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百家丨當我們看《孤獨的美食家》時我們究竟在看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美食劇在日本影視劇中是一個獨特的門類,也是最近幾年在我國觀眾當中頗有人氣的一類日劇。這類劇集大多改編自日本漫畫,看起來有一位貫穿始終的主人公,但事實上,真正的主角卻是主人公不斷尋覓或親手製作的美食,比如《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和歌子的酒》等等。這些劇集通常沒有主線情節,簡單的人物與故事不過是為了烘託食物而存在的。美食劇這一日劇的獨特創造,集中體現了美食文化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與此同時,幾乎每一部日本電影或日劇中,也都有與食物相關的橋段。日劇《東京大飯店》裡有一集,木村拓哉飾演的主廚為了尋求最優質的鹿肉,翻山越嶺找到一位隱居深山的獵人,又幾經這獵人的重重考驗,終於得到了心儀的食材。如此,這道擺在我們面前的鹿肉料理,它的價值已不僅是那讓人口舌生津的味蕾享受,更具魅力之處,是這料理背後的故事,以及這故事所顯示出的對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在日本影視劇中,看似日常而無用的食物,往往具有重要的隱喻意義。它們或是承載著主人公的個人記憶,或是代表「在別處」的另一種生活,又或是幫助營造著一種特殊的氛圍。《輪到你了》中,男主角日復一日的壽喜鍋,成為他與亡妻道別的一場儀式;《四重奏》中,炸雞要不要加檸檬汁這個小小的細節,暗示著不同人物的不同個性;《俠飯》中,外表冷酷無情的黑幫大哥用一道道家常美食,治癒了一個落魄的大學生……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曾在一次訪談中提醒我們,要注意藏在電影中枝微末節之下的是什麼:「角色真正說了些什麼?不是酒或食物……而是家庭。」的確,在是枝裕和的每一部影片中,幾乎都有寫滿了家庭回憶的食物:《海街日記》裡姐姐自種自釀的青梅酒、《小偷家族》裡爸爸「買」來的可麗餅、《比海更深》裡媽媽凍的可爾必思冰淇淋、《步履不停》裡一家人共同製作的玉米天婦羅……日本影視劇中的美食如同他們所推崇的「極簡」文化一樣,既不珍貴也無特別,不過是樸實無華的一日三餐。但正是這樣的樸素與日常,構成了每個人的生活底色,也正是這樣的平凡瑣碎中蘊藏著最溫暖的人情,成為疲憊生活的慰藉和治癒。

溫暖和治癒,是日劇美食的普遍訴求。孤獨美食家之所以願意享受「孤獨」,是因為他可以在美食中找到幸福;深夜食堂之所以備受歡迎,是因為它在漫長的寒夜中給食客帶來了溫暖。在今天,對於居住在都市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物質生活已經有了基本穩定的保障,人們既不會因為物質的短缺而焦慮,也不大因為物質的豐盛而感到快樂。情感的匱乏成為了現代都市人的主要困境,生活中最能牽動情緒的,反而是那些習焉不察的小細節。似乎只有在最簡單的一蔬一飯面前,人類才能卸下所有的偽裝,不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不必在意自己的家庭責任、社會身份,而是回歸人類最基本的訴求,如同初生嬰兒般地成為無差異的、完全平等的個體。也正是因此,在美食的世界中,最能療愈人心的往往不是豪華奢侈的米其林大餐,而是附著著個體記憶的家常便飯。

現代都市是屬於「陌生人」的世界,陌生帶來的最大好處是自由,最大的問題就是孤獨。作為全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的社會現實集中體現了現代都市的精神特點及其問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報告,自2007年以來,日本人口已經連續13年呈現負增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婚人士與丁克家庭的增加。獨居人口的增長,讓「孤獨」成了許多日本年輕人的生活常態。不過對他們而言,孤獨並不可悲,更不可怕,恰恰相反,遠離人群、無拘無束的獨處時光,他們甘之如飴。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中,以「準時下班」為首要原則的女主角工作時間爭分奪秒,最大的動力就是下班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去附近的居酒屋,點上一杯半價啤酒,搭配幾個小菜,獨自享受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獨處的方式有很多,在日本影視劇中,很多人都選擇了美食。日本人似乎更願意讓美食成為一件私密而快活的事——《孤獨的美食家》,這個著名的日劇片名,幾乎就是日本人的美食哲學。對他們而言,孤獨並不是被動的遭遇,而是一次主動的人生選擇。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每一層社交圈都意味著一種角色、一個身份,而在孤獨的時光中,你只是赤裸的自己,只需要與美食對話。電影《南極料理人》切近了人類孤獨的極致,在連企鵝都見不到的南極圓頂富士基地,觀測隊員們幾乎被整個世界遺忘了。極度寒冷的氣候、極盡枯燥的生活,他們的幸福只能來源於偶爾得到的食材和絞盡腦汁做出的美味。在唯有漫天白雪相伴的日子中,人的欲望變得越來越簡單,似乎也因此更見出真誠。女兒的一顆乳牙、接線員的甜美聲音,與看似簡單的拉麵、烤肉、炸蝦一樣,都成了這些孤獨者與真實世界之間最後的微弱聯繫。此時,還有什麼比飽餐一頓更重要,還有什麼比來之不易的美食更能安慰這些孤寒的心靈呢?

另一方面,現代都市生活所催生的巨大的孤獨感,正在讓一些人遠離都市。在社會學調查中,包括日本在內,許多高度城市化的國家都曾出現過「逆城市化」的潮流,東京、大阪、名古屋等日本主要城市都在上世紀末持續多年人口淨流出。與都市生活帶給我們的驚喜、奇觀,以及隨之而來的「震驚體驗」不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則是簡單、平靜、循環往復的,而正是這種「熟人社會」中特有的安穩與熟悉,讓久居都市的人們產生了嚮往。

日劇《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凪整日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卻依然是人際關係中的失敗者。情感受挫後,她決定與過去告別,主動切斷了與同事、與男友的全部聯繫,獨自租住在市郊的臨時屋裡。從此,她著粗布麻衣、吃粗茶淡飯,再也不用偽裝成他人眼中乖巧溫順的樣子,再也不用費盡心思地討所有人喜歡。在那些親手製作的「寒酸」的飯菜中,她漸漸聽清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也一步步找回了真實的自己。電影《小森林》中,成長在鄉村的女主角市子因為不習慣東京的喧鬧和複雜隻身回到鄉下,在祖屋中開始了自給自足的獨居生活。她在自家土地上種菜,循著記憶中媽媽的食譜做菜、醃菜,偶爾與鄰居分享自己勞作的成果。影片呈現了一個輪迴的草木枯榮,安靜的基調與市子的鄉下生活一樣,孤獨得只剩下呼吸。很難分得清楚,在市子的生活中,到底過去和現在哪一段更孤獨——都市生活看起來熙熙攘攘,但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立的星球,各自運行,永不交匯;田園生活貌似離群索居、與世隔絕,卻時常可以觸碰最質樸真誠的情感。人與人之間會有爾虞我詐、貌合神離,但土地不會欺騙你,食物更不會背叛你,充實的勞動一定意味著收穫的快樂,這簡單的自然法則讓人倍感安穩。於是,鄉間的陋居與簡單的飯菜成了都市人的心靈避風港,像市子這樣在都市受了傷的人們,正是在田園和大自然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念和勇氣。

同為東亞文化的後代,中國與日本在審美追求、精神內核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近年來,日本美食劇在中國受到一代年輕人的追捧,隔著屏幕,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那種被治癒的渺小的幸福。隔海相望的另一側,多少中國年輕人在繁忙的工作日之後,就是在這些日劇「下飯菜」的陪伴下,獨享著一個人的晚餐——這簡直就是日劇美食哲學的另類實踐:越簡單越治癒,又好吃又孤獨。

作者:行超(青年文藝評論家)

編輯:範昕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旭川動物園看企鵝散步,做旭川的孤獨的美食家
    天吶,簡直是生死極速啊,我們剛上車車就開了,好在有驚無險,終於不用錯過下午僅有一場的的企鵝散步啦~到達旭川時就是這樣的天氣,大暴雪!車在路上開的時候甚至連路都看不清~但不得不說,北海道下雪的時候更美,大晴天的反而不如這樣好看呢~打車來到旭川動物園,進園便直奔我們的目的地:企鵝館。
  • 《孤獨的美食家》從平臺到站外的美食家養成攻略
    「在B站看叔吃飯才有nei味兒~「作為觀看《孤獨的美食家》的首選平臺,bilibili不僅用《孤獨的美食家》全系列給觀眾提供了最完整的內容補給,同時也用更符合受眾的互通玩法俘獲了觀眾的胃與心。在bilibili我們可以找到豐富的美食類內容:比如《人生一串》《生活如沸》等美食類經典紀錄片,以及《東京大飯店》《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絕味之路》等優質的電視劇作品,其中《孤獨的美食家》無疑是這一分區的佼佼者。  伴隨著《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熱播,美食再次成為大眾話題中的高頻熱議詞,像敬漢卿、張曦福等人氣美食UP主也加入到美食復刻和電視劇安利的陣營。
  • 豆瓣高分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一人食,是從不孤獨的生活美學!
    當談論日本料理時,你在談些什麼?是美味的生魚片,還是各種天婦羅,或者是湯頭濃鬱的日式拉麵?是懷石料理,還是某個餐廳的某一個招牌菜?日料這個詞,包括不同形式的餐廳和食物,主要分為兩大類「日本和食」和「日本洋食」。
  • 孤獨的美食家,五郎今天吃什麼
    我們來看一個下飯劇—(孤獨的美食家)第七季第一集,看看五郎又吃了什麼好吃的。介紹一下,主角—井之頭五郎,他是一個自負盈虧的百貨店主,店裡什麼物品都有。店裡從接待員,送貨員,推銷員,收銀員和倉庫管理員由他一個人全包了,平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國各地奔波,推銷產品兼送貨,有客人需要時也會幫忙搜羅各種奇珍異寶。五郎身高1米九,最大的愛好就是吃,只要是想到食物,馬上就回條件反射的肚子餓,無論當時在做什麼都會棄置不顧,立馬要去找吃的,簡直是饕餮的化身。
  •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開播!酸梅脆皮鴨、鹽焗雞、鮮蝦雲吞...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開播!酸梅脆皮鴨、鹽焗雞、鮮蝦雲吞麵!本粵菜十級愛好者立刻飛奔而來! 《孤獨的美食家》系列 改編自久住昌之創作的同名漫畫 講述了獨自經營進口雜貨鋪的主人公
  • 日劇「釣魚迷日記 2」&「孤獨的美食家 6」將聯合上映~
    日劇「釣魚迷日記 2」&「孤獨的美食家 6」將聯合上映~ 動漫 178ACG ▪ 2017-05-05 14:18:18
  • 去福岡,做個孤獨的美食家!| TRAVEL
    孤獨遠行不如先從孤獨享受美食開始。從上海飛往福岡一個小時十五分鐘,比去廣州和北京還近,長期有折扣機票,如果有三年五年籤證完全可以找個周末說走就走。去福岡不為景點只為了:吃!吃!吃!福岡機場到市區只要15分鐘!!!
  • 文藝青年到底在找什麼?
    甚至於當你看到之時,絲毫沒有覺得不合適,或許會覺得該來的就應該這樣來。我們眼中的文藝青年如一旦打破孤獨,那麼一定會給自己找一個答案。 女主的答案是什麼?
  • 看《這就是街舞》時, 我們各自在看什麼
    看《這就是街舞》時, 我們各自在看什麼 2019-05-21 15:27:06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看《將夜》時,我們在看什麼?
    對於熱愛追劇看片的小夥伴們來說,近段時間的最大利好消息在於,寡淡的十月份終於過去,到來的11月,不僅大銀屏上的進口片國產片豐富起來,電視劇集也開始屢現佳作。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10月31日開始在騰訊視頻獨家開播的古風品質大劇《將夜》。
  • 來到日本吃什麼到正宗日料?跟著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去探店沒錯
    美食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國內都是人氣高漲。內容相當簡單,就是一個名為井之頭五郎的單身中年男人,在工作之後到處尋找美食大快朵頤。一集只有不到30分鐘,光吃飯就花去20多分鐘。就是簡簡單單的看人吃飯,卻讓小夥伴們大呼「治癒」。看著「吃播」五郎叔美滋滋地吃飯,手裡的泡麵都能變得更香,堪稱名副其實的下飯劇。
  • 聽完鄧紫棋的《孤獨》,原來我們孤獨的原因就兩個字,細想很真實
    可能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現在做的工作或事情是不是自己想做的,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沒有人能夠陪著我們,只能自己往前衝,但我們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給別人看還是真的為了自己?
  • 當我們在閱讀建築時,究竟讀什麼?
    當我們在閱讀建築時,究竟讀什麼?怎麼讀?滬上建築保護、歷史人文、旅遊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思考、在行動。 讀什麼 不僅是閱讀一棟一棟的建築,更是閱讀我們的城市 「『建築可閱讀』,不僅是閱讀一棟一棟的建築,更是閱讀我們的城市、我們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當中的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如是說。
  • 文藝精品需要「孤獨的匠心」
    文藝精品需要「孤獨的匠心」 發表時間:2016-12-05   來源:張家港文明網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牢記職責使命、多出優秀作品,推動文藝事業實現更大發展。(12月4日 新華社)  當下,埋頭伏案的文藝家變得稀缺,「明星文藝家」層出不窮,文藝走出深閨、走進社會固然令人欣喜,但凡事過猶不及。
  • 我們都是不看劇,就吃不下飯的現代青年
    有網友感嘆,「看了十多年了,我還是沒能活成劉星的樣子。」甚至有人為了推敲劉星家究竟多有錢,多年來反覆回看這部劇,結果越吃越胖。如果非要用具體數字來證明它究竟有多下飯。有人稱自己每次吃飯就看家有兒女,因此一個夏天胖了24斤。友情提示,此劇雖下飯,看劇請謹慎。
  • 孤獨像雪粒,在我們的身體裡簌簌作響
    孤獨是白色的我說,孤獨是白色的孤獨,她就是白色的,親愛她細小,微涼,像雪粒在我們的身體裡 簌簌作響她碰到我們的心會疼我們的心碰到她也會疼 此刻 此刻,小花蛇往身體裡裝滿大地的耳語此刻,桃花粉色的唇被春風吻疼
  • 給自己著花樣做飯 卡車上孤獨的美食家
    「這不就是中國版《孤獨的美食家》嗎?」朋友說。用勺子挖一口自製的奧利奧布丁,然後在嘴角露出一抹心滿意足的微笑。這個場景通常發生在影視劇中某個上海白領的清晨 ,但在現實世界裡,做飯的人叫史傳海,他是一名卡車司機。在這個現實中,他只要在出發前往鍋裡扔進兩根玉米,車廂就成了一座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私人廚房。
  • 抖音轉眼我們都擁有各自孤獨的生活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
    轉眼我們都擁有各自孤獨的生活這首歌挺好聽的,最近在抖音上經常能刷到這首歌曲,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火柴盒裡的時光》,是歌手王亞偉唱的,下面來看一下。轉眼我們都擁有各自孤獨的生活什麼歌  歌名:火柴盒裡的時光  歌手:王亞偉  王亞偉,出生於安徽阜陽,天秤座,中國內地民謠歌手、獨立音樂人。
  •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完第一頁就棄讀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完第一頁就棄讀說到小說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對於我們普通讀者而言,看小說的目的就是一种放松,更重要的是,讀小說的過程是與作者談心的一個過程。但說到《百年孤獨》這部小說,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究竟什麼樣的小說算是好小說呢?毫不誇張的說,優秀小說排行榜中一定會有《百年孤獨》,因為這部小說讓我們感受到了寫小說的一種魅力,以及如何去寫小說。
  • 當愛人之間爭吵時,我們渴望的究竟是什麼?
    兩人外出吃飯,不知因為什麼起了爭執,林心如甩手離去,而霍建華則在原地叉腰,完全沒有要追上去的意思。林心如邊哭邊擦眼淚,走了一會,坐在路口的水泥柱上發呆。接著又獨自漫無目的地在路上遊蕩,落寞的背影看著讓人心疼。當晚還下著小雨,可能她的心中也是悽風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