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動物都會有模仿的行為,因為通過觀察其他成年動物的行為,然後模仿它們的行為,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技能的方式,獲得新技能才能增加生存的概率。因此,模仿其實就是一種學習過程。
小貓模仿經驗豐富的貓媽媽,似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但小貓會模仿人類嗎?畢竟不是同一種動物,模仿人類的行為可能不會獲得什麼好處。
最近的研究證明,貓貓是會模仿人類的!
被研究的貓貓叫Ebisu,進行研究那會,它已經是11歲高齡了。看這個名字的發音應該知道它來自日本,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它特別愛吃小零食[1]。
特別愛吃小零食和訓練有什麼關係?
獎勵訓練是一種經典的訓練方式,訓練員在做出一個動作前發出一個口頭命令,然後指示動物也這麼做。如果動物照做了,它們就會得到食物獎勵。Ebisu特愛吃小零食,能夠接受更多的訓練獎勵,因此練起來也更方便。吃都不愛吃,還咋練?
經過4個月的「艱苦」訓練,Ebisu終於學有所成,它可以熟練地模仿主人的動作了。
2019年12月,科學家進行了正式實驗,並把實驗的過程用視頻記錄了下來。
平常的訓練有簡單的轉身:
咬橡皮筋:
打開抽屜:
上面這些行為都是在家訓練的,貓貓看起來已經學會模仿了。
正式實驗的模仿動作有「拍箱子」、「臉蹭箱子」。這兩個動作之前都沒有訓練過,看的就是貓的即時模仿行為。只是重複之前的行為,可能只是一種習慣性動作,而不是模仿。
1、「拍箱子「:
成功模仿拍箱子的概率有77.8%。
2、「臉蹭箱子「
模仿臉蹭箱子的成功率有85.7%。
好了,這下可以說明貓貓是會模仿人類的行為的。在此之前,會跨物種模仿的動物只有猩猩、海豚、虎鯨和狗(文獻裡),現在又有了貓貓Ebisu。這是第一次科學的、系統性地研究貓貓的模仿行為。
不過並不一定是所有的貓都有模仿的行為,因為貓裡面也有聰明的貓和蠢貓之分,可能會模仿的貓得有Ebisu那樣的智力才行。嗷,還得愛吃小零食才行。
因此,如果你想訓練你家的貓模仿你的行為,不僅主人要耐心,貓貓要聰明,你家的貓還得愛吃小零食。
不幸的是,貓貓Ebisu完成這項研究之後,在6月死於腎衰竭,畢竟都11歲了[2]。所以這次動物行為研究嘗試是Ebisu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可愛的Ebisu在進行研究訓練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