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長成大高個,3種長高誤區要避免,抓住「生長線」才重要

2021-01-16 忒咪寶貝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關於孩子的身高,在民間一直有這樣的說法: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

簡單來說,如果母親的身高,比較低的話,那麼孩子的身高大概率也會比較低!

所以一些矮個子準媽媽,就會比較擔心,害怕自己的孩子未來不能長成一個大高個,畢竟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身高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受人關注的因素。

所以我之前就有一個閨蜜小玲,因為自己身高比較低,所以找男朋友的時候,身高是排在最前面的加分項,只要身高夠優秀,其他類似於顏值、家庭狀況等等,都可以靠邊站。

用閨蜜小玲的話說:既然自己無法改變基因,為了下一代,就得找一個優質的基因去融合!

其實,無論是閨蜜小玲的例子,還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像是這種案例比比皆是,身高似乎成為了一個所有人都很看重的嫁娶因素。

那麼話說回來,娘矮矮一窩,真的有道理嗎?

從遺傳學的角度分析,身高屬於多基因遺傳!

而決定孩子身高的因素,35%來自於父親,35%來自於母親,其餘30%則與營養和運動有關。

根據研究也發現,孩子的身高75%取決於遺傳基因,並且以此作為基礎,衍生出了身高計算公式。

男孩身高範圍:(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釐米。

女孩身高範圍:)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釐米。

事實上,如果我們完全相信了這個計算公式和遺傳法則,那麼我們等於已經掉入了長高誤區當中。

因為除了這70%的遺傳之外,還有30%—40%是要依靠後天發育和成長的。

而且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身高不會因為搭配,而無限高,也不會無限矮,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個子非常高的夫妻,生出來的孩子,不一定會一直長,而兩個個子低的人,生的孩子也不一定會特別特別矮。

所以說,嚴格上講,娘矮矮一窩,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70%可控之外,還有30%到40%的不可控。

除了很多人相信這個,還有一些長高誤區,我們需要跳出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長成一個大高個,可以說是各種五花八門的方法,都使用了出來,但大多都陷入了長高誤區當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①「拔蘿蔔」能促生長

不少孩子小時候,都玩過「拔蘿蔔」的遊戲。

很多父母會常常說:個子不見長,去吊吊門框,拔個蘿蔔就長高了。

事實上這種方法,對孩子並不好,因為拔蘿蔔的過程中,會託著孩子的臉,向上舉起,孩子雙腳離地,很容易損傷到孩子的胳膊和關節,甚至還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脊椎。

不但沒有促進孩子身高發育,還損傷了孩子健康。

②增高偏方

很多家長可能看到了一些增高偏方和藥品,就迫不及待地拿自己孩子「做實驗」,事實上並不可取。

中國新聞網曾經發文表示:國家迄今沒有審批過任何能夠具備增高功能的藥品。

所以,像是一些迷信的說法,以及一些藥物增高法,大多都是不靠譜的,沒有效果,還可能帶來潛在危害,不可取。

③喝牛奶長高法

為了讓孩子長高,每天一杯牛奶,可謂是用心良苦,孩子長高了嗎?有可能並沒有。

牛奶當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能夠促進骨骼發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鈣在人體的吸收並不太容易,需要有充足的維生素D。

也就是說,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如果維生素D體內含量較少,那么喝再多的牛奶,也無濟於事。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長高法,比如說吃得多就能長成大高個,事實上也沒有道理,孩子成長發育的營養是有限的,吃得太多,會引起營養過剩,長不成大高個,還可能變成小胖墩,南轅北轍,沒有道理的。

事實上,孩子想要長成大高個,抓住「生長要素」是關鍵

很多父母應該都知道,孩子身高在停止生長之前,都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就是「骨骺線閉合」。

而骨骺線,就是孩子長成大高個最為關鍵的生長要素。

所謂骨骺線,是人體骨骺和幹骺端的軟骨,隨著孩子的成長,這條在X光片下呈現投名狀的骨骺線,會越來越窄,直至閉合,孩子骨骼停止發育。

在一般情況下,男孩子骨骺線在17歲左右就會閉合,而女孩子在15歲左右就已經會閉合。

因此,想要讓孩子最大限度長成大高個,就得趕在「骨骺線閉合」之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幫助孩子長成大高個。

1)提供高舒適度睡眠環境

睡眠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時間,一般是在晚上,而且孩子越處於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分泌就會越多。

而一般情況下,晚上十一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而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必須讓孩子進入深度睡眠當中,所以最好的睡覺時間是在9點左右。

此外,睡眠過程中,不宜開燈,因為開燈會抑制孩子褪黑素的分泌,對孩子身體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2)營養均衡全面

就像前面給大家說的一樣,孩子長個子,光喝牛奶是不可以的,因為牛奶當中的鈣元素雖多,但是只有吸收掉才算數。

因此,在飲食營養方面,應該做到均衡全面,無論是維生素、蛋白質還是礦物質,都應該讓孩子全面的補充,從而促進骨骼發育。

3)運動能夠促進長高

在民間常常有這樣的說法:「二十三,還能竄一竄」,按照我們的理解,此時的骨骺已經閉合了,怎麼還可能會再次長高呢。

這裡面就會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人體由於長期的不良習慣和姿態,使得人體的骨頭排列不合理,所以我們往往看到的身高,其實並不是最佳身高。

而通過後天的運動和鍛鍊,包括打籃球、健身、跑步等等,會逐漸使得這些骨頭排列合理,所以二十三,竄一竄,並不是假話哦。

忒咪媽媽寄語:

跳出長高誤區,也不要太相信先天遺傳因素,因為後天同樣重要,所以只要我們合理利用好「生長要素」,通過營養、運動、睡眠來幫助孩子長成大個,完全是可以實現的哦。

今日話題:

你相信娘矮矮一窩的說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長的高,快抓住孩子這3個長高信號
    但是我們要知道,對孩子來說身高的增長是有「猛漲期」的,這是孩子長高的重要時刻。在孩子的猛漲期我們能提前知曉做好對策,也能助力孩子長的更高哦! 1、飯量突然變大 孩子長高的信號之一就是孩子的飯量突然開始猛增,胃口也變得特別好,經常剛吃飽沒一會兒就又餓了。
  • 跳出長高誤區,抓住「生長要素」是關鍵
    事實上,如果我們完全相信了這個計算公式和遺傳法則,那麼我們等於已經掉入了長高誤區當中。因為除了這70%的遺傳之外,還有30%—40%是要依靠後天發育和成長的。而且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身高不會因為搭配,而無限高,也不會無限矮,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個子非常高的夫妻,生出來的孩子,不一定會一直長,而兩個個子低的人,生的孩子也不一定會特別特別矮。
  • 寶寶未來是不是「大長腿」,看3個部位就知道,助力長高別進誤區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雙大長腿,能有一個高個子,英國醫學研究人員曾對1000個家庭作調查分析,發現孩子的身高由父親決定,體重隨母親。 第二個部位:看孩子腳的大小 孩子四肢的發育,跟身高息息相關。一般來說,腳部比較大的孩子,身高也會相對較高。而腳部較小的孩子,身高就會比較矮。但這也是概率問題,僅供參考。
  • 男孩到這個年齡才「停止長高」,家長常常不懂,難怪孩子沒有180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男孩子來說,身高絕對是「硬傷」,每個男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大高個,在氣質上就佔有優勢。想要長高,抓住身高發育的黃金期在孩子身高的後天發育中,其實是有身高增長的黃金髮育期的。研究顯示:男孩子的身高發育期有兩個階段,分別是4-6歲,和青春期階段。
  • 孩子「人小腳大」暗示長大個?你可能想多了,這些才是長高的預兆
    多數的家長認為,給孩子吃得好將來就會擁有高個子。另外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別看孩子年紀小,身材矮,可是腳卻很大,這樣的孩子在將來可是會長成大高個的。鄰居家的天天才剛剛8歲,正在長身體的階段,天天媽媽春天給孩子買了一雙運動鞋,專挑了大一號的,說是等著秋天在穿,可是前幾天天天媽拿出鞋子,讓天天穿上,但是天天卻穿不進去了。
  • 孩子身體出現這3個跡象,可能說明要停止長高,第2點不容易發現
    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和平安更重要的了。在孩子出生以後,各個方面都是爸爸媽媽關心的地方,比如說孩子的智力發育、顏值外貌、身高體重……這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如果比別人要好的話,都會讓爸爸媽媽特別有成就感。
  • 補鈣≠長高,父母要是能做到這4點,孩子高出同齡人一大截
    其實這是家長們的一個誤區,補鈣並不等於長高,補鈣只能增加骨骼的密度,而不會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影響孩子長多高的最關鍵因素,正是「遺傳」。 孩子能不能長高?長多高?靠的都不是「鈣」,孩子的長高只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 補充鈣質只能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過度的補鈣不但不會讓孩子長高,還會讓孩子引發骨質石化症,對孩子並沒有好處。
  • 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身高智商都會高,家長要抓住機會
    同時家長要知道,孩子6歲之前是身體和大腦發育黃金時期,如果父母能抓住機會,身高和智商都會超出同齡孩子一大截。所以,這個時間段的孩子不僅需要均衡充足的營養,而睡眠作為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後天因素,更不能懈怠。而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身高智商都會高,家長可要抓住機會。孩子睡覺的2個黃金時間?
  • 11歲男孩半年長高15cm,醫生: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不愁長不高
    於是在某天下午,浩浩媽終於說出了他們家獨特的「長高秘方」。事情還要從半年前說起,半年前的浩浩還是個「小矮個」,平時面黃肌瘦,不愛吃飯,由於免疫力太差所以精神氣也不好,在學校還經常被「大高個」們欺負,一段時間下來,浩浩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
  • 有這3個跡象,孩子可能會停止長高,你的孩子有嗎?
    現在的家長或多或少都有著這樣的煩惱和困惑:孩子好像停止長高了,都沒有長高的跡象,孩子還不是很大,怎麼就感覺要停止長高了呢?專家針對這些家長的煩惱,給出解釋:很多孩子一般出現以下的這四個跡象,就證明孩子即將可能會停止長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倍加注意孩子有沒有出現這些跡象,以便及時到醫院諮詢醫生的意見,科學解決這些問題。好啦!由小編一起帶領大家來看看專家所說的這三個跡象分別是什麼!
  • 小柚熊:孩子長高的方法,孩子為什麼長不高
    小孩子怎樣才能長高,是很多家長關注的問題。由於孩子個子矮的話多容易發生自卑心理,常常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長大後也沒有自信。那麼小孩子怎樣才能長高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下該怎樣增高。一、怎樣做孩子才能長高1、不要錯失成長快速期。
  • 孩子吃得好卻長不高?家長別急,抓住黃金睡眠時段,為他長高助力
    科學研究證實,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中70%取決於先天,30%受後天影響。 先天改變不了,家長除了合理搭配富含鈣質的飲食和針對身高的拉伸運動外,還可以在睡眠上為孩子「長高」助力。 林華夫妻兩人本身個子都不高,因此對兒子的身高十分在意。
  • 孩子身體發出這幾個「信號」,是要停止長高的跡象,你家孩子有嗎
    作為父母來說,不管自己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希望將來他們各自可以找個非常高的,是因為個子高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加分項,所以生不成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個子會比較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給孩子補充特別多的營養,其實寶寶也有一個生長的黃金期,也有生長得滯緩期,所以說媽媽一定要把握好寶寶生長的黃金期,
  • 夏季給孩子洗澡,家長要避免3個清潔誤區,還需要注意安全問題
    夏季天氣比較熱,家長給孩子洗澡的頻率也較其他季節更高一些。在洗澡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清潔問題,還不能忽略健康和安全問題。以下給孩子洗澡的誤區,家長要避免【用沐浴露會讓孩子洗得更乾淨】只用清水給孩子洗澡,可以洗乾淨嗎?
  • 12歲孩子40碼的鞋,長個先長腳,孩子將來身高跟腳的大小有關嗎?
    「長個先長腳」,孩子的身高跟腳的大小有多少關係呢?姜女士的兒子剛剛12歲,身高差不多也就一米六多點,但鞋子40碼的都嫌擠腳了。每次買鞋都不敢買多,生怕浪費。但家裡還是堆了一大堆半新不舊的鞋,每年這一筆開銷都不少。人不高,鞋子又大,感覺很不協調,像唐老鴨的樣子!腳大的孩子不會太矮,很多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
  • 春天吃什麼能讓孩子長高?6大增高「秘方」,你被忽悠了麼?
    DrX見過許多孩子吃海參、三七,但是結果測骨齡發現已經比實際年齡要大了。最誇張的一個男孩,15歲,身高卻只有157cm,骨骺已經癒合,而罪魁禍首是母親專門找來的秘方「三七燉小黃雞」。要知道,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加用三七,導致骨骼發育更快,身高增長過快,家長以為效果很好,沒想到是拔苗助長,追悔莫及。
  • 女孩13歲,身高1米8,醫生:家長做好這2點,孩子輕鬆長高個
    家長可算是為子女操碎了心,從孩子身高到孩子學習,從孩子飲食健康到孩子心理健康,哪一樣家長都不敢放鬆。畢竟現在的生活對人們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有顏值還得有才華,並且身高也不能懈怠,不然的話很可能會失去一些機會,影響自身的生活規劃。
  • 孩子發燒急壞媽媽 寶寶發燒避免8個護理誤區
    正確做法:發燒的孩子洗溫水澡更有利於散熱,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擦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溫方法。用溫水洗浴或擦浴後要迅速擦乾全身,並換上乾爽的衣服,以免著涼。誤區三、一發燒馬上用退燒藥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燒,就馬上給孩子服用各種退燒藥,吃藥後沒有馬上見效時,又立即換另一種退燒藥。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
  • 男孩花16萬長高7.2釐米,現狀堪憂,這一增高術早被明文禁止
    為了能讓娃變成大高個,家長們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有些長高方法真得仔細分辨才行。執筆:王豔微編輯:明珠定稿:蘇子後身高往往是衡量一個人外在特徵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在這個看顏值的社會,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能往上「竄一竄」,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些家長急於求成,盲目「拔苗助長」,結果卻害了娃。
  • 家家母嬰|這樣餵孩子真的長不高!養娃頭1年得注意這些事!
    這麼個吃法,不僅沒營養,還不利於寶寶長高。 可能有的人會說到,身高受遺傳影響,但後天吃得好不好,其實有很大作用。 媽媽們需要關注的,不只是寶寶吃的量,還要看寶寶吃的種類到底多不多。下面家家月嫂告訴你常見的幾個吃飯誤區,看看家長們有沒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