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4日消息(江蘇臺記者丁鳳雲 孫茂強)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買東西出現質量問題卻不給退換;旅遊時被黑心導遊套路花了不少冤枉錢;商家誇大產品效果,虛假宣傳……面對這些形形色色消費陷阱,不少消費者喜歡在網上發帖吐槽,而最近,新浪網聯合微博上線了一個專門接受消費者投訴的網際網路平臺,叫「黑貓投訴」,目前正在試運營階段。
通過這個平臺,用戶可以隨時對消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起投訴,經審核後,有效投訴會被分配給商家,之後商家會聯繫用戶進行處理,從而實現維權。試運營幾天後,「黑貓投訴」近日公布了截至1月31日接收的消費者投訴情況,數據顯示,90%的有效投訴已經匹配商家進行處理。
新浪方面表示,「黑貓投訴」平臺能夠依靠新浪網海量的線下企業庫及極具影響力的各領域專家學者,讓用戶的投訴得到專業的指導和企業快速的反饋。在試運營的不到兩天的時間內,新浪方面發布消息表示,黑貓投訴平臺已接收用戶投訴上千件,其中有效投訴257件,平臺成功分配投訴230件,企業已回復處理62件。
統計顯示,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電商平臺疑似售賣返修產品及售後維權難;共享單車押金難以返回;視頻網站涉嫌虛假宣傳;家裝連鎖企業門店攜款關門,不履行合約不返還定金等。
對此,記者聯繫幾大電商平臺。天貓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浪黑貓最近一直在聯繫他們,要求安排專員處理其平臺相關投訴;京東方面表示,接到問題肯定第一時間認真回應;蘇寧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對於黑貓平臺上顯示的投訴問題,已經安排人員處理。
根據平臺方面的計劃,未來,「黑貓投訴」還將推出線上線下聯動、信譽榜單和專家評審團聯盟等機制。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共享各方信息,幫助消費者進行決策參考的設想的確有創新之處。然而,與傳統意義上接納消費者投訴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不同,「黑貓投訴」本身是一家企業。作為企業的平臺方能否不偏不倚,撇清與各個商家可能存在的利益瓜葛,保證公信力呢?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保護委員會投訴部主任張昊舒認為,如果從保護消費者的的角度,建立了針對本企業自身的投訴網站,是值得肯定的。從消保組織而言,希望企業能夠承擔起社會共治、共同維權的責任,成為消費者能夠自由吐槽、揭露企業不法行為的平臺或者領域。
不過,在網友的大量評論中,也有人表示,作為一家公司,新浪建立的投訴平臺會不會只刊登對自己有利的或者有意去打壓對手等。比如有網友提出「能不能投訴微博垃圾廣告太多?」,也有網友質疑平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比如在大量關於酷騎和小鳴單車的投訴上,由於兩家公司目前處於無人管理狀態,無法取得直接聯繫。黑貓方面稱,為消費者找到了兩家公司的退押金渠道,實際上消費者能否取回押金仍是未知數。
黑貓投訴負責人表示,「期待更多企業入駐黑貓投訴平臺,切實幫助消費者解決難題。」張昊舒則表示,不希望這個平臺將來成為攻擊其他企業的工具。如果有些商家利用這個平臺達到攻擊其他經營者的目的,是不值得提倡的。它畢竟是一個企業主導的,不希望將來演變為一個商業性的投訴平臺,尤其是針對競爭對手的,或者將不利的投訴全部刪除或屏蔽掉,就有點違背初衷了。
而在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看來,要想保證此類平臺的公平公正,設計一個科學的機制,公開平臺的運作數據以及有效的第三方監督,都必不可少。最好的辦法是陽光和透明,公開所有的信息讓消費者和監管者及時了解處理的信息不被改動,保證數據信息的原始性以及處理的透明度。第三方的監管比如對企業信用資質的監督,有資質的企業對平臺搭建的情況提供一個綜合的報告。還有大眾傳媒的輿論監督,這樣能夠保證公平和公正。
此外,邱寶昌還提醒,平臺在運營過程中,個人信息的安全問題也值得關注。構建平臺是值得稱讚的,但一定要把個人的投訴信息、公民和企業的信息保護好,不能洩露和轉讓,用作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