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列市域快軌車輛在長春下線 最高時速160公裡

2021-01-08 廈門廣電網

中國首列市域快軌車輛在長春下線 最高時速160公裡

  昨天,中國首列市域快軌車輛在中國北車長客公司誕生,最高時速達160公裡,將來或將用於連接北京和周邊區縣的線路上,有利於打造首都一小時都市圈。
  北車長客副總工程師於青松介紹,目前規劃中的北京地鐵平谷線,將打破北京市地鐵最高時速,達到每小時160公裡。本次下線的市域快軌車恰好符合其該項要求。
  按計劃,地鐵平谷線全長67.6公裡,比目前世界最長全地下地鐵10號線還長近10公裡,共設車站10座,平均站間距7.7公裡,屬於「大站快車」路線。
  按照《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地鐵S6(R5)線將連接大興(第二機場)、通州、順義,建成後將成為市區連接眾多新城的一大動脈,聯絡北京兩大機場。
  於青松說,對於人口在500萬到1000萬之間、處於城市群核心的大城市,地鐵建設多已形成規模,城市不斷向外圍環狀或放射狀擴展,連接城市外圍與城市中心的快速交通的發展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對於這些超大城市而言,市域快軌交通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燃眉之急。他說,北京目前人口3000萬已處在這個階段,未來北京周邊區縣和北京主城區的交通連接,市域快軌列車將佔據主導地位。
  於青松稱,地鐵目前可滿足出行半徑在50公裡以內的居民需求,城際和高鐵則為100公裡至上千公裡,而50公裡到100公裡之間,今後市域快軌將承擔起居民在這個半徑內的出行要求。
  目前北車長客正和北京相關部門商討相關事宜,於青松認為鑑於北京目前的交通狀況,「很需要這樣的一款車型。」
  ■ 詞解
  市域快軌交通
  市域快軌交通,指的是大城市市域範圍內的客運軌道交通線路,服務於城市與郊區、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重點城鎮間等,服務範圍一般在100公裡之內,市域快軌交通屬於廣義城市軌道交通的範疇。市域快軌線路長度比一般市內地鐵要長,目前世界最長地下地鐵線路是北京地鐵10號線,全長57公裡,一般市內地鐵線路長度僅有10-20km。市域快軌線路的平均站距比一般市內地鐵要長得多,一般在2-5km。而一般市內地鐵僅為1km左右。平均站距與線路運營速度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 揭秘
  線路 在高鐵地鐵軌道均能跑
  昨天,在吉林長春北車長客生產基地,一列三輛編組的市域快軌列車在測試軌道上來回「奔跑」。於青松介紹,市域快軌列車採用雙供電制式的受電弓,且具有動態自動切換功能,這是中國首次成功研發出此項技術。
  應用該技術後,受電弓能在25000伏的高速動車組和1500伏的地鐵列車接觸網中自由切換,既可運營在高速動車組軌道上,亦可與地鐵線路共軌運營或換乘。
  於青松透露,採用更大功率的牽引動力,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60公裡,速度等級提高近一倍,極大方便周邊衛星城以及城鎮和市區的聯繫。另外可根據不同區域情況配備時速在120—160公裡、不同車輛斷面與供電制式的市域快軌車輛。
  而與城際動車組相比,市域快軌車輛更具有地鐵列車快速啟動和快速制動的功能,列車運行線路在100公裡以內,車內不設衛生間和給水系統,這樣維修和維護更加簡單。
  選材 首用碳纖維車身更輕便
  據了解,該款市域快軌車輛在製造材料上首次採用了碳纖維、鋁鎂合金等新材料,使得列車節能環保性更強。
  同時將高速動車組上的一系列先進的減震降噪技術成功嫁接,還在轉向架上特別增設減震器,確保列車快速運行中的穩定性,有效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適度。
  於青松說,市域快軌與目前既有的高速動車組、城際動車組一道,編織成跨區域間、城際間、市域間的無縫對接的軌道交通網絡,再與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接駁,形成軌道交通全覆蓋的格局,可發揮出軌道交通的聚集效應。
  客流 1小時最多運客4.5萬
  於青松表示,市域快軌列車載客數量伸縮空間更加靈活,一列6輛編組的市域快軌車的載客量可與一列8輛編組的城際動車組相媲美。列車可根據實際客流需要採用3輛、6輛或9輛編組,載客量也更大,一小時雙向客流量涵蓋1萬至4.5萬人,高峰期採用雙列重聯的運營模式,可應對都市圈或者城市群在高峰期的大客流。
  昨天的試乘體驗中,記者明顯感到和地鐵相比,搖晃幅度要小很多,而且車內空間更大,同時列車配有行李架,比較方便城市群居民遠距離出行。
  試乘車輛內部採用雙排4個沙發座,於青松說,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需求,車內結構可隨意調整。

熱詞: 中國 市域快軌車 長春 最高時速 公裡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列!新一代市域列車成都下線
    時速160km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下線!↑列車下線現場時速160公裡全國最快市域A型列車成都下線據了解,本次下線的時速160公裡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中車成都公司聯合研製,是全國速度最快的市域A型列車,屬國內首次實現時速160公裡的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實現了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首次在西南地區落地。
  • 全國首列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在蓉正式下線
    時速160公裡的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車頭位置。 劉忠俊 攝中新網成都1月7日電 (記者 劉忠俊)1月7日,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時速160公裡的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在四川成都正式下線。同時,國內首個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也正式亮相。
  • 「海豚形」城際動車組青島下線 最高時速200公裡
    「海豚形」城際動車組青島下線 最高時速200公裡 車廂內可無線上網  我國首列4輛編組的CRH6A-A和CRH6F-A城際動車組完成廠內的動態調試,9日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下線,這也是我國首批採用小編組的CRH6型城際動車組。
  • 全國首列時速160公裡無人駕駛列車在蓉下線 背後藏著這些黑科技
    1月7日上午11時,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技術的無人駕駛市域A列車在3公裡實驗線上啟動。瞬間,列車時速達到80公裡,又迅速提升到100公裡。按照設計時速,列車最快可以達到160公裡,為城軌交通最高時速。黑、白、紅、灰四色線條勾勒出列車時尚、現代的氣息,從人們的視線裡跑過——全國首列使用5G車車通信、時速160的無人駕駛列車,於1月7日在成都新都區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正式亮相。
  • 全球首列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下線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8月25日消息,8月22日上午,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稱:中車株機公司)研製,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洲下線。該車將運行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捷運系統車輛亮相中車株機據了解,該列車採用高能量型超級電容供電,7模塊編組(即七節車廂),一次充電可運行5公裡,最高時速70公裡,並採用三組60000法拉高能量型超級電容,能夠儲存80度電量,是目前國內容量最大的超級電容單體,當車輛進站時,在旅客上下車的同時完成車輛充電;滿載時一次充電平直道可運行5公裡以上,續航能力大幅提升。
  • 充電30秒就能跑5公裡,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下線
    8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在中車株機公司下線。
  • 世界最快的3條地鐵都在我們中國,廣州有兩條,最高時速160公裡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世界上最快的3條地鐵線路,全都在我們中國,最高時速都能到160公裡!說到地鐵建設,雖然我們國家的起步很晚,但最終卻實現了彎道超車,早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相比於那些歐美國家的地鐵,我國的地鐵線路不但數量更多,而且速度也更快,運營的裡程和人數,也幾乎都是一騎絕塵,讓其它國家只有仰慕的份!
  • 福建首列「貼地飛行」有軌電車下線 將在武夷新區軌道項目率先亮相
    2020-12-17 09:08:34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福建首列
  •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捷運系統車輛亮相中車株機
    列車外觀 供圖8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洲下線,該車將運行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據悉,此列車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機公司)研製,列車採用高能量型超級電容供電,7模塊編組(即七節車廂),一次充電可運行5公裡,最高時速70公裡。 據介紹,該列車採用三組60000法拉高能量型超級電容,能夠儲存80度電量,是目前國內容量最大的超級電容單體。當車輛進站時,在旅客上下車的同時完成車輛充電。滿載時一次充電平直道可運行5公裡以上,續航能力大幅提升。
  • 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背後的...
    1月13日,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成都下線啟用。而在6天前的1月7日,全國首列5G通信全自動駕駛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也在成都下線。「十四五」開局之年,軌道交通大放異彩,「成都下線」捷報頻傳。當前,成都正處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等新時代風口。
  • 復興號時速250、160公裡新車亮相,塗裝分為藍色、綠色
    復興號時速250、160公裡新車亮相,塗裝分為藍色、綠色 2018-12-24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大載客量500人 全球首列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運抵昆明
    酷似海豚的車頭流暢的車身線條再配上清新的蘋果綠沒錯昆明機場旅客捷運有軌電車到貨啦!11月30日下午,這輛新到的有軌列車正在捷運系統車輛及綜合維修中心進行組裝調試。據介紹,該列車滿員載客500人,每列7組車廂編組。
  • 中國「最快」的三條地鐵,廣州佔據了兩條,最快可達160公裡
    中國「最快」的三條地鐵,廣州佔據了兩條,最快可達160公裡想必如今身處世界各國的人民都已經認識到了中國高鐵技術的強大,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我國高鐵建造的裡程數之長上,更體現在我國高鐵建造的速度以及安全性的保障之上,這也是很多國家邀請我國幫助他們修建高鐵的重要原因。
  • 「綠海豚」成功達陣 速度打卡160.7km/h
    4月28日凌晨0點8分,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與湖南省磁浮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研製的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在長沙磁浮快線跑出了160.7km/h的速度,較磁浮1.0版列車最高運行速度提升了60%,成功完成磁浮2.0版列車的最高設計速度驗證,標誌著
  • 浙江3條市域鐵路成國家試點 有一條開到杭州
    市域(郊)鐵路是城市中心城區聯接周邊城鎮組團及其城鎮組團之間的通勤化、快速度、大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提供城市公共運輸服務,是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速度宜為100~160公裡/小時根據《意見》要求,市域(郊)鐵路線路要串聯5萬人及以上的城鎮組團和旅遊景點並設站,車站按功能適應、設施簡易、安全便捷的原則儘量設置於城鎮中心,增強交通引導和提高客流聚集。設計速度宜為100~160公裡/小時,平均站間距原則上不小於3公裡。
  • 18種機車述說中國鐵路提速史!
    「東風」11型準高速內燃機車1992 設計速度:170km/h東風11型內燃機車,是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為廣深線開行時速160公裡旅客列車而研製的準高速客運內燃機車。機車標稱功率3040kW,最高運行速度為170km/h。
  • 我國製成全球最快地鐵列車 時速達120公裡(組圖)
    點擊進入>>> 我國製成全球最快地鐵列車/Newsphoto 供圖地鐵列車下線/瀟湘晨報圖片  昨日,全國乃至世界最快速度的地鐵——廣州地鐵三號線3列新車順利下線。常青 攝.
  • 日本侵佔東北時,為啥要在長春規劃地鐵?
    2017年6月30日,長春地鐵一號線開通。這條承載著200百萬人口的地鐵,讓長春人們歡呼起來。其實,早在78年前的1939年,日本曾經在長春規劃地鐵,總長達到120公裡。那麼,日本為什麼要在長春規劃地鐵?這條地鐵為什麼沒有開建就夭折了呢?
  • 最高時速360公裡的日本新幹線列車在仙臺與新青森間試跑
    人民網東京5月13日電 綜合日本《河北新報》的報導,9日,JR東日本公司在宮城縣利府町的新幹線綜合車輛中心向外界披露了下一代新幹線試驗車輛「ALFA-X」。相比現有的新幹線列車,「ALFA-X」時速快了40公裡,運營時的最高時速將達到360公裡,成為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鐵道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