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慶氣溫逐漸回升,居民用電量也開始增長,一些愛貪便宜的人,又開始竊電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反竊電中心,有一位「電貓警長」胡文坐鎮,他厚厚的鏡片下有一副火眼金睛,當目光鎖定電腦屏幕上的一個個代碼時,「電耗子」就無處遁形……
「省電改造」電錶
一網打盡小區竊電
2018年7月,正是最炎熱的時候,電力公司在保障迎峰度夏正常的同時,胡文的雙眼、雙手也在電腦前高速運動著——九龍坡區某小區多個用戶電錶數據出現異常,很快他聯繫了屬地的電力公司,一同來到現場。
「你們搞錯了吧,我從來沒有偷過電!」「你看我們家這個裝修,像不像偷電的人?」面對電力工人,竊電用戶振振有詞。經過調查,電力工人向竊電用戶出示了竊電時間、竊電數據後,有用戶承認,是在小區微信群裡看見有人在宣傳「省電改造」電錶,便花費1500元請人改造了電錶,沒想到很快就被電力公司發現。最終,該小區一共7家「省電改造」的用戶均承認了竊電事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和《重慶市供用電條例》規定,他們將補交電費和三倍處罰。
就此,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相關人士也提醒市民,竊電行為導致的漏計少計電量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屬於違法行為。而竊電行為會造成用電安全風險,導致火災,對竊電者人身和財產造成傷害。
他從小喜歡電
為啥差點被打
先讓時間回到1999年7月的某一天,電視裡還播放著動畫片《黑貓警長》,但對「電貓警長」胡文來說,一次竊電未遂的經歷卻讓他一生難忘。
那一年,胡文10歲,因為母親從事電力行業,耳濡目染的他對電力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他同齡小男孩的玩具是刀槍棍棒,而他的玩具就是報廢的電力設備,最喜歡做的就是把這些電力設備拆開後,又組裝回去。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胡文從母親處得知有居民在竊電,簡單問了母親幾句,他便掌握了竊電的操作方式。正當他搭起板凳對著電錶躍躍欲試時,卻發現母親正黑著臉看著自己,經驗告訴他,這種行為要繼續下去,母親就要動手了。雖然兒時不懂事,但經過母親教育後,胡文模糊的知道了竊電是違法行為,那時的他,從未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走上反竊電之路……
7月23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反竊電中心見到了20年後的胡文,他身高1.71米,體重160多斤,小肚子將褶皺的白色襯衣頂得有些突出,800度近視,戴著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從外表看,如今的胡文是一位技術宅小胖子。
竊電技術越發新
不用絕招可不行
胡文說,雖然經歷了那次竊電的「傷痛」,但自己對電力等理科專業的興趣卻絲毫未減。
2009年高考時,胡文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安交大的電氣自動化專業,其中數學成績為148分。大一時,數學系成立了新的課題小組,有導師找到胡文,希望他換專業,被胡文拒絕。
「我覺得爬上電桿一覽眾山小,檢修電力設備保障萬家燈火,是電力工人特別有存在感的事情,當時理想就是成為一線電力工人!」胡文說,2013年,他畢業後進入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的客服中心督察部,這是一個後勤部門,同時要對各個基層單位工作進行督查。
「以竊電為例,我們去檢查時,如果發現了之前沒發現的竊電問題,我們會將問題記錄上報,責任人會受到相關處理。」胡文說,過程中,他也意識到一些問題:基層單位是接觸用戶的一線部門,客觀上來說,存在事務繁雜、人手吃緊,一些職工反竊電的技術能力儲備不足的問題。
這也喚醒了胡文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他渴望自己能身在一線,抓住一個個竊電行為。
從事過多年反竊電工作的電力客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竊電行為主要經歷了兩個時期,2001年之前,主要的模式就是讓電流不經過計量表,那種非常容易被發現,以個人用戶竊電為主。而在2010年之後,進入一戶一表的智能電錶時代,竊電手法越發隱蔽,一些不法分子甚至研究出遙控竊電技術,即電力工人來檢查時,停止竊電,電力工人走後,按下遙控又開始竊電。一些不清楚情況的市民,往往被所謂的「省電改造」迷惑,花費數千元請不法分子改造電錶竊電。
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拉網式排查竊電已經無法應對新形勢,國網重慶市公司在醞釀著反竊電的「大招」……
用大數據反竊電
他被質疑一年半
2016年,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成立了新型反竊電項目,同年6月,胡文加入該項目組,成為核心技術人員。
該項目組到底研發什麼「大招」呢?通俗來說,電力公司要運用大數據進行反竊電,研發出的系統,通過後臺就可以排查竊電情況,再將情況發放給各個供電公司、供電所對竊電行為進行查處。
要承擔這套系統的研發,核心人員必須具備數學、統計、電力、計算機、建模等眾多知識,承擔和各行業技術人員的溝通銜接工作,胡文擔此重任。「如果我們這套系統成功了,就算不在身在一線,但給予一線查處反竊電的幫助是巨大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準確率。」胡文說道。
對於高考數學148分的胡文來說,他學生時代做選擇題,正確率從來都是80%以上,錯誤對他而言,意味著無法忍受的挫敗。然而,在測試反竊電系統時,他的團隊這種挫敗感持續了一年半。
「你這個不管用!」「跟著白跑一天!」「為啥子查不準呢?」「不會要求我們都用這個吧?」胡文說,近似以上內容的話,其團隊在測試該系統時,聽過的次數已經用雙手、雙腳數不完,但大家都不甘心承認失敗。
「當時我們的工作狀態是測算出一個區域7到10個左右的可疑竊電目標,再到實地進行調查,但準確率不到20%。最慘的時候,跑了一天,10個目標全部錯了……」胡文說,在那段時間,他感覺自己的心理就像警察抓小偷,不能錯判一個用戶,也絕不能放過一個「電耗子」,總覺得下一個會是正確的……
時間來到了2018年初,胡文團隊的反竊電大數據算法經過了兩次系統大改,「就像打井,你打到井底了發現沒水,只有重新再來一次。」但第三種算法究竟準不準,大家心裡都沒底。
「去查竊電時,我們其實很怕跟基層單位一起吃飯,他們問你為什麼不準,你答不上來;一個『電耗子』都查不到,大家心裡都有氣,聊也是尬聊,悶頭吃飯更尷尬……」胡文說,當時他做好了再一次各種尷尬的被質疑思想時,其團隊來到了合川區,當天排查有7個可疑竊電,讓大家都意外的是,經查實,5家用戶存在竊電行為,準確率高達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如果用電臺區的線損正常,即表明不太可能存在竊電行為。新的反竊電大數據算法,可以在線損正常的臺區發現竊電的蛛絲馬跡。在查處的5家竊電用戶中,其中1家就是位於線損正常的臺區。單就一次成功的「抓獲電耗子」也許不足以說明問題。很快,胡文迎來了一次真正的檢驗,他們對抗的就是批量作案的竊電團隊,在2018年7月,將前文中提及的九龍坡一小區的竊電用戶全部查獲。
如今,隨著胡文團隊對於反竊電大數據算法的不斷完善,該算法的準確率逐漸接近80%,讓我市反竊電水平在全國電力系統位於前列。
胡文的妻子夏女士笑著說,胡文在小時候很喜歡看動畫片《黑貓警長》,誰沒想到10歲就當過「電耗子」的他,長大後竟變成了一名「電貓警長」。
事實上,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還有著眾多像胡文一樣的「電貓警長」,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的電網才越發堅強,老百姓的用電也才更有保障。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