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斑鳩的命運 為何引起這麼多人關注

2021-01-15 浙江在線

2016-06-18 05:04

不知道市民有沒有印象,去年台州的秋天著實有點反常,到了11月,氣溫還是居高不下,玉環幹江的桃花反季節盛開。

去年深秋,一對斑鳩在椒江一居民家反季節孵化了小鳥,可惜小鳥被冷空氣凍死了。今年斑鳩夫妻又來了,孵出了兩隻小鳥。環境改善加上市民善待,在居民窗臺繁殖的小鳥越來越多。

桃花亂了季節,鳥兒也亂了季節,一對斑鳩居然在椒江一戶人家的窗臺上做窩,孵出了兩隻小鳥。遺憾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冷空氣將還沒長毛的小鳥給凍死了。

今年春天,這對斑鳩回到老地方,重新做窩,下了兩個蛋,成功孵化,目前毛茸茸的小鳥已經能夠站立。

隨著環境改善,在居民窗臺上繁殖的小鳥越來越多。除了椒江,臨海、路橋都有市民見證小鳥的出生。

小斑鳩反季節出生被凍死

這戶人家住在台州經濟開發區康平嘉苑4號樓,戶主姓周。周家人喜歡養花,陽臺、窗臺都是花花草草。

去年九月初,一對黑乎乎的鳥兒不時在他們家西面窗臺上轉悠,當時家裡人也沒在意。到9月底,在米蘭花下發現了幾根樹枝,家裡人也沒多想。國慶長假全家出去旅遊了,回來時,意外發現米蘭樹下,一個鳥窩已經搭好了。

周先生將鳥兒的照片發到網上,網友告訴他,這是斑鳩,因為脖子上有黑白點,有點像戴了項鍊,又叫『珠頸斑鳩』」。

大鳥夫妻當初晃來晃去,是在打探,之所以選中米蘭,因為它比較高大。為什麼選中西面窗臺,而不是花兒更多、陽光更溫暖的南面陽臺?周家分析,應該是西面窗臺安靜,不容易被打擾到。

10月14日前後,鳥兒下了兩隻蛋。鳥蛋是白色的,有點像菜場賣的鴿子蛋。下了蛋後,鳥媽媽就一心一意在那孵蛋,鳥爸爸不時給它送吃的。

一直到11月20日左右,在大鳥的肚子下面,看到了小鳥蠢蠢欲動的小嘴巴,周家人才知道鳥兒已經破殼而出了。

讓人痛惜的是,這兩隻反季節出生的小鳥,還沒長大,就被冷空氣活活給凍死了。

今年,斑鳩夫妻又來了

小鳥的去世,讓周家人很是傷心了一陣。

讓人欣喜的是,兩個多月前,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對斑鳩夫妻又來了。先是找那株熟悉的米蘭,只是花兒已經挪了位置,搬到了南面陽臺上了。這次,斑鳩夫妻選了一株基及樹。周先生說,基及樹養了兩年多,有差不多半米高,算是西面窗臺上最高大的花草了。

這對鳥夫妻花了20多天築了一個小巢,基本上以樹枝為主,鋪了少量茅草。像去年一樣,鳥媽媽生了兩個蛋。

周先生說,前10天,鳥媽媽專心致志地孵蛋,小鳥出來後,鳥媽媽會飛出去捉蟲子回來餵小鳥。隨著小鳥慢慢長大,鳥媽媽回來的時間越來越少。「一般早上很早過來喂,現在晚上鳥媽媽已經不睡巢裡了。」

小鳥給周家帶來了不少歡喜,周家的大寶上小學,是晚報小記者,每天寫觀察日記,二寶還沒滿周歲,抱他在窗邊看小鳥,會開心得手舞足蹈。

怕打擾到鳥兒,周家西邊窗臺的花兒停止了澆水。為了給鳥兒補充營養,周先生還弄來了不少好吃的,「綠豆、黃豆、大米,可惜它都不吃。」

雖然不吃周先生提供的食物,但周家的善意,鳥兒感受到了。周先生說,一開始,家裡人走近,鳥兒很害怕的樣子,後來靠在窗邊也不怕了。

目前小鳥已經有15釐米左右大,學會了站立,「那小樣,套用一個時髦的詞,呆萌呆萌的!」

在市民家窗臺出生的小鳥越來越多

「我老婆同事家也有大鳥生蛋,孵出了小鳥。」周先生告訴記者。

除了椒江,臨海、路橋都有市民反映,有小鳥在窗臺安家孵蛋。

這些被大鳥選中的一般都是安靜的北邊或者西邊窗臺,上面都有較大的盆栽。

臨海的金女士住崇和路一幢房子的8樓,北面窗臺上一株楓樹盆景下,一對斑鳩安了家,孵出了兩隻小斑鳩。

路橋網友「愛上草莓派」住在水天一色,小鳥在西邊窗臺上孵出了兩隻小鳥。

為什麼小區裡會有那麼多斑鳩?台州市林業局林政處牟華斌介紹,斑鳩是台州比較常見的野鳥,椒江的楓南小區、楓山社區等綠化好點的小區,經常能看到。

牟處長說,野生鳥類為避免受到傷害,一般不會選擇在距離人類很近的地方築巢,之所以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市民家,一方面是環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市民對鳥類越來越友善。

據台州晚報

1466197471000

相關焦點

  • 直播斑鳩孵蛋引萬名網友「圍觀」 南京「斑鳩媽媽」走紅
    2月26日,兩隻斑鳩飛過南京市民鄧女士家的窗外。開始,鄧女士並未在意。不過,未來幾天,讓鄧女士未想到的是,這兩隻斑鳩成功的在她家的窗臺上」安營紮寨「,還附帶了兩個尚未出世的新生命——斑鳩蛋。於是,宅在家中的鄧女士開始用手機視頻直播斑鳩孵蛋,創下了單條視頻近200萬的瀏覽量,近萬名網友在線觀看了孵蛋直播,在抖音上火了一把。鄧女士也被網友戲稱為「斑鳩媽媽」。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斑鳩圖文\閒雲  日前在玄武湖公園遊玩,在玄武門三岔路口,我看到路邊的景觀樹上,有兩隻斑鳩正在啄食樹上的野果。也許司空見慣之故吧,儘管樹下遊人如織,車水馬龍,但是那兩隻斑鳩卻全然不見,依然沉浸在「二鳥世界」裡。這是幾個意思?難道是過分投入、忘乎所以了?
  • 南京「斑鳩媽媽」直播孵蛋走紅
    隨著天氣轉暖,兩隻斑鳩飛到鄧女士家的窗臺上築巢孵蛋,這對「不速之客」的「宅家日常」被鄧女士用小視頻的形式分享到網絡上,圈粉無數。2月26日,兩隻斑鳩飛過窗外,她並沒有特別在意。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天裡,這兩隻斑鳩不僅在她家的窗臺上「安營紮寨」,還附帶了兩個尚未出世的新生命——斑鳩蛋。   鄧女士告訴記者,自從自家窗臺上有了斑鳩窩之後,感覺生活突然充實了起來,每天也多了件記掛的事。
  • 記兩隻烏龜的多舛命運
    桂林的龍舟劫也讓這兩隻烏龜的命運開始改寫,它們的龜生翻開了一頁新的篇章。這位劃手正是我老公的堂兄,正好我家公幫了他家一個大忙,他想感謝,正好這兩隻野生的烏龜從天上掉下來,落在他手裡。於是,它們成功入住了我們的老家,成為家居預備的滋補品。
  • 【人在旅途】斑鳩聲聲 文/李新義
    斑鳩,一種與人類共處於地球的留鳥,鴿子同屬,似鴿非鴿。緣於遺傳基因不同,在人世間的際遇和「鳥」生也就千差萬別。鴿子,儀表豔麗、雍容華貴,金圈銀舍,錦衣玉食。斑鳩,造化自然,外形普通,枝頭憩眠,草蟲果腹,雨露為飲。喜歡鴿子的人很多,喜歡斑鳩的人寥寥無幾,我是後者。
  • 斑鳩之死
    八月底,暑熱似欲退卻的時候,巢裡蹲進了只珠頸斑鳩。收拾幾下裝修,不在意地把舊蛋一扔,兩隻豔紅的腿一縮,趴在窩裡就不走了。每次晾衣服或開窗,總能與母斑鳩對視兩眼,久之相看兩不厭。這麼說其實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因為它常常留給我一個屁股。大風的天氣裡,它轉個身,不讓風抓住長長的尾羽,把它掀個倒栽蔥;下雨的天氣裡,它蓬起羽毛當雨衣。
  • 飛走了的斑鳩(散文)
    母親走後,小院沒人守候顯得寂靜,冷清了許多。春天,不經意間一瞥,發現窗臺上有幾根樹枝別在那裡,也沒怎麼在意。不幾日卻傳來「咕咕咕」的叫聲;經過仔細地觀察發現,原來是斑鳩在那裡做了窩,繁衍後代呢!隨著天氣變暖,兩隻花脖子斑鳩輪流蹲在窩裡,承擔著繁育兒女的責任。
  • 兩對斑鳩接連棲息窗臺孵蛋,愛鳥一家人兩個多月沒開窗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0日訊 新洲區邾城街居民陳女士家近日來了4位不速之客:兩對珠頸斑鳩接連在她家同一窗臺上築巢孵蛋。20日,陳女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為了不驚擾斑鳩孵化小鳥,她和家人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這扇窗戶。
  • 窗外搬來一對珠頸斑鳩
    與鴿子不同的是,這對鳥脖頸上布滿白色細小斑點,吳先生上網一查發現,這是對珠頸斑鳩。珠頸斑鳩是我國東部和南部最為常見的野生鴿形目鳥類,俗稱「野鴿子」。因為脖頸密布的白色斑點像散落的「珍珠」,因而得名。這對斑鳩不像其他鳥類,人一到窗口就飛走了,它們就住在松樹上。
  • 這對斑鳩三次到居民家做窩 花盆中半年孵出幾窩小鳥
    這對斑鳩為何三次到居民家做窩花盆中半年孵出幾窩小鳥珠頸斑鳩在居民家薄荷花盆中營巢繁殖後代市民何女士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陳奇雄)從今年三月份到七月份,一對成年斑鳩三次來到武漢一居民家陽臺上的同一個薄荷花盆中做窩孵蛋
  • 與斑鳩做「鄰居」的少年
    在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的學期結業典禮上,許敬凡同學繪聲繪色地發表了他的演講《我的斑鳩、我的夢想》。對他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在演講臺上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主張了,在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主辦的「我愛地球媽媽」2018年北京市小學生環保主題演講比賽決賽中,這位淡定的小男孩兒憑藉著這篇演講稿,在22名小學生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小學組的第一名。
  • 斑鳩情緣再續 市民悉心照料斑鳩一個月今年又來一對
    一對斑鳩在陽臺上築巢安家生蛋,孵化了兩隻小斑鳩。家住湖城城市之心的周慶,悉心照料了斑鳩一家一個月。  周慶將她照料斑鳩一家的故事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引來網友紛紛點讚。有人在她的朋友圈留言:「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善待,溫暖彼此,真好。」(2016年4月23日本報A04版曾作報導)  今年1月,周慶家的陽臺上又飛來了一對斑鳩,讓她喜出望外。
  • 家裡的寵物斑鳩
    去年年底,去娘家拜年,到了家,老爹就滴遛出一個籠子來,興高採烈的說,這倆斑鳩跑了大棚裡吃菜,讓我給抓住了,關在籠子裡邊了,沒捨得吃,留著給孩子們耍的,孩子們一見到,高興的都快跳起來了仨孩子在哪裡圍著看,拿糧食餵它們,那倆斑鳩那見過這陣式,嚇得在籠子裡撲通撲通的亂撲通。是在是受不了驚嚇,就把孩子們打發出去玩了。
  • 這位網友太幸運 免費給珠頸斑鳩當起"月嫂"-斑鳩,小季,築巢,雌鳥...
    原標題:這位網友太幸運:免費給珠頸斑鳩當「月嫂」,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家裡窗臺成了鳥媽媽的「月子會所」,給它當一個多月的免費「月嫂」,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去年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家住嘉定的網友「月小季」就收穫了一段獨特的「養鳥」經歷。時值上海第37屆「愛鳥周」之際,月小季將這段珍藏的回憶娓娓道來。
  • 窗臺上住了一對「斑鳩夫婦」 一個多月後建起四口之家
    浙江在線05月27日訊 湖城都市家園陳女士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陳女士家衛生間的窗臺上築上了愛巢。一個月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已經在此生兒育女。昨天,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窗臺上來了兩個「不速之客」 陳女士家住5樓。
  • 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3月28日11:02:窗臺有鳥築巢,且還下蛋,多喜慶! 3月28日17:51:經觀察考證,築巢的鳥為珠頸斑鳩,俗稱野鴿子,每次產卵一到二枚。小斑鳩加油哦!我會在你不在時定期在窩邊放米的。組圖/受訪者提供
  • 嘉興來了對珠頸斑鳩「夫妻」 築愛巢孵小鳥歡樂多
    程普晚上11點多才離開,一夜放心不下,第二天天還沒亮就又趕到那裡,結果小傢伙還在。小傢伙還不能主動捕食,也沒有野外生存能力,不能放著不管。兩人就把它帶回到專門為鳥準備的平房裡,準備餵養一段時間再將它放飛,沒想到一養就是3個多月。這段時間裡,他們諮詢了不少專家和朋友,了解雕鴞的習性以及訓練飛行等方面的問題。3個多月後,小雕鴞終於能夠獨立生活了。
  • 市民影像記錄斑鳩成長過程
    人鳥和諧相處16天市民影像記錄斑鳩成長過程網友大呼:這家人真有愛□見習記者 倪迎娟 文/圖小斑鳩在等待「媽媽」。本報訊 一隻斑鳩在市民張愛武家的陽臺上築巢、產蛋,並孵化出一隻雛鳥。充滿愛心的張愛武開始關注這個「小鄰居」,每天用相機記錄鳥兒的成長過程,並發到微信朋友圈。10月16日,人與斑鳩和諧相處16天後,雛鳥跟著媽媽開始練習飛翔。10月16日上午,記者在張愛武家的陽臺上看到,一隻毛絨絨的小鳥正歪著頭、睜著小眼睛好奇地往上看。「這個小傢伙才出生十幾天,每天都『咕咕』叫,很可愛。」
  • 男子3個多月非法狩獵1000多隻斑鳩 民警:20隻就構成刑事處罰
    近日,無錫江陰警方逮捕了一名非法狩獵的男子沈某,據悉,沈某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總共打下了1000多隻斑鳩。當天晚上,江陰青陽派出所民警巡邏時發現,一名男子行跡非常可疑。他將車子停在一片小樹林旁後,從後備箱裡拿出一些裝備,就鑽進了樹林裡。民警注意到,該男子手上拿了一個攝像機一樣的東西,對方說是熱成像儀,可以看到有沒有鳥。
  • 非法捕殺27隻斑鳩,結果來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通訊員 朱俊科 王潤剛疫情之下,禁止非法捕殺、食用野生動物愈加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3月11日,濮陽縣人民法院通過「三遠一網」系統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狩獵罪刑事附帶公益訴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