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母騾產下了小騾駒 專家稱或基因突變所致

2021-01-08 東方網

  本報訊(記者 紅珊 通訊員 海英宏昌)近日,承德圍場出了一件新鮮事兒,一戶村民家中的母騾子竟然產下了一匹小母駒,眾鄉鄰驚呼好不稀奇!

  10月23日晚7點左右,圍場新撥鄉大素汰村村民邱志強家飼養的一匹母騾子,順利產下了一頭母騾駒。小騾駒身高約1.2米,體長1.5米,體重40公斤左右,背毛呈灰色,頸部長有一個大大的「十」字形黑毛,樣子很是可愛。

  據邱志強介紹,這匹騾子是2歲大時買回來的,現在已經7歲,平時與其它騾子沒什麼兩樣,性情很溫順。但家人誰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懷孕的,產駒當天還在拉犁翻地。「那天晚上大概7點左右,這頭騾子開始出現反常,前蹄刨地,不吃草,不久竟然生下一頭小駒。」

  邱志強說,由於這頭母騾子自從下駒之後變得極為暴躁,來到他家的農牧專家無法靠近小騾駒,所以沒能測到騾駒的生理指標。「現在母騾奶水充足,從外觀上看騾駒發育正常,四肢強健,而且活潑愛動。

  聽說邱志強家的騾子下了個母駒,附近的村民們都覺得稀奇,紛紛來到他家看個究竟,就連一位80多歲的老人看後也連稱「從未聽說過這樣的怪事」。村民們說,當村農戶常年以種植玉米、土豆為主,春種、秋收都是用馬屬動物種地、拉莊稼。每到夏天,村民們都將這些大牲畜混在一個群裡放牧,群裡驢馬混雜,也許是這匹騾子產下小駒的主要原因。

  縣農牧局從事畜牧工作40多年的畜牧專家許文海對此也感到意外。許文海說,雖然他曾經聽說過騾子下駒的事,但生出的騾駒沒有能夠活下來的。這頭騾子能夠下出這麼健康的小騾駒,的確是件不可思議的事,目前從科學上難尋依據,也沒有什麼資料記載。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判斷,可能是基因發生突變造成的。

  據介紹,騾子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後代,既有雌雄之分,也有驢騾和馬騾之分。母騾有生育功能,子宮可以懷胚胎,只是懷孕非常困難,所以民間多認為騾子不能生育。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奇!圍場7歲母騾產下40公斤小母駒
    奇!圍場7歲母騾產下40公斤小母駒     和合承德網訊(記者黃永力 通訊員海英) 最近,圍場出現了一件新鮮事兒,母騾子產下一匹小母駒!    10月23日晚7點左右,圍場新撥鄉大素汰村6組的邱志強家飼養的一匹7歲母騾子,順利產下一頭小母駒。小駒背毛為灰色,頸部至臀和兩肩長有如「十」字的黑色長毛。小駒身高大約1.2米、體斜長1.5米、體重40公斤左右。小駒活潑健康,頭較小,臉較長,耳朵較大,四肢粗壯有力。
  • 蓬萊母騾產下一匹小馬駒 國內首例騾子做媽媽
    原標題:母騾產下一匹小馬駒 蓬萊畜牧業發展創新紀錄母騾產下一匹小馬駒——蓬萊市高效特色畜牧業發展再創新紀錄母騾產下一匹小馬駒膠東在線7月11日訊(通訊員 石萬華)接觸過大牲畜的人都知道,母騾絕大多數沒有生殖能力,因為騾的染色體不成對,生殖細胞無法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
  • 福建一母雞長4隻腳 專家稱或是基因突變所致[圖]
    圖片說明:福安一母雞長出4隻腳王建樹說,這隻雞多出來的兩隻腳比正常的腳小,且一直蜷縮著,所以並不影響這隻雞的正常活動。不久,雞長四隻腳的消息很快在村裡傳開,不少人還特地到王建樹的雞場來看新鮮。「別說別人覺得新鮮,我養雞這麼多年,也是頭一回遇見這事。」王建樹說。  據王建樹介紹,目前這隻「奇怪」的母雞已有四個多月大,雖然其對雞為何會多長出兩隻腳也覺得十分納悶,但王建樹打算繼續將它飼養下去。
  • 馬和驢交配生成騾,那麼騾和騾交配生成什麼呢?專家道出其中實情
    馬和驢交配生成騾,那麼騾和騾交配生成什麼呢?專家道出其中實情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生物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一切生物因為基因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物種類型,同種生物之間成年以後通過自然交配可生育出下一代,並逐代繁衍下去,如人和人,馬和馬交配,驢和驢交配都是正常的,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交配本能,但不同種生物之間的交配就比較複雜。
  • 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所致的毛色變異成— 白色的獅子
    很多人擔心這小白獅子長不大,活不久,以為白獅子是得了白化病的獅子,其實一些黃褐色獅子本身攜帶了特殊基因,在生育下一代時,有極小的概率出現基因突變,使得小獅子在出生後,或年幼時毛色偏黃,長大後變成渾身白毛;或部分是一生下來就是白色!
  • 池子裡撈上個白色海參 專家說是基因突變(圖)
    海參專家說,白色海參是海參體內基因突變所致。  11月30日中午,劉先生告訴記者,白色海參大小和其他海參一樣,網上說這種白色海參價值很高,他便將海參養在魚缸裡,白色海參一直很健康地活著。記者看到,這隻白色海參長約13釐米,通體乳白色,就連細小的足也沒有雜色。「我現在養著它,有人來買我就賣,也許能賣個好價錢。」劉先生說。
  • 英國一「黑臉」金毛外媒迅速走紅,或是基因突變所致
    據英國《鏡報》當地時間9月20日報導:英國一「黑臉」金毛在國外社交媒體速走紅,或是基因突變所致。據悉,這隻金毛狗狗名字叫做恩佐(Enzo),因為臉上有一個特殊的記號而在社交媒體上受到熱烈的喜愛。佐恩在出生的時候就因為基因變異而在左臉上帶有一塊黑色的印記
  • 家中母雞下出「鵪鶉蛋」「濃縮」的蛋是精華?
    鄭世憲家母雞下的雞蛋(右)與普通雞蛋相比南充新聞網訊 4月10日,家住順慶區玉屏路的72歲老人鄭世憲家的一隻雞生出一枚與鵪鶉蛋一般大的小雞蛋。 由於從沒見過這種小雞蛋,他十分驚奇,在有人告之他這種蛋俗稱「鬼蛋」後,他連忙致電本報,希望弄清楚這究竟是為什麼。
  • 白化基因突變 江蘇一年連續成功繁殖白狒狒(圖)
    《現代快報》供圖中國動物園協會理事、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田秀華表示,白狒狒屬於白化基因突變,是狒狒近親繁殖的一個變種。出現連產白狒狒現象可能是物種基因純合造成的。狒狒體內可能存在白色隱性基因,只是以前沒有發現。
  • 只要找到突變基因,遺傳性眼病也可能阻斷
    中信湘雅專家對現場200餘名眼盲學生進行了流行病學家系調查,其調查結果將為這些學生未來的疾病阻斷提供依據,小佩家族遺傳的眼病有望得到阻斷。 外婆的眼疾,遺傳給了兩代人 小佩現在在湖南省特教中專學校學習中醫康復,即將成為一名按摩師。出生湖南郴州的她,爸爸已經去世,媽媽改嫁,只有哥哥相依為命。
  • 基因突變讓她感覺不到痛 被疼痛折磨的人們有救了?
    因此,她成為了倫敦大學學院疼痛專家們的研究對象。就在確診後的第二天,在兩片撲熱息痛的「麻醉」下,卡梅隆接受了髖關節替換的手術,而當她住院時,醫生還注意到她的拇指也因為骨關節炎而變形,他們立即為她安排了雙手手術。一名外科醫生稱,這種手術「非常痛苦」,但卡梅隆在手術之後仍然幾乎沒有感到疼痛。
  • 基因突變除了白化病,還有「黑化症」!
    這個360度黑得毫無死角的烏雞品種叫「西馬尼烏雞」(Ayam Cemani),產自印尼爪哇島的西馬尼村。除了它的血液是正常的暗紅色,它可以說是黑得很表裡如一了。神奇的是,它們下的蛋卻並不是黑色的,而是普通的雞蛋顏色。然而,從普通米黃色蛋殼裡破殼而出的,卻是通身烏黑的小烏雞。西馬尼烏雞「黑化」的原因,要追溯到幾百年前它們的祖先身上了。
  • 四川發現首例褪色小熊貓,專家:基因突變引起的白化現象
    專家表示,這是一隻白化野生小熊貓,由於基因突變引起的,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第一次發現。
  • 貓狗結合產下「混血兒」 巴西奇聞引發專家質疑
    貓狗結合誕寶寶  巴西奇聞引發專家質疑  據英國媒體11月17日報導,動物學家也許會被這個故事驚得目瞪口呆:一隻名叫「咪咪」的巴西貓最近據稱生下了3隻「小狗」。據這隻貓的主人說,「咪咪」3個月前和鄰居家的一隻狗交配後,生下了6隻後代,其中3隻像小貓,還有3隻卻像小狗。動物學家們稱,從科學角度看,貓不太可能和狗進行交配並生下混血後代,這些「狗崽子」可能都是這隻貓收養來的。
  • 蜜蜂翅膀殘缺是基因突變嗎?
    蜂王產下卵很容易,但是能長成健壯幼蜂就不容易了。在蟲蛹期容易發生病蟲害,好不容易盼到幼蜂出房了,可能會翅膀殘缺不能飛行。而且爬出蜂巢的蜂會越來越多,老工蜂大量累死,撫育出無用的殘疾蜂,是不是很心疼?在此,我認真的提醒大家,如果發現巢門口蜜蜂翅膀殘缺不會是基因突變,那是蜂群有病蟲害發生了要警惕的有翅膀殘缺的幼蜂爬行,千萬不能忽視,這是蜂群已經處在危機的邊緣,有可能有病蟲害發生了。造成幼蜂翅膀殘缺,絕不是基因問題,基本都是病蟲害造成的,而且有幾種原因,今天我就一一說明。
  • 江西人工培育出陰陽蝶 開闢蝴蝶基因突變研究新路
    江西人工培育出陰陽蝶 開闢蝴蝶基因突變研究新路
  • 自然界中基因變異的概率極小,可怕的是人類掌握了定點突變的技術
    前言當大家看到本文筆者的認證時,會發現是一名旅遊領域的創作者,可能在你的慣性思維認知裡,旅遊的人無非就是拿著相機滿世界的自拍,怎麼會了解基因呢?千萬不要這樣想,旅行只是個人的興趣,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做旅遊領域的內容,但這些人的背後有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或學者,所以,請耐心讀完,相信我,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