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16日訊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記者從金華各大醫院了解到,近幾年來,金華患口腔疾病的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常見牙病如牙結石、牙痛、牙齦出血、牙周炎、牙齒鬆動、爛牙、口腔癌等等,這些大多與不良的衛生和生活習慣有關。
牙科醫生說,雖然大家每天都要刷牙,但真正會刷牙的人並不多。事實是,不少牙科疾病,都是由刷牙方法不正確引起的。
案例一
20歲的小夥,一口牙看上去有50歲
小朱在金華一所大學讀書,今年20歲。前段時間,他跟同學打籃球時,不小心摔到地上,半顆門牙磕沒了。
昨天,他來到金華市口腔醫院就診,想把斷牙補上。
小朱剛張開嘴,接診的牙科醫生卜姍姍就吃了一驚。小夥子的一口牙上,長滿了牙結石。
卜姍姍不由感嘆說,「20歲的小夥子,一口牙看上去足足有50歲了。」
小朱摸摸自己的腦袋,有些害怕地問,「那我要怎麼辦?」
原來,小朱小時候,喜歡吃糖,小學二三年級時,便長了滿口蛀牙,「牙齒黑黑的,難看死了,很多硬的東西都不敢咬,幸虧後來乳牙換了新牙。」
不過,對於新長出的牙齒,他並沒有好好保護,直到快小學畢業,他才學會了刷牙。
雖然每天都會刷兩次牙,可是,每次都很潦草,沒刷幾下就「收工」了。
醫生叮囑他,回去後一定要好好刷牙,要不然照這樣下去,他的牙齒會越來越松,甚至爛掉。
案例二
牙齦腫了四五個月,一查竟是口腔癌
昨天,62歲的姜阿姨在廣福醫院做放療。
她的左下嘴唇到左下頜骨,有一道長長的疤痕,這是手術的切口。雖然手術後,她有幾顆牙齒沒了,左邊的牙也不能咬東西,但對姜阿姨來說,能撿回一條命,已經是再幸運不過的事。
姜阿姨是金東區仙橋鎮人,身體一直不錯。
從去年12月開始,她的左側牙齦腫了起來,還有點麻麻的感覺。連平時愛吃的花生等東西,都咬不動了,「只能吃點軟的東西,或者喝點湯,要不然痛死了。」
姜阿姨覺得是上火的緣故,就自己買了消炎藥來吃,「吃了三四個月,胃都吃得難受死了,腫卻一點沒消下去。」
到後來,連吃飯都成問題了,到醫院一檢查:口腔癌。
廣福醫院頭頸外科主任侯昌華說,姜阿姨左邊下門牙有三四顆的牙齦已經癌變了,需要手術切除。
手術難度很大,不過很成功。
「我每天就早上刷一次牙,三兩下就好了,幾十年來一直這樣。」姜阿姨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以前自己還裝過假牙,質量不太好。
侯醫生說,這些是姜阿姨患上口腔癌的重要原因。
專家提醒
刷牙方法和飲食習慣同樣重要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愛護口腔和牙齒呢?
侯昌華說,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每天要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牙刷要選毛質柔軟的,太硬的會造成牙齦出血。刷牙時要用溫水,順著牙縫刷,水平和垂直的方向結合起來刷,每次3到5分鐘。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以前,我每年大約要接診10個口腔癌病人,可最近兩三年,每年增加到了二三十個。」侯昌華說,口腔癌的發生與吸菸、飲酒、咀嚼檳榔、口腔衛生不良、異物刺激、免疫力低、遺傳、病毒感染、營養不良、飲食習慣以及局部刺激都有關係,「其中,吸菸和嗜酒的相對危險性最大,對牙齦、口腔黏膜都會造成直接損害。」
侯昌華提醒,大家可以多吃蘿蔔、綠色蔬菜、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A和B,這樣有利於預防各種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