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廣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廣州日報社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聯合主辦的「情牽一線 廣佛十年——灣區樞紐型城市軸心價值分享會」今日在佛山地鐵金融城舉行。這場分享會權威人士、專家、大咖齊聚,共同熱議和聚焦廣佛同城。
據佛山市軌道交通部門透露,經過廣佛兩市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廣佛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行動細則已經形成階段性成果,而這份象徵廣佛軌道交通白皮書的行動細則,未來將為廣佛軌道交通開啟4.0時代,也為兩市融合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
共敘廣佛情
代言人集聚獲授牌 廣佛地鐵助力區域騰飛
今年,廣佛同城步入第十一年,廣佛地鐵也迎來通車十周年。「沒有廣佛地鐵的十年助跑,就沒有廣佛同城的十年融合」,這一觀點成為了與會嘉賓們的共同心聲。在分享會上,有兩組現場公布的數據,恰恰說明了廣佛同城在廣佛地鐵推動下,實現了區域的經濟騰飛。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麥紹強介紹,「這十年,得益於廣佛全域同城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我們以廣佛地鐵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抓手,將桂城打造成廣佛極點先行區。去年,桂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8億元,稅收166億元。」
南海區金融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謝鷗介紹,自2007年成立以來,廣東金融高新區已累計引入友邦、滙豐、畢馬威、中國人保等820多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總投資額超1270億元,吸引金融白領人才數量超6萬名。「今年初,我們做了一個初步的摸底調查,金融高新區6萬名金融白領中,有近1/4來自於廣州,他們中的大部分每天通過廣佛地鐵穿梭兩地,我想,這就是廣佛同城的美麗見證。」
這次分享會,也是廣佛見證者、親歷者相聚的盛宴。前不久,廣州日報社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在新花城APP開通廣佛同城頻道之際,推出了廣佛代言人系列報導,介紹了多達11位廣佛代言人的廣佛故事。今日,他們也來到了分享會現場,並被授牌「廣佛代言人」。能夠見證十年廣佛融合,讓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
展望新十年
明年兩條新線開通 廣佛地鐵或擁百萬客流
「廣佛地鐵可以看作是廣佛同城軌道交通的1.0時代」,在分享會上,佛山市軌道交通局副局長陳衛東介紹,回首十年,廣佛軌道交通從最初的廣佛兩市同力協契,摸索採用城際軌道的形式推動了廣佛兩市首條跨市域的地鐵線路開通;後來,廣佛兩市軌道銜接規劃,提出了「9+2」銜接通道實現多點對接,初步實現兩市軌道交通的「共管」和「共享」;現在,廣佛兩市的線網規劃由「拼網」走向「合網」,在「9+2」銜接通道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初步提出了廣佛18條銜接通道。這意味著廣佛軌道交通將邁入3.0時代,未來兩市幾乎已經不存在行政邊界,廣佛同城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
與此同時,經過廣佛兩市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廣佛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行動細則已經形成階段性成果。「這份軌道交通互聯互通行動細可以看作是兩市軌道交通發展的白皮書,預示著未來將進入4.0時代」,陳衛東認為,軌道交通互聯互通行動細則將進一步指導廣佛兩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運營工作,努力推動實現以廣佛中心城區乘客需求為導向,實現廣佛中心城區內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換乘便捷、一票通達的「一張網、一票通、一座城」的戰略目標。
廣佛地鐵是中國第一條跨市域地鐵線路。開通10年以來,從開通之初日均客流不足10萬人次,到現在日均近60萬人次,已成為連接廣佛兩地交通運輸的主力軍。從目前的建設進度來看,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等與廣州直接互聯互通的地鐵項目也正在大力建設中,並力爭在2021年中、2021年底開通初期運營。
廣東廣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書記、總經理鍾銓分析認為,隨著更多新的城際地鐵項目加入到廣佛地鐵大家族後,廣佛線客運量將有望突破1百萬人次,並為更多廣佛人提供便利快捷的出行服務。
區域新機遇
TOD模式促人留商聚 依託軌道交通重構格局
早在十年前,地處佛山南海的地鐵金融城,率先借鑑香港經驗,引入了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TOD發展模式,下有地鐵、公交,上有商業綜合體和社區。這使得廣佛地鐵金融高新區站如今日均客流突破了2萬人次。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曾小明分析,新十年,廣佛軌道交通將進一步推動了TOD模式在佛山的崛起。
「TOD模式發展依託載體就是軌道交通,它作為城市的臉面,體現了城市的品格和個性,實現了人留商聚」,曾小明認為,這一模式是軌道交通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地處廣佛交匯的南海區,尤其是桂城的必然選擇。展望新十年,佛山南海區,尤其是桂城,依然是未來廣佛協同發展的最前沿。通過TOD模式,廣佛兩市間稀缺土地的使用需要也將更加集約化,且在TOD站點範圍內,成規模建設高層、超高層建築,適當增加容積率,騰出更多的土地來還可實施落實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實驗區以及相關先進產業。
戴德梁行策略及發展顧問部華中區董事邵豐分析,佛山現階段密集的交通網絡正帶來許多 TOD 交通導向項目的開發機會。他指出,TOD 模式將有效重構佛山城市格局,挖掘佛山區域價值,以交通基建真正帶動產業經濟的騰飛,使「軌道上的佛山」因軌道而興,因軌道而強。
桂城再起跑
依託新交通東延西拓 打造同城新的「加速器」
在上一個十年,南海桂城,得益於廣佛同城和廣佛地鐵的兩大利好,成為了佛山城市發展新樣本,且積累了先行經驗。在這次分享會上,桂城在未來新十年的發展方向,備受嘉賓們熱議和聚焦。對此,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麥紹強透露,未來,桂城計劃依託力爭於年底通車運營的南海新交通有軌電車試驗段,實施東延西拓,即通過線路延伸,讓南海新交通向東銜接廣州軌道線網,向西銜接佛山地鐵線網中的「南北大動脈」3號線,從而使南海新交通未來全面融入廣佛軌道線網,成為桂城區域發展的新動源。
麥紹強介紹,目前,桂城「兩核一軸一帶一片區」城市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千燈湖、文翰湖、怡海湖產業集聚已相對穩定成熟;三山新城已納入三龍灣範圍,未來發展定位已較為清晰;千燈湖到三山的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的「黃金廊道」已初具形態。一個完整的桂城,一個暢通的「黃金廊道」,都必然呼喚一個煥然一新的平洲,呼喚一個獨具吸引力的映月湖片區。
他提出,下個十年,請大家將目光聚焦在映月湖片區。這個面積佔桂城1/4、被稱為「老平洲」的地方,也是南海中心城區最後一塊「環湖拼圖」。「我們將以南海加快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十大示範片區為契機,借力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這一重大平臺,全力加速對接廣州地鐵10號線及19號線,打通夏東路北延和清風路東延,增加兩個與廣州的出入口,集中力量將映月湖片區打造為創新城區的「新都心」和知產轉化的「加速器」,與千燈湖和三龍灣南海片區共建成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示範區。」
策劃:鄧柱峰
統籌:劉藝明、陳鈺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李傳智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楓 實習生:李洲湳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編輯:羅林 實習生:李洲湳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