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不孝子女」沒法繼承房子了,吵也沒用

2021-01-09 房探君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結束,2021年開始了。對於2021年來說,今年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年,因為今年有不少新規的實施,尤其是伴隨著《民法典》的實施,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以及物權法,各種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規都開始施行。

那麼其中我相信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對於房子的繼承問題,畢竟在如今高房價的社會,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房子肯定是最為重視的東西。如果能繼承到房子留下來的房子,最起碼不用背負30年房貸,做一個房奴。

可能有人會說筆者了,你這不是在說廢話嗎?父母的房子不留給子女會留給誰呢?為啥得去關心繼承的問題。

確實,父母辛苦一輩子的財富不留給子女,難道還送給外人嗎?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對於一些不孝子女,父母憑啥得把自己賺來的財富留給他呢?還有,如果家裡孩子多的話,只有一套房子又該分給誰呢?平分,還是說分給其中一個呢?那其他人怎麼辦,最後弄得要爭吵,或者翻臉,大打出手怎麼辦。

所以說,面對各種紛繁複雜的繼承訴求,有理也得有據,長期以來,我們都是按照《繼承法》等相關規定作為法定依據,但一些新情況的出現,除了上面提到的子女對財產分配的繼承訴求外,還有如老人指定養老責任人的繼承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相關的法律進行約束。

因此,我們來看下,隨著《民法典》的更新,對於繼承這一塊,又會出現什麼不一樣的變動,老人和子女都應該注意了。

01

一、立遺囑的「人性化」設置。

在原繼承法中,公證遺囑具有排他性和優先性,但在實際立遺囑過程中,有些父母粗心大意,或者覺得公證麻煩,一直沒去辦理,導致最後離開這個世界,也未必把財產給了想給的人。

因此,這次在立遺囑方面更加靈活和人性化,體現在2個方面。

首先,是增加列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讓立遺囑的方式更多多元化。

其次,取消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按照最後時間遺囑為準,這樣就方便了那種有不斷改變遺囑意思表示的行為,讓遺囑更貼近老人的真實想法。

那對於一些不孝子女來說,就要注意了。我舉個例子,老張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不孝順,但是巧舌如簧,善於拍馬屁。而小兒子孝順,但是心眼很實在,不善言辭。

所以,老張在身體還好的情況下,就就立遺囑並公證,要把自己的房子都給大兒子。但就在後面,老張生了一場大病,對此大兒子不願意出一分錢,反而是小兒子卻忙前忙後,這讓老張轉變心意,又立遺囑要把房子給小兒子。

這要放在之前,那房子肯定歸大兒子,畢竟老張已經立了遺囑,想要重新改的話非常麻煩不說,自己生病了也沒法去。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房子繼承是由最後的遺囑來決定,而且方式多變,所以最後就屬於小兒子了,這樣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二、男女在繼承權利上平等!

估計大家從小就看到過,「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條幅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國家在男女平等上面的努力!

不過在現實社會中,對於房子的分配,大部分家長還是會分配給兒子,因為覺得兒子會照顧他們老年生活,所以把房子給兒子才是最佳選擇。

可我們都知道,如今的社會有一些不孝兒子,對於父母的老年生活不管不顧,甚至還出現啃老的情況,讓父母老了還去賺錢來給他們花。比如我之前老家的一個鄰居,他兒子快40歲了,整天還遊手好閒,沒有工作,不僅沒賺錢養他們兩位老人家,還經常跟老人家拿錢,拿不到就動手動腳。

反而是老人家的女兒,經常過來照顧老人,陪伴老人,給兩位老人生活費。所以,在老人走了之後,就定下遺囑,把房子給了女兒。

02

從上面兩點我們可以看出,這次的繼承法在原本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更加靈活和人性化,同時對於子女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是不孝子女的話,未來想要繼承房子,基本不現實,爭吵也沒用。

相關焦點

  • 「繼承權」新規下,「不孝子女」無法過戶父母房產,有遺囑也沒用
    舉個例子,張三父母有3名子女,前幾年父親去世,未立遺囑,2019年母親去世前,在兩位好友的見證下,以錄像方式立下遺囑,表示在自己生病期間張三一直盡心照料,決定把一套房產留給張某,存款12萬元則留給張三的兩個姐姐。張三的兩個姐姐不服,因為在舊的繼承法規下,錄像形式的遺囑存在爭議。
  • 明年起,父母房產繼承全部按四大「新規」執行,兒女不在有優先權
    換言之就是,房子作為一個家庭總資產的核心,它的擁有與繼承問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個家庭的穩定。尤其是父母子女多的家庭,房產的繼承與分配問題,從來都是最容易引起利益衝突的點。特別是那些老人在世時未妥善安排好房產繼承,子女為爭奪房產而對簿公堂的不在少數。此前有新聞報導,為爭奪房產繼承權,上海的5個子女,竟打官司近10年。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的房產?房產繼承有新規,有房子的一定要看
    有的父母有了孩子早早的就為他們準備房子,因為對房子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壓力,所以房子也是格外的重視,那我們應該都聽過很多子女為了爭父母的房子而產生很多的矛盾的,現在房子不用爭了,2021年關於繼承相關的法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
  • 普法課堂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普法課堂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新的《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在這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房產?2020年起,父母房產要「這樣」
    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你稍不注意,可能就真的無法繼承了。,那麼原屬於父輩的財產(房產)需均分給祖輩和孫輩。獨生子女要繼承房產,該怎麼做?立了遺囑如果發現子女不孝,可隨時更改遺囑按自己意願分配財產,當然也可以在生前就將房產之類贈予子女「並附加條件,只要父母健在就享有房子的使用權」。
  • 【賣房小陳】父母房子過戶給子女要注意啦,2021年統統按新規處理
    比如「房產」這麼重要的資產,就需要慎重對待!這種大額資產,如果在沒有立遺囑的情況下,就很難歸屬「正確的人」! 舉個例子,無子女的張爺爺由於生前並未立遺囑,去世後贍養人也是無權繼承張爺爺的房產,通常情況下是「屬於」張爺爺的兄弟或者其他親人,所以關於房產繼承這一塊,生前立遺囑很有必要!
  • 繼承父母房產有「新規」,明年起統統這樣處理,再爭房產也沒用!
    如今,大多數家庭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可以看出,在我們這個年輕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兩個人會繼承財產。馬雲曾預測,這對年輕夫婦在30年後將同時擁有5處房產。最近,《民法》對涉及房地產繼承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調整。從明年開始,孩子們也不用再爭房子,全都這樣處理!
  • 新規下月起執行!抵押房產不用解押可直接過戶!商辦40年產權可續期?
    新《民法典》中,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等將同時廢止。除了離婚30天冷靜期外,侄子繼承叔伯遺產的規定也引發網友熱議。《民法典》新規對房產的直接影響還有哪些呢? 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 1、新增房屋「居住權」 從2021年起,每一套大產權房子都擁有三種不同的物權屬性,分別是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居住權。居住權是獨立於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外、新增的第三種屬性。
  • 為繼承房產 大媽被迫「再婚」
    但哈爾濱市民田女士卻說,今年50多歲的她又要登記結婚了,不過這次的登記結婚卻沒有了甜蜜,反而全是苦澀,要問她為什麼,她只能告訴你,因為這次登記她是迫於無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前幾天哈爾濱的田女士要辦理房屋繼承,本來是要解決房子的事兒,沒成想,竟引出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田女士是1991年登記結的婚,怎麼到了2019年,卻要重新登記一次呢?
  • 獨生子女有可能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這個消息沒有驚掉您的下巴?
    獨生子女有可能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這個消息沒有驚掉了您的下巴?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最近有一條有關房產繼承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說的是小麗的父母在去世前沒有對自己名下的房產進行處理,當他們先後意外離世後,小麗拿著房產證和父母的死亡證明去房管局要求辦理過戶手續,卻被拒絕。
  • 2018年父母房產贈予子女規定是什麼 房產過戶子女要什麼手續
    現在很多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將來提供更好的生活,會選擇將自己的房屋贈與子女,這樣的話子女將來經濟上可能會相對寬裕一些,生活條件也會好一些,但是辦理房屋贈與的話,要注意一下相關的政策,那麼2018年父母房產贈予子女規定是什麼?房產過戶子女要什麼手續?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父母過世想要繼承房產 親舅舅對外甥說了「不」(下)
    6 7910628 父母過世想要繼承房產
  • 老人過世後留下一套房產!想要過戶讓人頭大!
    兩年前,李奶奶的丈夫去世了  留了一處房產給李奶奶和孩子們  按理說,房產繼承操作起來並不難事  可是,李奶奶家庭比較特殊  因為是再婚的家庭  李奶奶的丈夫之前還有兩個親生女兒  這樣的話  李奶奶以及丈夫的兩個親女兒  都有這所房子的繼承權
  • 事關房產!這5條新規速看!
    當然是房子!隨著新的《民法典》頒布,關於房子有了一系列的新規定。其中,房屋70年產權、繼承、老房裝電梯、高空拋物等新法規,和有房一族的合法權益息息相關,一定要搞清! 代位繼承 案例 60歲的劉女士早年喪夫,無兒無女,十多年前買了套房子和老母相依為命。不久前,一場意外導致劉女士不幸離世。老母傷心過度,也隨之亡故。由於劉女士沒有留下遺囑,家族親戚都在琢磨劉女士的房產。
  • 「民法典時代」來臨: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
    自今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之前的《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物權法》《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1260個法條關乎我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公司成立、籤訂合同、買房結婚、養老繼承,小到繳納物業費、購物,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個人合法正當利益。
  • 老家的宅基地,如何繼承使用
    在深圳上班的梁亮說,他老家在浙江寧波的農村,「我們那裡發展得很好,村裡的交通和配套設施都不錯,有套房子在那,讓我的生活和事業多了一個可選的去處。」梁亮說,雖然他目前還沒打算回去,但以後回去的可能性很大。
  • 新規速讀,《民法典》對在上海買房有什麼影響?
    從此,離婚開始有30天冷靜期,企業和學校不能不管性騷擾,盜版可能會讓你賠到傾家蕩產,禁止高利放貸,農村禁止索要彩禮,父債子還、夫債妻還都不合法...... 更重要的是,關於買房,民法典對我們有哪些影響?新規速讀給你答案。
  • 繼承編法律問答和案例簡析
    11.公民在遺囑中能不能對自己名下的房產進行處分? 答: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立遺囑人只能在遺囑中處分屬於自己的合法財產。如該房產屬於立遺囑人本人所有,則可以處分;如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則只能處分屬於自己份額的部分房產。
  • 被送養半生,就不能繼承父母的遺產了嗎
    浦國文、浦靜有了不錯的工作,分別婚嫁生了子女。孫子和外孫女出生後,分別取名浦林和趙玲,以寄託老兩口對小女兒的思念。浦宗慶夫婦在鎮江郊區自建的私房有400多平方米。獨居在空曠的大房子裡,張淑芬越發想念送養的小女兒,「可憐的玲玲,你在哪兒?過得好不好?」有時她還責怪浦宗慶狠心。浦宗慶也覺得,當年如果熬一熬肯定能挺過去,不至於現在牽腸掛肚。
  • 學習民法典之76—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