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後同一天成功登頂珠峰 人民網評:山高怕什麼,攀登就是了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1975年5月27日,我國9名登山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並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45年後的今天,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世界之巔!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

新華社供圖

人民網評:再次登頂珠峰,彰顯中國人的精氣神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巔峰時刻,全民沸騰。

從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啟動,到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出發,到今天成功衝頂。歷時近一個月時間,經過三次突擊,8名登山隊員又站上了世界之巔,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說到珠峰,8848米是很多中國人的第一反應。其實,那只是1975年的數據。在2005年,珠峰的高度已經被更新為8844.43米。珠峰測量,是測繪技術的一次大規模集成,複雜性和難度可想而知。這次精確測定珠峰高程,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是對我國測繪科技水平的又一次考驗。

為什麼要一測再測?珠峰高度有那麼重要嗎?測量珠峰高度意味著什麼?

從客觀事實來說,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緩慢升高,2015年5月的尼泊爾大地震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珠峰的高度;從科技事實來說,珠峰測量技術也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珠峰測量精度。這次重新測量珠峰高度既是現實決定的,也是人類對自然世界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的體現,更是一堂生動的國民科普課。

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作為全球最高峰,對珠峰高度的重新定義,是中國人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象徵,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生動寫照。

「為國登頂,寸土不讓」。「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中國人民就是要爭這口氣,你們一定要登上去,為國爭光。」 60年前,中國登山隊員犧牲生命,穿越了被國外登山者稱為「鳥都飛不過」的「死亡的路線」,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儘管這次登頂沒有得到國際認可,但中國人從來不會屈服。1975年,中國攀登者再次從北坡登頂,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從此,8848.13米這個數字,影響了世界30年。

今天,當8名隊員又一次登頂珠峰,當我們的5G基站架上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當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測量任務時,再回頭看我們徵服珠峰的60年曆程,留下來的都是最美的風景,升騰起的只是無限的自豪和驕傲。

山高怕什麼,攀登就是了。中國人徵服珠峰的過程,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砥礪前行的一個縮影。一次又一次,我們直面風浪和挑戰,一次又一次,我們向極限發起衝擊。有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在,再高的山,我們也能登頂,再難的關,我們也能渡過。

延伸閱讀:

喜報!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現場指揮部消息: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最後衝刺畫面:

一圖回顧登山隊衝頂全過程:

【此前消息】

27日10:09分消息:記者剛剛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了解到,隊員正在通過8800米橫切,現場指揮部表示,所有難點已經通過!

27日9時36分消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在向珠峰峰頂挺進,測量登山隊員通過「中國梯」。

27日8時29分消息: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獲悉,測量登山隊員已跨過第二臺階,準備攀登第三臺階,進行衝頂。

27日7時50分消息:據@自然資源部,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已有兩名隊員登上第二臺階,預計10點至11點之間登頂。

27日2時11分消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於27日2時10分許,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向著頂峰挺進!

26日16點45分消息:經過12個半小時的堅強奮戰,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鋒修路組6名隊員(多吉次仁、旦增羅布、頓巴、次仁羅布、扎西貢布、多吉)把安全路線繩全程鋪設至珠峰峰頂。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也已剛剛抵達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目前隊員們狀態良好。

26日11點40分更新:

5月26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最新」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從海拔7790米的C2營地出發,向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進發。預計5月27日凌晨攻頂。接應組副組長旺多及隊員索朗多傑將在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負責接應。

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接應組組長次仁桑珠介紹,5月25日,隊員從海拔7028米的C1營地出發時風就比較大,行進至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時風力變大。大風迫使隊員們無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線上慢慢前進。終於抵達海拔7790米的C2營地之後,隊員們在大風中花了一個小時也沒能把帳篷搭起來,只能抱著石頭趴下躲避大風。

「昨天隊員們行軍非常艱辛。」次仁桑珠解釋說,修路隊員和測量登山隊隊員之所以在這樣的大風中繼續行軍,是為了能趕上5月27日的攻頂窗口期。

據次仁桑珠介紹,昨晚,隊員們在大風中艱難地搭起7頂帳篷後,一直擔心帳篷會被大風吹走或吹壞。他們三個人擠在一頂帳篷裡,只能抓著帳篷杆坐著休息。頂峰測量所需的儀器被隊員們小心保護著。隊員們一晚上幾次出來加固帳篷,大風一直刮到今日5時才減弱。

原計劃5月26日凌晨3時出發的6名修路隊隊員起床後發現風太大,向前進營地匯報後,得到延後一小時出發的指令。11時,修路隊已抵達海拔8600米,次仁桑珠預計14時前可完成頂峰修路任務。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華社 人民日報客戶端 @自然資源部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山高怕什麼,攀登就是了
    文丨火島山高怕什麼,攀登就是了。讀過《珠峰簡史》或看過影視作品《攀登者》 的都知道,1960年中國登山隊就穿越了被國外稱為「鳥都飛不過去」的死亡路線,完成人類第一次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只不過1960年的登頂並不被國際認可,不屈服的中國勇士繼而在1975年再次登頂,並用8848.13的數字影響了世界30年。200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衝頂測量珠峰高度,將珠峰高度更新為8844.43米。
  • 《攀登者》告訴你,經歷了什麼才登頂成功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頂組8名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開創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歷史,此次登頂距離首次從北坡登頂整整60年。每一次的登頂成功絕不是一帆風順,中國登山隊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重重考驗。通過影片《攀登者》我們來感受一下。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擺在隊員面前的就是死亡考驗。
  • 登山與國運相連——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
    8700米高度的嚴寒,讓屈銀華的腳趾和腳跟全被凍壞切除,劉連滿也因體力透支在隨後掉隊,但在三個多小時的努力後,他們真的做到了!登上「第二臺階」頂端,最後的路途就相對平坦多了。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登頂珠峰時,在這裡架起一副金屬梯子,這就是「中國梯」。到2008進入博物館,中國梯幫助1300多名各國登山者實現了徵服珠峰的夢想。
  • 中國珠峰登山隊登頂了!珠峰身高水準原點是青島這座小石屋,就在...
    從1960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到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再到2005年我國對珠峰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峰頂,珠峰海拔高程重新確定為8844.43米,給珠峰「量身高」這一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從未停下。
  • 1975年登頂珠峰的桑珠:我們讓珠峰有了標準「身高」
    我們讓珠峰有了標準「身高」 專訪1975年登頂珠峰的勇士桑珠說盛大,是因為這是史上海拔最高的關機發布會,莊嚴肅穆的珠峰是背景,更是故事的主角;是因為影片由徐克監製、李仁港導演、阿來編劇,並且匯集了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一眾演員;更是因為這部名叫《攀登者》的電影邀請到真正的「攀登者」,1975年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英雄桑珠來到現場。關機儀式前後,桑珠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  一路盤山而上,桑珠接受了本報專訪。
  • 攀登者原型人物都是誰事跡介紹 攀登者最後幾個人登頂
    王富洲是1960年登頂珠峰4人中的隊長。另外三人是隊員貢布、劉連滿、屈銀華。當他們四人歷盡千辛萬苦到達海拔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面對的是坡度達85度高6米左右的巖壁。在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的建議下,4人搭人梯進行攀爬,劉連滿本人擔當了底座。最後,精疲力竭的劉連滿放棄登頂。王富洲竟然挺過了那一夜,和登頂歸來的三名隊員順利會合。
  • 業餘登山人周天敏:攀登珠峰,向夢想致敬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業餘登山人周天敏:攀登珠峰,向夢想致敬杜文杰、汪湧、嶽瑞芳來自北京的登山愛好者周天敏,不久前剛剛成功從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談起這次攀登珠峰的初衷,他說:「既是向激勵自己的登山前輩致敬,也是向心中的夢想致敬。」
  • 《攀登者》攀登的不只是雪山,還是中國梯,國之信仰!
    影片前部分講述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成功從珠峰北坡登頂的故事,但可惜沒有留下證據。後半部分講述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並測得珠穆朗瑪峰高度為8848.13米。
  • 中國第一位靠假肢登頂珠峰的人,快70歲了
    被採訪者夏伯渝卻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和疲憊,他瞪大眼睛,用洪亮的聲音一遍遍講述他43年來,五次攀登珠峰,最終登頂的故事:1975年,26歲的夏伯渝跟國家登山隊的一百多名隊員一起登珠峰,因為凍傷失去了雙腳。43年後,他憑藉一雙假肢,第五次嘗試登頂珠峰,最終,成功登頂。夏登平見證了父親第五次攀登珠峰的全過程,也見證了父親作為登山愛好者最榮耀的時刻。
  • 登頂珠峰的「勇敢者遊戲」正變得越來越致命
    珠峰「大堵車」(圖源:外媒)據報導,僅僅5月22日一天,一共有超過200人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由於人數太多,許多人被迫等待更長時間衝頂和下撤。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本次「大堵車」?登山者集中死亡的原因背後存在哪些漏洞?越來越多人熱衷於攀登珠峰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人熱衷於徵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 真實再現人類登頂珠峰過程中的歷數劫難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以1996年發生在珠穆朗瑪峰的著名山難為藍本的,講述了由兩名世界著名登山探險家帶領兩支探險隊在攀登珠峰過程中遭遇暴風雪歷經的種種磨難後劫後餘生的故事。雖然電影的結局顯得絕望和不近人情,但是事實就是如此的冷酷,誰也改變不了。那些僥倖活下來的人應該懂得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相當震撼的災難場面,細緻入微的內心情感,大難當前的相互提攜,電影中展現的不僅僅是這些。
  • 看完《攀登者》,看世界山峰攀登難度排名,勝利屬於攀登高峰的人
    貢嘎山作為一座高海拔技術山峰,難度遠甚於珠峰。1980年,它與珠峰等其它七座高峰被中國政府同時對外開放接待外國登山隊,這也就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的登山家前來攀登,尤其以日本登山者為眾,因為貢嘎山被日本人視為自己的「父親山」(富士山被視為「母親山」)。但由於其巨大的攀登難度,貢嘎山的登頂死亡率極高,被登山家稱為「山難大全」讀本。
  • 攀登者真實事件方五洲原型是誰 1960年登珠峰不被認可怎麼回事
    馬上電影《攀登者》就要上映了,今天也發布了國際版預告,看得不少人眼眶發紅,也讓更多人想知道攀登者真實事件,想要知道攀登者是根據什麼改編的。電影主角方五洲原型又是誰呢?在預告說有說到的1960年登珠峰不被承認,這是怎麼回事?
  • 他,今年已69歲,是中國唯一一位用雙腿假肢成功登上珠峰的人
    2018年5月20日,第28個「全國助殘日」,被一位中國無腿老人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感受到他在幫助我們,夏伯渝,他是中國唯一一位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他今年已經69歲了,為了實現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生夢想,夏伯渝老人用了43年的時間,看完他的故事,感受他的堅強,相信他的力量會幫助到我們去勇敢地追求人生的夢想
  • 《攀登者》徐纓捨命陪伴方五洲登珠峰頂,真摯感情賺足了眼淚
    其中以吳京,章子怡,張譯等人主演的《攀登者》更是引起了觀眾的熱議,觀眾對《攀登者》的口碑可以說是陷入了兩個極端,有好有壞的,但是大部分也是好評如潮!《攀登者》是以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和1975年兩次成功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可以說這部電影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部電影。
  • 登頂珠峰後,中國品牌蓄勢再出發 明月鏡片應邀成為中國登山隊官方...
    這是繼應邀全程助力珠峰測高登頂後,明月鏡片與中國登山隊的再次重逢。從世界最高峰,到世界金融中心,短短數月間,不管是最險峻的地理環境還是更為嚴酷的商業戰場,明月鏡片一直不斷勇攀行業高峰,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放心的中國鏡片。
  • 電影攀登者故事歷史背景 攀登者吳京張譯人物原型是誰
    電影《攀登者》是吳京投資主演的影片,即將在國慶檔期間上映,這是講述中國登山隊員的故事,也是真實事件翻拍的,那麼電影《攀登者》是什麼故事改編的呢?攀登者吳京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以哪些人物為原型進行拍攝的呢?
  • 登山——影像見證珠峰攀登60年(7)
    新華社照片,拉薩,2020年5月25日(體育)(7)登山——影像見證珠峰攀登60年60年前的5月25日4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名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勇士,代表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之巔。
  • 珠峰南坡產業鏈:啥人都能來,「賣人頭」最賺錢
    日前,中國登山隊帶著測量任務再一次向珠峰北坡發起衝擊,也以這種形式向60年前首次登頂的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攀登者致敬。同時,5G信號也將覆蓋珠峰。這些年,相比珠峰北坡的沉靜,南坡往往伴隨著「商業攀登」的爭議出現在人們視野。在很多人看來,它不再是夢想山,而是金山名利山。當然,珠峰商業開發不是不可以,但一切要在正確引導和適度控制的前提下。山始終是那座山,真正變的,只是山下的這群人。
  • 七旬「無腿老人」登頂珠峰令全場起立致敬 蔡琴與李清照隔空對話
    譚維維攜手七旬「無腿老人」夏伯渝演繹汪國真的《山高路遠》,激動表示:「他就是比山更高的人!」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老先生再次來到節目舞臺,一曲《牛背上的小孩•回鄉偶書》唱出自己年邁返鄉時對故土的深情;蔡琴與李清照隔空共吟《如夢令》,朱哲琴再現天籟嗓音,讓人「悠然見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