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第四屆近現代河南與中國學術研討會在商丘師範學院舉行
本報訊(記者李海旭)9月2日,由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鄭州大學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主辦,商丘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承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第四屆近現代河南與中國學術研討會在商丘師範學院舉行。商丘師範學院校長司林勝教授,中共商丘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光明,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吳宏亮教授,河南省教育廳社科處處長王亞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明顯教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韓國河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孟憲平教授,商丘師院歷史與社會學院院長姚潤田教授以及來自省內外的60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會議。會議由商丘師範學院副校長徐茂田教授主持。
司林勝簡要介紹了商丘師範學院的基本情況。商丘師範學院正處於由一所師範類院校轉型發展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階段,並已逐步形成了以文、理學科為骨幹,以工學、藝術學為新的增長點,基礎學科力量強,應用學科前景好,新型學科成長快的學科專業結構體系。
張光明在講話中表示,商丘師範學院近年來準確地把握了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動調整辦學思路和發展戰略,明確應用型辦學定位,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務求實效,轉中求進,轉中提升,學校辦學實力、核心競爭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多形式合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新路子。
王亞洲指出,此次研討會不僅是要讓中華民族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更是為了珍惜和平,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既具有學術價值,更具有歷史與政治意義。肯定了鄭州大學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諮詢服務等方面發揮的人才和智庫作用。
吳宏亮肯定了承辦方的籌備工作,介紹了鄭州大學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建設與發展的情況。他說,該中心以「以中國的視野審看河南、用河南的事實解讀中國、從厚重歷史裡延續中原文脈、在偉大現實中傳承華夏文明」為宗旨,組織協調省內外著名學者共同開展學術研究工作,目前已建設成為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平臺。
陳明顯做了題為「抗日戰爭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的主題報告。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郭曉平研究員、《中州學刊》雜誌社唐金培副研究員、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謝曉鵬教授也分別就「抗日戰爭中河南敵後戰場的作用與啟示」、「河南正面戰場的主要特點與河南抗戰精神的弘揚」、「抗日戰爭中淪陷區研究的現狀與思考」做了精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