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老師,您好!我有社交恐懼症,這個問題已經有六年多了。在這六年裡,我每天都過得都很煎熬,一直在尋找辦法改變。很多時候,痛苦得要死,但還是堅持下來了。這些年,我回想以前,發現性格原因,可能也是我出現社交恐懼症的一個原因。我從小就比較膽小,在人多的地方就會顯得比較拘束。小時候,我覺得父親不怎麼喜歡我,感覺他更喜歡弟弟,出去吃飯總是夾菜給弟弟,可是卻忽視我。我也比較怕他,討厭他,因為他常常會跟媽媽吵架,有時候會動手打她。初中以後,我感覺自己總是討好別人,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害怕被孤立,而且很敏感,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初二的時候,隔壁班有個男生追我,可是我不喜歡他,當時也不知道正確的處理方式,於是就把他送來的情書直接扔了,後來每次經過他們班,他們班的男生就起鬨,女生也在竊竊私語。再後來每次經過他們班,我就總覺得他們在議論我,而且看我的眼神也讓我很難受。剛開始我覺得我沒做錯什麼 ,於是不管他們怎麼看,我都不怕,可是後來時間久了,我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真的很不好。於是經過他們班時就特別不自在,眼神也常出現躲避。初三後,學習壓力很大,我的成績也很不穩定,而且暗戀了一個男生,結果被老師發現了。老師調座位的時候,安排我坐在第一排,而第一排坐的全部都是差生,我就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我跟老師請示換座位,可是老師拒絕了。有一次上課我走神了,剛好被老師看到,她就一直盯著我。我回過神來被嚇到了,眼神不受控制,對老師全身的進行了掃視,弄的老師也很尷尬。過後我總會時不時注意自己的眼神。後來有一天上課,我口渴得厲害,想問同桌要水喝,發現老師剛好往我這邊看過來了,我突然就覺得很緊張,於是低下了頭。從那以後,我每次上她的課之前,就很緊張,慢慢的,我就發展成了上她的課就恐懼 ,久而久之害怕所有老師。慢慢的,對同學,我也害怕。當時半個多月才放一次假,我又從來沒經歷過這種心理狀態,我難受,我煎熬,我無數次想過輟學,可是我不想讓媽媽難過。就這樣我到了高中,我不敢看老師,所以不敢看黑板,我幾乎是自學過來的。好不容易考上個二本,我以為自己大了點 ,來到大學這種比較寬鬆的環境我會慢慢變好,可我還是一如既往。
我跟媽媽說過我的情況,她帶我去醫院,沒想到醫生說我是社交恐懼症後,就只是開了藥給我,我吃了一個月後,擔心有副作用就沒再吃了。後來,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我就沒再提起這件事。可是,我真的很多時候都過得太煎熬了。見到人,我就感覺很害怕,會很驚恐,我不敢看別人,我害怕別人討厭我,也害怕別人看我,我會很不自在。我就這樣過了那麼多年,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累得不行了。說了很多,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表達清楚,很感謝老師能夠看到這裡 ,真切的期盼老師能給予指導!謝謝老師 !
答:
謝謝你願意與我分享自己心底的秘密,在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就是在敞開自己的心靈,準備接受外界的考驗,同時,也大大釋放了自己壓抑在心底的一部分焦慮與痛苦。所以,有一件事情,你可以經常去做:與信賴的人分享自己心裡的痛苦,在分享的過程中,釋放心底的焦慮與壓力。當你越是積極地釋放這些痛苦之後,這種社交恐懼對你的影響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永遠要記得,我們的靈性有一種自我獎賞的能力:當你信賴自己的靈性,並且勇敢地面對各種磨難時,靈性就會反過來獎勵給你成長、喜悅與和平。
那麼,到底該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的核心本質在於一個人害怕敞開自己,害怕敞開自己之後受傷,所以,寧可封閉心門,「宅」起來,也不願意與人交往,更不願意與人深入交流。
如果往本源上追溯的話,恐懼社交的人在童年時,在試圖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建立起親近有愛的關係時,反而遭到了誤解與傷害。
具體到你的人生故事中,在你準備跟父親建立親近關係的時候,卻反而被疏遠,沒有得到恰當的父愛。這才是你在後期不斷出現社交恐懼症的根源。
那麼,要想克服社交恐懼症,我有三個辦法:
①、反覆訓練自己的交際能力,允許自己受挫、受傷,唯有如此,磨難才能訓練出強大的內心。
你的人生是你的,所以,你不要害怕去嘗試,因為,每一次嘗試都會為你帶來回報,哪怕你在行動中做錯了什麼,也無所謂,你隨時可以重新再嘗試一次,直到你認為自己達成目標為止;
②、重新試圖透過反覆溝通來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再次建立起親近有愛的關係,當然,這麼做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需要我們去面對的問題。
如果允許的話,你可以試著再次去了解父親,了解父親的過去,父親的痛苦等等,重新與父親建立起彼此了解、關懷的那種關係來。
當然,如果現實不允許的話,你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心內重建一個「理想的父親」,你可以把很多你希望父親具備的品質都寄托在自己想像出來的這個父親上面,跟這個形象溝通。其實,這個「心內的父親」,就是我們的靈性,就是我們的「內在之神」;
③、真正試著去理解過去與當下之間的關係,理解故事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過去發生過的一切都是為了教導我們,而不是為了困擾我們。過去發生過的故事,並不依附於我們的無限本質,我們始終能夠時時自新。
換句話說,只要你真的渴望變得更好,你隨時可以選擇丟掉過去的痛苦與故事,透過祈禱改造自己的潛意識,重新創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通過以上三個辦法,你能夠逐漸克服社交恐懼症。
另外,建議你重點學習以下資料,進一步療愈自己的內心:
關於社交恐懼症,還有一個真實的案例,記錄在《心靈迷宮脫逃術》(04版)第61-72頁。在這個案例中,我從人格這個最本質的層面出發,詳細剖析了孤獨人格引發社交恐懼症的過程,以及通過止息內在戰爭來療愈自己的方案。你可以找來詳細閱讀,借鑑。
關於重建社交關係,我也有一系列的論述,記錄在《心靈迷宮脫逃術》第163-207頁。
再重點念誦以下幾篇祈禱文:
《釋放抑鬱情緒的祈禱:再見,黑烏鴉》
《釋放憎恨意識的祈禱:永遠記得愛自己》
《療愈童年創傷的祈禱:在真相裡飛躍童年》
這些祈禱文可以在《神奇的祈禱》一書中找到。
最後,祝你敢於打破自我設限,活出無限可能的生命。
——心靈作家·俞孟成
201902091140
作者簡介
俞孟成:心靈作家、奇蹟學創始人、心靈療愈師、詩人,他創作完成的心靈作品達十多種之多,已經出版的暢銷心靈書包括《神奇的祈禱》《肯定喚醒奇蹟》《奇蹟信仰》《做自己的心靈療愈師》《靈性人生必修課》《心靈迷宮脫逃術》《奇蹟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