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領域,一般有兩條軌道的參考標準:CSSCI期刊和SSCI期刊。
CSSCI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擬定的一個中文社會科學期刊目錄,在上個世紀到本世紀初,國內經濟學領域的學術評價幾乎都以此為標準。但其中好一些的學校會在這個期刊中有所取捨,比如經濟學領域內有70多個雜誌,而前幾名的雜誌會在職稱選拔中佔更大的權重,因校而異。CSSCI水平參差不齊,許多雜誌沒有雙匿名審稿制度,但最近幾年有些進步,一些雜誌可以發表一些半原創論文,而不是純粹用中國數據套國外模型了。
SSCI是由Thomson選定的一個社會科學期刊目錄,也是世界通行的社會科學發表目錄。在2005年以後,隨著海歸們逐漸回國,SSCI迅速成為比較優秀大學中與CSSCI平行的一把標尺。
由於國內經濟學研究長期處於自娛自樂的狀態,在SSCI甫一進入國內經濟學人的視野時,他們立刻發現這些文章在各個方面都遠遠超出了CSSCI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一些頂尖學校中,CSSCI甚至已經完全被拋棄。比如北京大學在選拔終生教授時有一個打分系統,15分可以晉升,其中最好的五大期刊(AER, QJE, Econometrica, JPE, RES)將有10分的加分,所有SSCI都有至少1分的分數,而CSSCI中除了最好的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有1分之外,其他雜誌全都不算分數。
當然,SSCI也有不少爛雜誌,其中一些甚至比CSSCI中的較優秀者還要更爛,所以一些學校採用引用率、雜誌聲譽、同行評價等綜合標準定出了一個雜誌列表,比如上海財經大學的列表,已經成為了不少學校的參考標準在發表時,我們一般僅僅關注期刊是不是屬於某個index,但將期刊選入或者排除出一個index,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也就是lz所問的「如何評價國內各類學術期刊的權威性和採信度?」。一般來說,是不是雙匿名審稿以及影響因子是評價期刊的最重要標準,影響因子並不能完全代表權威性,採信度更是一個依賴於這本雜誌有多愛惜自己的羽毛的程度的指標,沒有什麼確定的標準。
如有發表期刊方面需要,可聯繫QQ:86705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