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264畝水塘養蝦,一分沒賺反賠90多萬,男子:這是人禍!

2020-11-30 幫女郎在行動

這些年的小龍蝦,是小龍蝦過河——橫行江湖。在武漢黃陂的長軒嶺鎮,有五對夫妻,一拍即合,一起出資一起出力,去年承包了一片264畝的水塘養殖小龍蝦。保守估計,按一畝產蝦400斤計算,今年的產量是10萬多斤。現在他們的打上來的蝦是零,因為遇上了「藍苔精靈」。

去年,趙先生和同村的幾戶村民,一起在武漢市黃陂 區長軒嶺鎮承包了一片水塘,用於小龍蝦的養殖。為了小龍蝦的飼料能更充分營養,今年年初,經養蝦業務群裡的同行介紹,趙先生等多位龍蝦養殖戶在孝感市孝南區的一家農業水產超市購買了一種名為「藍苔精靈」的水質改善劑。

趙先生說,小龍蝦的食物是水中的水草,這種水質改善劑主要是用於去除水草上附著的青苔。但用了之後,卻發現了異常,「關鍵是買了殺青苔的藥,她說那個只殺青苔,不傷草不傷蝦,結果我們買回來之後就不行。」

趙先生說,當用了這種「藍苔精靈」之後沒多久,塘裡的小龍蝦就都莫名其妙地死亡了。原因是這種水質改善劑不只是殺死了塘裡的水藻青苔,更是連小龍蝦賴以生存的水草一併殺死了。

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鎮居民 趙旭明:「因為那種藥有一種殘留作用,它殘留到泥巴裡,所以我們現在這個田只有荒了,一年都荒了。」

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鎮居民 邱文錚:「我的有十幾畝,損失差不多有十幾二十萬。」

根據趙先生的粗略估計,他們的這264畝水塘損失約為90萬元。事情發生後,趙先生一行到孝感市孝南區農業農村局對這種水質改善劑做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均為除草劑成分,並不能如其保證的那樣只除藻不傷草。同為受害者的易先生說,事情發生後,經銷商也應該為他們的損失負責。

那麼,這種水質改善劑究竟是不是像村民們說的那樣為不合法產品呢?幫女郎在這瓶水質改善劑的包裝上只看到了生產日期、廠家及使用說明,卻沒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和生產許可證號的標誌。當幫女郎來到位於孝感市孝南區楊店鎮的水產超市時,卻發現大門緊閉。隨後,幫女郎打通了店主的電話。

孝感市孝南區楊店鎮水產超市店主 李秀榮:「我是指導養殖戶教他怎麼用,先前我已經給了他補救措施(您給了一些什麼樣的補救措施)補救措施就是給他們一些藥中和水質,還補了一些水草,那都是我花的錢,現在我在跟農業部們想辦法,總有個說法的。」

相關焦點

  • 養蝦300多畝,一年能賺100多萬!
    溧陽社渚:跨越邊界養蝦致富  「現在大家都知道養殖青蝦掙錢,很多以前在外打工的人也都回來了。」社渚鎮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益林,既是當地青蝦養殖有名的專家,也是當地政府推廣青蝦產業的「先鋒」。  張益林介紹,社渚鎮的青蝦養殖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初,自2010年大規模推廣,至2016年,被中國漁業協會評為「中國青蝦第一鎮」。目前社渚鎮有青蝦養殖戶1400多戶,2019年,他們以6.5萬畝的養殖面積,創造了6.1億元左右的產值,畝均純利更是達到了3000元以上,小小青蝦成了農民手中的「致富蝦」。
  • 湖北仙桃人周京懷:淡水養蝦新模式 畝賺7000元
    湖北仙桃人周京懷:淡水養蝦新模式 畝賺7000元2014-11-13 08: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村新報        瀏覽量: 1556 次 我要評論   周京懷是仙桃人,曾移居廣西北海多年,後來發現養殖南美白對蝦利潤可觀,於是3年前回到老家承包魚塘養蝦,是最早在仙桃養蝦的農民之一
  • 承包10畝地來散養土雞,這個項目怎麼樣,能賺多少錢?
    承包10畝地,散養土雞這個項目怎麼樣?土雞不同於肉雞,由於土雞價格昂貴的原因,因此受重於小眾市場。但是如果市場上土雞量達到飽和,其價格就會下滑的,如果市場的土雞供應不足,則它們的價格就會上升,而這一點是養殖土雞或準備養土雞的人要注意的。
  • 大學教師辭職回家養蝦,小龍蝦致富有何經驗秘籍?
    潛江市有個叫蔣維的男子,他養的小龍蝦賣價要比別人高出一截,別人的小龍蝦平均畝產值在5千元左右,而蔣維的小龍蝦平均畝產值能達到7千元!2019年,蔣維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了2000多萬元! 2016年9月,辭掉工作的蔣維回到潛江市,投資80萬元流轉200畝土地打算養小龍蝦。
  • 廣東江門大鰲農民養蝦賺到"第一桶金" 紛紛蓋起"蝦樓"
    即使蝦棚將蝦塘整個覆蓋,蝦農仍可在水面上撐船走動。  作為新會區唯一的孤島鎮,大鰲鎮是有名的「魚米之鄉」,鎮內水網縱橫,水產養殖業十分發達。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不少大鰲人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經過多年的發展,該鎮南美白對蝦養殖規模達到2.3萬畝左右,其面積佔全鎮水產養殖畝數的八成多。
  • 600元一畝承包田,種植小麥和玉米一年可以賺多少?
    農民種地不掙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地畝少、分散,在家耕種幾畝地的收入,是養不了家的。很多人還是願意把地承包轉讓出去,拿到一定租金,安心出門務工。600元一畝承包田,種植小麥和玉米一年可以賺多少?首先根據題目的意思這些地是有灌溉條件的,現在農村承包轉讓耕地的,一般是有拖拉機或小麥收割機等農機的,承包地面積一大,也利於農業機械的耕作和種植。
  • 青鳥歸林慰初心 養蝦走上致富路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陳燕飛 文/圖)義安區東聯鎮合興村的90後小夥查振文,是銅陵振文家庭農場的負責人,通過發展水產業走上致富路。談起創業初衷,這位有些靦腆的90後坦言,自己從小愛好釣魚摸蝦,因為喜歡農村自由的生活,因此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在品嘗到養殖龍蝦的甜頭後,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為奮鬥的事業。
  • 養蝦成功人士2.7畝蝦塘賺69萬元!畝產超1.2萬斤
    在一次回鄉與早期從事養蝦的村民交流後,得知當時養蝦很賺錢,16-17條/斤規格的白蝦賣20多元/斤,成本也才11-12元/斤,只要養到30天規格的蝦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2008年,23歲的他辭掉印刷廠的工作回到南境村,承包了8畝共3口塘嘗試養殖,那時全村蝦塘也才只有30口左右。
  • 小夥精養蝦塘50畝賺20萬元!錯峰上市、混養模式提高收益
    今年咱們省因為小龍蝦集中上市的影響,導致很多養殖戶基本上都沒有賺到錢。但在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陳大哥今年可不得了,他養的蝦子掙了不少錢。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 養殖戶 陳雲洲:賺到錢了,也賺到錢了,為什麼能賺到錢呢?我把產量搞上來了,哪怕是價格便宜。
  • 廣西欽州市土塘養蝦3月賺35萬元
    3個月時間,賺了35萬元。蝦農駱能就用一個季度掙了別人一年才有的收入,這樣的養殖成績破了當地養蝦史上的紀錄。駱能就是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尖山鎮穀倉村委二村村民,以前靠出海捕魚為生,1998年上岸幫人看塘打工,一幹就是10年。
  • 這樣養魚養蝦,一畝純利賺8萬/年,央視也忍不住怒贊!
    3.投餵不精準:在廣闊的水域投餵魚群時,通常很難均勻的將飼料撒開,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勞動強度大,成本很高。 4.缺氧死魚:當魚群密度高時,容易出現大塘的溶氧缺乏,導致突然間的大規模死亡。
  • 1個40方帆布池養蝦賺1.5萬,90天豪賺15萬!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一個40方的池子賺1.5萬,比人家一畝的池塘賺得還多。」  據海南中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郭可毅介紹,去年,他們江蘇省鹽城市的忠實客戶張海濱利用帆布池進行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10個40方的帆布池,創造了15萬純利潤的驕人成績,一時間廣受關注,吸引了很多人參觀學習。
  • 揭陽有農戶承包池塘養蝦無法抽水,這讓他愁壞了
    日前,空港經濟區錢後社區居民楊欽炎反映,社區內的乾渠被水浮蓮佔據,導致自己承包的蝦塘遲遲不能抽水、換水,這讓他愁壞了。到底情況怎樣?根據楊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現場看到,楊先生所稱的乾渠確實已經被水浮蓮覆蓋了,遠遠看去就像一塊「草坪」。
  • 外塘純淡水養對蝦畝賺4萬多塊?曾經的混子蝦農,是如何完美蛻變的?
    外塘純淡水養對蝦畝賺4萬多塊?曾經的混子蝦農,是如何完美蛻變的?2021-01-08 09: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60 次 我要評論 12年前,遼寧盤錦的劉霞老闆開始進入對蝦養殖行業,從剛開始一兩畝塘試著養,到現在幾個塘加起來36畝全部用來養蝦。
  • 「45畝賣100多萬元」,「還是養它賺錢」…「浙江養蝦大軍」,笑了!
    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養蝦重地到底經歷了什麼 防城港是廣西的養蝦重地,集中在江山、江平、光坡等地,其中江平鎮是防城港的養蝦重鎮,約有4萬畝蝦塘,以浙江籍養殖戶為主,高峰時佔比達到8成,被稱為「浙江養蝦大軍」。
  • 男子承包荒山30多年,養狗做伴兒必吻陌生人,一棵核桃樹賣5000元
    這是位於洛陽市洛寧小界鄉的一座山上建設的幾間房子,房子比我們家住的房簡單,沒有複雜的裝修,能燒火做飯,睡覺。房子的主人養有兩隻狗,一隻大的牧羊犬和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狗,陌生人來到這裡,這隻牧羊犬必需要吻吻你身上的味道,這樣它才不會追著你。
  • 博士畢業後下鄉養蝦,用簡易的方法教會更多蝦農科學養蝦
    身為高材生的鐘國防生活並不想我們想像中的安逸,為了讓自己公司養殖的蝦苗又肥又壯,他必須每天頂著烈日,在池塘邊走上好幾個小時,測水、撒料、增氧……鍾國防畢業時,放棄了回老家當公務員的機會,走上探索技術服務的商業道路,自此,鍾國防的人生便和蝦相連。
  • 十畝魚塘養魚年賺二萬,但十畝魚塘養烏龜可以年賺50萬
    中華龜鄉村魚塘2015年雷明向村裡承包了十畝地養四大家魚,然而每年的收益並不大,除去人工費、塘租、水電費、飼料成本,魚損耗等,一年也就賺個二萬左右。之前雷明心大,一口氣向村裡承包了十五年的合同。現在這般收入,做夢都想放棄轉讓,但又不甘心。夫妻倆陰霾之心,如同飄在空中的風箏隨風遂流——定性不了方向。
  • 男子水塘發現「怪物」,長得像老鼠卻「雞手鴨腳」,男子竟養了起來
    男子養黃鱔沒幾年就遇上了奇怪的事情,一天上午男子像往常一樣在養殖黃鱔的水塘裡面巡查,還沒走幾步他就在水塘邊的草堆裡竄出一隻黑色的頭大嘴尖的生物,它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一眨眼功夫,這個「怪物」就潛入水中,朝水塘的另一岸遊去,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把這隻「怪物"抓住了男子經過多方打聽,這隻困擾他許久的河中水怪終於揭開了真面目。男子了解到這種像老鼠的」怪物「叫海狸鼠。海狸鼠又稱河狸鼠、狸獺、沼狸,原來被劃為硬毛鼠科,後來獨立出來成為海狸鼠科。海狸鼠的毛皮是一種名貴的衣料,常用作大衣、帽子、圍巾等的材料。 "Nutria"在西班牙語的本意其實是水獺的意思。
  • 1261萬畝水稻養蝦引爭議,要蝦還是要稻?
    01「稻蝦種養」有過熱趨勢我國的小龍蝦養殖總面積1680萬畝,其中稻田養蝦麵積1261萬畝,超過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四成。我這裡有一組數據:2015年,南縣稻蝦種養面積為8萬畝,2019年達55萬畝。種養戶畝平收入達6000元,效益3000元左右,較常規種植水稻每畝增收2000多元。沒有「稻蝦種養」前,南縣本地大米每斤價格在2.1元到2.6元,現在達到每斤8元。全縣相關從業人員達12.8萬人,共有約1.5萬名貧困人口通過養蝦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