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與道德:兩相分離還是不可分割
二戰期間,一位德國軍官的妻子為了脫離其丈夫,向納粹當局告發其夫在休假時曾發表詆毀希特勒和政府當局的言論。結果,根據1934年納粹政權的一項法令(該法令規定凡發表不利於第三帝國的言論都是非法的),其夫被判處死刑。
-
郴州網警依法查處一起網絡發布不良言論案件
2018年6月4日,郴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市公安局網技支隊、蘇仙公安分局網安大隊依法查處市內某高校學生鍾某海在網上發布不良言論,對其進行了法律法規宣傳,並訓誡教育。在整治行動中發現,百度用戶名為「陰冷毒蛇」、「李晴天的晴天」的網民長期在百度郴州吧、湖南吧、中華城市吧等多個貼吧惡意散布包括帶有民族歧視、地域性歧視和大量抹黑郴州形象的不實低俗言論,造成了極其惡劣影響。為此,郴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市公安局網技支隊、蘇仙公安分局網安大隊進行聯合執法,對該網民(郴州市某高校學生鍾某海)進行了詢問。
-
調查|外國法律如何懲處虐貓虐狗行為?
Part 1這類虐待動物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一旦出現便會引起大量的輿論關注。儘管網友疾呼讓這些虐待動物者們付出代價,但這些當事人除了受到輿論譴責之外沒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虐待動物這條灰色產業鏈依舊活躍。
-
推特永封川普帳號算不算侵犯言論自由?看看美國人是怎麼討論的
1.兩個重要的法律條文——憲法《第一修正案》和《通信禮儀法》在西方社會,很多人是非常看重法律條文和法律精神的,美國人也不例外。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川普推特帳號被封最常被引用的2個條文分別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和《通信禮儀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因為這兩條是美國所謂新聞自由或者法律自由的制度基礎。
-
福利院做監護人讓弱者有家可歸
2018年07月04日 06:47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邊 車 編輯:覃心 福利院做監護人讓弱者有家可歸邊 車據《南國今報》報導,6月
-
總統被「禁言」 美式「言論自由」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而更難堪的是,在一向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一國總統失去了在社交平臺自由發言的權利,不啻是對美式「言論自由」的莫大諷刺。有人說,美國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煽動暴力的言論,違反美國法律與平臺管理規則,相關平臺將其封號是依法辦事。這話沒錯,任何在社交媒體上煽動暴力的行為都應被禁止。
-
美網絡封殺川普引「言論自由」爭論,推特、臉書等網絡巨頭被批...
儘管這些封殺並不違反美國法律,但由於這些封殺在力度、範圍等方面充滿了典型的黨派政治色彩,因此引發爭議。《紐約時報》10日稱,Parler的命運現在已經成為關於言論自由以及網絡巨頭是否權力過大的全國性辯論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共和黨眾議員努尼斯稱,蘋果、谷歌、亞馬遜等針對Parler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反壟斷法,也違反了有關保護公民權利的法律。
-
深評|推特臉書封禁川普帳號侵犯言論自由嗎?
憲法第一修正案屬於被稱為權利法案的第一到第十修正案的一部分,原文是: 國會不得制定有關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一種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權利。
-
法國斬首教師的這堂言論自由課,會如何喚醒法國?
總統宣稱,這個激進的運動,正在對法蘭西 "言論自由、良心自由和褻瀆權利 "構成威脅。這塊土地保護信仰自由,還有不信仰的自由,哪怕是以不敬的態度對待任何神聖信仰,也都能得到法律的保護。1905年的一項法律確立了政教分離,將宗教排除在國家機構之外。 至於褻瀆神明的權利可追溯至1881年的法律。 這是嚴格的世俗主義。這是在與天主教會經歷了漫長而又殘酷的鬥爭之後贏得的。
-
微博粗口愈演愈烈 被罵方欲訴諸法律
本周,就在事態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時,沉默了一周的被罵方終於以「將要訴諸法律」作為回應。 事情的起因是王子龍曾在同一天內遭受女友移情別戀和公司辭退的雙重打擊。而引發事件的根源被其總結為「公司老闆野蠻管理,經常加班還禁用QQ,使其不能與異地女友交流導致了分手」。 長期的積怨終於爆發。
-
陳凱歌律所發聲明:投訴僅針對涉人身攻擊言論
陳凱歌律所發聲明:投訴僅針對涉人身攻擊言論 時間:2021.01.07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國際銳評」總統被「禁言」,美式「言論自由」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而更難堪的是,在一向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一國總統失去了在社交平臺自由發言的權利,不啻是對美式「言論自由」的莫大諷刺。有人說,美國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煽動暴力的言論,違反美國法律與平臺管理規則,相關平臺將其封號是依法辦事。這話沒錯,任何在社交媒體上煽動暴力的行為都應被禁止。
-
《洛杉磯時報》:對黑人的歧視與「功夫流感」言論有何聯繫?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最近,川普發表了新的種族歧視言論——將新冠肺炎稱為「功夫流感」(Kung flu)。白宮新聞秘書麥肯尼(Kayleigh McEnany)周一(22日)為總統的言論辯護。
-
普法:鍵盤≠武器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更不是絕對自由
今天,有律師細訴了關於網絡暴力可能觸犯的法律:網絡暴力是指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網絡暴力不同於現實生活中拳腳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為,它是藉助網絡的虛擬空間用語言文字對人進行傷害與誣衊。
-
上海銀行:上海衡源所散布的言論嚴重失實 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驕)針對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舉報上海銀行違規放貸一事,上海銀行1月11日發布聲明表示,徐某某及其實際控制的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嚴重拖欠巨額債務,散布嚴重失實言論。 聲明稱,該行已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後續該行將依法配合公安機關查證事實、還原真相。
-
律所聲明,主要舉報人身攻擊言論
然而面對舉報,陳凱歌方也是發布聲明,稱舉報是事務所主動代陳凱歌進行,未針對用戶對陳凱歌導演作品的評價內容,而是針對用戶發布的涉嫌對陳凱歌導演人身攻擊的言論。在聲明中說道,陳凱歌導演作為一名專業導演,接受觀眾對其作品的一切評價,尤其針對其作品的批評性言論,不論表達方式系委婉抑或尖銳,陳凱歌導演均持包容態度,但對於超出公眾人物容忍義務範疇之人身攻擊性言論,陳凱歌導演始終堅持「零容忍」之態度。所以這也拋出了問題的根源,不管是什麼樣的評論都要符合道德、法律標準。不然那就不是真批評了,而是變成了攻擊。
-
大家車言論的吉祥物,竟然是JJ?
評論:0大家車言論的吉祥物,竟然是JJ?1/ 15大家車言論的吉祥物,竟然是JJ?[車友頭條-車友號-大家車言論] 新版大家車言論APP自6月20號上線以來,圍繞著新版logo設計吊足了眾多網友們的好奇心,大家都在熱議這個像海星、海綿寶寶之類的小怪物,有著什麼樣的獨特來歷呢?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隆重介紹它登場,並正式發布大家車言論家族的全新形象標識。
-
你的表情包可能存在法律問題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堂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表情圖形存在對權利人的不適當「藝術」處理,體現為一種「醜化、歪曲」的效果,可能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如果沒有取得許可就利用了特定的名人肖像、影視劇片段,還可能侵犯影視劇的著作權。」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曉補充說。記者注意到,侵權現象並非完全獨立,有時一種表情包的製作和使用可能同時侵犯兩種或三種權利。
-
昆明男子發布侮辱英烈言論被拘,曾稱董存瑞炸碉堡是因被洗腦
近日,@雲南警方新浪微博接到網友舉報,一網名為「熊貓清清河邊草2018」的網民在微博上發表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是洗腦造成的」等侮辱英烈的言論經審訊,劉某某對其在網絡上發布侮辱英烈言論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劉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
-
川普被各大平臺封殺,與這條26個字的法律脫不了干係
原來,這一切的風波,都和美國一個叫做《 230免責條款 》的法律分不開。《 230 免責條款 》從 1996 年誕生起就開始悄悄重塑著網際網路世界。用差評君的話來說就是,你在我平臺上的言論你自己負責啊,出了事別找我,要找就找發表這個言論的用戶去。同時呢,這個條款不阻止平臺規範內容,也就是說,有了這個免責條款存在,網際網路公司不僅不用對用戶發表的言論擔責,同時還有控制用戶言論的權利。換句話說,人為幹預熱搜這事,在美國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