖達到「以恐亂華」的陰謀。美痴心妄想不會得逞。中國反恐成就有目共睹,已連續4年未發生暴恐案(事)件,暴力恐怖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最後,奉勸美國政府在反恐問題上早日摒棄「雙重標準」、在支持「東伊運」問題上懸崖勒馬,否則玩火必自焚。(國際反恐研究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