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邦:回顧抗戰歷史最大的教訓是"落後就要挨打"

2020-12-01 中國網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日前,人民網強國論壇採訪了民革中央副主席、抗日名將鄭洞國將軍的長孫鄭建邦。他在採訪中表示,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就是要把共同的記憶、共同的夢想,把那種精神找尋出來,做好今後的事情。

祖父在臺兒莊戰役中被敵軍轟炸 一塊銀元保住性命

主持人:抗日名將鄭洞國將軍是您的祖父,他是否給您講述過他在抗戰期間的一些故事?

鄭建邦:他參加過臺兒莊戰役,打得很慘烈。但是從他的嘴裡用很濃重的湖南口音,只說和日本人打了一下,日本人硬得很,就沒有了。但是我的回憶錄裡不能光這幾個字。好在我祖父50年代、60年代時和他的同事們寫了一些文史資料,我把這些片段拿出來跟他核實,也啟發他一些思考,一邊回憶著一邊說。在臺兒莊戰役的時候,他當時是師長,由於日本人的武器比我們好,我們的士兵就靠血肉衝鋒。打了幾天打不下來,他很著急,因為他上面的司令官湯恩伯嚴令要求落日之前必須打下來。當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他就跑到前線組織官兵衝鋒。這個時候他周邊的參謀拿著望遠鏡觀察敵陣,望遠鏡的鏡片一反光就有光芒射出去,日本的炮兵發現了馬上一排炮就打過來。當時祖父還在仔細地觀察敵人陣地的情況,沒提防,炮彈一來飛砂走石,結果他覺得左胸被什麼東西打了一下,倒下去了。然後,他旁邊有兩個士兵趴在他身上掩護著,保證了師長的安全。但是那時候大家都覺得完了,結果炮軍過來以後把我祖父扶起來一看,什麼事都沒有。怎麼回事?原來他自己無意地在前胸口袋放了一塊銀元,都被打彎了。我說這塊銀元哪去了?他笑了,說覺得沒有用就扔了。

鄭洞國不善言辭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和愛國情

主持人:在您的心目中,祖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鄭建邦:他的話不太多,平常不太喜歡誇誇其談,而且喜怒也不形於色。我後來了解更多的是在幫他整理回憶錄的時候。我們祖孫倆,我想從他嘴裡了解一些東西,但是他好像也不大善於表達。如果我不幫他整理這些回憶錄,我甚至不認為他是一個軍人,只認為他是一位非常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老人家。

我記得我大學畢業後,那時候是80年代初,看的是前蘇聯戈巴契夫的《改革與新思維》,祖父卻戴著老花鏡看《孟子》,我就說:「爺爺,這都什麼時代了,您這都落伍了,還看這個?」老人家把老花鏡摘下來,慢悠悠地跟我說:「孩子,你作為一個中國人,把這些讀懂了,是你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他說我也就一聽,其實並沒有聽進去。但是現在我自己也到了花甲之年,回首一望,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確確實實要重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華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即使我們從中汲取一部分,對自己都是非常有利的。

當然,他講的這個中華傳統文化,更核心的還是愛國主義精神。他教育我們不是用大道理跟你講。回想小時候剛懂事,我看的連環畫是《嶽母刺字》、《穆桂英掛帥》。他很注意培養我的愛國情操。

回顧抗戰歷史最大的教訓是「落後就要挨打」

主持人:您這樣一個特殊的身份,對於抗戰那段歷史,您的體會和其他人有哪些不同?

鄭建邦:對抗日戰爭的歷史記憶,我和全國人民的感受都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我個人的家世淵源,可能在某些方面、某些問題上,感受更深切一些。在我祖父晚年的時候,我跟他生活過一段時間,他一生的主要經歷,很重要的一段就是和日本侵略者作戰。從1933年一直打到1945年,他當時是中國駐印軍的副指揮,在緬甸、印度內陸地區和日軍作戰。幫他整理回憶錄,其實也就等於幫我重溫了那一段真實的歷史。

這段歷史給我的感受最深的就是落後就要挨打。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戰爭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講,應該是一次空前的民族劫難,當時我們民族四萬萬人口幾乎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抗日戰爭的爆發,它不是1937年7月7日那一天決定爆發的,其實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1937年的時候,日本法西斯一些人覺得機會成熟了,可以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什麼當時給敵人造成這樣一個印象?就是因為我們貧窮、落後,因為貧窮落後而形成的一盤散沙。回顧那段歷史,最大的教訓是什麼?就是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中國人再也不能愚昧,再也不能貧窮落後,這一點是要讓我們子孫後代永遠汲取的教訓。

民族精神支撐我們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主持人:今天,我們再去紀念和回顧那一段歷史,它的特殊意義在哪裡?

鄭建邦:我們中華民族畢竟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曾經創造了燦爛的人類社會文明,我們也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抗日戰爭不僅沒能讓我們亡國,還堅持抗戰取得勝利,這說明什麼?那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支撐著我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這個民族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國歌裡有一句話:「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在當時的情況真的是這樣。我為祖父整理回憶錄,因為這不可避免談到當年戰爭當中一些很血腥的場面。整理下來,我自己也是潸然淚下。

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裝備、訓練要比敵後戰場好很多了,但我們照樣是一個排、一個連、一個營的戰士犧牲在陣地上,就因為你的裝備不行。當時我們沒有有效地對付高端武器的手段,有的戰士只好把身上都掛滿了手榴彈,趴到敵人的坦克上同歸於盡。這說明什麼?說明當時我們雖然貧窮、落後,但是由於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原來的一盤散沙被這種民族精神召喚起來,變成了一種眾志成城的抗戰氣概。我想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共同的記憶、共同的夢想,還得把那種精神找尋出來,來做好今後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第四屆近現代河南與中國學術研討會在商丘師範學院舉行    本報訊(記者李海旭)9月2日,由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鄭州大學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主辦,商丘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承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第四屆近現代河南與中國學術研討會在商丘師範學院舉行
  • 新華社:紀念抗戰勝利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教訓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在世界和平發展合作潮流勢不可擋的今天,回望這段歷史,就是要從戰爭的代價中記取教訓,從勝利的昭示中汲取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事業努力奮鬥。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進行的一場殊死搏鬥。
  • 「落後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
    「我在參加抗戰之前當過小學校長。」陳廷儒告訴記者,自己出生在蘇北漣水縣胡集區姜垛村一戶貧苦農民家裡,因父親早逝,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艱難,過繼給伯父。在養父母的悉心關愛下,他以優異成績考入省立運河鄉村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胡集小學任校長。    然而,1937年7月,日本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國土淪喪、老百姓家破人亡的消息,令他痛心疾首。
  • 落後就要挨打?看美國是如何欺負伊拉克的
    最早提出「落後就要挨打」出自於1931年2月4日史達林的演說《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 原文:「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而落後者是要挨打的。但是我們不願意挨打。不,我們絕對不願意!
  • 初中議論文範文:落後就要挨打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議論文範文:落後就要挨打,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落後就要挨打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秋風送爽,碩果纍纍。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 落後就要挨打,日本侵略中國的殘暴歷史
    最先開始淪陷的是東北三省,1931年九一八歷史事變之後爆發,由於中國東北軍的的撤退,大片地區國土淪陷到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爆發,日軍進行發動學生全面展開侵華以及戰爭,抗戰提供全面發展爆發。7月28日,北平守軍將領陣亡,第二天北平淪陷,兩天後,天津科技淪陷。
  • 如何理解清華吳教授說的「落後和弱小都不一定挨打」的觀點?
    從辯證法角度來看,「落後不一定挨打,弱小也不一定會挨打」這兩個觀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落後就要挨打」是有特定適用對象的,不是普遍現象。從世界範圍來看,「落後就要挨打」的結論是不成立的,太過絕對化。作為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我認為教授說得沒錯,符合事物矛盾的對立統一特性。
  • 「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是誰說的?其實說這句話的另有其人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信朋友們都知道,近代以來因為我們國家的弱小問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受到了來自於世界上列強國家的侵犯,那就導致了我們國家在近代史上一直都是世界上非常弱小的國家,一直到共產黨的出現才得以最終改變了落後挨打的局面,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我們國家自己經歷過後,感受到的最痛的領悟,這也就是一直鞭策著我們國家在前進的道路上
  • 抗戰時真能從鬼子身上撈到「油水」?老兵:實際上毛都沒有
    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是任何一位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儘管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是「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卻依舊銘記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儘管我們不曾親身經歷火歲月的驚恐,但是從很多文學作品和紀錄片中,我們依舊可以對當時舊中國的無助感深有體會。
  • 周恩來從四個方面分析近代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文化原因
    影響最大的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從典籍上看是《論語》和《道德經》。毛澤東認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周恩來說:「我們有幾千年燦爛的古代文化,這是值得驕傲的。」探討中華民族幾千年輝煌的文化原因與中華文明年齡相近的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斷過,有的甚至消亡了。唯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從未中斷過。
  • 落後就要挨打?伊朗首席核科學家被暗殺,伊朗多位高官:誓言報復
    毛爺爺曾經說過:落後就要挨打。年初的時候,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遭暗殺恐襲身亡;如今「核彈之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再次被暗殺,而一向以「聖母」自居的歐美國家,卻並口不言,沒有對暗殺進行譴責。實力才是硬道理,沒有實力就沒有話語權,希望祖國愈發強大!
  • 回顧14年的艱苦抗日戰爭歷史,我看到了比日軍侵略更可怕的地方
    回顧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歷史就像是一面鏡子,存於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過去的每一天,某些事都很有意義,有喜有憂,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看的更多了解,增長知識,開拓眼界,提高人文素養!今天我們來了解比日軍侵略更加可怕的東西。在經歷了世界第一次大戰後,日本的迅速崛起,而後和德國法西斯結合。
  • 「七七抗戰」爆發81周年 郝柏村盼世人通過油畫了解歷史真相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是「七七抗戰」爆發81周年紀念日,臺當局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到金門為「抗戰歷史真相展」揭幕。他說,抗戰的歷史真相是中華文化最寶貴、最有價值的部分,盼世人能認識這場戰役。據臺灣「中央社」7月7日報導,28幅巨幅的盧溝橋抗戰油畫和數碼雷射的「類油畫」完工後,2016年和2017年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金門升恆昌展出後,今天起在金門文化園區的歷史民俗博物館續展。郝柏村和臺灣前防務部門負責人嚴明,以及前臺軍將領李楨林、王文燮和陳廷寵等人,在「精忠衛隊」人員簇擁下,來到歷史民俗博物館,剪彩並觀賞畫作。
  • 專家:中國夢是被列強打出來的 國富軍弱也挨打
    實現中國夢對軍隊來說就要實現強軍夢主持人:習主席鮮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深情描繪了170多年來中華民族不懈求索奮鬥的歷史,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那麼,如何理解中國夢的歷史意蘊?中國夢對軍隊又意味著什麼呢?
  • 銘記抗戰歷史,這些地方值得去「打卡」
    電影《八佰》熱映後,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成為熱門參觀地點。而我們廣東也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根據地之一,銘記抗戰歷史、緬懷抗日英烈,廣東人身邊就有不少值得去「打卡」的地方。
  • 10版《紅樓夢》犯的低級錯誤,寶玉光腚挨打
    今天在寫文章,寫到寶玉挨打,我就挑出87版紅樓夢看了看,雖然87版紅樓夢在寶玉挨打後,躺在床上,屬於低級錯誤。但是10版紅樓夢在拍寶玉挨打,居然讓寶玉光腚,這真是不懂裝懂,沒學問裝學問。古代衙門裡打人,不論男女,都是把褲子扒下,光著屁股打,比如乾隆皇江南奇遇記裡,賣涼粉的小哥,上衙門要錢,被衙役打的時候,褲子就被扒掉,其實這就屬於歷史文化的表現。
  • 湘大歷史教授何崇恩講述湖南抗戰史
    湘潭在線9月2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肖文歷)9月1日上午,湘潭大學歷史系教授何崇恩在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抗戰專題講座。何崇恩教授從日本的基本國情談起,分析了抗戰全面爆發的原因以及當時全國抗日的形勢,著重講述了湖南那段光輝的抗戰歷史。
  • 再訪江西廬山抗戰博物館 八旬老媼直言「勿忘歷史」
    中新社江西廬山8月10日電 題:再訪江西廬山抗戰博物館 八旬老媼直言「勿忘歷史」中新社記者 劉佔昆立秋雖至,暑熱尚在。在中國抗戰的歷史上,廬山也扮演著特別的角色。1937年6至7月,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兩次上廬山與蔣介石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當年7月17日,蔣介石在此發表了「抗戰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