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螺螄,是我們紹興人的一碗特色地方小菜,在地方曲藝紹興蓮花落中在說到菜譜時,經常會說到這樣的幾句臺詞:「田螺螺螄勿算帳,黃鱔泥鰍兩碗裝……」。在紹興的十碗頭中,螺螄,確實是排不上桌的。但它是當年紹興人常吃而且又非常喜歡吃的一碗小菜。
要吃螺螄,就要數在清明前後這幾天時間裡的螺螄了。在紹興當地人中有一句話,叫做:「清明螺,抵只鵝。」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的螺螄,經過長長的一個冬天的休眠,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又要準備繁殖後代了,因此,這時候的螺螄肉就顯得白白胖胖,特別大,味道也特別好,營養價值也最好了。
要吃篤螺螄,就的先去河裡摸來螺螄,放在盆子裡養著,每隔一段時間擦洗一下螺螄,清洗掉螺螄上面的泥土和青苔,到了半天一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吃了。
當然,紹興人吃螺螄,不光是吃篤螺螄,也會將螺螄放在鍋裡稍煮一會兒,將螺螄肉燒熟了,將螺絲肉用縫衣針跳出來,與芋艿,紅薯這些東西一起燒煮,也是一碗非常可口的小菜。但這樣的吃法比較麻煩,因此也就吃得比較少,吃得較多的就是篤螺螄了。
將放養趕緊了的螺螄,用剪刀等器具將螺螄的尾巴去掉,在清洗一下,然後將鍋子燒紅了,放進少量的菜油,稍停就將螺螄倒進去,翻炒一會兒後,再加上黃酒,醬油,食鹽,蔥花這些調料,一會兒的時間,一股撲鼻的誘人食慾的清香味就會瀰漫開來了。
將螺螄裝進碗裡,放到門口的餐桌上面,再加上一碗紹興黃酒,一邊乘著風涼,一邊拿起一個螺螄,「篤」的一聲,津津有味的嚼上幾下,又「嘓」的喝一口酒,將螺螄和著酒眼下,再拿起一顆螺螄,又是「篤」地一聲,又是「嘓」的一口老酒,這樣津津有味的吃著,那種瀟灑,悠閒,舒適的閒情逸緻就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也就難怪「長毛」(紹興人對另一類人的稱呼)就會不肯走了。
別看一個簡簡單單的東西,只要用心去做,它就能做出很好的東西來。
螺螄雖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因為螺螄的頭較硬,不容易消化,多吃了,一時間就會產生腸胃不舒服。當然,吃任何東西都一樣,不能吃的過多,過多了,就會對腸胃造成影響。因此,民間也有一句話,叫做「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