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棒!少年》在全國院線上映,作為國內第一部棒球題材紀錄電影,同時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大獎項,豆瓣目前評分8.8分,被譽為「本屆FIRST最強黑馬」「疫情之年的華語片尊嚴」。
棒!少年
拍攝兩年,剪輯三年,《棒!少年》用最真實的鏡頭記錄下一群困境少年在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的魔鬼訓練後,期待著用棒球改變命運,突破重重困難,少年們終於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年棒球的頂級賽場。熱血和勵志的故事用力揮出了屬於中國棒球的一擊,這一棒,敲響了大眾對於棒球運動的關注,揮出了中國棒球的明天。
關於中國棒球的輝煌還要回溯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那屆奧運會上,身穿國家隊1號球衣的孫嶺峰(也就是片中的教練)和隊友們在最後時刻逆轉擊敗了中華臺北隊。那是中國棒球在奧運會上唯一的一場勝利,距今已過去13年。隨後,五棵松棒球場被拆除,而早在2005年和2007年,國際奧委會將棒球先後移出了倫敦和裡約兩屆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預示這棒球運動發展的坎坷。
棒球是世界上最受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這可能是大多數中國人沒有想到過的。每年全球棒球賽事觀眾人數超過20億,棒球產業佔世界體育產業市場份額12%,僅次於足球和橄欖球,是籃球和F1賽車的總和。
棒球運動在國外有著龐大的群眾基礎,也有著完整的產業鏈,比如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在美國的影響力僅次於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各項業績都優於NBA,超過50%的美國人參加過棒球運動。亞洲範圍內,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棒球運動普及程度很高,中國臺灣地區棒球產業佔中國臺灣體育產值的8%。
相較於國外成熟的棒球聯賽體系,國內棒球運動似乎起步較晚。整體產業處於發展初期,基礎相對薄弱,產業規模小,影響力小,專業場地也十分匱乏,全國目前約有50塊普通棒球場,12支省級專業隊,註冊球員1千餘名,業餘棒球隊2000支,棒球特色學校500餘所。從數據來看,中國棒球需要快馬加鞭迎頭趕上。
2019年8月15日,中國棒球職業聯盟(CNBL)在天津宣告成立,該聯盟與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職棒聯盟——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MLB中國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棒球人口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棒球整體人口規模約4100萬人,其中2100萬人為棒球活躍人群。在棒球活躍人群中,泛棒球消費人群佔比81.5%,棒球觀賽人群佔比45.7%,棒球參與者佔比40.0%。值得一提的是,2100萬棒球活躍人群中的60%是近三年來出現的,這也表示棒球運動在中國雖然行進緩慢,但的確也在紮實邁步。
2020年10月30日,中國棒球協會與天津體育學院合作共建中國棒球學院,這也表示中國棒球也將「後繼有人」,有了更多高層次的棒球人才,才能加快棒球運動發展,提高棒球運動競技水平,活躍棒球文化,擴大棒球活躍人口。
11月下旬,中國棒球協會與MLB美職棒順利籤約,擬通過美職棒成熟的運營體系,以「學」促「進」,推進中國職業棒球比賽的發展。其實MLB進入中國已有十幾年,主打青少年市場,貫徹「少年強則國強」理念,誓把中國的青少年棒球事業發展壯大。
2007年以來,MLB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城市的中小學間開展的青少年棒球聯賽已經進行了13個賽季。2020年疫情緩和後,MLB First Pitch青少年棒球聯賽也順利舉辦,賽程歷時3個月,走過北京、上海、西安等10個賽區,共有142支球隊的近三千名棒球少年參與。MLB還首次開展了棒球公益課進校園活動,讓棒球運動文化深入課堂。
另外,MLB在電競和與潮流街舞等方面進行了宣傳與合作,將粉絲文化植入到棒球運動中去。內容的娛樂化和形式的多樣化是MLB力推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中國棒球的變革方向。隨著全國棒球場地建設的不斷推進,專業化場地也會越來越多,更多的棒球專業賽事也會落地中國,MLB所做的中國青少年棒球推廣與中國棒球事業發展相結合勢必會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