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ochrane Library調查研究:兒童補鈣只能讓下肢骨密度增加1.7%,一旦停止補鈣,骨密度又會恢復原先的水平。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一提起孩子的身高,很多父母都犯了愁,孩子長不高怎麼辦?是缺鈣嗎?
其實這是家長們的一個誤區,補鈣並不等於長高,補鈣只能增加骨骼的密度,而不會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影響孩子長多高的最關鍵因素,正是「遺傳」。
寶媽:吃了那麼多鈣片,孩子怎麼還是不長個?
小穎和老公都不算高,對於孩子的身高,小穎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視,從小就開始給孩子補鈣,可是孩子還是比同齡人要略矮。
這讓小穎非常苦惱,明明吃了這麼多的鈣片,為什麼孩子就是「長不高」呢?為此,小穎專門帶孩子測了骨齡,醫生告訴小穎,她家孩子屬於正常發育。
身高和很多因素有關,遺傳就佔據了60-70%的影響,補鈣也並不等於長高。
當然,後天的影響也同樣重要,只要家長幫孩子合理規劃身高,孩子可能會比原定的遺傳身高,高5-20cm不等。
補鈣真的沒用嗎?
孩子能不能長高?長多高?靠的都不是「鈣」,孩子的長高只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
補充鈣質只能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過度的補鈣不但不會讓孩子長高,還會讓孩子引發骨質石化症,對孩子並沒有好處。
1)孩子所需鈣量
0-6個月的嬰兒建議攝鈣量200mg/d;7-12個月建議攝鈣量250mg/d;12個月-3歲建議攝鈣量600mg/d;4-6歲建議攝鈣量800mg/d;7-10歲建議攝鈣量1000mg/d。
2)如何補?
一般來說,對於0-3歲的嬰幼兒來說,每天喝奶量其實已經完成了,他們所需要的鈣質。
從3歲以後,家長可以用多喝奶+維生素D的方式代替藥物,幫助孩子更好地吸收。
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1)遺傳
首先不得不承認,遺傳的力量真的很強大,父母對孩子的身高影響最多可以達到75%,但身高優越的父母也別得意。
根據調查,在我國有超過5成的孩子,都沒有達到原定的遺傳身高。
所以光有遺傳是遠遠不夠的,後天因素一樣能決定孩子長高、長矮。
2)營養
要想孩子長得高,首先要從嘴下手,可以不吃貴的,但一定要給孩子吃「雜」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雜」是指,孩子飲食應該多元,蔬菜、水果、主食、肉類、魚類一樣不能少。
下面是兒童食物建議攝入表,家長可以按上面的攝入量,給孩子準備飲食。
3)運動
有研究證明,經常運動的孩子要比其他同齡孩子高2-4cm。
運動對於孩子的身高發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運動時血液循環會加快,這會刺激長骨骨骼長出軟骨,而軟骨變硬之後,孩子就會長高了。
5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做慢跑、玩皮球等運動,5歲以後,推薦跳繩、遊泳等運動。
4)睡眠
孩子的生長激素並不會全天分泌,夜晚睡覺時,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每天的入睡時間。
下圖為孩子生長激素分泌對照表,家長應該儘量讓孩子,在生長激素分泌峰值時,進入深度睡眠。
糖果媽媽貼心話:別再給孩子「身高」壓力了
很多家長都很緊張孩子的身高,每天逼著孩子喝奶和吃鈣片,但殊不知正是這樣的「愛意」,導致孩子長不高。
當孩子處於「身高」的高壓之中,一定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將上面的所有努力都抵消。
面對身高問題,我們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鼓勵孩子放鬆心情。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多高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