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FMEA,相信各位做質量的小夥伴都不陌生,可謂是又愛又恨。想起那些年被FMEA折磨過的我們……
「FMEA只是paperwork,除了對應體系審核以外,看不到對質量提升有什麼作用……」
「FMEA做了幾百份,但還是同樣的錯誤不斷重複,到底FMEA應該怎麼做才能落地?」
「我們也想做好FMEA,但總是成為工程師的孤軍奮戰,如何形成公司內的FMEA文化?」
FMEA全稱是Failure Model&Effect Analysis,即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作為一種能夠最大程度的識別並幫助減少潛在的隱患的一種技術手段,失效模式與後果分析FMEA已經被列為IATF 16949的5大工具之一(其餘四大工具為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測量分析系統MSA、統計過程控制SPC、生產件批准程序PPAP)。說得通俗一點,FMEA是評估可靠度的一種方法,用來對產品、過程、體系誤差的糾正預防。
今天小編用「上班遲到」這個生活案例,來幫大家搞懂FMEA這個撩人的「小妖精」!
首先,定義成功導入FMEA的鑑定標準是什麼?
1、FMEA是否幫我們有效進行失效預防?
舉個慄子,小明上班時間是早上9:00,然而小明實際上班打卡時間是9:05。上班遲到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我們給這樣的結果就取名為失效。
為了第二天不遲到,小明將鬧鐘時間提前了5分鐘。為了防止不願看到的結果所做的事情就是失效預防啦~
2、FMEA是否幫我們實現知識、技術積累沉澱?
小明第一天遲到後,分析了遲到原因:起床洗漱收拾要30分鐘,從家步行到地鐵站要15分鐘,地鐵10分鐘,從地鐵站到公司要5分鐘,如果想要準時到公司就要8:00起床,考慮到小明的起床困難戶屬性,鬧鐘時間需要定在7:50左右。
這個過程中,小明分析了早上各項任務的時間,也了解了自己鬧鐘時間和實際起床時間的gap。這就是有效的知識和經驗沉澱,下次小明需要提前到公司或制定自己到其他地點的時間,這就是有效參考啦。
3、明確標準後,如何實現FMEA應用?
試想下,小明遲到5分鐘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是被老闆批評還是扣50塊呢?
我們對這個後果進行1-10的評分,這就是我們在FMEA中用到的嚴重度(S)。我們可以假設被老闆批評會讓小明很沮喪影響當天上班狀態,嚴重度定義為5;直接扣錢可能不僅影響情緒還造成了經濟損失,嚴重度可以定義為7。
等等,小明遲到造成的後果和影響是一定會發生的嗎?發生的概率如何呢?假設小明公司嚴格實行打卡制度,公司會按打卡時間自動扣錢,但是老闆不一定每天都會在辦公室出現。
我們將影響發生的概率進行定義並進行同樣的1-10的評分,就有了我們在FMEA中用到的發生度(O)。打卡是每天必須要做的,除非打卡機故障,因此我們可以將被扣錢的發生度定義為9;而被老闆罵的發生度定義為3。
小明因為上班遲到而被扣錢,這件事情小明自己知不知道呢?假設小明公司打卡機不顯示打卡時間,小明要知道自己是否遲到就需要看自己的手錶或者手機時間,要知道是不是因為遲到被扣錢要到月底或者下個月發工資才知道。
所以,根據失效後果發現的難易程度,就有了FMEA中的探測度(D),我們把小明發現遲到和發現被扣錢的探測度用1-10來評分,那麼,小明發現遲到的探測度就是2,發現被扣錢的探測度就可以定義為6. 探測度還有更深入的功能,就是探測失效模式的原因。
小明發現自己遲到了,能發現或探測遲到的原因嗎?如洗臉漱口耽誤時間了?步行慢了?地鐵誤點了?……探測失效模式容易,探測原因較難,但如能直接探測原因,更有利於改進。
我們再將上面提到的S/O/D相乘,就有了被稱為風險係數的RPN,就能全面對某失效(小明上班遲到)進行評估和預防!
在工業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我們都可以通過FMEA逐一進行風險評估和預防。
更多FMEA乾貨,歡迎關注SGS管理學院FMEA系列課程哦!
FMEA相關課程推薦
課程亮點:
專業保障 基於SGS IATF16949審核和FMEA研討會大數據分析,時時跟進FMEA新版變化點並解讀探討,集結SGS技術團隊智慧打造和評審。實戰演練 通過課堂模擬練習、點評分析展開學習,讓學員在實際的練習中更直觀迅速掌握FMEA。產生效益 實際工作案例分享、互動討論,啟發並指導小組實際運用工具、方法完成培訓課題,培訓結束產生收益。標準培訓課程收益:
了解FMEA軟體實現風險管理的思維結合新版FMEA手冊展示軟體實現效果了解為什麼要使用FMEA軟體來管理企業中FMEA項目通過FMEA知識學習和軟體實操,精擅FMEA七步法實戰培訓課程收益(在標準課程收益上增加):
通過FMEA軟體,了解如何完善FMEA資料庫掌握DFMEA、PFMEA的編制方法及相互關聯提高內審員對核心工具FMEA的審核技能,更好的理解第二、三方審核中對FMEA審核的關注點用FMEA軟體解決產品設計和過程設計中的實際問題,預防不良/避免後期更改/降低公司成本/加快新品開發進度/提升公司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