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鄧紫棋的《孤獨》,原來我們孤獨的原因就兩個字,細想很真實

2021-01-10 騰訊網

鄧紫棋的新單曲《孤獨》已經上線兩個多月,每次聽的時候總感覺她唱的是自己,又好像唱的是我們每個人。

畢竟是人總會有孤獨的時候,但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孤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

初聽這首歌,每一句歌詞都和她或者我們的生活對應,唱的就是平常生活中的正常情況,但當你仔細研究歌詞時,才發現原來越是光鮮亮麗的人背後可能越發孤獨,而關鍵原因還是在於兩個字。

自律和壓抑到底如何分辨?說要做自己卻不敢對自己正眼。

很多人為了提升自己或者保持一種外在形象,常常讓自己處於緊張神經狀態,刻意要求自己做一些事情來滿足外人的期待,卻不知這種行為到底是自律還是在壓抑自己,每每保持這種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十分自信和歡樂,一旦獨自一人,就會發現自己很累很空。

但這無盡的賽跑為何追逐,If ain't nobody stayed with me,那這是演給誰的戲。

可能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現在做的工作或事情是不是自己想做的,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沒有人能夠陪著我們,只能自己往前衝,但我們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給別人看還是真的為了自己?

皎潔的月光請潔淨我,洗淨年月潑的墨,熄滅我吞下的煙火。

這句歌詞寫得生動傳神,我們只有在一個人安靜時才會去思考,才會有孤獨感,這種情況大多也發生在晚上。看著天上無比皎潔的月光,再想到自己被歲月汙染的思想,價值觀,希望月亮可以將自己身上擁有的煙火氣息驅散,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這世界告訴你成功要靠自己,什麼叫做成功我卻不知道定義。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所謂成功的標準答案是什麼,我們只能按照眾人所認為的成功去努力去拼搏,就好比:擁有了財富就擁有了成功;擁有了知識就擁有了成功;擁有了名望就擁有了成功。

這些都是別人口中的成功,當你真正去按照這些成功努力時,自己是否感到了快樂?

我已經變得熱可炙手,但優秀還是沒有為我帶來自由,原來孤獨是感覺自己是那藍天下的枯樹。

縱使你成為了一個被大家認可,成為了別人眼中優秀的人,你就真的會感到自由,感到開心了嗎?不是的,越是成功,越是被捧在高位上的人壓力越大,越是孤獨。因為有了別人的認可,他們會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斷努力維持自己甚至超越自己的現狀,所謂孤獨,就好比自己已經可以過得很好了,但還是要不斷努力變得更好。

原來孤獨是想哭卻又不想矚目,是努力融入但你還常常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當你能夠擁有自己的自我意識,明白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即使是一個人去做這些也不會感到孤獨;相反如果自己只是為了取悅別人,或者說為了合群去不斷融入他人,當離開了別人自己還是不知道應該做什麼,還是會陷入迷茫和孤獨。

是不想辜負了期待,你卻又感覺束縛,唯一的安撫是知道世界之大,這一刻和你一樣感到孤獨的無數。

越按照別人的要求生活,越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就會越無助和束縛;然而世界上又有多少人不是活在別人的目光中呢?又有多少人真的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呢?每當自己憔悴無力時,可能唯一安慰自己的理由就是這個世界上和我孤獨的人太多了,得學會習慣。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大概明白了所謂的孤獨,其實就兩個字:偽裝。

我們總是生活在別人的期待和要求中,很少能夠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真正想要,想做的是什麼,所以總是偽裝多副面孔去面對不一樣的人,而當我們卸下自己的偽裝時,或許我們已經忘記了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沒有了別人的襯託,自己就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面對真實的自己。

所以,如果要想擺脫孤獨,請直面自己的內心,問問真實的自己到底想怎樣生活吧!

相關焦點

  • 鄧紫棋《孤獨》打動人心,原來你的爆文技巧可以藏在歌詞裡
    我們就以鄧紫棋今天發布的新歌《孤獨》為例。鄧紫棋於08年出道,發行首張EP《G.E.M.》,後通過《我是歌手》聲名鵲起。表面雖然風光,但背後卻讓人心酸。如2019年鄧紫棋面臨解約風波,但這沒有打敗她,而是開啟了新的屬於自己的音樂版圖。
  • 鄧紫棋新歌上線,粉絲卻被鄧超的宣傳方式吸引,原諒我沒見過世面
    最近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是有電影、電視劇官宣,就是有歌手發布新歌,其中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鄧紫棋了。提起這個名字,大家都能想到她的《泡沫》,雖然整首歌曲調有些悲慘的感覺,可搭配上鄧紫棋的嗓音,就是誰也無法替代的。可我們轉頭一想,覺得好像從這首歌后,她也沒有膾炙人口的新歌了,因此還是比較可惜的。
  • 《挪威的森林》:我們都是孤獨人,苦苦尋找孤獨的解藥
    所有時代和不同文化中的人,都會面臨孤獨感,而愛就是孤獨的解藥。——《愛的藝術》弗洛姆我們好像越來越孤獨了,每天刷著手機,翻開長長的通訊錄列表,卻不知該找誰一起聊天。更不知道,刷完手機後的自己要幹什麼?或許應該去睡覺吧。可是一覺睡醒之後,又會無聊地打開手機,重複著孤獨的一天。這樣的孤獨從來不是個例。
  • 樂享孤獨,在孤獨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人
    因為內心排斥自己成為一個所謂「孤獨」的人。當我看到朋友圈裡的那一條文案,我好像被人當頭一棒地敲醒了。 一個人的翩翩起舞 其實我不是一個孤獨的人,我也不會成為一個孤獨的人。當今自媒體的高速發展,我可以在不同的平臺勇敢的表達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就會不約而同的出現。
  •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是人的常態,愛讓孤獨變得溫暖
    再次看《這個殺手不太冷》時,我忽然想起來,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寫下了一個寓言:說人其實是被劈成兩半的不完整的個體,所以我們的一生要去尋找另一半,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這個寓言有兩層意思:第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第二,愛是一種向善向美的力量。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到底這本書有多優秀才會讓眾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 顏人中的《晚安》,聽完後仿佛看到了夜裡自己孤獨的身影
    顏人中的一首《晚安》將夜裡無數人孤獨的身影毫不遮掩地盡數道出,在他的歌聲中是無數人無數個難以入眠的夜。初聽他的這首歌就被帶進來歌中,歌中道出的是我們無數人夜裡孤獨的身影,是無數人心中無法觸碰的柔軟。這個94年出生的男孩,他用他那顆粒感十足的嗓音,激起了無數人內心的共鳴,在他的聲音中將我們夜裡孤獨的身影慢慢顯現與眼前,這不僅是他難以入眠的夜晚,也是我們難以入眠的夜晚。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把孤獨寫絕了
    唐詩應當說是中國文學最美的收穫,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唐詩的喜愛,那是已經超過了文學本身,很多詩句,到現在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為什麼這麼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唐詩是我們這些人最早接觸的文學作品,同時一些詩句,也都轉化成了日常的生活用語,人們每一天都在使用。
  • 陳學冬新歌《孤獨學》上線,歌劇花腔唱出撕心裂肺的孤獨
    眾聲喧譁之處,往往最孤獨。陳學冬的孤獨招魂術,燃起城市裡的私密共鳴。最簡單的道理,最複雜的學科。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陳學冬體驗了不同程度的冷暖滋味,面對生命裡的孤獨感,感覺猶如一個失語者躲在穿梭的人群身後,免不了詛咒所有的快樂,要解救這個乾涸的靈魂就如《孤獨學》的歌詞所寫「耐住寂寞才會 好過 勝於 撲火」,最終明白浴火重生便必須解鎖內心的孤獨,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從看似無底洞的孤獨感破繭而出的心象風景,陳學冬擰出真實的體悟,也催化成一首最赤裸真實、自我告白的《孤獨學》之歌。
  •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用4句話,寫盡孤獨,說透人生
    梭羅說:「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每天走在洶湧的人潮中,心中湧起的卻是無盡的孤獨感。這種荒謬的反差,卻是活生生的現實:我們是一群群居的孤獨者。很多時候,孤獨不在房間裡,而在人群中。人和人之間日益增加的疏離感,令我們感到一陣陣迷茫,彷徨,甚至焦慮。我們一邊尋找可以依靠的同時卻不敢輕易付出,我們害怕承諾,也無力去關愛。
  • 看了心疼的小學生作文《孤獨》,全文沒孤獨二字,結尾卻獨孤至極
    上了小學後,我們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學生,開始認拼音、寫漢字、學算數。對於現在的小孩子來說,語文普遍難於數學,數學想拿高分容易,語文想拿高分很難。之所以語文高分難拿,一部分原因就是作文不好拿滿分。因此一篇作文,要取材適當,立題新穎,內容真實,才能得到普遍的認可,最後拿到滿分。滿分作文可望不可及,寫作文又是多少學生的痛。而且還是長痛,從小學一直痛到高三畢業。痛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生活經驗少,同時社會體驗又不豐富。
  • 文藝百家丨當我們看《孤獨的美食家》時我們究竟在看什麼?
    如此,這道擺在我們面前的鹿肉料理,它的價值已不僅是那讓人口舌生津的味蕾享受,更具魅力之處,是這料理背後的故事,以及這故事所顯示出的對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現代都市是屬於「陌生人」的世界,陌生帶來的最大好處是自由,最大的問題就是孤獨。作為全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的社會現實集中體現了現代都市的精神特點及其問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報告,自2007年以來,日本人口已經連續13年呈現負增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婚人士與丁克家庭的增加。獨居人口的增長,讓「孤獨」成了許多日本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 我的戰疫故事|楊彤:慢與孤獨
    不平常的生活中處處顯示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疫情使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每個人多少都切實地被這八個字打動,恐怕沒有人會用孤獨來描述自己的感受。孤獨素來不是一種正面的感受,甚至是一種比失望、鬱悶、悲傷更不討喜的感受。孤獨意味著一個人的負重前行,一如西西弗斯爬坡,沒有「他人」可以分享、傾訴、並肩同行。的確,孤獨是不易的。
  • 盤點那些「孤獨終老」的動物,有一種孤獨叫被迫孤獨
    自己度過一生在我們看來是可悲的,而最大的敵人就是「孤獨」。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孤獨無疑是最可怕的,但是,在自然界中,並不是只有群居動物,大多數的動物還是獨居的比較多。我們一起來盤點幾種。在以上兩種情況的動物中,凡事獨居的動物,它們都有固定的發情期,而在發情期時,雌性和雄性會短暫的相處,此後再分開,雌性生育後代與後代有一段相處的時間,所以,雌性獨居動物的一生不能說自己度過的,而能夠滿足一生自己度過的獨居動物,就剩下了雄性獨居動物。比如老虎、花豹、平頭哥蜜獾、北極熊等等。
  • 抖音我以為孤獨的人只有我是什麼歌 馬良事關孤獨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曲感覺還不錯,歌詞大意是「我以為孤獨的人只有我」,據悉這首歌歌名叫《事關孤獨》,是歌手馬良唱的。下面來看一下。我以為孤獨的人只有我才發現你也會如此難過什麼歌  歌名:事關孤獨  歌手:馬良  馬良,1990年出生於新疆,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畢業於新疆大學建築學。2018年,推出個人原創單曲《往後餘生》,他則憑藉該歌曲在抖音上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度;同年,其演唱的《醒著醉》、《不甘》等歌曲相繼發布。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真正讀這本書的人很多,但真正讀懂的人很少《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林俊傑鄧紫棋仍居高位
    一直以來,鹿晗的身上都有很多標籤,但此刻,他只想拾起自己最真實的顏色,把最真實的自己唱給你聽。 《孤獨》G.E.M.鄧紫棋 上榜
  • 男人30歲以後,不管結沒結婚,為何總會感到莫名的孤獨呢?
    從他的其他詞作裡,我們依然看到了「孤獨」的影子,比如那句「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當時的他仕途不順,所以觸景生情,便有了如此悽美的表達。古人尚且如此,現在人自然也逃不脫這種境遇。有人說,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管你在兒時,或是年逾花甲,都會時不時感到孤獨。但從我接觸過得身邊人來看,男人過了30歲,他們總會莫名的感覺孤獨。
  • 為什麼我們很孤獨,卻又不願意在一起
    娃不讓我送的原因是,他不會立刻就搭車走,而是要等一個好朋友一起走。等了幾分鐘,朋友也沒來,我就催促他先走,避免遲到。他不肯。我只好催他打了幾遍電話,並且建議他,以後不要約同學一起上學了,約來約去,很容易耽誤時間,是效率很低的一件事情。另外也沒什麼意義啊,大家平時又不是見不到,在學校足足一個星期呢,隨時想玩想聊天都行,上學路上這半個小時,為什麼非要在一起呢?
  • 《百年孤獨》:孤獨就是宿命,輪迴往復,沒有人能逃脫
    也是妥妥地採用了同樣的句式,而這些精彩的開篇,他們模仿的都是《百年孤獨》著名的開頭一段:「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沒錯,莫言1984年買的那本盜版書就是《百年孤獨》,中國諸多知名作家們模仿的也是《百年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