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這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實現生態空間綠韻藍調、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的前提和基礎。三江源國家公園在試點過程中,堅持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嚴格管控國土空間,優化各類空間規劃和功能布局,已將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全部納入生態紅線。在調研中,地方政府反映三江源國家公園界線勘定存在一定的問題。
-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新年獻詞
原創 三江源 三江源國家公園全面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印發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方案,明確了正式設園工作的路線圖、時間表、進度條、任務書,全力推進各項任務落實。會同國家公園辦、省直相關部門和玉樹州、果洛州及園區4縣黨委政府建立「縱向協調+橫向聯動」機制,成立推動設園重點工作指揮信息中心,開展掛圖作戰,使「收官」和「設園」各項目標接力式推進。
-
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暨三江源(可可西裡)國家級
5月16日,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暨三江源(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會議在西寧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省委書記、省長王建軍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副省長田錦塵出席會議並講話。
-
它們為三江源國家公園代言
2016年3月5日,是三江源生靈們最幸福的日子。一份名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的印發,它們的家鄉因此成為中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這意味著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溼地和生物多樣性最為集中的「生態處女地」迎來了歷史的高光時期。
-
三江源國家公園與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
11月5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與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在西寧共同舉行「迎接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同心向黨、共繡黨旗」黨建主題活動,「上海絨繡」國家級傳承人、恆源祥絨繡原創工作室首席工藝師李薔與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長江源、瀾滄江源園區代表共同起針、繡制黨旗。
-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門在哪裡?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門在哪裡?」前年,在可可西裡做直播時,後臺一位網友這樣問。我有點哭笑不得——說出來會嚇人一跳,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裡,跟福建省差不多大。福建省有「門」嗎?但提問者的邏輯也沒毛病:既然叫「公園」,就該有個門。
-
雪豹頻繁現身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工作見成效
近日,央視報導野生動物保護團隊公布了一批在青海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拍攝到的雪豹活動畫面。畫面中,雪豹身姿優雅,神態自如。雪豹近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頻繁現身,研究人員推測至少40隻個體。雪豹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動物。國家於2005年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經過10年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年來又建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進一步推進高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
三江源國家公園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三江源國家公園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2020-11-29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4600米高地探秘三江源國家公園
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考察的科考人員。葉文娟 攝隨著第10個飛行架次成功降落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五道梁兵站,為期9天的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科考,首次利用直升機搭載可見光、中波紅外、偏振光、雷射雷達、高光譜等載荷,輔助無人機、地面調查等方式開展了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草地生態、微生物、湖泊河流等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科考範圍覆蓋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到五道梁、勒池草原等區域約3000平方公裡。
-
三江源國家公園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完成,為摸清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奠定了基礎。 此次調查對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資源持續系統調查研究,首次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陸生脊椎動物物種名錄,建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繪製藏羚、藏野驢、藏原羚、胡兀鷲、黑頸鶴等重要物種分布圖,利用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對雪豹、藏羚、藏野驢等10個重要物種的棲息地適宜性進行評估;解析三江源區人獸衝突現狀,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陸生野生動物監測方案。
-
三江源國家公園打造環境解說示範項目 樹立「會園合作」新典範
人民網西寧6月1日電(蔣瑩)6月1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正式籤署「三江源國家公園環境解說示範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擴大社會參與,實現生態保護成果全民共享。「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三江源特點的環境解說體系,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國家公園『國家所有,全民共享,時代傳承』建設目標的需要。」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成介紹,2019年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本著「結合國家公園當前重點工作需求,將捐贈資金管好用好發揮最大社會效益和影響力」的原則,提出打造三江源國家公園環境解說示範建設項目。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利用直升機完成冬季綜合科學考察
葉文娟 攝中新網西寧12月31日電 (李江寧)「經過20.37小時的直升機飛行,從空中獲取大型食草動物、植被、河流、地質地貌等高清影像超過3萬餘張,取得高光譜、偏振光等科學數據資料T級以上。植物地面參考樣方及生物量50餘個,藏羚羊、鼠兔組織及消化道內容物等活體樣品100餘份,野生動物糞便樣品150餘份。」31日,中科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學術院長趙新全向記者介紹。
-
三江源國家公園:讓野生的山川、河流、動物一直野下去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國政府正破天荒地進行著首個國家公園的試點——12.31萬平方公裡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按照經國務院同意發布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國家將於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
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科考完成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相關研究單位,聯合開展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為新時代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本次科考首次利用直升機搭載可見光、中波紅外、雷射雷達等設備,重點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有蹄類動物種群總量調查與驗證,全面摸清勒池草原約3000平方公裡區域內的動物及植被分布情況。經過約20小時的飛行,從空中獲取大型食草動物、植被、河流、地質地貌等高清影像超過3萬餘張,取得高光譜、偏振光等科學數據資料T級以上。
-
三江源:我們能為你做什麼?——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科學考察記(下篇...
如何將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向世人展示其絕世獨立的美?這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科考隊專家學者們為之思考探索的重要課題。 「生活在下遊的人們迫切希望上遊的人們把水質和生態保護好,也非常擔心上遊的水質,要是有一天沒水了怎麼辦?我覺得這點是可以放心的!」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棕熊出沒的故事
在三江源採訪,不管走到哪裡,採訪什麼人,他們的話語中都傳遞出一種信號:野生動物的種群和數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棕熊和狼數量的增加,讓三江源地區牧民深受困擾,因為它們威脅到了牧民的生命財產安全。5月17日,到長江源園區國家公園曲麻萊管理處資源環境執法局森林公安局採訪。
-
地方性法規為「超生即開除」支撐時代終結
各地陸續對地方計生條例作出修改 地方性法規為「超生即開除」支撐時代終結 9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 伴隨各地陸續對地方計生條例作出修改,地方性法規為「超生即開除」支撐的時代宣告終結。 人口發展問題是關係到我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有關人口政策也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鷹的王國
不同的氣候和植物帶造就了鷹不同的棲息環境,三江源國家公園面積達30.25萬平方公裡,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佔中國總面積的3.1%,比英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鷹的棲息環境得天獨厚。青藏高原棲息的鷹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十種之多。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三江源國家公園蹲點採訪報導之二
2016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三江源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也成為惟一由地方政府(青海省)為責任主體的國家公園。《試點方案》明確提出了目標定位,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 鷹的王國
不同的氣候和植物帶造就了鷹不同的棲息環境,三江源國家公園面積達30.25萬平方公裡,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佔中國總面積的3.1%,比英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鷹的棲息環境得天獨厚。青藏高原棲息的鷹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十種之多。