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第一批火星照片傳回地球 火星真實面目震驚世界

2021-01-10 前瞻網
科技日曆|第一批火星照片傳回地球 火星真實面目震驚世界
 olivia chan • 2019-11-28 10:34:39 來源:前瞻網 E3238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1964年11月28日,水手四號發回第一批拍攝的火星表面的照片,讓我們終於看清了火星的真面目。

美國發射到金星、火星和水星附近的不載人的航天探測飛船系列被稱作「水手號」(Mariner),它是20世紀60-70年代,按照美國太空總署的「水手計劃」要求而陸續發射的一系列行星探測器。

水手號探測器前後一共發射了十顆,其中七顆成功、三顆失敗。原本計劃的水手11號及水手12號演變成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

其中「水手4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太探測器,回傳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並且從距離火星1萬公裡處拍攝了21幅照片,發現火星上存在大量環形山,火星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火星既沒有熔化的鐵核也沒有磁場。

同時,這些充滿了隕石坑、一片死寂沉沉世界的照片,震驚了科學界,也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對於火星的美好幻想。

「水手4號」的主體是一個鎂金屬製成的八邊形框架,裝有修正航線用的燃料推進器。在飛越火星以後,「水手4號」開始繞太陽軌道飛行,直到1967年再次接近地球。「水手4號」進行了大量操作和遙感測試,為將來的行星間宇宙飛船積累了所需的技術知識。宇航局與「水手4號」最後的通信是在1967年12月21日。

人類使用空間探測器進行火星探測的歷史幾乎貫穿整個人類航天史。幾乎就在人類剛剛有能力掙脫地球引力飛向太空的時候,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也開始了它的旅程。最早期的探測器幾乎都失敗了,而火星探測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不斷前進。迄今,人類總共向火星發射了不下40顆探測器,其中超過60%折戟沉沙,而成功者則為人類展現了奇異多姿的火星畫卷。

其中,1974年,前蘇聯發射的「火星5號」宇宙飛船首次拍攝了火星的彩色照片。隨後美蘇兩國又相繼發射了多個繞火星飛行的軌道器,更加詳細地了解了這顆行星的情況。

從1965年美國水手四號飛掠火星開始,到今天人類探索火星已50多年了。而按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人類將在2033年左右登陸火星。

最近,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也首次公開亮相。11月14日,國家航天局在位於河北懷來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成功進行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多國駐華使節和媒體受邀參與現場觀摩,這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

按照規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於2020年擇機實施,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精細巡視勘查。

關於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我們正從一無所知到攻堅克難的徵途上大步邁進。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好奇號在火星蓋爾火山口,拍攝了大量異物照片,到底是什麼?
    好奇號在火星蓋爾火山口,拍攝了大量異物照片,到底是什麼?而在現代天文學當中,火星依舊是人類研究的重點,一方面,還是因為火星距離地球比較近,以我們現代的航天技術的極限,就只能探索到火星,而另外一方面,是相對於太陽系當中的其他天體,火星的自然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人類發射上去的探測器,往往能夠長時間的生存。
  • 火星表面發現一隻「松鼠」?圖片清晰可見,火星也能孕育生命?
    前段時間在火星上發現了火星「真菌」和數千個洞穴等等,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內好奇號再次傳回一張照片,這個照片上竟然出現一隻「松鼠」,難道火星可以孕育生命嗎?
  • 火星發現「藍色大蜘蛛」,專家鑑定之後:第一次見到這種奇觀!
    美國航天局近幾年將研究的重心從月球轉移到了火星,對於火星的探索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從最早的1976年美國的與航天局發射的衛星一號,在火星當中拍攝下了一組畫面,並且傳回了地球,也讓科學家們對於火星有了全新的認識,看到這些圖片的科學家們也是感到非常震驚的,因為這些畫面當中,他發現了火星上有和地球上一些非常相似的物品。
  •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上火星?-虎嗅網
    恐怕是因為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當人類的足跡踏上了月球,那下一個目標就得是距離自己最近的行星,只有當我們徵服了火星,才能奢談向太陽系外進軍。前赴後繼地奔向火星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幾乎是和奔向宇宙同時就出現了。1960年代,當美蘇兩國的火箭技術第一次能讓太空飛行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時候,第一批火星探測器就已經奔向了火星。
  • 火星照片現疑似建築構造 網友猜是史前文明遺蹟
    宛如磚塊的切割體(圖片來源:臺灣ETtoday東森新聞雲網站)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 臺媒稱,探索宇宙至今,人類一直認為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就是「火星」,日前發現烏託邦平原下有廣袤如北美最大湖的水冰量,而水源又是孕育生命的起源處
  • 火星疑似發現生物化石?美國昆蟲學家:都是蟲子,很多大蟲子
    火星是一顆紅色星球,人類對火星的探索非常的多,這是因為在太陽系中火星的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相似,所以很多科學家們認為火星上面存在生命或者曾經存在生命。並且他聲稱在火星上他發現了很多大蟲子的化石,這些大蟲子有各種不同的形態,並且非常像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因此他認為火星曾經存在著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而且並不排除火星從前擁有智慧生命。這位教授此言一出,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羅莫瑟聲稱,照片確實可以看出火星可能擁有生命化石,並且可能性比較大。
  • 焦點訪談:「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火星自古就是人類觀察天象時最重要的觀測對象之一,因為與其他星球相比,顏色呈暗紅色,且在空中的位置時常變動,東西方都一度對火星敬而遠之。但隨著天文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卻發現,火星並非不可捉摸,在整個太陽系中,火星是與地球環境最相似的行星,也是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行星。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從上世紀60年代起,人類開始了利用太空飛行器實地探索火星的旅程。
  • 一顆人類必須要去的星球——火星
    項目總耗資26億美元的「好奇號」自2011年11月發射升空起,就因承載著的火星探測的歷史重任而受到全世界太空迷的追捧。這6年裡,「好奇號」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取得了很多成績,它每一次傳輸回來的照片都能引發圈內的熱議,每一次的探測試驗結果都會引起無盡的遐想。
  • 世界第一輛跑車飛出地球,駛向火星!特拉斯跑車坐火箭上天
    這個奇怪的腦洞是因為2011年11月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好奇號,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好奇號是世界上第一輛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它的主要使命是尋找火星生命元素。它也是截止2012年以來的最昂貴的火星探索項目。假設所駕駛的汽車時速100千米從地球出發,地球的赤道大約4萬米千米,繞行一周後大約需要400個小時,差不多16天。
  • 如果能把藍綠藻移植到火星,也許有望把火星打造成地球的備胎
    而正是有豐富的氧氣的出現,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開始出現,最終我們擁有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地球。我們前面說過,地球是太陽系中,也許是宇宙中唯一的有智慧生命的星球。但是任何生命都是有始有終的,我們的地球也許有一天會消失,也許有一天會變得不適合於人類居住,因此尋找第人類的第二家園成了科學的迫切希望。經過科學家們多方搜尋對比,認為火星是最適宜人移居的星球。
  • 人們為什麼如此執著於探測火星?
    Weintraub)在《火星生命:前往須知》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火星感興趣,其原因就是火星上可能有生命,無論這種生命是未來的人類還是原著火星人。如果火星今天已有生命存在,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如果21世紀太空人在火星上建起人類居住點又會怎麼樣呢?會不會給火星帶來死亡和破壞?就像第一批歐洲殖民者對付新大陸那樣,把天花、麻疹、百日咳、黑死病和痢疾帶入一個沒有能力抵禦這些入侵者的世界。」
  • 用地球上最輕的物質,在火星上建造人類宜居的「島嶼」
    摘要:火星上的第一批人類殖民者,可能會生活在由矽氣凝膠(地球上最輕的物質)鋪就的小型「島嶼」上。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們認為通過建造一種「小島」(採用地球上最輕的物質鋪砌而成),可以使火星可以變得適合人類居住。由二氧化矽氣凝膠製成的一英寸(30釐米)厚的「瓷磚」,看上去就像一塊蓬鬆的白色粉末,其實主要是空氣。
  • 火星上無意拍到星際艦隊標誌,曾經的火星人臉和蟲子都只是巧合嗎
    火星是一個相對比較靠近地球的行星,而且現在我們也在對火星進行生命探索,而在未來,我們可能會實現真正的「火星遷移」。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2020年,火星探測軌道器(MRO)在火星表面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標記,這個標記非常類似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一個標記——《星際旅行》中的星際艦隊。那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難道是因為「星際艦隊」已經出現在火星上了嗎?的確,這張照片看起來很吸引人。曲面形狀,就像一把利器一樣。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人類為什麼要向火星進軍?探索火星將會帶來怎樣的價值和意義?「天問一號」擔負著什麼歷史使命?又有怎樣的前世今生?讓我們帶著一系列問題與思考,走近有著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國家隊、「天問一號」探測器誕生地之稱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一探究竟。
  • NASA圖片顯示兩個「火星面孔」,公眾:視覺錯覺
    得益於NASA的3輛火星漫遊者,科學家得到了成千上萬張火星圖片,這其中有些就引起了UFO愛好者的興趣和關注。這是如何發生的呢?一位陰謀論者大膽地宣稱,根據美國宇航局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他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兩張巨大的史前面孔」。
  • NASA火星探測3000天:「好奇號」登陸火星8年,有哪些奇異景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在「紅色星球」上已經默默地、孤獨地工作了大約8年。地球上的2021年1月12日被稱作機器人好奇號登陸火星後的第3000個火星日(Sol 3000)。
  • 我,馬斯克:地球首富卻要葬在火星
    有人說他慈善做得少,但他卻代表全人類「進化」:自動駕駛、發射火箭、殖民火星、腦機接口…… 他瘋言瘋語。一會說世界只是「矩陣模擬」,一會又高呼「人類與AI共生不遠了!」,還嚷著把「我的房子賣給中國人,未來把我葬在火星。」 但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 在火星發現大腿骨和摩爾斯電碼?盤點NASA的火星趣圖與科學解釋
    這難道表明,火星上也開始流行家庭烹飪了嗎?當然不是,科學家認為,火星的重力比地球小的多,所以這樣脆弱的懸臂結構有機會保持相當長的時間,而不像在地球上會快速崩塌。當這張來自「好奇號」的圖片在2016年初被傳回地球時,一下子就給UFO愛好者們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圖片上出現了一些類似於頭骨碎片東西。眯起眼睛觀察,這東西確實有些像長著大眼窩的頭骨,有小半張臉埋在了地下。難道火星上真有異形生物的頭骨嗎?不,它們只是石頭——但是,如果這張圖能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科幻故事也是蠻不錯的事。
  • 火星將在10月6日最接近地球
    北京時間10月6日晚上10時,地球將移動到最接近火星的地點。此時,地球距離火星大約 6207 萬公裡。上一次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情況發生在2003年,是火星6萬年內距地球最近的一次。這次地火距離雖不如2003年近,但也只是稍遠一些。2003年8月27日,地球距離火星約5576萬公裡,而直到2287年8月28日,這個記錄才會被打破,那時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約為5569萬公裡。
  • 煉獄般的金星,火星就仿若天堂,探測器能扛住近500℃著陸嗎?
    金星,這顆既熟悉又陌生的行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和地球、火星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裡。孕育了我們的地球自不必多提,拿金星的環境和火星相比,就相當於煉獄之於天堂。火星這顆位於地球外側的紅色星球,歷來就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勇氣號、機遇號等明星火星車早已踏上火星的大地,經過多年的實地勘測,傳回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