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海拔!登頂珠峰的「勇敢者遊戲」正變得越來越致命

2021-01-07 上遊新聞

珠峰近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場海拔8000米的「勇敢者遊戲」正在變得越來越致命。

當地時間5月27日,又有一名登山者在擁擠不堪的尼泊爾珠峰南線死亡。至此,珠峰「大堵車」導致的死亡人數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據統計,僅5月23日一天就有3人喪生。

5月23日,一張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從照片上可以看到登山者排成的「長龍」蜿蜒在通向頂峰的狹窄山脊上,令人驚嘆想要徵服世界最高峰的人如此之多。

珠峰「大堵車」(圖源:外媒)

據報導,僅僅5月22日一天,一共有超過200人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由於人數太多,許多人被迫等待更長時間衝頂和下撤。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本次「大堵車」?登山者集中死亡的原因背後存在哪些漏洞?

越來越多人熱衷於攀登珠峰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人熱衷於徵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據報導,在秋季登山季之後,2019年攀登珠峰的人數可能會達到歷史新高,超越去年807人的紀錄。

《印度時報》稱,尼泊爾許多登山機構近年來大打「價格戰」,使得登山成本驟降,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嘗試登珠峰。另外,還有一些人將登頂珠峰視為一項巨大的榮耀,從而在未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準備登珠峰。

登山事實上是一項需要特殊技巧、訓練和經驗的運動,尤其是在攀登高海拔山峰時。隨著登珠峰的人越來越多、死亡的人越來越多,多方呼籲尼泊爾限制許可證的發放。

普通人登上珠峰,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二是要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要知道那些登山的必需裝備可都不輕,而且在高原地帶負重前行,必須要具備過硬的身體素質。如果你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身體還可以,那你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為登珠峰作準備。千萬不要以為這很輕鬆,這個過程需要3-4年的時間。

珠峰迎最佳天氣窗口

氧氣可控,天氣卻不行。

數據顯示,今年的天氣比往年更加惡劣。冬季K2(K2)和南迦帕爾巴特峰風雪不斷,徵服珠峰和洛子峰變得更加困難。尼泊爾的降雪也遠超往年,堪稱1975年以來之最。

珠峰大本營根據天氣資料,將衝擊頂峰的人們相對均勻地分布在了三天最佳時間窗口內,122人選擇了21日,297人選擇22日,172人選擇23日,三天內將近600人將沿著同一條道路,緩慢接近封頂。

當珠峰迎來最佳天氣窗口時,數百名獲得許可的登山者和夏爾巴人計劃從尼泊爾衝頂。然而這股熱潮卻在通往希拉蕊臺階和峰頂的途中製造了大麻煩,正如網上瘋傳的照片所示。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親歷者次仁扎西回憶「5月中旬和下旬是窗口期,其他時間去很可能就是送死。海拔8000米以上有很大的風,令人受不了。」23日早上去的時候一點風都沒有,是難得的好天氣。「那天8000米以上的溫度,最低-23C,最高-4C」。他表示,登山最重要的是天氣,擁堵是因為天氣原因,登山愛好者不是「瘋子」。

這就是為什麼登山者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3天最佳天氣窗口,選擇集中衝頂。

根據喜馬拉雅資料庫2018年顯示,從珠峰首登至2018年,總共有4833位不同的人,登頂珠穆朗瑪峰共8306次,其中共288人死亡。 圖源:新華網

體力和氧氣的支撐

據央視新聞報導,攀登珠峰超過8000米時就意味著進入了「死亡地帶」,極寒和缺氧使得人類幾乎不可能存活超過48小時。登山者扎堆湧上峰頂,勢必會發生危險。一些探險隊選擇了「錯峰出行」,並在氧氣供給的管理方面提出了改變:以每分鐘6升的速度補充氧氣,而不是傳統的每分鐘2或4升,這有助於提升登山者的行進速度。

據了解,在1500米到3500米之間的高海拔,登山者會出現呼吸變快、加深,運動困難、疲勞、難以入睡、排尿增加等症狀;在3500米到5500米的超高海拔,會出現缺氧症、無食慾、脫水等症狀;而到了5500米到8000米的極限海拔,會出現大腦混沌、肌肉無力、更易凍傷等症狀。8000米以上已是絕命海拔,人類根本無法長時間存活,身體會迅速損傷。

「擁堵」雖然不是登山者在珠峰上喪命的唯一原因,但卻大大減緩了登山者的步伐,從而加重他們的疲勞感和耗氧量。一些遇難的登山者耗費了10到12個小時達到山頂,又要再用4到6小時返回南坳。

換句話說,在這個世界上最不宜居的地方,他們每天要耗上14至18個小時,在這麼長的時間攜帶足夠的氧氣顯然很難,因此夏爾巴人不得不降低氧氣的使用量或放棄自身的氧氣供應。

從1900年到2017年的死亡率看,在現代商業化的攀登時代,登山隊員和僱傭人員死亡率有所減少。圖源:新華網

嚮導人數短缺 登山者不聽話

以「喜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稱的專業夏爾巴嚮導越來越少,登山者湧入,夏爾巴嚮導資源匱乏的問題已成為潛在危險。按照近些年的常態,從大本營到峰頂,每位登山者都應配有一名夏爾巴嚮導。但由於人手短缺,「一對一」的服務供不應求,造成了大量突發事件得不到妥善處理。

另一方面,運營商迫於壓力,或許在天氣不允許的情況下,依舊「送」客戶登頂。一旦發生危險,登山者獲救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這可能會成為珠峰誘惑下的一個轉折點。

據新華社報導,已經24次登頂珠峰的凱米·瑞塔·夏爾巴認為,珠峰死亡人數攀升並不是因為人太擁擠,而是因為人太固執。」

凱米說,最近幾年,由於登山人數不斷攀升,在峰頂附近等待衝頂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排隊等待上頂和下撤的情況,等待時間過久,登山者的腳和手可能會凍傷,但這並不必然導致死亡。

「那些固執和不聽從嚮導指揮的登山者會死亡。他們只在乎爬到峰頂,而不在意其他因素。」

凱米始終認為,要確保在海拔七八千米以上的安全,登山者必須要聽從嚮導的指導和建議;而那些遇難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自作主張、自行其是。

就擁堵導致死亡的傳言,尼泊爾旅遊局近日專門發布了一份通告,聲稱政府正在收集信息、調查死亡原因,不能把死因草率地歸咎於登山者太多。

登頂珠峰要多少錢?最少45萬

據外媒報導,在尼泊爾,一張登山許可證1.1萬美元(約合76000元人民幣)。而根據國內媒體的報導,在西藏,一家登山探險服務公司開出的報價高達45萬多元。

報導中指出,儘管有人呼籲限制發放登山許可證的數量,但登山活動還是在擁擠的峰頂附近繼續。在今年的春季登山季,尼泊爾已經發放了381張許可證,每張1.1萬美元(約合76000元人民幣),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為346人。

去年11月,有媒體報導稱,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山公司)開出的報名費用高達458848元。

據了解,這個報價涵蓋了行程所述期間的交通、住宿、餐飲、景區門票、環境保護費;珠峰登山許可註冊費;攀登中所需公共裝備、醫療器材、救援設備;攀登期間登山團隊服務費;不低於30萬元的戶外保險費。

西藏登山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春季,該協會共向142名國際登山愛好者,12名中國登上愛好者和9支登山組團商頒發了登山許可。 圖源:新華網

政府應對

西藏體育局:嚴格控制進核心區人數

相關部門對進入珠峰核心區的相關事宜早有規定。2018年12月5日,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布的《公告》:普通遊客最高只能到達距離珠峰大本營下方2公裡外的海拔5150米的絨布寺。西藏自治區體育局,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還規定,從2018年開始,專業登山隊員和滿足條件的探險愛好者,每年進入珠峰核心區的人數應被嚴格控制在300人左右,而且僅限春季登山,別的季節是不能進入珠峰核心區的。

限制登山者的人數,達到供需平衡成為可行的辦法之一。為了防止人群失控和隨之而來的風險,我國制定了可能是所有高海拔國家或擁有著名山峰的國家中最嚴格的規定。中國探險隊登上8000米的海拔時需從西藏一側登頂珠峰;且今年只發放300份登山許可證,這一決定得到了各界的支持。

尼泊爾政府:禁止單人攀珠峰

位於珠峰的南坡一側的尼泊爾,為了保證珠穆朗瑪峰的登山安全,降低登山死亡率,在去年一月就明文規定:禁止獨立攀登者攀登珠峰以及其國家境內的其他的高峰,此外,規定裡還禁止雙腿截肢的殘疾人和盲人登山者進行攀爬。外國登山者必須在一名嚮導的陪同下進行登山。

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探險家埃德蒙-希拉蕊和尼泊爾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首次登頂珠峰。如今,60多年過去了,攀登珠峰早已不是職業探險家和專業登山者的專屬運動,越來越多的業餘愛好者來到珠峰,圓心中的「世界最高峰之夢」。但是,越來越低的門檻也讓一些業餘登山者忽略了高風險性,葬身於此。

專業人士警告,登頂珠峰,業餘人士還是應該結合自身體能,理性對待,量力而行。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澎湃新聞、新京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電影《絕命海拔》:震撼!真實再現人類登頂珠峰過程中的歷數劫難
    2015年11月3日以2D、3D、IMAX 3D和中國巨幕全制式在中國大陸上映美國災難冒險片《絕命海拔》,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恩·克拉考爾所寫《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由冰島導演巴塔薩·科馬庫執導,真實再現了一段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的傳奇事跡。
  • 比電影更傳奇的《絕命海拔》背後的故事!
    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盪氣迴腸的《絕命海拔》背後的故事,我們不想評論電影的好壞和真實故事裡的孰對孰錯,只想讓大家知道在近20年前有那麼一群人曾在我們熟悉的那個地方---珠穆朗瑪峰上努力過。說實話,小編第一次看到電影時也被滿眼「滿眼星光」晃瞎了,誰能想到這是雲集了終結者,黑衣人,加勒比海盜和阿凡達中各位大咖的戶外題材影片啊!
  • 電影:《絕命海拔》
    今天介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電影《絕命海拔》。故事開頭介紹說1953年艾德蒙希拉瑞和丹佐諾爾蓋成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在接下來的40年,只有專業登山者嘗試了同樣的壯舉。直到1992年紐西蘭人羅伯創立了帶領業餘登山者登頂的商業團隊。在四年中,他接連幫助19名客戶登上珠峰。當然,羅伯肯定也掙了不少錢,所以這之後一大批人都模仿他,開始組建商業團隊。
  • 「絕命海拔」中被忽略的中國倖存者:高銘和
    曾在1996年登上珠峰,下撤時遇到惡劣天氣,九死一生,撿回一命後,被切除了手指、腳趾、雙腳後跟和鼻子。而今,這位臺灣登山英雄正在用殘缺的雙手,艱難攀登人生的另一個頂峰——完成《中國百嶽》拍攝計劃,用相機記錄與表達百座中國山嶽之美。九死一生的登頂在上個世紀90年代,登珠峰這件事還很少有中國人的身影,高銘和就是那為數不多的中國登山家中一員。
  • 《絕命海拔》——站到世界之巔,哪怕只有一次,死而無憾!
    《絕命海拔》紀實風格強烈,感情戲份也把握的挺適量,緊湊鏡頭設計與剪輯,把觀眾的注意力牢牢抓入故事中,沒有分心在對拍攝技術的觀察上,這比那些秀特效或賣煽情的同類影片的代入感要強上不少,對於集體探險活動,行動效率的風險很大,個人逞強危害不小,可勇敢者的遊戲又如何忍心斥責。
  • 電影《絕命海拔》讓人敬畏的一部影片
    這些登山者看似平凡, 但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激勵著他們前往海拔8000米以上、氧氣稀薄的珠峰。在攀登過程中,他們的身體機能急速下降,在應對體力衰竭、缺氧、雪盲的同時,他們又極為不幸地遭遇了一場劇烈的暴風雪,因此命懸一線。 影片改編自1996年的一次真實探險經歷。
  • 1975年登頂珠峰的桑珠:我們讓珠峰有了標準「身高」
    我們讓珠峰有了標準「身高」 專訪1975年登頂珠峰的勇士桑珠說盛大,是因為這是史上海拔最高的關機發布會,莊嚴肅穆的珠峰是背景,更是故事的主角;是因為影片由徐克監製、李仁港導演、阿來編劇,並且匯集了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一眾演員;更是因為這部名叫《攀登者》的電影邀請到真正的「攀登者」,1975年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英雄桑珠來到現場。關機儀式前後,桑珠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  一路盤山而上,桑珠接受了本報專訪。
  • 中國珠峰登山隊登頂了!珠峰身高水準原點是青島這座小石屋,就在...
    從1960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到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再到2005年我國對珠峰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峰頂,珠峰海拔高程重新確定為8844.43米,給珠峰「量身高」這一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從未停下。
  • 登山與國運相連——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
    此時此刻,全球的目光正再一次聚焦珠穆朗瑪峰。12名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隨時待命,即將對世界之巔發起新的衝擊,書寫歷史。中國登山總與國家氣運相連。血肉之軀架成「中國梯」「我父親從來不在家裡談工作。從小對我來說,登山就是他的工作,沒有太多特別的概念。」
  • 評《絕命海拔》:一場並不驚心動魄的登山之旅
    近日上映的冰島導演巴塔薩·科馬庫執導的《絕命海拔》,從開始就選擇完全不一樣的風格,貼近真實,日常視角,冷峻而專注。因為電影改編自1996年真實的山難事件,編導選擇最大限度地還原這件真實事件,幾乎去掉了所有戲劇衝突的可能性。
  • 45年後同一天成功登頂珠峰 人民網評:山高怕什麼,攀登就是了
    1975年5月27日,我國9名登山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並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45年後的今天,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世界之巔!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60年前,中國登山隊員犧牲生命,穿越了被國外登山者稱為「鳥都飛不過」的「死亡的路線」,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儘管這次登頂沒有得到國際認可,但中國人從來不會屈服。1975年,中國攀登者再次從北坡登頂,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從此,8848.13米這個數字,影響了世界30年。
  • 三測珠峰,順利登頂,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原創 嗚喵王·文和 果殼今天,我們國家測量隊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又一次測定了珠峰的高度。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之後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目前珠峰的「身高」還在演算階段,要想知道珠峰的新「身高」,我們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 《珠峰清道夫》:海拔8000米以上,有人拿命在清理垃圾
    曾經是地球人類最後的淨土,而一度成為了海拔最高的垃圾場、糞場、墓地。(特別備註:近年以來,中國和尼泊爾都加強了對珠峰的管理,也組織了很多次大規模的垃圾清理行動,尼泊爾甚至要求每位登山隊員下山時都要帶不低於一定數量的垃圾,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這部記錄片的功勞。
  • 華為OptiXstar千兆智能光貓助力珠峰登頂,刷新F5G光纖千兆新高度
    文/黃海峰5月27日11時,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並獲得了「世界高度」的最新答案。央視全程對登頂和測量進行了現場視頻直播,並通過5G和F5G光纖網絡,將整個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2019年的電影《攀登者》,讓大家重溫了中國60年前登山的故事。
  • 珠峰「身高」從青島水準原點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珠峰新高度公布 登頂6個月如何算出珠峰身高?
    12月8日,珠峰新高度正式公布。為何登頂6個月後才公布測量結果呢?登頂成功後,技術人員要完成全部外業測量數據的整理等工作;隨後將所有數據傳輸到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進行數據整理分析等。本次的整個數據處理工作歷時3個月,最後經過一定審核程序,確定並公布珠峰的確切「身高」。
  • 為何西方人稱珠峰為Everest?
    那座海拔8844.43米的雪山是世界第一高峰,她頭頂著旗雲,靜靜佇立在東方的喜馬拉雅山脈中。她的中文名叫做——珠穆朗瑪。1953年5月29日,34歲的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爾蓋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是歷史紀錄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
  • 中國第一位靠假肢登頂珠峰的人,快70歲了
    69歲的夏伯渝正盤著腿,坐在病床上,手指上還綁著紗布,那是在登頂珠峰時凍傷的手指,臉上也有幾處凍傷,貼著紗布。從他住進醫院開始,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媒體記者到訪。病房裡總是鬧騰騰的,大家拋出的幾乎都是一樣的問題。
  • 珠峰分為南北部,究竟屬於哪個國家的國土?為什麼不能過夜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有8848米,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上,北部是在我國的西藏境內,南部在尼泊爾境內,「珠穆」在藏語中是「女神」的意思,因為它是世界第一峰,同時也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峰」。多少年來,登山愛好者們為了它前赴後繼,趨之若鶩。但是如此神秘的珠穆朗瑪峰,到底是屬於哪個國家的領土呢?據說珠峰不能過夜?又是為什麼?珠峰的南部與北部又有什麼區別呢?
  • 珠峰擁堵,已致14人死亡!真正的死因是這個!
    至此珠峰「大堵車」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4人,另有3人失蹤。 而這個春季登山季,海拔8000米以上的不同山脈上,死亡人數已達到19人。 來自北大登山隊的王輝 5月22日與一支12人的隊伍成功登頂珠峰 他向記者證實了「堵車」的情況 並提供了現場的實況畫面 「死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