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反過來也可以說,成大事者,身處激雷而心如平湖。真正的強者,山窮水盡也不會失去目標與方向,危難窘境之中也會保持冷靜和篤定。
個人如此,企業亦如此。從去年的中國車市結束多年增長陷入總體下滑,再到年初全球疫情的雪上加霜,除了少數幾家日子依舊滋潤的一線豪華品牌,幾乎所有車企都面臨著巨大考驗。銷量下滑,地盤失守,陣腳自亂屢見不鮮,有的車企市場成績斷崖式下滑,嚴重者直接瀕臨退市。
而對身處市場頂部、年銷量以百萬輛計的超大車企們,比起銷量數據的「止滑」,他們如何在守住陣腳同時繼續保持強者的姿態和氣度,其背後的戰略眼界和自我調整更加值得關注。
從「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轉變
6月,大眾品牌零售128,080輛,環比增長10.7%;1-6月,大眾品牌零售587,660輛,繼續蟬聯單一汽車品牌銷量冠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得到控制後,車市明顯回暖,大眾品牌銷量強勢復甦。二季度,大眾品牌零售358,180輛,環比一季度229,480輛增長56.1%。
具體到單個產品上,大眾品牌多款重點產品在剛剛過去的6月都有不錯表現。其中,途鎧零售4,653輛,同比增長254.4%;批發5,309輛,同比增長1.51%;途嶽零售13,507輛,同比增長157.62%;批發17,337輛,同比增長59.33%;途觀品牌零售19,224輛,環比增長12.6%;批發17,344輛,環比增長9.0%;途昂家族零售8,027輛,同比增長16.0%;批發8,674輛。
這也讓上汽大眾品牌SUV家族繼續展現「合資SUV第一家族」的強大競爭力。6月,SUV家族零售45,411輛,環比增長2.6%;批發48,664輛,環比增長9.7%。除了更高溢價能力的SUV產品家族穩健增長,過去產品結構中A+級車型銷量佔比58%,現在已升至近63%,還應看到途鎧佔有率同比提高兩倍,途嶽佔有率同比提升44%,這體現了上汽大眾年輕化產品布局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5月28日,上汽大眾首款Viloran威然上市。新車憑藉大尺寸、高科技豪華配置和德系駕乘控品質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上市前便收穫接近2000輛的訂單,潛客登記已有3.7萬個。威然的到來,代表上汽大眾進入豪華商務車細分市場,也成為正面抵禦豪華品牌下探的旗艦產品之一。
「質量型增長」背後還有「結構型增長」
從具體產品來分析,不難發現,上汽大眾目前已經形成完整的產品序列,且每款產品都完整且直觀、立體地呈現出品牌向上。從中,也可看出整個產品結構的含金量,及今後市場前景旺盛的生命力。這和那些還停留在靠少數幾款新車的短期效應過日子的車企,不可同日而語。
Polo Plus:德系AO級家轎
朗逸: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家轎
途觀L:A+級合資SUV先河
途昂:合資大型SUV先河
輝昂:德國大眾首款C級豪華轎車
威然:首款大型豪華商務MPV
途昂X、T-Cross:個性化產品ü
今年即將推出途觀X,將細分市場做得更加精細……
在別的車企走入產品同質化,價格戰,甚至把市場做死的惡性循環怪圈的時候,上汽大眾不僅滿足於產品領先市場,還著眼於如何把固有市場盤活,引領培育新的市場,從而把整個「蛋糕」做大。這樣的格局也值得市場肯定與尊重。
多管齊下,結構調整+技術升級與體系發力
前瞻眼光的布局,大力度的調整自然不止於產品序列結構,還包括產品戰略、技術突破和體系方面的「強基固本」,可謂多管齊下。
新能源方面,上汽大眾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和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兩款PHEV上市後成為了細分市場的領先者,在去年推出了首款純電動產品朗逸純電。今年,途嶽的電動化車型也會上市,接下來上汽大眾還將推出基於MEB平臺的車型—ID.家族,大眾集團正向新能源方面迅速轉型。
給經銷商減壓賦能方面,上汽大眾品牌積極快速應對,通過考核、評估的鬆綁、金融財務支持等手段與經銷商共渡難關。如果說這些屬於防守或是「節流」,在進攻和「開源」上,上汽大眾探索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方式,如從廠家層面對經銷商進行支持和培訓,包括教經銷商如何做直播,如何做短視頻及私域流量運營等。幫助每個經銷商建立自己的短視頻和抖音號,每周都會有直播,而且幾個重要產品也組織了總部直播。這些措施無疑也是上汽大眾銷量回暖,從廠家到經銷商恢復活力的原因之一。
寫在最後:強者自強帶來的啟迪
市場越是嚴峻,越考驗企業的定力和韌勁。上汽大眾在多重危機衝擊之下,不僅抵禦住了風浪,還以冷靜的自我審視,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執行魄力進行主動轉型,夯實體系基礎,布局新業務領域,專注高質量發展,這是強者思維和內功的體現,也留給市場有益的啟迪。都說後縮打出的拳頭更有勁兒,可以預見,穩步走出「陣痛期」的上汽大眾,正在為之後的爆發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