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特色美食「蟛蜞螯」,鮮甜肥美,你吃過嗎?

2021-01-08 花弄

「米賤茅柴酒美,霜清螃蟹螯肥。」這句古詩寫的就是蟛蜞螯鮮甜肥美的口感,讓人唇齒留香的美妙體驗。在江蘇無錫,蟛蜞螯烹飪技藝是江陰特有的一種帶有地方特色的烹飪技藝,其在中國碩大的烹飪技藝庫中尚屬獨樹一幟,大有奇異之感,標新立異之感。所以,蟛蜞螯已經成為江陰非物質遺產,並列入無錫市非遺。江陰地處江尾海頭,長江邊蘆葦叢中盛產蟛蜞。蟛蜞,又名螃蜞、磨蜞、相手蟹,比蟹體形略小。它有一對鉗子般的螯,粗壯有力,自古以來江陰人專取其螯而食之。

蟛蜞

蟛蜞是螃蜞類動物中名不見經傳的一種小動物,其外貌與蟹相似,但食用價值不能同比,故被人們小覦。然而,蟛蜞那一對又大又肥、體重約佔本身重量1/3的螯卻別具一格。其肉質豐滿、細嫩鮮美,烹飪成菜後鮮美無比,風味獨特,為佐酒之上等好菜。江陰人烹飪食用蟛蜞螯的歷史由來已久,清代,江陰的文人墨客受徐霞客的影響也愛上了蟛蜞螯。盛夏無蟹之際,他們以其作為螃蟹的替代品,以品味蟹的鮮味,以其作為佐酒的好菜,以提前享受螯品酒的美感,為此還給蟛蜞螯提了一個很雅的名字---「鸚鵡嘴」。

蟛蜞螯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嘗到它後,被其鮮嫩超然之味所感動,於是贊口不絕地說:「此物只應天上有,食之,百物無味」;對此,《光緒江陰縣誌》有所記載。民國初年,邑人沙曾達作《澄江詠古錄》,收其作為地方土特產、風味食品收錄於案,以致屢傳至今。現因江河灘涂開發,生態環境受損,加之因使用農藥化肥、日用化學品產生的汙水造成的環境汙染,導致蟛蜞的生長環境受到破壞,以致產量大幅下降,使烹飪蟛蜞成了「無米之炊」,技藝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該技藝將被後人遺忘後失傳。為此,目前需以保護蟛蜞產地為突破口,以保護該技藝的傳承。

蟛蜞螯

小小蟛蜞生長在江堤、河堤旁的蘆葦蕩裡,江陰人捉住蟛蜞,只吃它的兩隻螯。將螯洗淨後剪去一隻角,再置入用五香、辣椒、蔥、姜、鹽、糖等調料熬製成的滷汁中進行烹製,待翻上幾鏟刀後,起鍋灑一些胡椒端上桌食用。清水、蒜蓉、醬香、蔥炒、十三香……江陰人將蟛蜞螯的吃法挖掘得淋漓盡致,各家飯店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蟛蜞螯,哪怕是70-200元1斤的價格也完全擋不住食客。但,偏偏只有江陰人最愛!

江陰特色美食「蟛蜞螯」,鮮甜肥美

江陰人愛吃蟛蜞螯,在江陰大大小小的飯店裡,都會有蟛蜞螯這道菜,周邊城市的人都慕名而來。蟛蜞螯雖然味道鮮美,受人歡迎,但也有心善之人感到於心不忍,江陰詩人劉湘和為此寫了一首《蟛蜞的嘆息》,呼籲江陰人切勿因為貪圖口腹之慾破壞生態。逐漸的,江陰人在捉到蟛蜞後只掰下一隻螯,然後將其放回蘆葦蕩中,不久蟛蜞就會重新長出螯。小夥伴們,江陰特色美食「蟛蜞螯」,鮮甜肥美,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邳州人的家常美食「辣椒炒小魚」,你吃過嗎?

江蘇邳州鹽豆子,非常下飯,你吃過嗎?

常熟叫花雞,香味濃鬱,肉質肥嫩,你吃過嗎?

如皋白蒲黃酒,風味獨特,你喝過嗎?

江蘇如皋香腸,是如皋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相關焦點

  • 小小江鮮身藏非遺,江陰蟛蜞螯烹飪技藝登上文化交流舞臺
    4月19日下午1點多,江陰廚師蔣國權背著烹製好的蟛蜞螯,先將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給香港市民。記者19日連線了到達香港的蔣國權,他說,這是江陰人第一次來參加香港的美食展,將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參加活動的江蘇企業,大多是知名老字號及智能製造企業,包括蘇州刺繡、無錫泥人、宜興紫砂等,將充分展示江蘇元素,讓香港市民真正了解江蘇、感受江蘇魅力。
  • 寧波特色美食「醉螃蜞」味道鮮美,肉質細嫩,你吃過嗎?
    又稱蟛蜞或蟛蚑(péngqí),磨蜞,農村習慣俗稱嘟嚕子、小蟹子等。因直行時兩隻前螯合抱,一步一叩首,搖搖擺擺,彬彬有禮,猶似古人行禮作揖狀。故文人老饕以古文「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句,為之取雅名「禮雲」,其卵子自然就有了一個錦緞般的名字:禮雲子。螃蜞頭胸甲略呈方形,體寬2-3釐米,背呈青褐色,足無毛,大爪特粗,蓋內有黃。雄性螯足較大,雌性螯足較小,螯足沒毛,步足有毛。
  • 「蟛蜞螯大哥」為困難老人做飯送菜,5月份將帶摩友再去西藏行善
    去年5月4日江南晚報微信以及5月6日江南晚報A6版,分別報導了青年廚師蔣國權沒有留在自己的蟛蜞螯專營店做生意,而是選擇獨自一人騎著摩託車進西藏,到安多為當地的貧困學生送上學習用具,鼓勵他們早日成才,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五四青年節。
  • 春天膏滿蟹肥,小蟛蜞的爪子撓著人心癢嗎
    說是水鄉的村民習慣到田基、塘邊、溝坑捕捉體大螯壯的蟛蜞吃食。其方法多為燒制蟛蜞粥,放些蔥粒、生抽、胡椒粉、味精之類佐料 ,其鮮香可口,獨特的風味令人沒齒不忘。 油菜花開放前初春的蟛蜞最肥碩最鮮美,蟹殼內的蟹黃與蟹膏撐得滿滿的,從而使得它那紫色的小殼高高隆起。此時的蟛蜞,只只都儲滿了膏黃。燒熟後,揭開背蓋一看,裡面的膏黃紅豔豔的,像是醃製過的紅心鴨蛋蛋黃,十分誘人。放進嘴內細細咀嚼,鮮美異常。有的雌蟛蜞,甚至不用揭蓋也可以看得見從底蓋處隱隱露出來的一小塊紅紅的膏黃。因此早春用蟛蜞鉤子鉤得的蟛蜞,最好吃,賣價也最高。
  • 廣東僑鄉臺山盛夏「爬蝲」正肥美
    在人們期待休漁期結束後的漁獲大量回港之際,有一款叫「爬蝲」的小螃蟹在臺山悄然上市,雖比當地的優質青蟹個頭細小許多,但臺山沿海居民卻深知其並不起眼的細殼內深藏著別具一格的鮮甜味。  「今日『爬蝲』大量到貨,想吃的朋友趕緊微信下單或者電話預留。近期的『爬蝲』膏多肉滿,不需怎麼挑選,隨手抓來的每一隻都很肥美,每公斤20元(人民幣,下同),全部挑母的要每公斤40元。」
  • 【海上記憶】春天膏滿蟹肥,小蟛蜞的爪子撓著人心癢嗎
    在崇明的鄉間,蟛蜞也同樣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經過了一個寒冷冬季的休眠,驚蟄以後,蟲草皆醒,海灘上的蟛蜞開始活動。油菜花開放前初春的蟛蜞最肥碩最鮮美,蟹殼內的蟹黃與蟹膏撐得滿滿的,從而使得它那紫色的小殼高高隆起。此時的蟛蜞,只只都儲滿了膏黃。燒熟後,揭開背蓋一看,裡面的膏黃紅豔豔的,像是醃製過的紅心鴨蛋蛋黃,十分誘人。放進嘴內細細咀嚼,鮮美異常。有的雌蟛蜞,甚至不用揭蓋也可以看得見從底蓋處隱隱露出來的一小塊紅紅的膏黃。
  • 好江陰!
    在這大夏天再沒有吃著美食,賞著江陰美景更愜意的事情了江陰物產豐富,盛夏一到,好吃的水果、時鮮接踵而來...水果來消暑江陰人之間流傳著一句話,三伏天裡顧山桃子月城梨,璜土葡萄霞客果除了它們,眼下月城鎮的翠冠梨正大量上市翠冠梨甘甜多汁,皮薄核小裡面肉質細膩白嫩且因今年雨水充足,翠冠梨個頭普遍偏大,以高品質、無公害贏得了江陰人的口碑,打造本地翠冠梨品牌。
  • 江陰為什麼這麼牛!
    海瀾集團是江陰「第一」家收入過千億的集團, 如此打造的歐洲小鎮, 在氣派上絕不輸其他度假景點! 天下美食千千萬, 江陰吃的最牛掰!
  • 青蟹正肥,柑橘正紅!《生財有道》帶你走進鮮甜三門
    今晚(12月28日)7:00 鎖定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 帶你品海鮮、吃柑橘 帶你走進鮮甜三門 「三門小海鮮,敢為天下鮮
  • 淮安特色小吃「高溝捆蹄」,肥而不膩,鹹中帶甜,你吃過嗎?
    高溝捆蹄色澤醬紅,肥而不膩,鹹中帶甜,鮮嫩可口,食之不膩,回味無窮。高溝捆蹄以豬肉為製作主料,其烹飪技巧以滷菜為主,口味屬於鹹甜味。自古就流傳著「中秋向後日漸涼,高溝捆蹄相爭嘗,購貨客人如雲湧,只悉生產供不上」的民謠。相傳在清朝道光年間,這裡市場活躍,交往頻繁,高溝鎮燻燒師傅鄭雲福為了給客人多添一樣下酒菜,便精製了高溝捆蹄。從開始到結束,捆蹄製作要經過10多道工序才能製成的。
  • 島上老饕侃百味|又到螃蟹肥美時
    當地有「蟹過無味」之說,意思是吃過了「大海蟹」再吃其他海鮮就沒有什麼味道了。北戴河捕撈梭子蟹有兩個汛期,春汛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恰逢麥收之前,叫「麥黃蟹」;秋汛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秋收的時候,叫「豆黃蟹」。春季的梭子蟹以尖臍公蟹最為鮮香,到了秋季,梭子蟹以圓臍帶蟹黃的雌蟹最為肥美,當地有「春吃尖秋吃圓」的說法。
  • 【淮味】青白金黃膏螯肥 洪澤螃蟹「好清香」
    這道淮味美食橫行天下俗話說「九月圓臍十月尖」,圓臍即雌蟹,尖臍即雄蟹,說的是九月要吃雌蟹,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蟹膏足、肉甜。洪澤湖大閘蟹食材好,故以清蒸最為爽口,公蟹膏脂白如玉,鮮嫩清甜;母蟹黃油亮似金,肥美純香。
  • 蟹仔醬海鮮肉漿是生活小食拌菜必備,都稱它為蟛蜞蟹汁,都食過嗎
    大家好我是海洋澳,來自家鄉湛江海邊漁民,蟛蜞醬我門都稱它為蟛蜞蟹汁,也稱其為拌菜汁,大家是這樣稱作嗎?粵西沿海一帶海味的一種味道非常獨特;營養價值豐富及多維生素成分,老傳統趕海都嘗過這樣美食小吃。這個圖片如果不說明來意,能看出大叔這是幹啥的嗎?
  • 河北河間市六大特色美食
    除了這些大家熟知的之外,其實河間市的傳統美食也別具特色,而且非常有名、特別好吃。河間驢肉火燒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河間驢肉火燒是河北省河間市的傳統名吃,味道外熱裡爽,清爽醇香。河間驢肉火燒一定要趁熱吃,因為要想驢肉火燒香裡面必須加點肥的,只有熱火燒才能把肥肉烤化,讓香味滲透到肉裡、火燒上。
  • 河北最具特色的八大美食,承德老虎菜上榜,你的家鄉菜上榜了嗎?
    但是,除了老白乾,河北的美食也很有名,很多特色菜餚都是聞名全國的。像承德老虎菜、雪橋八仙等眾多名菜都是很多食客追捧的菜餚。今天瘦猴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河北最具特色的八大美食,承德老虎菜上榜,看看你的家鄉菜上榜了嗎?來到河北,除了喝老白乾,這十大特色美食也不要錯過吆,款款都是經典。
  • 潮汕的老字號美食你知道多少,有沒有你吃過的,哪道最好吃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道老字號美食,看看有沒有你吃過的,覺得哪道最有特色正宗。去潮汕遊玩一定要嘗一嘗。豆醬焗雞豆醬焗雞是潮汕地區的老字號名菜。這道美食製作時將雞宰殺好,處理乾淨,用豆醬均勻的塗抹在雞的全身內外,在放置砂鍋中,加入老湯焗熟。豆醬焗雞的特點是色澤淺黃油亮,口感肉質軟爛鮮嫩,味道豆醬濃鬱。是潮州的名菜。
  • 蟛蜞菊,一種生長在稻田裡,可以製成蟛蜞菊醬的淡水蟹
    這個季節正是秋風起、蟹腳癢的季節,許多美食者最期待的大閘蟹即將上市。黃燦燦的蟹黃,又肥又圓的蟹黃,都吸引了人們的注意。據估計,很少有人能抵禦住螃蟹的誘惑,但是這個季節的真正的大閘蟹也非常昂貴的,每隻螃蟹的價格高達幾十元,甚至有的高達幾百元一隻。普通人也只能偶爾嘗嘗鮮了。
  • 廣西恭城有一種特色美食,叫做「水浸粑」,你吃過嗎?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美食,自己的風味,更有數不盡令人記憶深刻的美味小吃。在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有一種特色美食,叫做「水浸粑」,你吃過嗎?水浸粑,顧名思義,就是能放在水裡浸泡的粑粑,是恭城人喝油茶必備的美食,也是春節傳統美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