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重慶市開州區滿月鎮,霧靄嫋嫋,寒氣逼人。滿月鎮中心小學卻溫暖如春,熱氣騰騰,綠色塑膠操場上,學生們有的跳繩、有的踢毽、有的跳竹竿舞,還有的做著遊戲,個個生龍活虎,精神抖擻,陣陣歡樂的笑聲,在學校上空化作一曲最美的音符……
在扶貧春風吹拂下,這個昔日偏遠落後貧瘠的山村學校,悄悄發生了「變臉」,教室煥然一新,食堂衛生便捷,操場寬敞漂亮,寢室溫馨如家……而這一切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山村裡的孩子們。2021年,新一年鐘聲即將敲響,孩子們有什麼感想,新年願望有哪些?且聽他們怎麼說。
「繼續加油,考上重點中學」
今年15歲的蘇孝梅家住滿月鎮滿月村,就讀九年級二班,弟弟就讀五年級,他們家因學致貧,是村裡的建卡貧困戶,如今父母在外地打工,姐弟倆和7旬老奶奶一起生活。
「我們以前住在雙坪村,現在搬到了滿月場上,到學校只有幾分鐘了。」蘇孝梅說著淺笑嫣然。她說過去上學太難了,天不亮就出門,要走山路一個多小時,遇到落雨天,渾身是泥,像個「泥猴子」。尤其是落雪天,更是造孽,冷得拿不起筆,「那時我的手上腳上,早不早就生凍瘡,嚴重的還要流血化膿。」 說到這裡,蘇孝梅聲音有些低沉。
「現在我們好享福喲,教室寢室都有供暖設備,學校還有營養午餐,我住在學校,不但減免了學費,連生活費都是政府買的單。」蘇孝梅話鋒一轉,聲音有些激動,眼睛亮了許多。
「這個孩子非常懂事,學習刻苦,成績一直是班上第一名。」班主任崔中政說起蘇孝梅,一臉自豪。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繼續加油!」說起新一年最大的願望,蘇孝梅說,考上全區的重點中學,就是她2021年最想實現的夢!
「心懷感恩,做一個能溫暖別人的人」
14歲的遊旺就讀八年級一班,家住天子村。父親病逝,母親和哥哥在外務工,她和嫂子及三個侄女一起生活。
2019年9月5日,是遊旺刻骨銘心的日子,最愛她的爸爸走了。遊旺突然間像變了一個人,不愛說話,獨來獨往,時常發呆,還經常偷偷跑到學校後邊的大石頭下,望著大山,淚流滿面。
由於老爸治病,家裡欠下不少外帳,遊旺為了減輕家裡負擔,竟然準備偷偷輟學打工,班主任曾祥芬得知情況,多次家訪,常常和遊旺談心,從各方面開導她鼓勵她。
後來,政府、學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涓涓細流匯成大愛,溫暖了遊旺一家人。
「我真的很感謝我的學校,我的老師,無數愛心人士,是他們的愛,讓我變成了一個從此愛笑的女孩。」遊旺閃著淚光說。
「她曾經很低落,很自卑,天天一副大難臨頭的樣子,看起都心痛。」曾祥芬說,好在學校一直對留守學生和困境學生寵愛有加,建立了「一對一」幫扶制,實行「三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中優先安排;做到「三多」:「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而且學校開展了很多關愛留守孩子的活動,如過集體生日,特殊專題課等等,給孩子們彌補了很多「家」的溫暖。
「新的一年,我又長大了,我一定要心懷感恩,做一個能溫暖別人的人!」遊旺握著拳頭,無比鏗鏘地說。
「自己動手,做超有愛的愛心餐」
11歲的向冬雪生於寒冷的冬天,一輩子沒見過親媽長什麼樣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又去世,命運多舛的她卻是一位時時嘴角上揚的愛笑女孩。
向冬雪今年讀六年級,寫得一手好字,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酷愛作文,多次參加徵文比賽,還獲過獎。她心靈手巧,是學校快樂星期三的積極分子,畫畫、手工都成了她的拿手戲。
走進滿月小學的「鄉村少年宮」,用紙板做的風車,用稻草、蘆葦杆做的簸箕粘貼畫,用麻繩、果殼、松果做的壁掛畫……枯枝、腐木、雜草、野花等等,巧手搗鼓,全都變身充滿創意和鄉韻情愫的藝術品。
「這些都是全國優秀教師徐小松留給學校的寶貝傳統。」滿月小學校長袁鑫說,「鄉村學校少年宮」和「大課間活動」是滿月小學最大的特色。「鄉村學校少年宮」裡開設了美術手工坊、音樂歌唱與鑑賞、旅遊服務等培訓項目,學生可以憑興趣參加任意活動」
事實上,學校有無數個向冬雪一樣的貧困孩子,他們在藝術的薰陶下,變得自信而陽光。
「新的一年,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給爺爺奶奶和我親愛的老師,做一頓超有愛的愛心餐!」向冬雪說,為了這個小小的心願,她現在已經學會了自己動手製作雞蛋餅,「到時我要給我的親人和老師好好露一手!」小冬雪笑了,笑聲無比清脆。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重慶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