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員附屬醫院 劉健美
肆虐的冠狀病毒,居家防護的關鍵時刻,電視、網絡、廣播鋪天蓋地的報導,強化了兒童感覺或真實恐懼,加之兒童由於處於身心發展的激烈變化之中,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社會閱歷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行為更容易失常。
專家建議兒童心理失常信號不容忽視,如果得不到及時宣洩會給社臺、家庭和其本人造成嚴重的影響或危害。
主要應激表現有:
1.平時開朗、活潑、愛玩鬧,突然變得沉悶、內向、膽小、不愛動。
2.以前無憂無慮、積極樂觀、與人為善,變得心事重重,敏感多疑,易怒愛哭。
3.以前熱愛學習、計劃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強,突然學習興趣下降、焦躁不安、做事雜亂無章。
4.睡眠失常、多夢,變得異常順從、出現反抗、攻擊行為、刻板動作、語言倒退。
5.嚴重者出現抑鬱症,神經症表現。
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應對方式呢?羅唯一表示,家長們也無須過度緊張,可以嘗試做好以下幾點:
1.注意勤觀察仔細詢問。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異常心理行為,通過鼓勵書寫日記、交談等形式發現失常原因,及時予疏導。
2.陪伴進行預防性晤談。耐心地陪伴孩子,多與孩子進行學習、運動和生活互動。對於學習能力強,喜歡關注新冠疫情的兒童,尤其是對確診和死亡病例人數特別關注、反覆重複可怕消息的孩子尤其要重視,謹防孩子出現死亡恐懼。可以多分享一些積極應對及成功救治的案例,減輕壓力協助適當釋壓,並且儘量轉移其注意力,減少對疫情的關注,多做一些需要手腦結合的事情,比如拼樂高,做手工,玩一些桌面遊戲,和家人一起做家務,做飯菜,開展家庭運動會等。完成一件作品,一桌飯菜,或者取得遊戲比賽的勝利,都能讓人產生積極樂觀的情緒。
3.及時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安慰。開學延期,停課不停學,各種網絡課堂、學習軟體、網絡興趣班,有些孩子甚至沒完成寒假作業又來了家庭作業,孩子學習壓力並沒有減輕,加之家庭學習氛圍沒學校濃厚,孩子學習壓力增加,更容易焦躁、憂鬱,這時家長更應該多為孩子著想,多給予情感支持,耐心引導、安慰,不強求、不壓迫一切以孩子身心健康為重。首先要全家行為一致,調整心態,家長自己不要焦慮,停課一個月對低年級的孩子不會產生什麼質的影響,對於高年級畢業班的孩子,只要跟著老師循序漸進也不會明顯落下進度。選擇網課應以學校安排的為主,興趣班的網課沒有精力應對則不要選擇,因為網課對孩子自覺性要求高,低年級需要家長監督。不要給孩子安排過多的課分散精力,更加疲於應付。
怎樣讓孩子從心裡接受網課呢?
第一要給孩子制定作息表,並嚴格執行,不能再晚睡晚起。告訴孩子現在寒假已經結束,家長已經開始上班了,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只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這些都只能在家裡進行,要讓孩子認識到現在大家都在回歸一個正規工作學習的狀態,不是他一個人早起,不是他一個人上課,大家都在努力工作學習,給孩子有一種同理心,一種共情。規律的作息能讓孩子從身體到心裡進入到一個好的學習的狀態。
第二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最好是一個單獨的房間,家人不要一下送水果,一下送點心,噓寒問暖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使孩子的學習沒有連貫性,容易失去興趣,這點爺爺奶奶們尤其提醒。
第三控制網課時間,這點學校老師一般會掌握好,小學生一天1-2小時,一節課30分鐘。中學生也儘量不超過4小時,中間有課間休息。儘量讓孩子不感到疲累的學習,才能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孩子遇到沒聽懂的,不要著急,網課還可以回放,這是網課的一個優勢,課後也可以與老師微信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第四有條件的家長儘量陪伴上課,低年級孩子尤其需要,可扮演同學、助教等身份,及時和孩子互動,了解孩子的掌握情況,解決孩子的難題,讓孩子更有興趣和自信。
第五即使上網課也要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不讓孩子利用上課間隙玩電腦。課間要讓眼睛得到適量休息,而且為了讓眼睛輕鬆一點儘量選擇電視,電腦,ipad上課,不要用手機看。
這段時間可以多吃對眼睛好的果蔬,如聖女果,藍莓,香蕉,胡蘿蔔等。網課對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及家長都是一種新的挑戰,大家都是在適應階段,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及時溝通,積極調整心態,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
同時,構建有效危機判斷和解決模式。兒童作為減災的一部分,應強化其新冠防護意識,具體細化到行動上,比如:口罩佩戴、體溫監測、手衛生、外出回家消毒、家庭消毒、私家車消毒等,必要時予預警行為演練,提高孩子危機應對能力及生活能力。
來源:紅網
作者:劉健美
編輯:陳亞男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2/14/672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