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貓兒狗兒,頂一口兒」,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
在農村,不少人家都會養一些動物。由於農村自然環境也好的緣故,所以生態系統相對完整,不少城裡人已經進不到的動物在農村就還能見得到。因此,可以說,農村人的日常生活與動物還是有很密切的聯繫的。平時通過觀察動物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或者是動物的某種習性也可以用來比喻人性,這便有了很多的俗語。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就是與動物有關的,「貓兒狗兒,頂一口兒」。這句俗語乍看上去好像還真看不出來它要表達的是什麼。我們先來說說「一口兒」其實是一個量詞,意思就是一家幾口人的那個口的意思。所以很明顯的,這句俗語中是把貓兒狗兒這些動物也當做了是家中的一口人。
在古時候飼養家畜可不像現在的人養寵物一樣,只養一些好看的可愛的,古時候的家畜是被人們用來頂替勞動力或者是有一定的經濟作用的。換句話說,只有有用的家畜才會被人養,就比如會下蛋的母雞,會耕地的牛,可以吃肉的豬,可以代替出行工具的馬,會磨磨的驢等等。而養貓養狗也是同樣的道理,必定是有一定的用處的。
狗,是一種忠誠的動物,一旦認定了主人,那麼就會一心一意的忠心護衛。過去的時候,狗主要是用來看家護院的。一旦家裡來了陌生人,那麼狗是最靈敏的,它會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一直叫個不停提醒主人。即便是有壞人襲擊主人,狗也會英勇衝上前保衛主人的安全。而如今,狗的作用就更多了。
就比如會有幫助盲人出行的導盲犬,幫助警察追捕和防暴的警犬等等。狗能幫人類做這麼多事情,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家庭成員一樣的存在。而貓也是同樣的道理。過去的農村衛生條件較差,所以老鼠橫行,因為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所以糧食和家具都容易遭受到老鼠的破壞,而這個時候,往往貓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不管是夠還是貓,都是憑藉這自己是真實本領在我們人類的身邊生存,發揮著它們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被人類當做了家庭成員一樣的存在。以上就是關於這句俗語的所有解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關於動物的俗語,想了解俗語文化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