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華野的「苦主」?不是胡璉和張靈甫,而是這位國軍悍將

2021-01-10 栓哥的歷史課堂

解放戰爭期間,老蔣共有807萬軍隊被消滅,其中三野殲敵總數為245萬,位居4大野戰軍之首。儘管戰績如此出色,依然有一些人要為華野找一個「苦主」,並最終把這個稱號安在了胡璉頭上。但老實說,胡璉根本就算不上華野的「苦主」。解放戰爭中,他在進攻方面的表現乏善可陳,即便是鐵桿的「胡粉」,恐怕也很難說出胡璉在解放戰爭中有哪些攻城略地的表現。

那麼,為什麼還有一些人認為胡璉很厲害呢?甚至把他稱為國軍第一悍將。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胡璉在南麻戰役和金門戰役中表現出眾,這也是「胡粉」們崇拜胡璉的地方。但實際上,胡璉在這兩場戰役中的表現並不算多出彩,頂多是中規中矩。南麻戰役爆發時,胡璉和他的整編第11師已經在這裡休整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以逸待勞,而且還有完備的防禦工事。

但戰役爆發後的第4天,胡璉就頂不住了,開始不斷向陳誠求援。此時突然天降大雨,而且連下了7天7夜,我攻擊部隊不得不蹚著沒膝的深水進攻,穿插和迂迴等戰術也無從發揮。這時候黃百韜又拼死增援,突破了我軍的阻擊陣地,胡璉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要不是連日的暴雨和黃百韜捨命相救,胡璉和他的整編第11師早就步張靈甫的後塵了。

說過南麻戰役之後,我們再看金門戰役。這場戰役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少有的一次失利,近萬人犧牲。當時我軍由於船隻不夠,只有9000多人登島,而敵軍卻有數萬人,並且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換湯恩伯和胡宗南指揮,結果也不會比胡璉差。因此,並不能因為金門戰役就把胡璉吹噓為華野的「苦主」。那麼,誰才能稱為華野的「苦主」呢?非黃百韜莫屬。

孟良崮戰役爆發前,黃百韜和李天霞負責掩護張靈甫的側翼安全,他發覺張靈甫孤軍突進後,兩次打電話要求他回師天馬嶺和自己靠攏。如果張靈甫當時能聽從黃百韜的建議,那就沒有後來的孟良崮戰役了。但張靈甫狂妄自大,認為華野不敢和自己硬碰硬,最終在孟良崮陷入重圍。外圍40萬國軍為了自保,誰也不願意給張靈甫解圍。只有黃百韜不顧傷亡,率部拼死增援,差一點就把張靈甫給救了出來。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不久,胡璉在南麻被華野三個縱隊包圍,又是黃百韜死命增援,突破了7縱的阻擊陣地,胡璉這才僥倖逃生。戰後粟裕批評打援的7縱和地方武裝渤海軍區3個團時說:「可是我們打援的部隊不大得力,甚至在敵我相等的兵力下還堵不住他」。(《粟裕軍事文集》322頁)之後,黃百韜被派往膠東半島,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接連攻佔了濰縣、昌邑、高密、平度、萊陽、福山和煙臺等地,東北解放軍和山東解放軍的海上通道被徹底切斷,黃百韜因此獲得了一枚「光華寶鼎勳章」。

1948年6月底,豫東戰役爆發,老蔣調集了黃百韜、胡璉、吳紹周和邱清泉等人給被圍的歐壽年兵團解圍,他們當中,黃百韜的行動最為迅速。擊破中野11縱的阻擊後,將歐壽年所屬的整編第72師給救了出來。隨後粟裕調集了華野第1、第4和第6三個縱隊,將黃百韜包圍了在了帝丘店。戰鬥打響後,黃百韜親自帶隊衝鋒,硬是突出了我軍的包圍圈。時任6縱副司令的皮定均後來回憶說:「此次戰役,我們殺傷敵軍也很大,要談起來,我們就是殺傷敵軍一個整師(歐壽年所屬整編第75師),但是我們「叄弟兄」(1、4、6縱)都殘廢了」。(出自《皮定均日記》228頁)

淮海戰役爆發後,由於劉峙的錯誤指揮,黃百韜在新安鎮陷入了華野的包圍。劉峙和杜聿明都認為黃百韜堅持不了多久,但他卻在無險可守的平原上和我軍硬抗了15天。雖然華野最終將黃百韜的第7兵團全殲,但自身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傷亡5萬多人,這在華野的歷史上,還是從來沒有過的。因此,不論交手次數,還是交手戰績,黃百韜都比胡璉更有資格稱為華野的「苦主」。

相關焦點

  • 華野27萬大軍傾巢而出,全殲整編74師,為何無人願意救張靈甫
    這支部隊剛組建時名氣遠遠不如土木系的18軍,胡宗南的第一軍等國軍傳統王牌部隊。但是這支部隊卻憑藉卓越的戰功打出了自己的名聲,在淞滬會戰,蘭封戰役,南京保衛戰期間,這支部隊表現都很出色。 1939年,74軍戰績最為出色的51師師長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也是他將這支部隊帶上了巔峰。
  • 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本來有個很好的戰術,為何依然全軍覆沒
    在孟良崮戰役中,國軍整編74師,陷入華野的包圍圈。不僅全軍覆沒,連師長張靈甫本人也被擊斃。以至於老蔣聞訊後老淚縱橫道: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主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豈不令人哀痛!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粟裕分析了情況,認為敵軍顯然是以74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兩翼和後續兵團的掩護下,對我軍實施中央突破。其目的是要打擊在坦埠的華野指揮中樞,使我軍陷於混亂和包圍之中,便於其聚而殲之。 粟裕認為,敵軍的行動恰恰給我軍帶來了有利的戰機。
  • 血戰大王莊,這支五大主力不遜色於整編74師,華野一天打光三個營
    解放戰爭期間,國軍五大主力對解放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這五支部隊都是抗戰中歷練出來的,連日軍都懼怕三分。尤其是被譽為國軍頭號王牌的整編74師,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在孟良崮戰役中,這支部隊還是被解放軍殲滅了。當時還有一支不遜色於整編74師的五大主力,這支部隊就是國民革命軍18軍。
  • 解密:張靈甫其人……
    在這之後,他並沒有因為升了官就腐化墮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針對部隊裝備差的弱點,努力教導官兵練習武術,苦練近戰本領。和兢兢業業的戴安瀾以及帶領官兵苦練的竇來庚相比,有著優越條件卻不學無術,專心想著吃喝玩樂的張靈甫哪怕還有一點羞恥之心的話,恐怕得要給自己找個地縫鑽進去,因為張靈甫的品質和修養不僅不如前輩戴安瀾師長,甚至不如一個武林人士出身的保安旅旅長!
  • 大王莊血戰,中野華野四個團血拼國軍老虎團,附近的國軍被嚇投降
    雙方都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自己可以動用的最大兵力和資源,這場戰役直接平定了中原,此戰後,長江以北地區都掌握在了人民解放軍的手裡。淮海戰役是一場十分兇險的戰役,戰役開始後,由於兵力不足,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其中最危險的階段就是雙堆集戰役。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抗戰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軍的部隊實力以及裝備在相比抗戰之前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
  • 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上,國軍除了五大主力外,還有哪些王牌軍
    但是作為亞洲戰場上同盟國主力軍肯定是蔣介石的國軍,當時中華民國是同盟國四巨頭之一,蔣介石本人也是中國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作為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上的國軍,在八年抗戰時期也擁有一些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王牌部隊,想被大家熟知的國軍五大主力,都是抗戰時期的王牌勁旅。那麼,國軍除了五大主力以外,還擁有哪些王牌勁旅?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蔣介石要「確保中原」、「肅清中原」,毛澤東也要經略中原,他說:「中國歷史告訴我們,誰想統一中國,誰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誰手了。」毛澤東制訂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時,一再要求華野克服困難,大膽南下。1947年7月23日,毛澤東給劉鄧和陳粟譚的發報:「葉、陶兩縱出閩浙贛,創立閩浙贛根據地。
  • 萊蕪戰役,重建後的華野10縱,一躍成為野戰軍的阻擊戰王牌
    1947年2月爆發的萊蕪戰役,華野10縱成功的阻擊了博山、明水向萊蕪縣城李仙洲集團主力增援的兩個師,一躍成為野戰軍主力縱隊,並且是野戰軍中的阻擊戰王牌部隊。合併之前的華中野戰軍10縱,也就是之後的華野10縱的前身,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完全性質的野戰軍,雖然有10縱的部隊番號,但是卻與野戰軍縱隊編制和作戰性質大相逕庭,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遊擊縱隊。
  • 張靈甫所在的74軍有多厲害?日寇稱之為中國第一恐怖軍
    抗日戰爭中,國軍和共軍一樣積極抗戰拼死抵抗,作出巨大犧牲,成為抗戰的主力軍。據統計,14年抗戰中,國民黨軍隊中陸軍陣亡將士三百萬人以上,當中將級軍官已超過二百名,中下級軍官更大幅傷亡。張靈甫被盟軍觀察團稱為「中國最能打的將領」,絕不是靠耍嘴皮子吹出來的,而是在戰場上真槍實彈打出來的。在日常生活中,張靈甫沉默寡言、氣定神閒,可一旦上了戰場,就成了「拼命三郎」。淞滬會戰時,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他光著膀子從戰壕裡跳出來,抓起機槍就朝敵人衝去。在他的率領下,中國軍隊打退了日軍的七次衝鋒。張靈甫在74軍有個外號「張瘸子」。
  • 孟良崮戰役華野27萬大軍傾巢而出,激戰三天三夜全殲整編74師
    在這場戰役中,華野的處境一直都很艱難,為了全殲整編74師,華野幾乎傾巢而出,27萬大軍全部出動。解放戰爭開始之後,國民黨軍採取全面進攻的方式,但是在1947年國民黨軍節節敗退,不得不採取重點進攻的方式。在山東戰場上,國民黨軍徐州剿總集結45軍隊對山東地區的解放軍進行圍剿,華東野戰軍不斷後撤,但是以整編74師為首的國民黨軍部隊更加猖狂。
  • 槍殺第2任妻子的張靈甫,被第4任妻子追問細節,他如此回答……
    號稱國軍第一美男的張靈甫,在近幾年突然成了顏值偶像。張靈甫長了一張可以出道的臉,一米八的個頭,眉眼有那麼點混血兒的感覺。看他平時的照片像個文弱書生小白臉,穿上軍裝之後又不怒自威,在眾多國軍大將的照片之中,他是辨識度最高的一個。
  • 有三位國軍將領到臺灣最得勢,胡宗南給老部下敬禮,他卻不敢承受
    國共兩黨在臺灣失利後,國軍中的一大批高級將領被蔣介石剝奪兵權,沉寂了下來,但也有少數人與彭孟輯、高魁元、陳大慶等曾經在大陸得勢的領導,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黃埔畢業後,陳大慶在湯恩伯的麾下,曾任營長,團長,旅長,軍長,集團軍副總司令,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等職。
  • 國軍五大主力,每一個軍都擁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
    ——雨果 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分別是第74軍,第18軍,第5軍,新一軍,新六軍,這五個軍戰鬥強,同時在抗戰時期與日軍作戰過程中,也是立功最多的一個軍,所以被世人稱為國軍五大主力。擔任這五個軍的軍長都是黃埔學生,蔣介石的嫡系戰將,一般地方將領根本都沒有資格。
  • 張靈甫命喪孟良崮,蔣介石待他的嬌妻王玉齡不薄,為何逃離臺灣?
    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在張靈甫死後,蔣介石將他的他的嬌妻王玉齡及家人送到了臺灣,對他們不薄。那麼,王玉齡到臺灣後不久,她為什麼要逃離臺灣,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楚雲飛:74軍不如5萬頭豬,張靈甫早已戰死,何來74軍?
    《亮劍》一直被人們視為抗戰劇中的經典之作,其中李雲龍和楚雲飛一直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李雲龍說過的一些話甚至還成了網絡的流行語,比如義大利炮那段。楚雲飛也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5萬人的74軍,3天就被打垮,就算全都是豬,3天也抓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