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新規下,「不孝子女」無法過戶父母房產,有遺囑也沒用

2021-01-09 藍白觀樓市

2021年,既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諸多「新規」實施的一年。

《民法典》自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中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一系列關乎中國民眾婚姻、居住、網絡生活,甚至是如何起名的新規也正式施行。

歷時五年編纂,共7編、1260款條文、總字數逾10萬,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法典化時代。

在民法典實施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其中,最令大家關注的,是民法典關於「繼承權」的新規定。

比如,錄像、列印等遺囑形式被認可。

以前的《繼承法》,並未明確錄像、列印等形式遺囑的訂立形式和要求,實踐中存在諸多爭議,民法典對錄像、列印等形式遺囑的訂立形式和要求作出了規範,明確了其法律效力。

舉個例子,張三父母有3名子女,前幾年父親去世,未立遺囑,2019年母親去世前,在兩位好友的見證下,以錄像方式立下遺囑,表示在自己生病期間張三一直盡心照料,決定把一套房產留給張某,存款12萬元則留給張三的兩個姐姐。

張三的兩個姐姐不服,因為在舊的繼承法規下,錄像形式的遺囑存在爭議。

但是,在「繼承權」新規下,只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內容詳述記錄了姓名或者肖像,以及立遺囑的年、月、日,就能生效。

再比如,引入了遺產管理人制度。

民法典各種情形下遺產管理人的選任作出明確規定,同時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職責及所需要承擔的責任。

有的遺產官司,一打好幾年,遺產品類增加,數量增多,還可能存在債權債務關係等複雜情況,遺產管理人制度不僅有利於妥善處理遺產,減少毀損和滅失造成的損失;還有利於協調多個繼承人之間微妙關係,避免家庭糾紛;也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此外,「繼承權」新規下,「不孝子女」無法過戶父母房產。

民法典規定,有撫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在最高院《繼承編的解釋(一)》中,進一步明確:有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注意兩個前提。

1,有能力和有撫養條件。2,不盡撫養義務。

舉個例子,張三屬於中產家庭,有房、有車、有生意,正值壯年,卻對父母不管不問,到頭來還要求繼承房產。

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不同意他繼承,隨時可以更改遺囑,不管用公證、錄像、錄音哪種方式都可以,把房產分給其他兄弟姐妹,他就沒有繼承權,即便以前的遺囑把張三指定為繼承人也沒用。

有人會說:老人偏心的怎麼辦?比如老大盡贍養義務了,老人把財產給老二了,難道老大就算是「不孝子女」了?

答案是肯定的。

結合繼承編的解釋,更進一步的說:即使張三把父母接來一起生活,只要他沒有盡到撫養義務,房產也沒他的份。

關鍵就是「贍養義務」的判定,張三說自己盡到了義務,只是自己主觀的感受,而房產的分配,無論通過遺囑、贈與還是二手房買賣的方式過戶,全看父母本身的意願。

當然,有一種情況是例外。

《民法典》新增了寬宥制度,積極承認錯誤並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比如,張三的姐姐名下有一套房子,姐姐有個獨子,結婚後一直跟老人一起住,但兩口子經常呵斥打罵母親,有時還不給飯吃,張三姐姐實在受不了,只好搬到張三家裡一起住,不久就患病去世。

可張三的外甥卻以自己是法定繼承人為由,非要繼承老人留下的房子,這種情況下,張三可請求法院依法取消外甥其繼承權。

重點來了:除非張三的外甥在母親去世前有所悔改,並取得她的寬恕,才可享有繼承權。

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民法典》對繼承權的修改,是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社會變得更有「溫度」。

相關焦點

  • 【賣房小陳】父母房子過戶給子女要注意啦,2021年統統按新規處理
    好在最新的規定已考慮到相關問題,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心了! 新規下,2021年起統統「這樣」處理,父母和子女都有必要提早知曉,同時可以預防子女不孝等問題。
  • 今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不孝子女」沒法繼承房子了,吵也沒用
    父母的房子不留給子女會留給誰呢?為啥得去關心繼承的問題。確實,父母辛苦一輩子的財富不留給子女,難道還送給外人嗎?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對於一些不孝子女,父母憑啥得把自己賺來的財富留給他呢?還有,如果家裡孩子多的話,只有一套房子又該分給誰呢?平分,還是說分給其中一個呢?那其他人怎麼辦,最後弄得要爭吵,或者翻臉,大打出手怎麼辦。
  • 明年起,父母房產繼承全部按四大「新規」執行,兒女不在有優先權
    尤其是父母子女多的家庭,房產的繼承與分配問題,從來都是最容易引起利益衝突的點。特別是那些老人在世時未妥善安排好房產繼承,子女為爭奪房產而對簿公堂的不在少數。此前有新聞報導,為爭奪房產繼承權,上海的5個子女,竟打官司近10年。就因為2套房子,5個兄弟姐妹從此親人變仇人;更有新聞報導,3個子女為爭奪父母名下房產,竟然大打出手,老人無奈只能將3個兒女告上法庭。
  • 新規下月起執行!抵押房產不用解押可直接過戶!商辦40年產權可續期?
    2021年房屋買賣新規 1、 抵押中房產,不用解押可直接過戶 按照之前規定,銀行抵押中房產必須繳清全款、解押之後才能過戶。2021年民法典新規規定,在押房產可直接交易並過戶,不需要繳清全款或提前徵得銀行同意。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房產?2020年起,父母房產要「這樣」
    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你稍不注意,可能就真的無法繼承了。因此獨生子女本就不是父母財產的唯一繼承人。獨生子女要繼承房產,該怎麼做?,在生前辦理遺囑公證,確立一份最能夠得到法律保護的遺囑,可能是避免將來子女,陷入繼承遺產障礙最好的方法。
  • 2018年父母房產贈予子女規定是什麼 房產過戶子女要什麼手續
    現在很多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將來提供更好的生活,會選擇將自己的房屋贈與子女,這樣的話子女將來經濟上可能會相對寬裕一些,生活條件也會好一些,但是辦理房屋贈與的話,要注意一下相關的政策,那麼2018年父母房產贈予子女規定是什麼?房產過戶子女要什麼手續?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的房產?房產繼承有新規,有房子的一定要看
    有的父母有了孩子早早的就為他們準備房子,因為對房子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壓力,所以房子也是格外的重視,那我們應該都聽過很多子女為了爭父母的房子而產生很多的矛盾的,現在房子不用爭了,2021年關於繼承相關的法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
  • 老人過世後留下一套房產!想要過戶讓人頭大!
    因為是再婚的家庭  李奶奶的丈夫之前還有兩個親生女兒  這樣的話  李奶奶以及丈夫的兩個親女兒  都有這所房子的繼承權    #女兒在國外房產難過戶老人去世,留下一套房子,再婚家庭房產如何能過戶?  視頻號
  • 獨生子女有可能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這個消息沒有驚掉您的下巴?
    獨生子女有可能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這個消息沒有驚掉了您的下巴?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最近有一條有關房產繼承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說的是小麗的父母在去世前沒有對自己名下的房產進行處理,當他們先後意外離世後,小麗拿著房產證和父母的死亡證明去房管局要求辦理過戶手續,卻被拒絕。
  • 普法課堂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普法課堂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新的《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在這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 《民法典》繼承權5大變化+遺囑合法有效的8個法律要點|轉需
    1 、增加了兩個遺囑形式舉個例子:年滿90歲的張大爺想給子女立一份遺囑,避免自己百年之後子女為爭房產發生紛爭。但張大爺自小是文盲,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沒法寫遺囑。這種情況下,他該怎麼辦?有辦法:雖然張大爺是文盲,但其可以選擇採用錄音錄像遺囑或者列印遺囑的方式訂立遺囑,這是民法典新增的兩個遺囑形式。
  • 繼承父母房產有「新規」,明年起統統這樣處理,再爭房產也沒用!
    可以看出,在我們這個年輕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兩個人會繼承財產。馬雲曾預測,這對年輕夫婦在30年後將同時擁有5處房產。最近,《民法》對涉及房地產繼承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調整。從明年開始,孩子們也不用再爭房子,全都這樣處理!
  • 遺囑庫白皮書:傾向於早立,超99%老人選防兒媳女婿條款
    因此,再婚老人要防止家產旁落,必須通過遺囑處置自己的財產,防範這個風險。獨生子女父母立遺囑最多12.7萬餘份遺囑中,有超過6萬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立下的,佔總遺囑數量47.6%。對這一現象,陳凱認為這不只為防範糾紛,更能避免家庭財產損失。2015年,一篇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
  • 事關房產!這5條新規速看!
    由於劉女士沒有留下遺囑,家族親戚都在琢磨劉女士的房產。但劉女士的侄子跑來,說自己的父親比姑媽、奶奶都去世得早,所以現在自己也有權繼承姑媽的房產。 新規 對沒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繼承人的家庭,《民法典》增加了有效繼承人的範圍——當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代位繼承。
  • 買了工程抵款房,過戶犯了難,房產證更名如何辦理?
    買了工程抵款房,過戶犯了難市民張亮花了近100萬元在玉蘭廣場買了一套139平米的住房,但是三個多月過去了,房子卻一直無法辦理房產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購房者 張亮:是工程款抵的房子,要開發商這邊籤字,這邊不肯籤字,我們2月份買的還沒有過戶,一直拖拖拖,五月份來答應我五月底過戶,到現在六月初了,還卡在這裡。
  • 新規速讀,《民法典》對在上海買房有什麼影響?
    5、買房找中介,不能跳單,要付報酬 6、妻子有權,要求小三歸還所有財產 7、胎兒有繼承權,遺產分割保留份額 8、婚前父母幫買房
  • 保姆還想過戶老人的房子?《物權法》明年實施,這7條保護居住權
    如果進行不動產清償,首先保護物權,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居住權的設立:由房東和居住人籤訂書面合同,並向登記機構進行登記才能完成,房主擁有決定權 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人有權按照合同或者遺囑,經過登記合法使用房屋,滿足居住需求
  • 「民法典時代」來臨: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
    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公司成立、籤訂合同、買房結婚、養老繼承,小到繳納物業費、購物,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個人合法正當利益。虛擬財產可以被繼承嗎?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繼承人寬恕制度是什麼?繼承編對繼承法的相關制度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呈現出諸多新變化。
  • 父親去世8年 名下手機號卻無法過戶給子女
    雖然父親已經去世8年,但手機號還是父親的名字,沒有過戶,一旦手機丟失或SIM卡損壞,就無法補卡。解決一切後遺症的關鍵,就是要把手機號過戶到自己名下。馮女士說,之前她曾多次前往中國移動營業廳要求過戶,都被告知:若原機主去世,就需要提供公證書或者法院判決書,以證明手機號由他人繼承。節目法律顧問胡宗軍律師說,手機號是否屬於遺產,還需要進一步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