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好!我是「電貓第七代」。對沒錯,我就是那只有幸在第二屆國網青創賽,獲得金獎的小「電貓」,一隻能抓能防「竊電鼠」的「電貓」。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來自河北邯鄲供電公司,出生於朱勁雷創新工作室。其實我是一隻組合「貓」,我包括有線貓、無線貓、智能防竊電錶箱三個部分。按照出場順序,我的工作過程是這樣子的:無線貓遠程對一個臺區用戶表進行批量篩查,精準定位竊電電錶;有線貓現場取證,讓「竊電鼠」無從抵賴;安裝防竊電錶箱,抗高頻、強磁幹擾,一旦遭到「竊電鼠」外力破壞,自動拍照上傳留取證據。
故事前情
「電貓第一二三四五六代」的故事
看我的名字就知道了,我真的是一隻有故事的貓。第七代電貓與iPhone7撞的只是名字而已,我有我自己第一二三四五六代的故事。
時間回到2002年,我的發明者朱勁雷應聘成為柳林供電所所長,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反竊電工作。當時,傳統的檢查表箱鎖(封)、檢定合格證等初步檢查方法已經落伍,而用電檢查人員使用的查竊電儀器操作繁瑣、複雜,效率很低。竊電分子卻十分囂張,「我改過的竊電錶,供電局的檢查人員根本就查不出來!」朱勁雷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查竊儀,人人會用,提高查竊效率!」
嗯!那個時候,我仿佛就感覺到自己被召喚、被需要。
萬事開頭難,一開始想要做出一個專門針對用電檢查人員使用的儀器,可難壞了朱勁雷。困難再難,難不倒有心人,而朱勁雷恰好就是這樣的人。為了我的到來,他搬出了自己從事營銷專業以來寫下的10餘本厚厚的工作筆記,帶領同事們結合日常積累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潛心研究,尋找答案。
2009年3月,根據瓦秒計算法,朱勁雷和同事製作出一個形如箱子的簡易查竊儀,也就是第一代的我。他們為了我取了一個形象又可愛的名字——「電貓」。於是,我懵懵懂懂地上崗了,並且暫時解決了當時的反竊電難題。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竊電鼠」花樣翻新,高科技竊電方式層出不窮,這再一次激起了朱勁雷團隊的創新熱情!
2009年9月,第二代的我升級成功,朱勁雷團隊再次破解了竊電「花招」。
2013年,第四代的我升級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次,我和我的發明者朱勁雷走進了人民大會堂,領到了全國第四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
2015年,大家就見到了第六代的我。
「電貓第七代」的故事
雖然,前六代的我像是威風凜凜的「電貓警長」,以「查竊」為主,讓「竊電鼠」無處遁形,成功破獲多起竊電案件。但在以往的反竊電「貓鼠大戰」中,前六代的我通常出現在案發之後,我一直處在追捕「竊電鼠」的狀態中,心好累啊……
我的發明團隊一定是四海八荒最懂我的!團隊成員郝波也在想,能不能給我get一項新技能?讓我的威力可以發揮在案發之前,不僅能「查竊」,還能「防竊」。
郝波的靈感打開了團隊反竊電的新思路。「查竊」是反竊電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更好的反竊電,他們決定將反竊電工作前移,「查防結合」將竊電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如何「防竊」,成為了他們創新的重中之重。
分析竊電案例、總結竊電規律、恢復竊電現場、製作反竊電模型……為了把我變得更加厲害,團隊成員全心投入到升級研製工作中,並最終推出了第七代的我。
自此,團隊成員將反竊電工作由原本「竊電—查竊」被動式轉向「查防一體化—竊電」的主動式,我與「竊電鼠」的故事也發生了扭轉性變化。一手「查竊」,一手「防竊」,我要讓「竊電鼠」不能偷、不敢偷、不想偷。
曬曬我的成績單:據統計,2016年,邯鄲供電公司使用「第七代電貓」查獲各類竊電5482戶,追補電量1041萬千瓦時,在國網河北電力排名第一,嚴厲打擊了竊電分子的囂張氣焰。
未完待續 期待「電貓」第N代
我的故事沒有結束哦,因為正如朱勁雷團隊所說的,創新是有生命力的,創新賦予小「電貓」不斷成長的力量。
2月28日,在邯鄲市招賢小區的低壓臺區,擬第八代的我(低壓臺區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進行試用演示。
這一次,我們工作人員不需要到反竊電現場,我將代替他們進行遠程反竊電工作。將我接入低壓分支,我就可以開始工作了:辨別電能表是否存在故障、是否存在接線錯誤,進而判斷是否存在「竊電鼠」。如果電能表有「貓膩」,我將自動列印、採集竊電信息。這就完成了一次反竊電工作,就這麼簡單。
將來,一定還會有「電貓」第N代,我一定更萌更好用,我自己還是蠻期待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