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影《因父之名》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十年後重睹,法庭辯論一幕,仍不禁熱血沸騰。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好人這個東西還是有的!
黑暗的背後必有黑手。《因父之名》中警方延時拘壓,刑訊逼供,編造偽證,隱藏不利證據;甚至當真兇坦白後仍堅持不還人清白。法官更表現出極端的仇恨,只恨不能以叛國罪將他們施以絞刑。人性之惡不足以解釋一切,人類發明的制度顯示了它的漏洞,給黑手以可乘之機。即使是在近代理性發源地英國。
《因父之名》中的女律師Gareth Pierce是個執著勇敢又十分細心的人權維護者。若不是她及同行們的不懈努力,受害者或許永無見天之日。「Guildford Four」一案揚名之後,她辦一個案子,人們的目光便緊隨其後。如今她的視線已經盯上了關塔納摩海灘,那個美國人無限期關押外國囚犯的地方。
這是英國當代歷史上,最為可恥一出司法醜劇,重重黑幕之下遮掩著掩蓋著所謂民主制度下的虛偽和對人性的壓榨。一個浪蕩的愛爾蘭窮小子,蒙冤入獄,在英格蘭的鐵窗下一呆就是十五年,和他一起獲罪的還有他的父親,一位安分守己的老人,但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他的兒子,他也自願走進監獄,即便到了臨終前,還在為洗刷兒子的冤案而操勞著。
有時候,人只有經歷悲劇之後,才能真正學會如何的相處。《因父之名》這部片子,講述的正是一對父子如何在共同的苦難中,彼此真正的了解和相愛。這是一個父子共同成長的主題。這也讓我想到了另一部類似主題的片子《生命如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英格蘭和愛爾蘭之間民族紛爭嚴重,民族對抗情緒嚴重。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愛爾蘭共和軍經常採用爆炸的恐怖手段為作戰手段。傑瑞是一個愛爾蘭人,他生活的城市貝爾法斯特經常有槍聲、爆炸聲出現。他是一個小偷小摸、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衝動,易怒,但是他熱情、天真,內心深處很愛他的家人。
就是這樣一部影片,讓我們知道了這個社會上的黑暗一面,在上世紀人們的黑暗一面,但是也有好人讓我們心頭一熱知道了這個世上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