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2020-11-30 海南日報
  ■ 馮巍

  最近,劉德華主演的《失孤》在內地各大影院上映,最吸引觀眾的是,這次劉天王不再扮帥了,而是演了一個農民。巨大的轉變,令一些媒體狂捧劉天王,什麼裡程碑之作啊,栩栩如生呀,幾乎儘是溢美之辭。筆者認為,這麼捧劉天王會讓他坐不住,也會讓內地演員坐不住,更會讓劉天王感到捧得越高會摔得越重。

  實事求是地說,劉天王演的這個農民不能說演得不好,然而這類角色在整個中國電影史上多了去了,大量內地演員演的農民角色,不說比劉德華演得有多好,但說他們演得各有千秋總沒錯吧?既然他們都演得各有千秋,那怎麼就能說劉天王演的這個農民成了裡程碑呢?難道就因為他是劉天王嗎?如果說劉天王演的這個農民是裡程碑,那麼其他那麼多演過中國農民形象的黑壓壓一大片演員,豈不都變成了「墓碑」?

  早期國產電影中的農民形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不說個個片子都是,起碼大多數都是,好的農民形象更是多如牛毛,比如70年前趙丹這位大師級表演藝術家所演的《武訓傳》中的行乞農民武訓,那形神兼備的人物形象塑造,光演技就可以把劉德華、趙薇們演的農民形象甩出十裡八裡遠。當代中國銀幕人物形象畫廊豐富多彩,工農商學兵皆有,農民形象也多,比如張國立在《一九四二》裡演的那個老農民,就演技而論,也超越了劉天王演的這個農民,怎麼能把劉德華演的這個農民捧到裡程碑的高度呢?

  只能這麼理解,劉天王演了一個農民,是他個人表演歷程中的新形象,但並沒有達到裡程碑那樣的高度。筆者承認,劉天王人的確長得帥,戲也演得不錯,但不要一遇到他有創新就說什麼裡程碑之類不靠譜的話,否則既暴露了你對國產電影的無知,也會讓天王承擔著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的危險,搞不好還成了「黑他」的證據啊。

相關焦點

  • 每日英語諺語: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諺語: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2013-01-28 16: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對目中無人的下屬,可用過度誇讚辦法捧紅他,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並且,誘導他的傲氣,使他越發獨立,越發自以為是,從而,逐步走入歧途,這也是職場上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的有效手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索數字健康「海南模式」
    同時全國首個「數字健康生態村」落地海南生態軟體園,23家企業當天籤約入駐。今年以來,海南生態軟體園已聚集了上百家數字健康企業——海南以數字健康產業為引擎,「健康中國」正翻開「海南篇章」。  大會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省衛健委主辦,海南生態軟體園等單位協辦。
  • 三星失寵讓人想起蘋果遭遇: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分析師拉蒙·拉馬斯(RamonLlamas)表示,「即使銷量低於大多媒體和批評人士的預期,三星的銷售數字仍將非常大。三星想不想讓這些數字變得更大?當然想。」  三星拒絕就其營收和股價置評,但該公司已推出新產品以求保持其銷售增長勢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龜鱉半天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的龜鱉類十分豐富。我國有現生龜鱉類動物36種,分屬6科18屬,海南島分布有18種,分屬6科14屬,佔全國龜鱉總數的50%,是我國龜鱉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3個省份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17世紀以來編撰的瓊崖郡志中,已普遍有記載。  而對鳥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調查,則始於19世紀下半葉,由幾位來到海南島的外國博物學家開創,此後綿延百餘年,直到今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昌)海釣精英邀請賽落幕
    本報訊 (記者衛小林)8月25日,2019海南親水運動季活動——海南(文昌)海釣精英邀請賽在文昌市鋪前鎮落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聽海南的聲音……
    它們從四下湧來,如清泉湧谷,似弦撥琴音,和諧地交融在一起,演奏出獨一無二的海南之聲。  浪潮拍岸,海風盈盈  瓊島綿延的海岸線蜿蜒出68個大小海灣,每一次濤卷浪翻都有著不一樣的節奏。  幾乎所有初次到訪海南的遊客,第一件事都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  「走,去遊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船型屋是這樣建成的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通訊員 潘達強  一場大雨過後,泥土浸潤著草木的清香,海南日報記者驅車穿梭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G224國道上,前去採訪黎族船型屋屋頂茅草編織匠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千百年來,海南農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大量的農諺,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運行規律,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黑山羊:肉香味美 「羊」名天下
    海南黑山羊是海南目前唯一的地方優良山羊品種,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一直供不應求。我省一直將黑山羊養殖作為海南畜牧業發展的重點之一予以扶持,近年來黑山羊出欄量穩步增長,黑山羊肉量供應能力不斷提升。東山羊就是在萬寧東山嶺放養的海南黑山羊。據傳,早在宋代東山羊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而今早已名聞四海。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萬寧東山嶺腳下的源生態東山羊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羊舍裡,上百隻毛色黑亮的東山羊圍繞著工人來回打轉。  「我們一般早上投餵料,下午野外放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報集團融媒體產品
    兩會微雜誌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將第一時間發布「兩會微雜誌」,以「全家福·代表委員參會瞬間」的形式,展示代表委員風採。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馬友魚都是一個珍貴的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蛆蛆」小蟲 變廢為寶
    6月25日,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示範基地技術總監王芳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據介紹,該基地旨在探索解決畜禽養殖面源汙染、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方式,以支持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蛆蛆」小蟲 ,如何將廢棄物資源轉化?怎樣讓畜禽糞便「變廢為寶」?它們的市場價值又在何方……針對這系列問題,海南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水畔精靈——海南水獺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水獺,這種曾經在海南島上廣泛分布的哺乳類動物,已經很久未能有人真正看到它們的身影了。而1963年中國科學院原中南分院調查隊發現海南水獺的地方,正是五指山腳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支援前線,群眾是銅牆鐵壁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圖片上,一位解放軍戰士穿著褶皺的舊軍裝,背著簡易的行軍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綠海龜:我們出生在西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操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美麗的西沙群島,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秀美的島礁除了海潮拍岸的聲音外,萬籟俱寂。  每年4月至11月,在這裡的南沙洲、北島、晉卿島、甘泉島、全富島等多個島礁,一撥撥雌海龜趁著夜色,現身沙灘產卵。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多姿多彩的海南溼地
    海南,是中國溼地類型最豐富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因為有了水,有了溼地,海南才格外美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熱線答詢
    海口市林業局回覆:  接報後海口市林業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繫該市民,並於當天中午趕到現場,發現是兩隻領角鴞幼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林業局工作人員已將這兩隻領角鴞帶回進行觀察,如果幼鳥身體狀況良好就進行野外放生,感謝市民對林業工作的支持。  餐廳銷售過期飲料  誰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