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華野27萬大軍傾巢而出,激戰三天三夜全殲整編74師

2021-01-08 沙漠歷史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期間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這場戰役對當時雙方的心理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這場戰爭沉重打壓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對當時雙方的心裡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在這場戰役中,華野的處境一直都很艱難,為了全殲整編74師,華野幾乎傾巢而出,27萬大軍全部出動。

解放戰爭開始之後,國民黨軍採取全面進攻的方式,但是在1947年國民黨軍節節敗退,不得不採取重點進攻的方式。在山東戰場上,國民黨軍徐州剿總集結45軍隊對山東地區的解放軍進行圍剿,華東野戰軍不斷後撤,但是以整編74師為首的國民黨軍部隊更加猖狂。在緊急情況下,粟裕決定先打掉最猖狂的整編74師,命令華野幾個主力縱隊對整編74師形成了包圍。

張靈甫很早就察覺到華野在包圍整編74師,但他不但不向83師和25師靠攏,反而扔下重裝備上了孟良崮。企圖以整編74師為誘餌吸引住華野主力,從而為外圍的徐州剿總部隊圍殲華野爭取時間。當時在孟良崮附近有國民黨軍的十個整編師,黃百韜的25師和李天霞的83師距離孟良崮只有10公裡,但只有黃百韜等少數將領進行增援,其餘部隊止步不前。

孟良崮戰役打的很慘烈,華野一縱,四縱,六縱,九縱這些王牌部隊都將主力投入到了孟良崮戰場上,這些部隊和整編74師反覆的爭奪各處陣地。粟裕整整三天三夜都沒有睡覺,一直都在指揮所指揮戰鬥,最後終於將整編74師全殲。

相關焦點

  • 華野27萬大軍傾巢而出,全殲整編74師,為何無人願意救張靈甫
    1939年,74軍戰績最為出色的51師師長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也是他將這支部隊帶上了巔峰。上高會戰期間,王耀武率領74軍和日軍衝殺數十次,給予日軍重大殺傷,軍政部部長何應欽稱這場戰役是打的最順暢的一場戰役。常德保衛戰,74軍57師師長餘程萬率領8000虎賁健兒打的就剩下幾十人,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殺傷,74軍在此戰連續奪得3面飛虎旗。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在進攻魯中山區的一線敵軍之中,120公裡的距離內,一字長蛇陣擺了8個整編師,雖然多數部隊距離74師只有一、兩天路程,黃百韜的25師和李天霞的83師靠得更近。但是這些人相隔雖近,但和該師久有積怨,真的打起來是否能相救還真不好說。 當時,華東野戰軍下轄10個縱隊27萬餘人的兵力。兵力雖不佔優勢,但是74師中央突前,進入我軍主力集結的正面。
  • 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本來有個很好的戰術,為何依然全軍覆沒
    在孟良崮戰役中,國軍整編74師,陷入華野的包圍圈。不僅全軍覆沒,連師長張靈甫本人也被擊斃。以至於老蔣聞訊後老淚縱橫道: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主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豈不令人哀痛!
  • 孟良崮戰役打了三天三夜,雙方真實傷亡數據多少?嚇了眾人一跳
    孟良崮戰役打了三天三夜,雙方真實傷亡數據多少?嚇了眾人一跳張靈甫是國民黨軍隊的重要將領之一,蔣介石對此人十分看重,在解放戰爭中曾將數十萬大軍交到他手中。可惜的是,1947年5月,張靈甫在孟良崮這個地方,被解放軍打得連連敗退,最後身死孟良崮。
  • 血戰大王莊,這支五大主力不遜色於整編74師,華野一天打光三個營
    尤其是被譽為國軍頭號王牌的整編74師,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在孟良崮戰役中,這支部隊還是被解放軍殲滅了。當時還有一支不遜色於整編74師的五大主力,這支部隊就是國民革命軍18軍。 18軍是五大主力中建軍最早,名將最多的部隊,從這支部隊走出來的多位將領都成為了後來國軍的重要人物。解放戰爭期間,這支部隊先是被整編為11師,後來又恢復了18軍的番號。
  • 孟良崮戰役真相:解放戰爭最孤注一擲的豪賭
    但1947年5月間的孟良崮戰役,卻是一場雙方的戰略意圖及戰術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主將也都是指揮高手,沒有哪一方是糊塗蟲。而從整體兵力上看,當時,國軍有24個整編師共45萬人,比在山東的解放軍多十幾萬人,且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還有坦克與飛機助陣。但,孟良崮一役,國軍卻仍敗於解放軍,其精銳之師整編第七十四師遭全軍覆沒。
  • 誰才是華野的「苦主」?不是胡璉和張靈甫,而是這位國軍悍將
    要不是連日的暴雨和黃百韜捨命相救,胡璉和他的整編第11師早就步張靈甫的後塵了。說過南麻戰役之後,我們再看金門戰役。這場戰役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少有的一次失利,近萬人犧牲。當時我軍由於船隻不夠,只有9000多人登島,而敵軍卻有數萬人,並且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換湯恩伯和胡宗南指揮,結果也不會比胡璉差。因此,並不能因為金門戰役就把胡璉吹噓為華野的「苦主」。
  • 這個軍比整編74師還牛,有個團被稱老虎團,全軍覆沒也不鬆口
    說起來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有五大主力,其中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七十四軍,十八軍五支部隊,當然這五支部隊中,新一軍和新六軍都是曾經參與過緬甸戰場的部隊,後來在印度接受過美軍的訓練,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而第五軍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軍長為杜聿明,也曾參加過滇緬戰役,新一軍和新六軍算起來還是以第五軍作為搖籃
  • 孟良崮戰役之後,蔣介石下令嚴懲了四個高級將領,他們都是誰?
    在1947年5月爆發的孟良崮戰役中,我華東野戰軍將國軍整編第74師成功殲滅,給予了國民黨方面極大的震撼。當時,蔣介石對於整編第74師這支王牌軍的覆滅痛心疾首,下令嚴懲了四個作戰不力的高級將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被蔣介石下令嚴懲的這四個高級將領都是誰?看看他們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打敗張靈甫74師有多難?烈士遺體鋪7層,解放軍傷亡過萬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當中一場相當著名的戰役,這一場戰役也被我軍奉為是經典,還寫進了諸多的教科書當中。不是當事人的我們,很難想像這一場戰爭的過程到底有多麼的險惡和慘烈。一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之後,陳毅元帥等戰役的指揮者,談及孟良崮仍然心有餘悸,因為這一場戰役實在是太慘烈了,稍有不慎,一步棋走錯了,滿盤皆輸。
  • 淮海戰役最艱難的一戰,打了三天三夜,僅炮彈就打了三萬多發
    如孟良崮戰役,整整三天三夜,真正能夠抗衡便是我軍心中的信念。情報與決策的雙重保險,將74師暴露在我軍的視野之下。但是74師的負隅頑抗超出了我軍原本的想像,像是同樣作為主力新1軍和新6軍,只堪堪兩天不到,便土崩瓦解,但是74師,卻不止為止。74師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之下,仍然晚於負隅頑抗抵抗,與我軍大戰三天三夜,將精力完全消耗殆盡,這才被我軍俘虜。
  • 楚雲飛:74軍不如5萬頭豬,張靈甫早已戰死,何來74軍?
    楚雲飛也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5萬人的74軍,3天就被打垮,就算全都是豬,3天也抓不完」。很多朋友質疑,楚雲飛說這句話時張靈甫早已戰死,怎麼還會有74軍,難道是穿幫了?其實不然。說到整編74師大家都不陌生,張靈甫指揮的國民黨王牌師,抗日戰爭期間屢立戰功,就連日本人也對其頗為敬畏。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天下第一軍」國軍的「天下第一軍」也是抗戰時期國民黨軍的五大王牌軍之一,最初是由第38師師長是孫立人以及第22師師長廖耀湘,1941年,第38師和22師改編為新一軍,軍長是鄭洞國,之後進駐印度,也就是中國遠徵軍。這支部隊全是美械裝備,也都是接受美國西點軍校的軍事教育。1944年,第38師戰績輝煌多次打敗日軍,而孫立人被升任為新一軍的軍長。
  • 萊蕪戰役,重建後的華野10縱,一躍成為野戰軍的阻擊戰王牌
    1947年2月爆發的萊蕪戰役,華野10縱成功的阻擊了博山、明水向萊蕪縣城李仙洲集團主力增援的兩個師,一躍成為野戰軍主力縱隊,並且是野戰軍中的阻擊戰王牌部隊。合併之前的華中野戰軍10縱,也就是之後的華野10縱的前身,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完全性質的野戰軍,雖然有10縱的部隊番號,但是卻與野戰軍縱隊編制和作戰性質大相逕庭,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遊擊縱隊。
  • 李天霞錯失74軍軍長職:事發突然卻身處貴州,聞訊趕回但木已成舟
    1936年補一旅擴編為第51師,李天霞水漲船高成為該師少將副師長,淞滬會戰爆發後第51師和58師合組第74軍,李天霞以51師少將副師長兼153旅旅長,手下兩個團長分別是張靈甫和邱維達,因此可以說,李天霞確實是王耀武軍事集團早期的二號人物。
  • 孟良崮戰役中的臺灣省籍同胞鄧阿錦
    1947年2月,以陳毅同志為書記的華東野戰軍,在以華野前委統率和指揮下,在魯南、萊蕪戰役中取得了解放戰爭戰略防禦階段的勝利。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不甘失敗,準備對山東解放區採取全面進攻的戰略攻勢。在這種情況下,陳毅同志根據毛澤東同志與中共中央的有關指示,決定:從防禦到進攻,第一次從正面擺開陣勢,欲同強敵展開大規模較量,打一場有氣勢的大仗。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陳粟率領的華野西兵團在沙土集用了三個晝夜,全殲國民黨整編五十七師,迫使蔣介石不得不從山東和大別山抽調重兵。劉鄧大軍所面臨的壓力有所緩解。此後,粟裕在魯西南留下兩個縱隊牽制敵人,粟裕率其餘華野主力跨過隴海線,繼續挺進中原,以進一步實施「三軍配合,兩翼鉗制」計劃。 1947年10月上旬,粟裕、陳賡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