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再推複合調味品,多賽道發展面臨挑戰

2021-01-08 新京報

繼火鍋底料之後,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味業」)又推出了多款中式複合調味品。而這也是近年來海天味業在拓展產品品類、多賽道發展方面的又一次嘗試。

業內人士認為,海天味業不斷拓展產品品類,就是要在醬油等主營產品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尋找新的增長點,提高銷售額和利潤。不過,從目前情況看,海天味業的各類新品銷量均不理想,多賽道發展面臨挑戰。

持續拓展產品品類

繼2020年8月推出火鍋底料之後,海天味業近期又推出了多款中式複合調味品產品。2020年12月31日,新京報記者查詢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發現,新品包括酸辣魚香醬、酸甜糖醋汁、清爽沙拉汁、香辣小炒醬、濃香紅燒汁、高汤滷水汁、清香燜鍋醬等,均採用小包裝,規格分50g、60g、80g三種。以80g規格為例,2袋裝售價7.9元,7包組合裝售價25.9元。

事實上,近年來,海天味業在拓寬產品線上的動作從未停止。早在2014年,海天味業就通過併購開平廣中皇公司的主要資產,進軍腐乳品類;2017年,海天味業位於江蘇宿遷的全資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收購了江蘇潔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丹和醋業70%的股權;2019年12月底,海天味業以1.69億元獲得芝麻油企業合肥燕莊67%股權,以此開始在芝麻油領域的發展。

2020年8月中旬,海天味業推出火鍋底料新品,包含韓式辣牛肉、新疆番茄、雲南酸湯和韓式部隊四種口味。隨後,白砂糖產品「雪裡糖」又悄然出現在海天味業的產品列表中。

上海至匯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張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不管是中式複合調味品,還是白砂糖,這都是海天拓寬品類的表現。

主營業務增速放緩尋新增長點

公開資料顯示,海天味業起家於佛山,專注於調味品生產和銷售,目前其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其中醬油、調味醬、蠔油是目前該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醬油產業的產量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國內的醬油市場已趨於飽和,2018年全國醬油行業產量約1050萬噸,同比增速下降為4.3%。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調味品各大品類中,醬油的滲透率最高,已經高達99%。

而從海天味業財報來看,2017年至2019年,海天味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5.84億元、170.34億元和197.97億元,同比增長17.06%、16.80%和16.22%;其中,醬油收入分別為88.36億元、102.36億元和116.29億元,同比增長16.59%、15.85%和13.76%,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60.58%、60.09%和58.74%。調味醬的營收分別是20.4億元、20.9億元、22.91億元,增速分別為12.45%、2.55%、9.52%。蠔油的營收為22.66億元、28.56億元、34.9億元,增速分別是21.65%、26.02%、22.21%。

據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海天味業的多品類發展,與其醬油等主營產品業績增速放緩,醬油市場接近飽和,急需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有關。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稱,「海天目前市值高達6000多億,它需要保持強勁的增長率銷售和利潤,在資本的推動下,就要找到新的增長點,不斷做大企業品類,提高銷售額和利潤,最簡單方式就是多品類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主營業務增速有所放緩,但在業內看來,這並不意味著海天味業已經觸及其自身的天花板。張戟認為,從海天味業100多億的營收體量來看,醬油能夠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也是正常的,增速放緩並不意味著它的天花板就到了,海天還是有可發力的空間。

徐雄俊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海天味業的醬油在中國的醬油市場佔比10%左右,是一個不錯的市場佔比,但是也沒達到極點,可以對比日本的龜萬甲醬油,它在日本市場能佔到百分之三四十以上,海天味業在這一塊還是有空間的。」

新賽道面臨挑戰

海天味業拓展產品品類,致力於多賽道發展,但過程並不順利,新賽道面臨著諸多挑戰。

2020年12月31日,新京報記者查詢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發現,除了主營業務醬油、蠔油等之外海天的其他新品類銷量都不盡如人意。其中,火鍋底料銷量十分慘澹,月銷量最高是番茄火鍋底料,有1499份,最低是韓式辣牛肉火鍋底料,僅有58份。

此外,燕莊麻油的銷售也不理想,月銷量在50份-700份之間浮動。而此次推出的中式複合調味品,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銷量也只有311份。有海天味業經銷商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海天味業的新品火鍋底料銷量慘澹,靠著半賣半送才消化了一半產品的數量,並且廠家暫時還未有獎勵或補貼給到經銷商,經銷商的積極性不高。

對此,張戟說,目前的布局不可能在短期內產生影響,但海天的渠道力量足夠,只要去發力,日後有可能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從長遠來看,以後複合調味品,是會成為海天味業新的增長點,如果在一些核心品類中用新品牌會更好一些。」徐雄俊表示,但如果延伸到其他品類裡面去,尤其是一些非常強勢的專業領域,如雞精,是很難做到數一數二的。

對於2021年在產品品類方面的計劃,海天方面曾於2020年12月中旬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海天推出了很多新品,包括海天裸醬油、海天火鍋底料等。隨著近年來海天的研發越來越深入,新的一年公司也將會推出新的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不排除也會有一些新的品類,但可以肯定的是,海天還是會聚焦調味品主業,這是海天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方向。

新京報記者 劉歡 圖片 電商截圖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布局中式複合調味料,海天味業加快品類拓展進程
    海天味業作為調味品行業的絕對龍頭,今年不論是股價還是市值持續走高,彰顯出調味品行業絕對的龍頭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此可見,海天味業在自己的優勢賽道上,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 入局中式複合調味料,海天味業要講新故事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分析稱,中式複合調味料市場正在不斷擴大,而海天味業此前就已經布局了火鍋底料市場,作為調味品巨頭,海天需要在各領域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以保持其本身的發展優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中式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為211億元,同比增長14.7%,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509億元。
  • 海天味業:這瓶醬油為什麼能這麼貴?
    海天也在2016年確定了大力投入品牌建設的發展戰略,將營銷費用花到各類電視、網絡綜藝節目上。根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數據,2018年,海天味業共參與12檔綜藝節目營銷,累計植入時長近80個小時,位列總植入時長排名第5位。但海天要想在產品方面實現茅臺式的壟斷,難度更大。
  • 對比海天味業,金龍魚還要漲?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A股投資者錯過了「醬茅」海天味業從3000億到6000億的機會,似乎又錯過了「油茅」金龍魚從3000億到4000億的機會。10月15日,國內最大的食用油品牌金龍魚(300999.SZ)正式登陸A股創業板,不僅上市首日就翻倍,上市一個月後再翻一倍,「驚豔」A股,最高市值超過4000億。
  • 海天味業回應「醬油生蟲」:所有流通產品均可追溯生產過程及源頭
    海天味業9月21日下午回應網絡傳聞稱,海天所有流通的產品,均設有同批次產品的留樣,每一批次的產品均可追溯產品生產過程及源頭。海天不允許任何涉及食品安全的問題存在。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此前多地消費者曝出海天旗下醬油產品疑似出現活蛆。
  • 「油中茅臺」金龍魚股價下跌超10%,總市值已高於海天味業
    據南都記者了解,自金龍魚上市以來,其也被與海天味業進行對標。根據海天味業前三季報顯示,該公司實現歸屬淨利45.71億元,同比增長19.20%。而金龍魚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0.90億元,同比增長45.88%。有證券分析人士認為,金龍魚前三季度的淨利潤超過海天味業,當時金龍魚的市值不到海天味業的一半,「這有補漲的需求」。
  • 「調味品茅臺」市值超6513億,古老行業成資本新寵?| 公司與行研
    截至12月25日收盤,包括海天味業、頤海國際、中炬高新、天味食品、千禾味業在內的A、港股頭部調味品上市公司中,其中四家市值較年初均已實現翻倍,大幅跑贏wind食品加工(一致評級)指數、申萬食品飲料指數,後兩者同期漲幅分別為74%、73%。
  • 海天味業們徹底懵了!
    再來看看調味品市場。整個調味品市場,基本就是在餐飲業的帶動下逐步增長。這一行業中的老大,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就是海天味業。對比同行的淨利率,可以說目前仲景食品在行業內的競爭力還比較一般。調味品的平均淨利率達到了約20%。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在食品飲料這個大行業裡,調味品這條賽道的生存環境是相對比較好的。由於我國的菜系五花八門,又加上外國菜系的不斷切入,對於調味品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各大調味品公司的優勢產品基本都有一定的差異,逐漸形成了一種錯位競爭的態勢。
  • 海天味業大戰海底撈,15.9元一包火鍋底料,頤海國際慌不慌?
    文/ 李惠琳 編輯/ 鄢子為醬油大王海天味業對火鍋底料下手了。近日,海天天貓旗艦店上線首款火鍋底料,包含韓式辣牛肉、韓式部隊、新疆番茄、雲貴酸湯四種風味,單包價格為15.9元,四包組合價為39.6元。2017年6月,一篇名為《穩紮穩打穩增長 海天醬油規模化「突圍」有道》的文章提到,調味品市場成長較快的各類功能醬料及火鍋底料,也將加入到海天醬油的主要擴品範圍。同期,興業證券研報中提到,「海天味業將在火鍋底料行業一試身手」。海天選擇今年上市火鍋底料品類,圖謀的是宅經濟下的大機會。申萬宏源研報顯示,預計2020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或將達310億元。
  • 智慧財產權管理面臨新挑戰
    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巨大變化,讓各國智慧財產權管理和戰略制定面臨著新挑戰。今年是《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發布十周年。站在新的歷史時點上,準確把握新技術和新業態發展對智慧財產權戰略與管理提出的新需求,應對新技術和新業態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對提升我國智慧財產權戰略規劃與治理能力至關重要。A 新技術、新業態發展帶來新問題首先,新技術不斷湧現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客體範圍呈擴大趨勢。
  • IT管理者目前面臨的十大挑戰以及如何克服
    而新的責任帶來了新的挑戰,IT管理者目前面臨以下十大挑戰:1.不斷發展的網絡安全威脅根據VMware Carbon Black公司的一項調查,在轉向遠程工作之後,全球將近91%的組織報告了網絡攻擊數量大幅增加。此外,80%的組織表示,網絡攻擊的複雜性有所增加,對組織的財務、聲譽和運營帶來更大風險,組織因此不能對網絡安全掉以輕心。
  • 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題: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作者 婁曉  「在全媒體時代的今天,儘管在信息傳遞相對落後的非洲,平面媒體也面臨著轉型和挑戰。」
  • ...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
    9月18日,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正在開會,將稍後回復。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在消費端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衝擊。9月18日,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正在開會,將稍後回復。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在消費端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